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
D.方快与“我”,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流年(节选)

彭学明

①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②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茂盛的财源。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③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齐整整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

④我家的吊脚楼,建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各接了一排厢房。也就是说,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吊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⑤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凝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这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儿女心间闪光。

⑥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喜上眉梢”。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黯然失色。

⑦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舂越烂。把舂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舂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舂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⑧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没”的“没”读“mò”,写出了吊脚楼周围的竹子茂盛而繁密。
B.“招摇”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竹林随风摇曳的美好景象。
C.“敞亮”意思是“宽敞而明亮”,表达作者希望母亲能愉悦地度过晚年的愿望。
D.“奇崛”意为“曲折而不平凡”,表达出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的伤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划线语句,描写生动形象,音韵和谐优美,巧妙地写出新生竹笋的生命活力。
B.作者将吊脚楼写成一位望着远方的思想者,借此来表达他对岁月与生命的深切感悟。
C.第⑥段详写门窗上形美而意丰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渴望儿女“封侯”的美好生活。
D.文章通过人事的变迁、生活的变化,抒发了对母亲、对国家的厚重感情和无限感慨。
3.文章侧重写了家乡的吊脚楼,为什么前三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竹子?请简要分析。
4.“流年”意为“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文章以它为标题,意丰而情深,请结合全文加以解说。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①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②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从此,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范仲淹曾来这里为官,李清照曾在这里隐居,衡王在这里治自己的小天地。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嘁嘁嚓嚓,忙忙碌碌。唯有这山默默无言。

③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九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至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皇祐三年(一〇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④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

⑤走出范公祠,上车出城。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碑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碑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山,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做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有删改)

文本二:

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这标志着梁衡开始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所谓散文的三层次美,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选自黄海飞《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州衡王虽然已被风吹雨打去,但他创造的奇迹——巨大的“寿”字,却具有艺术价值,让作者惊叹不已。
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做过一番事业,有着很好的政绩官声;人们为纪念他修建的范公祠,千年香火不绝。
C.文章第③段中引述宋人的诗句,是借当时宋人之口来赞美范仲淹勤政爱民的高尚品格就像井水一样清澈如镜。
D.“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这两句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范仲淹卓越的军事才能。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写青州的悠久历史,顺势引出青州吸引人的地方,既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范仲淹当作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来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勇于实践的一面。
C.文章第④段写“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嫩绿的叶片”,既照应上文,也暗含时间流逝,而范仲淹却永存之意。
D.文章整体以游踪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顺序,从“我”的视角,围绕自我感悟来选材组材,结构严谨,文脉清晰。
3.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请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意境之美”。
4.文本一标题是“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而文中为什么又叙写到衡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4-25更新 | 4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哇——”我们惊呼连连。

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众人摇头。

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秋明真是好样的!

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极其伤感的故事,主人公秋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化学家,但由于高中时家逢变故,他未能实现成为化学家的梦想,读来让人觉得悲伤、消极。
B.“‘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这里的“苦笑”表明了秋明对未能实现自己儿时梦想的无奈和伤感。
C.秋明勤奋、执着、坚强、善良,虽未能实现成为化学家的梦想,但他历经磨难,创业成功,并尽自己的能力资助孤残儿童读书,帮他们圆梦,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
D.秋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各种意外、变故,但只要我们努力在岁月里耕耘,最终总会绽放丰硕、美丽的花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这处描写可以看出岁月、苦难在秋明身上留下的痕迹,但眉眼间的熟悉让人感觉秋明还是从前那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秋明。
B.“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秋明人生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C.文章④-⑭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为下文叙述秋明因家庭变故化学梦破灭后的表现做铺垫,使故事一波三折。
D.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十分形象生动,在刻画主人公秋明的形象时使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发生在秋明身上的几件事情。
4.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标题“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义及妙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

③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总是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穿出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哪的耳垂让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脸颊的发梢,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

④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纵深的小巷是我们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槐荫被拂处,是一个一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径,重重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们的脚步晃啊晃。

⑤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院子里是一排一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儿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⑥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⑦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⑧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目光,我把头伸向陵园一角的水龙头。我把水开到最大,长发在水中倾泻。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颗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蓦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⑨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过长沙,长沙的合欢看见过一个十九岁的白衣少女仰面躺在火车站广场的草坪上,合欢就在她的头顶,默默看她。

⑩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是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⑪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染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⑫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文章却从悠长悠长的小巷写起,小巷的忧伤冲淡了快乐,也暗示了后文的情节的走向。
B.文章第段画波浪线对“门庭”“朱漆”“门环”“对联”的描写,与《我与地坛》中对地坛的描写相似,但并不同样,意在渲染伤感悲凉。
C.作者与合欢树的相遇很早,但“合欢”树与名在意识中的统一事隔多年,这使得作者对于合欢既感亲切又一度保持距离。
D.作者目睹了多个城市的合欢树,小城、广州、长沙……也从史铁生的文字里与之相遇,这些相遇都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醒目,“合欢,合欢”,以反复的手法赋予单纯的树名以浓厚的抒情色彩,意味深长。
B.文章第三段对阳光的景物描写,既有助于塑造母亲美丽的形象,也烘托出母子相伴的温暖幸福的氛围。
C.文章以“合欢”这一意象为线索,同时以时间为轴,写出作者母女生命的轨迹,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D.史铁生的《合欢树》及其母子故事穿插全文,与作者母女之情相互映衬,一虚一实,使史铁生的形象更鲜明。
3.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使用了多种修辞,试找出其中两种加以赏析。
4.第⑥段和第①段用了相同的笔墨写母亲的头发与脸颊,有什么作用?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央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块普通的小木牌,先是作为识字牌,再成为“金色的路标”,意义层层深化,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B.老班长身负重伤依然不忘叮嘱罗小葆要认好、读懂“北上抗日”,体现出老班长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对革命路线的坚定。
C.罗小葆主动问行军路线,领导同志为他写路线、讲路线,并一起讨论路线,写出小罗对“路线”的认识逐渐深化。
D.罗小葆把自己心爱的识字牌挂在树权上,是因为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思想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他想以此来鼓舞革命同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B.小说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刻画了老班长形象,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
C.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夹”“吹”“放”等动作描写,刻画了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普通战士的形象。
D.罗小葆与老班长、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构成了故事主体,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人物。
3.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
4.“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结尾好,还是删改后的结尾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秋,赴一场红色之约

管广静

一次意外脚伤,让喜欢旅游的我蛰伏一年,无法远游。

这个深秋,窗外的桂花开得依旧热烈,一颗心在桂子的香氛里蠢蠢欲动。

去远游,去远游。一个声音在不停召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方不负此生相思意。

那就出发吧!趁秋风薄凉,趁花儿未谢,趁山河还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去赶赴一场红色之约。

当飞机延误,晚点降落时,才惊觉,这个叫茅台机场的地方,隐在群山中,如墨似紧,渲染出一幅山水丹青画。

遵义,这座位于贵州省北部的城市,遵义会议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我此行的目的地便是这红色圣地。下榻宾馆后,时针已指向深夜十二点。

来到遵义,行程首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穿过紧华的街道,川流的人潮,我的脚步停留在红旗路80号,一座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前。红色的大门上方高悬毛泽东亲笔所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闹中取静处,惚若两个世界。

上主楼,过厅堂,穿跨院,北屋、东西屋,我的脚步在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以及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等处,一一驻足,那段岁月的影像在我们面前徐徐展现……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让前行的脚步走得更稳,更宽广。

来遵义爬娄山关,是此行旅程必不可少的体验。

看山看云,云雾缭绕,山隐云中。车辆行驶在或高或低、或直或弯的高速公路上。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一座又一座桥梁时,我们不得不惊叹中国制造之伟大!

经查阅资料,娄山关居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据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发生过多次战役。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后首个胜利,也让红军摆脱了被动局面,这才有了毛泽东写就的这首气势磅礴、慷慨激越的《忆秦娥·娄山关》词作。时至今日,这首词依然鼓舞着后来者面对困难和挑战,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概和博大胸襟。

不知道是否因为地处偏僻,游客不是太多,却也正合我意。坐上景区内的摆渡车,穿过旅游小镇、陈列馆,来到纪念碑,爬上刻有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字样的石刻前,向下俯瞰,南北两面的公路蜿蜒曲折,尽收眼底。也真正地感受一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之情。

置身重崖叠峰,看峭壁陡立,观词碑,走百丈梯,步长空桥,绕雁鸣塔,听山风过耳,赏漫山的紫菀花。那一刻,且持彩练当空舞,与尔同消方古情。

一个人的旅行,是因为大座城。一些人,还有那挥之不去的酒香。

在遵义的最后行程,该是这个因酒而闻名海内外的小镇——茅台镇。古有川盐走贵州,泰商聚茅台的写照,今有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去之前,脑海里有太多的画面,而当我真正漫步其间,却发现所有的想象,都不及现实中的繁华。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真正是因酒而兴的小镇!

镇上建有国酒文化城园区,占地面积四十余亩,是反映茅台酒发展和酒文化精髓的一座博物馆,进入园区,小桥流水,藤蔓攀爬,建筑鳞次栉比,高低有序。因内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馆共七个馆,馆内陈列着各个朝代的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以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楹区和实物,集雕塑、碑刻、楹联,文物、影像于一体,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

不远外排队的人群,是凭身份证可以买两瓶茅台酒的外地游客。我就不去凑这份热闹了。带一份闲适之心,在酒香的世界里走走停停,回眸远观。

出得园来,拾级而上,且寻一家酒馆,漫漫聊,浅浅议。时光,藏在我们的笑容里,忽隐忽现。

待我们步出酒馆,已是灯火璀璨。顺势而下,广场的音乐响起。这个本为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而修建的广场,如今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成了市民和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赤水河沿岸霓虹闪烁,彩虹桥倒映在河面上,不知道彩虹是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红星铁索桥是行人必到之处,每位游客都会站在桥上,立此存照,致敬红军四渡赤水的伟绩。我也未能免俗,让手机留住那一瞬间的微笑。

时光如一潭池水,惊鸿一瞥,照影而过,当我再次坐上返程飞机,回到江苏的家乡时,蓦然回首这一段旅程,如星光闪耀,在此后的岁月里,牵引着我的目光,萦回……。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声音在不停召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方不负此生相思意”,表明了“我”早就有了旅行的想法、并且这种想法十分强烈。
B.“我”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后感慨“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让前行的脚步走得更稳,更宽广”,是想说接下来的红色之旅更顺利。
C.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茅台镇,不仅因为它拥有茅台酒而名扬天下,也因为与茅台镇紧密相连的赤水河蕴含着特定的故事和意义。
D.文章结尾“这一段旅程,如星光闪耀,在此后的岁月里,牵引着我的目光,萦回……”,表达了“我”对这次红色之旅回味不已,难以忘怀。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次意外脚伤,让喜欢旅游的我蛰伏一年”,为后文“我”想去旅游和红色之旅做了铺垫。
B.文章写坐车去娄山关时,多用短句,整散结合,节奏明快,富有韵味,写出了娄山关的险峻。
C.文章引用《忆秦娥·娄山关》,表明“红色之约”的对象就是娄山关,也给全文增添了文采。
D.“时光如一潭池水,惊鸿一瞥,照影而过”,运用比喻写这次旅行虽然短暂,但是令人惊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标题“深秋,赴一场红色之约”有什么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巷10号

夏阳

①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②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③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④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⑤老太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声爽朗,她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⑥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⑦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⑧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众星捧月般,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⑨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⑩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⑪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沮丧地摇了摇头。主任皱了皱眉。很显然,我这个刚被招聘进来的大学生第一天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⑫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⑬主任沉默不语。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情节安排不求跌宕起伏,运用了较多笔墨去描写杭州巷及老太太院子的环境。
B.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
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说明主任内心非常平静,默许了我对于杭州巷拆迁“等到明年开春再说”的提议。
D.“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常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
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2021-02-0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逆行线

陈洁

在科技爆炸的中心——电脑城顶楼租金最便宜的角落里,有一家招牌上写着“全场一折”的二手配件店。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近年来店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而且短期内都看不到好转的迹象。上星期店主陈一看到一批货实在是便宜,一时头脑发热就赌了两集装箱,结果爆出一堆众人皆晕的垃圾,现在它们都堆在托运站仓库里吃灰。

店里积压的配件越来越多,越来越旧,在科技发展的单行线上,过时货就别指望还有出头之日了。看来真的要将它们加工成现代气息浓厚的工艺品卖了……陈一无奈地想。

他回到座位上继续着新闻,暂时不去计算还要多久自己就将成为饿殍。

网站上有条快讯引起了他的关注,大意是说:部分45纳米级CPU40纳米级CPU相继出现质量问题,制造商表示他们对前景深感担忧。

陈一突然有一种无比奇快的感觉,好比某个神经细胞“啪"地闪出一串亮蓝色冷光,把周围的同伴们吓了一大跳。他起身看了看四周,喧闹的市场里似乎一切正常,但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了……

“给我把那个一百元电脑的售价增加一个……不……两个零。”直觉引导着陈一说道。

店里的伙计们基本认定自己的老板已经想钱想疯了。

五个月后,集成电路技术差不多已经倒退了五年。那些对高科技极度崇拜的国家,全都不幸地成了最精密的CPU,现在玩不转了,先是金融危机,现在又冒出这种无处讲理的纳米危机……面对这场选择性的毁灭打击,一些主要工业国只能一筹莫展地死扛着。

当然,凡事总有正反两面,也有极少数人为纳米危机欢欣鼓舞,从咸鱼中翻身。

现在,陈一的店铺已经从电脑城顶楼搬到了一楼租会最贵的地主,生意火爆得不得了。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在纳米危机尚未全面爆发时就开始控制出货量,他那充足的库存都成了灸手可热的金娃娃。

“把灰都掸干净,用袋子套好放到柜台里。”陈一吩咐伙计们。虽然现在65纳米级芯片尚未被完全吞食,但趋势表明130纳米的时代很快就将会重新来临。

如此甚好……陈一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数码产品要是都成了不可再生的资源,那自己可就发大财了。

短信嘟嘟地响了起来。他的女友在短信中抱怨说他送的那台P型游戏机已经不能用啦!

“亲爱的,没有关系,我还有台珍蔵的‘小露王’可以送给你。”他回了条信息。

当新装的“56K发出欢快的拨号声,陈一差一点沉浸在往昔美好的大学生活中不能自拔。那些90后的伙计当然不会明白,这串已经销声匿迹而现在又重出江湖的滴滴嘟嘟声,为何会让他们的老板露出如此痴迷的表情。

看过网上几个主要客户传过来的报价,都未能达到陈一的心理价位。现在是卖方市场,他果断地决定继续囤货待涨。既然它们曾经贵比黄金,那么就让我都回到那个黄金时代吧!

记得有先贤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只要看一看过去就可以了。

又过了一年,科技已被纳米危机消磨得倒退了十几年,但看上去简直像是倒退了一百年。

人类科技就像逆水而行的小舟,虽然科学家们奋力地划动双桨,却无法改变它缓慢倒退的事实。

电脑城就要搬家了,现在电脑又成了昂贵的专业设备,很少有人买得起。虽然科技尚未退化到电脑完全消失的地步,但时代趋势不可违。

伙计们正在连夜测试陈一手上的最后一批库存配件,弄完这批,明天大家都得改行了。

“哇!”有伙计大喊一声,打破了沉默伤感的气氛,“80486!”

“宝贝啊!”陈一小心地接过来,“这个应该能撑到世界末日了。”

简单实用的短信机是一项杰出的发明,即使纳米危机持续恶化,据说还能用个四五年。如今越来越贵的论字收费方式,不仅使垃圾短信彻底绝迹,还促进了国学的快速普及。

将最后几箱货物交给敬业的快递公司业务员后,陈一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电脑城。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透过顶窗望了一眼寂静的夜空,星星们似乎比以前更明亮了。

车载收音机慢条斯理地播着今天的主要新闻,引起陈一兴趣的,是关于人类大脑是否会受到纳米危机影响的争论。竟然有科学家提出人类的大脑将退化到蠕虫的水平,此人看来已经提前迈入新时代了……不过,要是全人类都傻掉了,也是挺好玩的。

见过会开车的蠕虫么?陈一按了两声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快一点。虽然大家都开得比较慢,但那完全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旁边的自行车比较快,那是因为他们速度太慢的话,就会摔倒。

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四加四等于八,我的脑子灵光着呢,八加八等于十六,十六加十六……十六加十六……

(有删改)


注:文中的“80486”是intel公司1989年推出的32位微处理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只要看一看过去就可以了”,陈一想起先贤的这句话,意在表明未来就是过去的重现。
B.科技倒退了十几年,“但看上去简直像是倒退了一百年”,说明纳米危机对科技的影响和对人类情感的冲击很大。
C.发完最后一批货物后,陈一“头也不回地”离开电脑城,显示出陈一态度的决绝,表明了电脑城曾经带给陈一很大的困扰。
D.陈一调侃有科学家已经提前迈入所谓的新时代,表明当时的他并不认同人类的大脑将退回到蠕虫水平的观点。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比喻修辞很有特色,比如把国家比喻成“CPU”,喻体与主人公在电脑城的的生活相关,生活氛围十分浓郁。
B.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纳米危机不断加重,暗线是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双线交织,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
C.纳米危机的宏大背景与商业生活的世俗细节,形成了小说的叙述张力,凸显了个体生命在生活潮流裹挟下的无力。
D.本文语言富有调侃味,如“不仅使垃圾短信彻底绝迹,还促进了国学的快速普及”,表达了陈一对某些国民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调侃。
3.小说题目“逆行线”有哪些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4.小说结尾段有何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2021-02-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点赞

吕岩林

小刘是晒娃狂魔,有事没事喜欢往微信朋友圈里发两岁儿子的照片,久而久之,同事们也都见怪不怪。尽管点赞评论者寥寥,小刘却乐此不疲。

这天一大早,小刘打开微信,赫然见一个鲜红圆圈的1出现。点开看,竟然是杨局长点赞。

这太不寻常了!杨局长可是单位一把手,平时朋友圈里从不给别人点赞。大“boss”给自己点赞,这无异于是对自己工作、生活乃至修养等方方面面的高度认可啊!小刘喜不自胜。

同时注意到这个点赞不寻常的,还有小刘的顶头上司李科长。他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拿手机的手却有点哆嗦。昨天自己刚把小刘批评完,今天一把手就给小刘点了个赞,这是什么情况?李科长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连忙给自己的同乡老哥负责局里组织干部工作的宋主任打电话汇报。

宋主任刚从昨夜应酬的宿醉中醒来,按照李科长的提示迷迷瞪瞪打开微信,仔细一看,脑子一下子醒了许多。

办公室见!宋主任急忙起身洗漱,匆匆吃了早饭,直奔单位。

不得不承认,信息爆炸时代,那信息真是以爆炸的速度在辐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点赞,瞬间就让朋友圈里的所有人都看得见。一时间,杨局长给小刘点赞仿佛成了同事们见面时的接头暗号小刘和局长是什么关系也成了大家咬耳嚼舌的焦点话题。

深谙官场游戏规则的宋主任眉头紧皱,盯着这个看了老半天,指缝间夹的烟都换了好几根。最后总结出一句话:这是一个政治性点赞。

怎么讲?李科长一脸懵懂。

局里马上就要搞民主推荐后备干部了,小刘也是备选之一。在这个节骨眼上,从来不给人点赞的杨局长独独给小刘点了一个赞,这说明什么?领导是在给咱们指明方向啊!

李科长表示怀疑:有这么玄?

这就是你政治敏感性不强了,宋主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是民主推荐,可最后还不得看杨局长什么态度吗?

李科长还是不甘心:但据我观察,平时也没看小刘和杨局长有什么过多的来往,怎么就能断定杨局长看好小刘呢?

宋主任见李科长还是不开窍,有点急了,狠狠在烟灰缸里摁灭烟头:这就是领导的高明之处啊!这个赞就是局长的态度啊!即使他俩以前没有在外人面前表露什么,这个赞就表明现在他们之间有了不一般的关系,至少也是一个赞的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在小刘朋友圈里发的儿子照片底下,紧挨在杨局长点赞的头像后面,又多了赵副局长的头像。

赵副局长也给小刘点赞!这又是什么情况?李科长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宋主任叹口气:还是赵副局长精明啊,懂得紧跟局长步伐!杨局长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赵副局长要想扶正,还不得杨局长说话?两位局领导都给小刘点了赞,这形势还不显而易见吗?

主任,那咱们……可不能站错队啊!

两人同时拿出了手机……

于是,赵副局长头像后面,又出现了宋主任的头像,紧接着,是李科长的头像。没多久,后面又出现了一连串单位同事的头像,花花绿绿,五彩缤纷,从领导到普通职员,按照编制序列依次排列,竟然出奇地整齐。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对小刘的态度似乎在悄悄发生着十分微妙的变化。以前对他爱搭不理的,也开始和他搭话了;以前对他指手画脚让他干这干那的,也突然客气起来了;就连以前对他冷若冰霜的一枝花马小菲,也破天荒地送来一瓶说是国外带回来的名牌咖啡,临走还风情万种地抛了个媚眼。

小刘对这一切都欣然接纳。因为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了这个赞好像就有了靠山似的,腰杆也挺起来了,说话底气也足了,走起路来都变得意气风发,工作开展起来也比以前顺利了许多,整个局面都倾向了对自己有利的一边。

很快,小刘通过民主推荐顺利成了后备干部,不久便被安排去干部学校深造。

临走之前,小刘来到杨局长办公室道别,提到了点赞的事。

杨局长愣了许久,突然摸着脑袋哈哈大笑道:你说那事儿啊!嗐!我这老花眼根本玩不了什么朋友圈,你那个赞,是我大孙子胡乱给点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赵副局长的点赞之后,宋主任的点赞举动又引发了单位同事的接连点赞,使整个局势都朝着领导属意于小刘的方向发展。
B.“他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拿手机的手却有点哆嗦”,运用动作描写,把李科长当时惊讶、忐忑、不明就里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领导到普通职员,按照编制序列依次排列,竟然出奇地整齐”,表明这种行为是官场不良隐性规则造成的必然结果。
D.点赞行为在互联网时代本是平常小事,却因点赞者身份特殊而引起轩然大波,看似荒诞不经,却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真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小刘是晒娃狂魔而点赞者却寥寥无几,这就使得杨局长的点赞格外令人关注,从而推动小说情节自然发展。
B.作者在交代大家对小刘态度的变化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塑造了单位里趋炎附势、盲目从众的群像,引人深思。
C.文中李科长和宋主任着墨较多,两个形象同中有异,李科长胸有城府,宋主任老谋深算,是社会惟上是从者的代表人物。
D.作者在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进行了适度的夸张,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也使主题更加深刻,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4.小说带给我们哪些现实警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
2021-02-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