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RISPR-Cas9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这一基因编辑工具革新了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有助于疾病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该技术还显著影响了基于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和粮食作物开发。但是真正让它一举成名的却是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2016年,来自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CRISPR-Cas9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

CRISPR这一叫法是20世纪90年代由西班牙科学家Francis Mojica首次提出的,他通过深入研究首先发现,细菌和古生菌DNA中一连串作为原始免疫系统基础的重复序列,能够帮助细菌“记录”病毒入侵者的DNACas9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识别在CRISPR中存储的特殊序列,并通过序列匹配剪切所有的DNA

虽然CRISPR-Cas920世纪90年代就被发现,但直到2012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磨妮弗·杜德纳和艾曼妞·卡朋特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介绍了当CRISPR-Cas9这一体系从细菌中取出,再引入那些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发生了什么。“在真核生物中,当你剪切DNA时,你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摘编自《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材料二:

早在20世纪20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创了CRISPR的早期应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早期版本的CRISPR来对抗牛奶和酸奶中的主要细菌,该细菌总是被病毒感染。那时候,CRISPR技术仍不成熟。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CRISPR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

另外,运用CRISPR技术还可以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生产更精瘦的家畜。

(摘编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

材料三:

不久前,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提到,未来将出现被改动基因的“超级人类”,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甚至将提高智力和寿命。而霍金恐怕也没想到,他所想的未来竟然在其离世后不到一年就来了,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对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人们的反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

霍金在其遗作中说过,如果一部分人变成了“超人”,作为普通人将只有两条出路,一是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普及,“普通人类”将会逐渐消失,都变成经过基因改造的“超人”;二是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进行提升的普通人类将变得“可有可无”,普通人类将会被“奴役”或是面临清洗。

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此次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以预防艾滋病的做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提出“没有正常的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在其实际效果之外,还存在十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任意手段暂时或永久增加人体机能是十分“可怕”的,不光有学者对其担忧,前年美国皮尤研究

中心也做过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民众也对基因编辑技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摘编自《抵制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到底在恐惧什么?》)

材料四:

基因编辑技术非常容易,所以很多人能够做,学生物的本科生就可以到县医院做。而选择改变什么性状、改变什么基因以及多少基因很难取得共识,由此会导致一片混乱。一旦允许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就很难阻止大规模地改变人类基因的问题,而且少数人决定的基因编辑后果将会扩散到整个人群,这样就会带来整个人类的灾难。突发事件已经表明,对于基因编辑这种技术的使用,仅仅依赖科研人员的自律是不够的,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否则基因编辑技术滥用的后果是科技工作者个人、国家乃至人类都难以承受的。

现在国内外讨论大多集中于基因编辑产出的婴儿个人安全问题,包括黑箱操作、质量低劣、缺乏基本的动物研究背景就极快速度用人做试验等,这些讨论其实漏洞百出。个人安全固然重要,但还有更大的问题;改变个体细胞的基因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而改变生殖细胞基因是群体和人类的问题,前者可以由个人和家庭决定,后者需要国家和国际进行规范。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应该以立法为目标进行严肃讨论,研究制定符合中国人民和人类利益、对科学界有约束力、对个人有威慑力以及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从而对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进行规范管理。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人类生殖细胞编辑的迫切理由,可禁止其临床实践,直到有医学刚需并解决了伦理和法律问题之后。

(摘编自饶毅《基因编辑会带来什么危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Francis Mojica首先发现的CRISPR-Cas9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B.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DNA便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C.早在20世纪20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始将CRISPR技术应用于人类食物生产这一领域,但早期应用阶段的CRISPR技术还不成熟。
D.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曾预言,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造成普通人类要么全部变身“超级人类”,要么被奴役或面临清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从积极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有所肯定,认为这一技术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B.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还能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
C.专家穆斯努鲁对此次贺建奎基因编辑免疫艾滋病婴儿事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没有正常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
D.对基因编辑技术以任意手段增加人体机能的做法,一些学者和部分受访民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3.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禁止基因编辑临床实践的理由的一项是( )
A.目前基因编辑实践上选择改变什么性状、改变什么基因以及多少基因很难取得共识,由此会导致一片混乱。
B.一旦允许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就很难阻止大规模地改变人类基因的问题,而且少数人决定的基因编辑后果将会扩散到整个人群,这样就会带来整个人类的灾难。
C.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人类生殖细胞编辑的迫切的医学刚需理由,并且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D.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
4.材料四是如何得出中国需要“对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进行规范管理”的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5.前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1-04-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源自内在语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时代政治生活、经济基础等硬背景的变化,而以文化心理为代表的软实力,正是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桥梁。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北宋文化吸纳此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即是。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近到花草木石,远到海外仙国,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将淡雅的追求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

(选自陈才智《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有删节)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璨若星河的篇章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代代流淌。当下我们要传承经典,便不能仅束之于高阁、诵之于课堂,而是要让古老文字通过不断运用再次融入时代生活,为一代代人提供不间断的文学滋养及文化支撑。正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做出大胆尝试,突破诗词类节目止于背诵的局限,强化运用,让诗词呈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从命题阶段开始,就以诗词运用为重心,激活古老赋诗言志传统,以诗词为武器,打通时间、空间、雅俗壁垒,为生活赋能。第一期中的身临其境题正是这样的尝试,题目要求引用古代诗词形容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答案则是楚辞《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道题目中,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完成了一次隔空对话,从诗歌到小说再到歌词,跨越了三个体裁,让古诗之情融入当下之情,以古人之志表达今人之志。

诗词之美也不应被定格于书本,而是需要随着不同职业的人走入生活,融入新时代。只有这样,诗词才能用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起大众共情。第二期中的题目选一句诗词送给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民警,答案并不唯一,其中一位选手选择了毛泽东《卜算子》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得到了万人团中大部分人的认同,因而胜出。这是对前五季标准答题模式的重大突破,评判的标准不归于专家学者,而是归于万人团,实现了由个体表达到群体表达的完美融合。

诗词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当人们将之运用于近似的生活场景时,会引起他人共鸣,群体归属感因此得到确认。第六季的部分诗词运用题,可看作诗可以群的当代实践。总导演颜芳说:诗词来源于生活,而对诗词的热爱总能让人们的生活比从前精致那么一厘米。本季诗词大会就是撷取了这一厘米,带动全民一起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古诗词,让生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赋能。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保持文化品质的同时,实现传播及运用上的下沉,渗透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终催生出更加大众化、普惠性的文化果实,汇入《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璀璨长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选自辛晓娟《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诗词为生活赋能,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对诗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不同时代的文化传统、政治生活、经济基础。
B.北宋文化在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并形成卓然自立的文化精神。
C.诗歌在当代社会要通过不断运用再次融入时代生活,为一代代人提供不间断的文学滋养及文化支撑。
D.要想让诗词能够用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激起大众共情,就需要让诗歌随着不同职业的人走入生活,融入新时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为代表的北宋文化精神对苏轼的诗歌创作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
B.苏轼诗歌因语言雅俗处理得当,从而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
C.当我们将诗词运用到生活场景中时,就会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样可以确认群体归属感。
D.《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大胆尝试,诗词的文化之用不断变化生长,诗词的鲜活生命力不断迸发。
3.如果让你选一句诗句送给卫国戍边将士,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D.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才能让诗歌延长生命力。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校体育的价值是什么?从国家和民族来讲,学校体育解决的是国民素质的问题。国民素质包括提高中国公民的健康素质,健康素质包括很多,包括饮食、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包括体育锻炼习惯、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险等等,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是发展学校体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就是要振奋和提高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是现代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广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就可以培养和磨炼这样的民族精神,而没有广泛开展竞技体育, (1) 。从教育来讲,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教育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石,这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从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看,最重要的基础还是体育。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作了一个非常高度的概括,“体者,塞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就是教育的基石,在教育中,体育是最基础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体育是成功和幸福的基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的个性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基础。学校体育的价值,无论是对国家、民族,对教育本身以及对每一个人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基于上述价值定位,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三位一体”的。首先是体魄强健,与之相关的还有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这两个方面是对体魄强健最直接的贡献,但是两者有区别。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健全人格就离不开竞赛,只有通过体育竞赛才能够真正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之后,能够提高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但是没有办法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遵守规矩的意识,这些只能通过竞赛来完成。《奥林匹克宣言》中明确提出,竞技运动可以造就一批身心协调发展的青少年,把这个运动推广到全世界,能够带来世界和平。竞技比赛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大家商定好的规则去比拼。比拼的结果有胜负,每个人都在“三个规定”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在赛场上是对手,比赛完了是朋友,这就是公平竞赛,这就是世界和平的基础。而且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的是人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不服输的精神和平和面对输赢的精神。当然你代表国家、代表你的学校、代表你的班级就有了爱国主义、爱校主义和爱班主义。没有竞赛,这些都谈不上。从目标上来讲,学校体育绝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副产品。教给学生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通过广泛参与竞技比赛,培养和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学校体育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明确了,实现手段就简单了,不外就是教学、训练和竞赛。只不过,现在的学校体育,教不会、没比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保障上来讲,当然这也是做起来很难的,一个是政策体系,一个是师资场地等等条件保障,还有就是社会参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从影响因素来讲,有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三方面的协力合作对于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摘编自《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育人功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主要内容有三条。

第一,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面临体力上的考验,更要经受意志力的磨炼。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中挥洒汗水,磨炼意志和享受快乐,最终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品格。

第二,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特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们的学科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增进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当今时代,单打独斗已很难成功,唯有团结协作方可取得胜利。体育带给学生的这种精神,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与人共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第三, (2) 。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讲规矩、讲规则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在体育中养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认同与遵循,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觉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独特功能,有助于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因此,我们应在加强体育上下大力气,并基于育人功能设计和实施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体育应该起到振奋爱国主义、团结合作等精神的作用,进而有助于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B.学校体育对于一个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意志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学校体育不只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所以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D.学校体育不考验个人的学习能力,而是有助于增进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体育,是个人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石。
B.理论上讲,竞技运动可以造就一批身心协调发展的青少年,每个人都在“三个规定”的基础上公平竞赛,这可以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础。
C.教给学生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而通过广泛参与竞技比赛,培养和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
D.有了明确目标和实现手段,学校体育还需要解决教不会、没比赛等问题,这就要求政策体系、师资场地等条件保障,并且离不开社会参与。
3.以下对于两则材料共同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把体育的价值与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
B.都强调了竞技比赛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C.都把实施体育课的手段当作了论述重点。
D.都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来增强说服力。
4.在材料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两则材料的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2021-04-2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文学文本到广泛的社会文本,从审美性、文学性到政治性、文化性,文学性的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和当代媒体文化、视觉文化的发达不无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90年代以来社会结构同时也是社会话语系统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的种种局限。

局限之一是精英文学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反思。实际上,所谓精英文学观,并不是认为精英文学/大众文学有绝对的分野——在延安时代的赵树理文学也是一种精英文学——而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型、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为正统主流的姿态。这种扶正会扼杀多样性,因为它会使文学陷入一种单一标准统摄的、忽视个体独特性的模式中。

局限之二是文学文本化。传统的文学研究要么把文学理解为思想,要么理解为语言,要么是合二为一,但都是悬空建立在文本基础上。

这种虚化的文本,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传统的文学研究从来不关注文学的物质载体,比如说书籍报刊,比如说图书的装帧、印刷、出版、发行等等。以鲁迅的小说为例,小说集《呐喊》中多篇作品是先刊印在《新青年》杂志上的,那么从杂志刊行到最后辑成单本出版其间是否有变化?《呐喊》的装帧设计、装订形式、书籍用纸等又是如何?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是小道,往往不予关注,但事实上,洋装本还是线装本,往往暗藏着思想文化的交锋。

另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活动性。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所谓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显然是就文本而言的,但这个文本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文化产品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时还有消费过程,以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这些是最被忽略的。相反在新文化史中,阅读史、图书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门类。美国著名新文化史学者罗伯特•达恩顿就以研究阅读史而闻名,他曾经谈到自己的研究主要是我感兴趣的是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书籍的历史,讨论印刷品是如何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这一核心问题。显然,在文学作品如何被阅读、如何进入普通读者生活这方面,文学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

对活动的关注,也就是对过程的关注。学者周武就认为,以往的文化史基本上是结果(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新文化史更专注于过程的研究。所谓结果的研究,指的是对最终事实的研究,即对已成为事实的唯一可能性的研究,对思想家或学人而言,这个最终事实就是思考的文本化成果。所谓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我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到文本本身,因此对文本的处理,对文本的梳理与解说,就成了以往文化史研究的中心环节。这种状况现在正在发生变化,开始慢慢走出单纯的文本研究的方式,开始关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是怎么变化的?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简单来说,这一类型的文学研究关注的是一种充满了细节的过程。

显然,如果文学不作为这样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理解,它始终是无法获得一种超越纸面的立体感的。

(摘编自邓金明《新文化史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材料二:

其实,作品写成以后,文学并没有完成,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完成了文学的使命。真正的文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品和作家不断被阐释的历史。没有作品被阐释的曲折历程,很难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这一点长期被忽略,真有点令人奇怪。现象学的文论早已把读者放在中心,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把读者放在一定地位上(就更不要说中心地位了)的文学史。试想,如果现代文学史,能够把对于《阿Q正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元阐释考虑进去,将给文学史增添多少深邃的内涵。作家加作品的文学史模式一统天下的现状,使我们的文学史常常缺乏历史感。

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流行病。文学评论,代表作者当前的观念,是一种静态的评价;而文学史的分析则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评价,它不但要表述作者本人评价,而且还要概括出作品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评价,有了历史的过程,才能达到历史的高度。文学史的评价,不能离开评价的历史。

(摘编自孙绍振《文学史的写法和文学批评的写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何为“文学性”的理解是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而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们并没有形成对“文学性”这一概念的清晰界定。
B.“精英文学观”的泛滥,容易使文学创作处于一种单一标准的模仿与反复,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不利于文学多样性的发展。
C.传统的文学研究只关注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或由文本深究作品承载的意义,或分析文本的语言构成,这都是把文本虚化的表现。
D.对于何为“文学史”,并没有形成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这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分析,导致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话语体系也由单一而至多元,因此我们的文学观念也应有所更新变化。
B.同一篇文学作品,当其发表的刊物不同,或者其装帧设计、装订形式等发生变化时,作品的立场与意义也有可能随之变化。
C.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这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很多学者往往忽略这个区别。
D.鲁迅的不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多元的诠释,这些多元诠释反过来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论据不符合“所谓过程的研究”观点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西游记》的传播方式主要以书籍文本为主,而到了现当代,戏曲、电视等艺术形式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传播演绎《西游记》。
B.《红楼梦》以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C.由曹禺先生创作的戏剧《雷雨》直到今天依然常演不衰,在不同的时期,观众总能从这部作品里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并找到与戏剧美的共鸣。
D.对于《儒林外史》的态度,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文人往往对《儒林外史》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般的大众读者却对《儒林外史》反应平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对于文学史研究,请依据文本谈谈邓金明与孙绍振观点的异同
2021-04-28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博物馆的使命,是个厚重而又常新的话题。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往;说它常新,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它总是带着不同的色彩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在新时代,要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博物馆承担着重要使命。

②博物馆能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馆的基础存在,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也是历史、文化存在的载体。物的搜集、甄别、保存、陈列都有其基本的规范及内在逻辑,既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也是一项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工程,还是一项需要敬业奉献的工程。近代实业家张謇当年为办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以物教人,就是要将物的形态真实、准确、合理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观物、识物、赏物的过程中,既能观看其形态特征,也能感受其本质属性,还能体会其生命灵性。在此过程中,让观众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并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美感,陶冶性情。

③博物馆能以史有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后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要将这些历史和故事尽可能真实地挖掘出来、准确清晰地描摹出来、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既需要知识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张謇当年呼吁国家办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诸天下,以物存证,以史服人。博物馆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除了书本外,博物馆的文物、遗存都是非常鲜活的史料,能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人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中学史、懂史,提高鉴史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在触动和感动中汲取正能量。

④博物馆能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体现出的文化来引导人、熏陶人、感化人,使人们的心灵、思想得到浸润和滋养。文化既客观存在,又抽象无形。以文化人,博物馆的这个功能和职责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蕴含于文物之中,人们在观物、品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能领略并感知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力量。

⑤物、史、文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基础;史是能够领略、感知的,是物与文化的桥梁纽带;而文则是无影无形的,当然,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可意会的。史借助于物得以表达,而文又附着于物的形体、史的内涵之中。物所展陈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这二者对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⑥要让文物动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除了内容的实、形式的美,还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来获取并释放更多信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谐统一,物、史、文三者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以物教人、以史有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

(摘编自王敦琴《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材料二

①当今博物馆的角色已不限于单纯的积累传承,其核心动能在于对社会创新的推动。作为文化生产单元的博物馆,必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生产知识的动力源,培养人们创造性的思维,我们把这样的体系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

②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中首要、直接的变化来自受众“观看”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观众概念被新技术发散成为“受众”概念,即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人们在艺术中所获得的全部。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受众对于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同时,博物馆为了增加受众,不断积极拓展和电影、智能工业等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受众和博物馆所提供的艺术生产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

③建构智识机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模式从而梳理当代的人类认识规律与特征,正是艺术博物馆的当代意义所在。“智识”概念来源于人类认知传统和脑科学的研究结果,相对于通过经验和教育获得的事实、信息或信息集合的“知识”,“智识”更准确地指向人们判断事物和解决矛盾的逻辑与能カ,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征。“智识”强调的是认识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知识”强调的是认知活动或能力达成的结果。艺术博物馆在当今的智识体系建构中,显示出以视听等感官体验为主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学科合作,传递、收集与归纳信息,为集体记忆提供支持,启发创新思维模式。

④数字技术革命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观众在“参与”作品的同时,其智识与艺术家的智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智识结果,这成为艺术博物馆智识机制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馆可能不会直接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但是,通过让民众增进智识,可以在最终解决方案中发挥作用。如果探究“智识”,跨学科是其主要特征,整合多学科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才能梳理其脉络。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新时代的技术认知中来,参考一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观察艺术和生态秩序,是艺术博物馆面对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智识精神。

⑤回应受众的变化,策展强调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主要表现在策展内容、结构、过程、结果的开放。人与艺术在媒介的中介下形成一种“双重凝视”。展览呈现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才完整,而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展览尚未成形时,创作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未成形”作品。在展览展出的那一刻,作品被观众参与,被凝视,这样的状态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作品因此才完整。

⑥当下的艺术场域不再提倡“权威”,策展人也由放弃权威、放弃诠释作品这一行为,得到了更纯粹的、基于“平等凝视”的策展实践。策展从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观众不再是旁观凝视,而是成为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之一。

⑦在新知识形态时代,我们认为艺术博物馆提供的不仅是艺术专业知识的直接生产,而且是生产知识的动力——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一个智识生长的空间,我们把这样的博物馆运营指导思想,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

(摘编自张子康《用博物馆的“大脑”去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的使命是厚重而常新的话题,承载着人类文明,也被赋予了不同功能与职责。
B.“物”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其展陈直接决定了文化揭示的程度。
C.博物馆核心动能是推动社会创新,通过建构智识机制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D.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受众的观看模式,也拓展了受众对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达到以史育人,就要通过博物馆获取真实准确的史料,引导人们学史、懂史、鉴史。
B.博物馆要实现使命、活起来,就要关注内容、形式,还要有新颖的手段与灵活的方法。
C.艺术博物馆追求视听等感官体验的特征,决定了其智识体系的建构要与其他学科合作。
D.平等凝视中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就是观众,他们与放弃诠释作品的艺术家平等交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博物馆使命范畴的一项是( )
A.国家博物馆展出包括月球样品001号在内的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40余件。
B.张謇说:“盖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
C.广东博物馆设立发展基金,通过财政注资和公开募集方式定向支持各种活动。
D.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涵盖敦煌石窟千年营造的厚重历史、艺术和人文积淀。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⑤段是如何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智识机制的建构推进“以文化人”这一使命的落地。
20-21高三下·广东·阶段练习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研究机构,但大学存在的主要原因既不能从它向学生传授纯粹知识方面寻找,也不能从它为院系成员提供纯粹研究机会方面去寻找。

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一所大学的任务就是师生一起运用想象力去获得知识经验。

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充满活力的气氛产生于富有想象的思考和知识的改造。在此,一件事实将不再是纯粹的事实,因为它被赋予了全部的可能性。记忆不再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如同我们梦境中的诗人和我们的目标设计师一样富有生机。

想象与事实不能分离,想象是探明事实的一种方式。它的作用在于,引出适应于事实的一般原则(正如事实的存在一样),并对符合这些原则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理智考察。它能使人建构一种新世界的理智的远见,并以提出令人满意的目标来永葆生活的热情。青年人是富于想象的,如果通过训练使想象力得到增强,这种想象的活力大都能保持终身。世界的悲剧在于,那些富于想象力的人经验不足,而那些富有经验的人又贫于想象。蠢人们凭想象行事而缺乏知识,学究们又凭知识行事而缺乏想象,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将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

而大学对想象力的培养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时代,恶化的可能性已大为增加。在一个大机构中,作为新手的年轻人,必须服从命令,照章行事……其结果是只注重经验而职业后期所需的想象力很容易在早期被践踏。这仅是更多的一般事实的一个事例,即所需的良好技术只能通过那些易于摧残心智活力的训练去获得,而这种心智活力本应是要指导技术性技能的。这是教育中重要的事实,也是大多数困难的症结所在。

大学为诸如现代商业或传统一类的智力化职业做准备的方式在于增进对作为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则的富于想象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他们在将具体事务与一般原则相联系的过程中已经践行过的想象,进入其技术学徒制阶段。具体事务也就获得了意义,并例证了被赋予的那种意义的原则。因此,一个人要受到适当的训练,应期望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必需的习惯去获得想象的训练,而不是单凭经验去做苦工。

大学如何培养想象力呢?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它只有通过其成员自身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大学进行交流传递。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想象力。那么如何让教师有想象力呢?就让他们与正处在一生中最有朝气、最富有想象力时期的青年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吧。

想象力和学问的结合需要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气氛,需要多种多样的经验,需要那些在观点上和智力训练上不相同的心智相互激发。还需要在促进知识的发展时,为周围社会的成就而自豪的兴奋和自信。

大学应该成为年轻人和年长者共同进行探险的故乡。

(摘编自怀特海《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材料二:

无论教育以什么为目的,它绝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绝不能使他们的这些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弱。

因此,教育应该想方设法地提供便利,让某个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他专业所使用的方法,已经取得的成就,人们的希望和理想,遇到的挫折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由,不去探求尽可能多的知识。我们还是鼓励一个人拓宽视野,这样他就能超越目前这个他似乎被认为应该生活在其中的狭小世界。一般来说,不下大功夫,没有老师的帮助,大多数人是无法认识这个世界的。懒惰、无知、教条主义、蒙昧主义、厌恶思考与辩论、仇视新生事物,更有甚者,人们对相邻学科充满嫉妒和忧虑,唯恐其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必须揭露并克服。

我还要假设:一般来说,人类有权提高其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无论社会在技术上多么迫切需要;较之批判性思维、自由的想象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个人生活,社会的安定与社会公德不一定更受欢迎。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能够也应该成为人类实现这些目标的有力工具;无论如何,它不能是一种障碍。

要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就不能依靠规范,而只能依靠例证——必须发现或培养一些具有足够的知识、才能与想象力的教师,他们会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我们一定遇到过好老师,他们极具人格魅力,能使学生焕然一新。我们需要有才华的阐述者。有才华的阐述者,几乎能使任何话题变得趣味盎然,但还是有思维能力的指标。

(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教育在于培养思维与想象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不是向学生传授纯粹知识,而是师生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并运用想象力去获取知识经验。
B.让师生保持知识与火热的生活之间的相应联系,需要大学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
C.运用想象以引出适应于事实的一般原则并理智考察符合该原则的各种可能性,能使人具有建构新世界的理智的远见。
D.人们必须揭露并克服懒惰、无知、教条主义、蒙昧主义等认识世界的障碍,尤其要消除对相邻学科的嫉妒和忧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只有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才能让一件事实不再是纯粹的事实,让记忆富有生机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B.通过训练得到增强的想象力大都能保持终身,所以对青年进行想象力的增强训练,同时将经验有机融入,就成了大学的任务。
C.没有自由的气氛、多样的经验、不同心智的相互激发,以及为社会成就自豪的兴奋与自信,想象力与学问将难以结合。
D.超越目前似乎被认为应该生活在其中的狭小世界,要下大功夫,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人们大都无法认识这个世界。
3.下列各项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邢沁妍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大学的任务是师生一起运用想象力去获得知识经验”无关的一项是(     
A.讲授结构力学核心知识,按知识模块进行层级细分,在课堂上逐一讲析,以帮助学生巩固、深扎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
B.从“概念”出发指导“应用”,再从实际应用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后,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背后隐藏的概念和原理。
C.请马来西亚留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找一些家乡日常生活中的“结构”应用,与同学们分享,共同领略马来西亚建筑风格。
D.播放2020年疫情暴发时建设火神山医院的视频,介绍工程建筑涉及的力学概念,让学生感受结构力学的重要作用与强大魅力。
4.材料一论证结构清晰严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21-04-28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1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广东卷)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夭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边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阶段性发展源于悲剧意识的觉醒。
B.在章池看来,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悲剧是什么”和“悲剧应当如何”。
C.悲剧意识的觉醒是悲剧作品最基本的前提,因而在悲剧作品中,它比悲剧精神更重要。
D.汪曾祺作品中所体现的身处末世的痛苦与挣扎正是其复杂的悲剧体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悲剧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B.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懦弱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那他是缺乏人性魅力的。
C.汪曾祺的小说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却忽略了对悲剧精神的建构。
D.士大夫对中国近世以来的历史动荡感受深刻,其怀有的丰富情感使得这一阶层更容易萌发一种悲剧意识。
3.下列作品分析不符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窦娥身世凄惨,遭受毒刑拷打,为证清白指斥天地、痛发誓愿,拼死抗争。
B.《雷雨》中周朴园一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年轻时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临到中年又失去了亲人。
C.《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感受到贾宝玉的真情后,她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定追求。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重整乾坤,秉持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4.请根据两则材料解释“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两个概念。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初,多个诋毁中印边境卫国戍边英雄的败类相继被拘,在全社会再次强化了英烈凛然不可侵犯的深刻印象。

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猖獗,大家耳熟能详的革命英烈,如方志敏、张思德、董存瑞、江姐、黄继光、邱少云、杨子荣等都被妖魔化。他们甚至把八路军抗日英雄群体“狼牙山五壮士”说成是“祸害老百姓的土匪”,而且还公开在网络和杂志上发表,这种行为受到正义之士的抨击和怒斥后,他们不但不知悔过,反而到法庭起诉他人侵犯了名誉权,要求道歉赔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的斗争,在法庭和舆论两个战场展开。在党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持续斗争,打了两场官司,终于在2016年8月15日取得了法庭斗争胜利,为国家英烈伸张了正义。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从此,有了一把专门定制的保护英烈的法律利剑。

近年来,社会舆论和风气持续向好,但仍有一些人以身试法,变着花样诋毁污辱英烈。有些同志感觉愤怒和无奈,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英雄烈士保护法》学习不够。这部法律提供了很给力的法律武器:一、无论什么人以什么方式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责任,《民法典》和《刑法》也有相应的制裁条款;二、各级人民政府都有保护英烈的职责,如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对侵害英烈的行为,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侵害英烈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这些法条,实质上宣告保护英烈人人有责,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败类绳之以法不是难事,大家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要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不要触犯法律底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言论自由不受法律约束,对诋毁国家英烈的无耻言行必须零容忍。在全社会树立起爱国奉献、崇尚英雄的民族正气,形成对诋毁侮辱英雄的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摘编自王立华《<英雄烈士保护法>需要认真学》)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作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结合青少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爱国主义是鲜活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紧扣时代主题,着眼话语创新,优化内容供给,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制作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品、动漫、有声读物、短视频等,使内容通俗化、接地气,既可感可知,又可亲可近,善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语言讲好爱国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积极创新传播手段,突出议题引领、立体传播、柔性推介,依托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通过丰富优质的媒体产品和可视化、互动式体验,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在网络上打造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入心灵、见行动。

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深度开发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引导青少年以寓学于游的方式重温红色记忆,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深入挖掘重大纪念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演讲、快闪等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广大青少年勤奋学习、向上向善,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摘编自蓝晓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代代相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猖獗,导致很多革命英烈被妖魔化,也是中印边境卫国戍边英雄在网络上被诋毁的原因。
B.2016年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的斗争,在法庭斗争中取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埋下伏笔。
C.《英雄烈士保护法》让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将那些屡教不改、侮辱英雄的败类绳之以法。
D.爱国主义教育要善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语言,依托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进行话语创新、优化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英烈,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但最根本的还是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B.在网络上打造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积极倡导社会舆论和风气,有助于让英烈受到应有的尊重。
C.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是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的重要手段。
D.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更要充分发挥网络空间和社会协同的作用,才能行之有效。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近年来很多学校将爱国教育融入主题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中,定期开展爱国主义论坛讲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教育。
B.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1.2万多名“90后”甚至“00后”,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让青春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C.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陕西省蒲城县,探访坐落于此的被誉为“民族英雄”、“林青天”的林则徐纪念馆,活动有参观旧址、阅读史料等。
D.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在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1-04-27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人徐坚所撰《初学记》卷三十引《任子》之语曰:楩楠为众材之最,是物之贵也。然则楠木为君子所贵之德何在?杨汝清的《天才地宝造化所钟:品味金丝楠》一文中做出了解释,金丝楠的这份与众不同的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

楠木坚劲刚贞。西晋周处所纂《风土记》中曰:樟楠诸木,最为坚劲。成百上千年之风雨霜露,练就了楠木之坚韧挺拔,极难为外物所动。《晋书》:严霜识贞木。《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

《贾子·谥法》:清白守节曰贞。由此可见,文人之爱楠,取其贞节之刚性。诗圣杜工部极爱楠木,于楠木多有吟咏,传世的就有《高楠》《枯楠》等多首。所谓干排雷雨犹力争,将楠木与雷雨奋力拼搏之状写得虎虎有生气,而这也正是杜工部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的写照。

楠木光润和厚。西汉陆贾在《新语·资质》中对楠木极尽表彰之能事:夫楩楠豫章,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虫蝎不能穿,水湿不能伤……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刻画而文章成。并不因其入地之坚强而损其在高之柔软。楠木吮吸着天地间之和气,阴阳协调,上干云霄。楠木之亦刚亦柔,彰显着其深得天健地顺之灵气。

楠木安之若命。与孔子同时代之《子华子》有云:豫章楩楠之可以大斫者,必在夫大山穹谷岖峿之区。楠木所生之地总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幽壑穹谷。唐人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亦云:楠木幽生赤崖背”“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数千丈之木需要数千年之生长,数千年后的今日方得诗人之青睐。寂寞穷山,其间滋味只自知:时乖命蹇,一直处于知者所不见,见者所不知的状态,只能清明在躬了,此亦非具君子之德者不能为也。

正因为楠木坚劲刚贞而不失光润和厚,且有纵使无人亦自芳之君子德性,具备了道在器中、天人合一、曲则有情、君子比德、和而不同、以虚致实、悬象示义等中国文化的大智慧,才使得它于厅堂之中以器之美彰显木之德,实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

(摘编自萧伟光《传统家具中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江南是文人荟萃之地,到了晚明,人性解放之风日渐觉醒,这也给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文人开始徜徉于山水,漫步于园林,休用于酒茗,不时体会到一种清新的生活情趣。但是,他们又不满足于仅寄情于花鸟、山水来抒写胸中逸气,而是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开始走向充满活力的民间社会,在家具的设计层面上,文人的直接参与,为古老的家具工艺注入活力,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融合在家具设计中,从而使家具设计在造型上以优美、简朴、稳重取胜,各个组件的比例与审美一致,讲求实用,装饰上则讲究淡而雅、少而精。而且,有些明式家具上还能留有文人墨客的题词钤印,更成为明式家具文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很多文人还为家具撰写了大量以古雅为审美标准的文章,论述之详尽,为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文震亨的《长物志》等,内中关于家具设计与审美的描述,为后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了宝贵的史实资料。

明式家具肇兴于明代中期,却在晚明时期经由几代文人的直接参与与倡导,风格日趋成熟与稳定。这种独特的风格就是家具本身所选透露出的文人气节。因此,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

随着人们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简单的模仿已难以传承明式家具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也无法契合现代文人的精神气节,但明式家具中的文人气节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既有时代的延续性又有现代生活的创新性。

(摘编自王蒙《明式家具中文人气节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三

明式家具很早以前也给西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肯定地说,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家具的鼻祖。那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显然具有启蒙价值。四百年前的明式条案与今天西方现代家具的条案有着克隆般的惊人相似,几乎如出一辙。而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更使中国古典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化。这种不必依靠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特殊贡献。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清末欧美列强入侵中国,使得中国优秀的硬木家具大量传入西方,开始了在海外的百年流传。现在,西方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有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的藏品,世界各地的藏家都以拥有明清古典家具为荣。百年以来,明清家具特别是黄花梨家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形象、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与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等比肩,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一条不可缺少的分支,已在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认知。

(摘编自海岩《中国家具艺术的诞生与进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金丝楠沉凝大气、华而不奢等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契合,是“君子所贵之德”。
B.楠木生长在深山古林中,但不因无人赏识而遗憾,正如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具有君子之德。
C.明式家具透露出“文人气节”这一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是因为它体现了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
D.明式硬木家具深广的精神内涵:简约的造型与线条,独特的榫卯结构,对西方现代家具产生了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了解古人赋予楠木以“君子之德”的知识,先秦时期的著作或许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资料。
B.诗人杜甫从雷雨中楠树的奋力拼搏之状,联想到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借楠树写下多首传世佳作。
C.楠木家具受人推崇,虽与楠木坚劲刚贞、光润和厚的材质有关,但主要是因其安之若命的品德得到文人的赞许。
D.明清硬木家具传入西方并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说明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国际上享有独特地位。
3.下列最能体现楠木“极难为外物所动”的诗句是(     
A.倚江楠木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杜甫)
B.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陆游)
C.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白居易)
D.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严武)
4.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材料一是如何论证楠木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之间关系的。
2021-04-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状况,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最大的市场,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人脸识别设备是以人脸识别算法为核心的软硬一体机,可应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支付手段的变更,安全意识的提高,安检需求的加强,人脸识别设备的消费明显增加并且潜在需求也在被逐渐挖掘。报告称,2017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价值为10.7亿美元,到2025年底将达到71.7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期间将以26.8%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是人脸识别技术最大的市场,2017年占全球比例29.29%,2023年将达到44.59%,在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53%,这主要得益于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等政策的出台。

报告称,全球排名前三的制造商在2017年的收入市场份额占全球所有制造商收入的20.37%。其中云从科技在2017年的市场份额是12.88%,是人脸识别技术及设备研究制造的领头羊。

(摘编自《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2025年底将达到71亿美元》)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等全国80%的枢纽机场过安检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重庆的多家银行也能实现刷脸取款。这项技术来源于云从科技。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一家由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孵化的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人脸识别初创公司之一,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是一家从出生就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

看嘴型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海云数据是人工智能与可视分析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唇语识别技术上,海云数据对英文的识别准确率在80%左右,中文准确率为71%。如应用到场景教育、身份识别、公共安全、军工军事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5月,由海云数据承建的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使用,该系统将机场内飞行区、航站区、综合区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整合,结合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交通流的全区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每分钟可处理6万条信息。

(摘编自《人脸识别技术七夺世界冠军》)

材料四:

对于中外人脸识别效果的巨大差异,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系统总体部专家何东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首先是国外的国情问题。有些国家认为,人脸识别存在隐私问题,甚至对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在英国,面部识别和追踪技术就曾引发巨大争议,英国各界甚至发起一项请警方停止用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的抗议活动。类似情况在美国也有发生,如亚马逊公司利用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警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此提出了抗议。

(摘编自《中外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差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人脸识别设备近年来应用广泛,在金融、司法、军队、公安、政府、教育、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的需求都逐年增加。
B.中国是人脸识别技术最大的市场,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2018年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2017年的市场份额为12.88%。
C.云从科技是--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曾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
D.在全国80%的枢纽机场过安检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便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二可知,在生物识别技术中,人脸识别所占的市场份额增幅最大,指纹识别所占市场份额每年有所减少,居于末位。
B.广州白云机场使用了海云数据承建的“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后,每分钟可以处理6万条信息,效率很高。
C.人工智能与可视分析领域的领军企业一海云数据研发的唇语识别技术对中、英文的识别均有颇高的准确率,意义非凡。
D.有些国家认为人脸识别存在隐私问题,所以反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甚至希望一定程度上限制对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
3.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在全球取得优势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21-04-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