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在丛林探险项目中,缓冲索道简化模型如图所示,现在让质量为m的测试物体(包含挂椅)从O点无初速释放,OA段可看作倾斜直轨道,AB段为第一缓冲区域,在AB段作用下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A点的k倍(k<1),随后进入第二缓冲区水平直索道BC段直至停下,已知OABC段与测试物体(包含挂椅)的动摩擦因数都为OA段长为l.倾角为.求测试物体

(1)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水平索道足够长,在B点后水平索道上运动的时间.
(3)由于空间限制和追求刺激,在第一缓冲区末端B位置安装撞击减速装置,测试要求在极限情况下撞击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不能超过重力加速度g的两倍,求极限情况下撞击过程中的减速距离(结果用符号表示).
2 . 如图所示,AB为某滑雪场的一条长直滑道,滑道的倾角,长度L=100m.一质量m=60kg的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滑雪者的加速度大小a=4.5m/s2,求

(1)滑雪者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
(2)整个过程中滑雪者克服助力做的功.
2011·江西吉安·一模
多选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下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9-05-21更新 | 4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卷
4 . 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于2014年1月13日亮相全国短道速滑联赛总决赛.她领衔的中国女队在混合3 000米接力比赛中表现抢眼.如图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是长L=8 m、倾角θ=37°的斜坡,CD段是与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人从斜坡顶端A滑至底端C所用的时间
(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2019-04-17更新 | 2108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2-13高一上·山东济宁·期末
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斜坡倾角θ=37°.

(1)若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60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m,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应有怎样的要求?
2019-03-05更新 | 10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中高三上期中考物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列图中v、a、f和x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位移.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2019-01-30更新 | 3627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物理卷
11-12高一上·安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物体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达到最高点后自行返回原点,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A.B.
C.D.
8 . 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B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物块AB的作用力做正功
C.AB的摩擦力大小为 mgsinθcosθ
D.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
2019-01-15更新 | 5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v0的速度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60°角时,小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
(3)当θ=60°角时,小木块由底端沿木板向上滑行再回到原出发点所用的时间.
2014·江苏盐城·三模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为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倾斜,木块以不同的初速度沿木板向上滑到最高点后再返回,用光电门测量木块来回的速度,用刻度尺测量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确定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让木块推动轻质卡到最高点,记录这个位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A.遮光条的宽度应尽量小些
B.实验前将轻质卡置于光电门附近
C.为了实验成功,木块的倾角必须大于某一值
D.光电门与轻质卡最终位置间的距离即为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mm.
(3)改变木块的初速度,测量出它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与木块来回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差,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在丙图坐标纸上作出v2﹣x的图象_____,经测量木板倾角的余弦值为0.6,重力加速度取g=9.80m/s2,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序号12345
X/cm16.036.060.070.088.0
v2/m2s﹣20.040.090.150.190.22

(4)由于轻质卡的影响,使得测量的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16-12-08更新 | 15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