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孝是最为重要且影响最深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历来被中国人当作立身之本与百善之先。在生活方式已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孝的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社会作用,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转统美德。不过,传统孝道的内容良莠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我们在正确地批判分析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与规定产生和适用于古代宗法社会,是维系古代家庭、宗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规范。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孝道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受到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否定。在20世纪初的“道德革命”中,激进之士甚至提出了“万恶孝为首”的说法。毋庸讳言,受古代专制等级制度的长期影响,传统孝道被融入了大量维护专制、压抑人性的腐朽因素。这集中体现于“父为子纲”的教条中,并通过《二十四孝》等通俗读物流传深远。传统孝道的畸形化与父权的绝对化,在长期陈陈相因的历史发展中愈演愈烈,引发了诸如“割股”“埋儿”等种种道德畸形与异化行为,严重摧残和压抑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近现代以来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起到了削弱旧道德对国人的思想束缚、促进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传统孝道本身而言,这些批判与反思实际上也起到了纠偏绳愆、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与发展。

也应该看到,在当代中国,孝的观念仍然是为绝大多数人普遍接受和奉行的道德观念,而不孝也是为绝大多数人所唾弃的。不能因为孝道在历史演变中曾经绝对化、畸形化,就完全否定孝道本身,而应该将孝道根本精神与其种种具体要求区分开来,将孝道的原初内涵与其在历史中的异化形式区分开来。只有丛其根本精神与原初内涵处着眼,才能对孝道的价值与意义做出正确的评价与把握,也才能根据时代变化对孝道进行适当的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杨俊峰《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

材料二: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始基与元德。在当下,需要把握中国公民孝道观念的时代现状,结合时代发展来推进孝道文化的传承与转化。

其一,传统孝道中的“养亲”观念仍获得普遍认同,中国具有悠久的家庭养老的传统,数千年家庭养老模式的实践积淀,使广大民众形成了这样的社会心理:理想的养老形式是子孙环绕以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养老。其二,传统孝道中的“敬亲”观念更受重视。但“敬亲”在现代的含义并非建立于上下尊卑意义上的敬,而是生发于平等的人伦情感中。现代家庭的亲子关系逐渐趋于平等,在天然人伦情感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文明的合爱与敬的孝道观念。其三,传统孝道中的“顺亲”观念在当下的认同度较低。现代家庭代际关系的平等化、民主化趋势增强,子代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代际交流中精神情感交流与独立自主性增强,这些因素使得基于家长权威的顺亲观念认同度下降。其四,传统孝道中的“荣亲”观念下降,追念先祖观念式微。家族的衰落与现代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结构变迁,家庭关系的简单化和情感化趋向,以及独立、自主等价值理念在家庭中的凸显,一定程度导致荣亲、追念先祖观念的下降或衰落。

新时代孝道应对传统孝道思想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与理念进行阐发,对具体孝道规范进行科学辨析、有限继承、创新转化与合理拓展,明确新型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首先,养老敬老、尊老爱亲仍是现代孝道的基础与核心。孝,究其本质是子代对亲代的伦理道德意识与规范。子代对于父母的尊重爱戴与赡养既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体现。其次,倡导尽职尽责、家国情怀这一新时代孝道的拓展性内涵。传统社会移孝作忠、显身扬名、光宗耀祖作为孝观念之一维,所体现的忠君与家族主义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应得到理性认知、纠偏与转化。在新时代倡导尽职尽责、立身成事的孝观念,将孝道与个体、家庭乃至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培育家国情怀。再次,明确继志述事、精神传承是新时代孝道的延伸性内涵。新时伐对于追念先祖的孝道内涵的转化与继承,应凸显继志述事、精神传承的文化内涵,自觉发扬其蕴含的生命与文化之“根”的意义。这种文化设计对现代社会日趋原子化的个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生命、文化与历史的归属,也为个体生命的走向提供了一种更为宽宏的指引。如此,孝观念与规范便是承上启下的,是立足现在、追溯过去又面向未来的。

(摘编自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孝道是维系中国古代家庭、宗族、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规范,孝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B.20世纪初的“道德革命”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对削弱国人思想束缚和促进社会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
C.现代的“敬亲”观念比其在传统孝道中多了一重平等的人伦情感,是一种文明的合爱与敬的孝道观念。
D.凸显新时代孝道的延伸内涵,发扬其生命与文化之“根”的意义,可为新时代个体提供更宽宏的生命指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
B.时至今日,中国广大民众心中依然认为,得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养老是理想的养老形式。
C.受独立、自主等价值理念的影响,传统孝道中的“顺亲”观念在现代社会的认同度下降。
D.新时代孝道应摒弃传统孝道的忠君与家族主义思想内涵,倡导尽职尽责、立身成事的孝观念。
3.下列选项,可用于纠偏“父为子纲”教条的一项是(       
A.《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
B.《孟子·离娄上》“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C.《论语·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D.《西游记》“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4.《礼记·祭义》有云;“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这句话中所包含的传统孝道内涵能获得当代认同的理由。
5.如何推动我国传统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首先要讲讲阐释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释学是有关理解和解释的学问,这是西方对阐释学的定义。其实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文本解释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人类学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对经典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就是阐释的过程。比如说西方的阐释学是源于对《圣经》的解释,中国的阐释学最经典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经学的解释,现代也有学者研究经学阐释学。除了经学以外,中国还有大量的有关文学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文学阐释学。西方的《圣经》阐释就不用说了,它是一种正宗的阐释学的传统,但是其他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欧洲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对古希腊传统的一种全新的诠释。

在中国其实也是这样。从传统学术来看,儒家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与文本的阐释密切相关。也是各个时代,不同的学者对经典进行重新阐释,开创了自己一代新的学问。比如以经学阐释学来说,在汉代就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这样两个不同的解释传统,到了后来魏晋时期对经学的解释又有新的发展,变成了玄学的一种解释。魏晋玄学大多还是讲解儒家经典《论语》《周易》等,用玄学观点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当然唐代的经学解释主要继承了汉代。不过到了宋代,学者们就对汉唐的经学产生了全面的质疑,这种全面的质疑从北宋欧阳修等人开始,一直到南宋的朱熹讲《诗经》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发明,也就是说宋代的经学传统又是一种对经典文本的重新解释、重新认识的过程。清代的乾嘉学派继承了汉代的古文经学的传统,但是同时也有与乾嘉学派对立的学派,就是宋学学派。宋学学派继承了宋代经学研究的传统。因此在中国来说,学术的发展,都是对儒家经典文本的重新的、不断的解释,形成了各个时代的学术风格和新的思想。

隋唐佛学也是如此。汉译佛经最早的解释方法“格义”,把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对,有点像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比如把佛教的“空”和老子的“无”进行格义。隋唐对佛经进行解释,形成不同的佛教宗派,比如天台宗主要对《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进行解读,建构了自己的佛学体系。华严宗对《华严经》进行解铎。玄奘的法相宗,编译《成唯识论》。玄奘翻译更注重文义的可靠性,翻译得最好,但是阅读的人比较少,太学者化。

我们要讲的是文学阐释。在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诗文选本、评点本,有各种各样的诗话,有各种各样的笔记,对中国文学有很多精彩的解释。我们这门课就是希望大家从现代学术的立场,用现代学术的眼光去重新观照中国古典文学,重新观照中国古代的文学阐释传统。在中国,经学、玄学、佛学、礼学、考据学等无一不与文本阐释密切相关。可以说各个时代各种学术思潮就是在对经典的不同阐释中诞生。当今我们写论文、从事学术研究其实也就是对我们课题所涉及的古典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因此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阐释学理论对于我们如何选择一种学术的方法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周裕锴《〈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导论》)

材料二:

中国古典诗歌解释传统源远流长,从先秦《诗经》到清代的注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阐释观念和方法,与诗歌批评交相呼应。阐释方法和诗歌批评不是全等的,中间有交叉的地方,但是它们不一样:阐释学主要是文本解释与理解的问题,并不是像诗歌批评那样说哪一首诗好、哪一首不好,而是要阐释。这种传统又反过来对诗人的创作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以才学为注”,其实是与“以才学为诗”互为因果关系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诗歌阐释策略的选择,与其对应的文本类型或阐释者判定的文本类型密切相关,二者互相制约。比如有一种诗歌,我们看起来它写的完全是一些意象,就是所谓的象喻性文本,但是阐释者认为这是记事的,或认为是比兴的,那么他把它当成记事性文本来理解的话,就会去给它编年,就会去给它寻找本事,等等。换句话说,诗歌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

(摘编自周裕锴《中国古典诗歌的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

1.下列关于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对《圣经》的理解与解释是西方阐释学的滥觞,同时也是西方一种正宗的阐释学传统。
B.玄奘翻译佛经可视为对佛经的一种重新阐释和理解,这也形成了唐代法相唯识佛学思想。
C.我们可以把对中国古代的各种诗文选本、评点本、诗话、笔记等中的文学解释称为文学阐释。
D.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与诗歌阐释的观念和方法有所交集,其对诗人的创作取向产生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阐释学是对有关文学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它是阐释学众多子学科中的一门。
B.对经典文本重新阐释能形成新的思想,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研究即是阐释”。
C.在经学的历史发展中,乾嘉学派和宋学学派的对立,是缘于对儒家经典文本的不同解释。
D.诗歌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存在着互动关系,我们只有掌握了这种关系,才能阐释理解诗歌。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人类学术的发展即是阐释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西方阐释学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B.材料一中,从中国经学、佛学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对经典重新阐释一定可以开创各自时代的新学问。
C.材料一中,文章讲述阐释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讲述中国古代文学阐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D.材料二中,中国诗歌阐释策略的选择只与其对应的客观文本类型密切相关,与阐释者对其文本类型的认知无关。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在现阶段学习中,我们高中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特别在语文学习中,认为只要读一读、记一记即可。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谈谈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经典文章的理解和解释有哪些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②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越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始终站稳脚跟。

(摘编自2022年7月7日《人民日报》,蔡文成《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①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动画就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塑造了诸多影响至今的典型形象。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该片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

②中国传统美学历来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旨在说明形象表达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蕴。《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民族风格表现为浓重、绚丽的格调。在山川、石头、草木等景物以及宫殿建筑的造型设计上,华美的视觉造型和活泼的内在情绪融为一体,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华丽鲜艳的神奇景色相得益彰,传统绘画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学意味有机融合,呈现出一个灿烂丰富的意象世界,于情景交融中揭示作品的内在意蕴。这些经典作品以丰富的审美意象,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原则。以历史反观当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象,以崇高和优美涵养时代、涵养人,仍是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③在今天,动画电影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承载的价值观念。呈现与表达价值观念,是典型形象塑造的目的。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赓续传统,从传统题材中寻找素材,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创造出贴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表达方式。这既是创作者文化自信的表现,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上世纪的《哪吒闹海》到近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形象内涵也被赋予新价值、新理解和新呈现。

(摘编自2022年6月2日《人民日报》,饶曙光《中国动画:从塑造典型形象到创造经典作品》)

材料三:

①近些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演绎、跨圈层运作的文化策略,推动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②让文化符号生动起来。从形成热点的节目来看,跨界已成为创新节目形式、“活化”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式。《中国考古大会》《舞千年》将舞蹈作为展现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有效表现手段。前者借由舞蹈复现古代人的生活图景,较好地平衡了节目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后者以中国古典舞透视中华文明,发挥舞蹈长于抒情的特性,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融入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并非简单地拼凑、组合,创作者要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和加强,由此满足观众多元审美需求,重新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让叙事视角更加多元。相较于曾经流行的“讲坛式”解读,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呈现出更多元的叙述视角,和更加差异化的“解码”方式。一些节目“解码”文化基因,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宝藏》通过“国宝”的“前世今生”激活沉淀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讲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故事,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文化类节目在进入网络文艺的生产和传播场域后,也尝试以更具“网感”的表达方式阐释传播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一些节目充斥着吐槽、调侃、玩“梗”、解构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和意蕴,使节目趣味有余、内涵不足。如何既能适应网络文化审美特征,又在创新表达方式中坚守传统文化根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④让表达空间更加开阔。圈层化是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当下部分创作者围绕圈层文化做文章,将其当作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形式、实现节目迭代的突破口。《舞千年》就是跨圈传播的产物。该节目追求的国风表达和审美旨趣与当下古风圈、汉服圈高度契合,以精准的圈层定位,成功吸引互联网年轻受众的注意。同时,节目也通过挖掘古风视觉符号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小众文化进行大众化转译,从而实现圈层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同频共振。跨圈层运作的关键还在于借助圈层粉丝赋能,提升节目的传播力。《舞千年》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参与式文化的特征,通过设置互动活动号召不同文化身份的网友录制节目“反应视频”,以他们的二次创作打通圈层壁垒,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⑤总之,跨圈层运作是有效链接“Z世代”文化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接合的一种尝试,它既能对小众文化、圈层文化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路径。

(摘编自2022年7月3日《光明日报》,马立、周星《文化类节目:在跨界融合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立足自身、薪火相传,又汲取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中守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B.《小蝌蚪找妈妈》形象地诠释了画家谢赫“气韵生动”的观点,体现了传统美学对中国动画的深远影响。
C.《舞千年》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重现古人生活图景,节目的感染力大大提升。
D.文化类节目可以通过精准的圈层定位、挖掘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设置互动活动等策略来实现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动画电影塑造典型形象的做法,有力地印证了材料一中关于立足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阐述。
B.近年来孙悟空、哪吒的形象被赋于新的内涵,是对高层次审美意象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进步的有力促进。
C.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先贤自述、经典内容再现、跨时空对话有机结合,可谓叙事视角多元。
D.文化类节目如果过度追求趣味性、高流量,就可能会消解文化的深度和意蕴,难以坚守传统文化的根脉。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中,著名画家张仃设计的哪吒造型,既具“神”的超凡脱俗气质,又有“人”的生活气息,形神兼备。
B.《新神榜:杨戬》中二郎神杨戬,一反所向披靡、震天撼地的英勇神将形象,随着故事的进展,奋起抗争,显示向真向善的追求。
C.《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融通了时代元素与创作理念,塑造出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强化了经典原型充满战斗意志的特征,又具新意。
D.《白蛇:缘起》在借鉴经典神话原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讲述许仙与白蛇的前世传奇,传达出现实中“亲、友、爱”的价值观念。
4.论证的严密性是论述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
5.习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代文化产品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2-1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但是,他没有给出一个关于乡土中国基本特征的架构。在我们看来,乡土中国的特征可以从农民与土地、农民与村庄的关系梳理出,因为人的行为与制度规则嵌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村庄的关系之中。

乡土中国的根基是农本立国。农业始终在传统经济中占绝对比重。据麦迪森估算,到1890年时,农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8%以上,农业部门使用了全部劳动力的4/5。80%左右的耕地用来种植粮食,粮食生产一项占到经济总产值的60%。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约束增强,传统农业通过经验技术的累积性改进和制度演化,实现了“长期的自我维持”,伴随公元8~13世纪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粗放式旱地农业转变为精耕细作水稻农业,支撑传统农业高产的诸主要因素得以奠定。传统中国的农业不仅支撑了15世纪以后400年间的人口增长,也使得人均生活水平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都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费孝通,1998)。悠久的农业文明滋养和催生了如此庞大的人口,也使以农为本的帝国秩序得以维系并强化。中国明清6个世纪间,尽管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其间粮食产量的增长有一半归于土地单产的提高,但劳动生产率却不断下降,陷入所谓的“高水平均衡陷阱”——由于无法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前现代增长实质上成为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黄宗智,2000)。

来自土的束缚还造成一种无法从土中挣脱的结构。就城乡关系而言,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城市最主要的职能是行政与军事,所要管理和预防的恰恰是广大农村社会及有可能从中孕育出来的农民抗争。城市拥有的商业功能主要是基于农村一层层向上集聚而成的中心市场。传统城市的城内以及周边由居民耕种的农田与菜园包围,很多城市居民本身就是在农村地区拥有土地的城居地主,他们并没有真正离土而居,依旧处于与乡村社会类似的宗族与村落组织网络之中(施坚雅,2000)。换言之,传统中国的城市并没有发展出一套独立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依然是乡土中国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过半,长期困扰转型的城乡关系也出现改变,一些新的特征已经显现,且在城乡中国阶段越来越明显。

在城乡中国阶段,要矫正单纯城镇化导向的公共政策。相当长时期的一个误区是,将城镇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唯一目标,以为城镇化能带来乡村问题顺其自然的解决。事实上,单向城镇化的结果不仅导致大量的城市病,而且导致乡村问题加剧。城乡中国阶段的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但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英《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一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

材料二: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理论建构的高潮,推动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复兴。尤其是费孝通较早发现并指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后来成为指导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理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和社会运动先后实践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合作化、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等不同时期的土地所有和经营形式,彻底重塑了中国传统乡村内部的阶层结构。20世纪末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战略使中国传统乡村外部基础条件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会促使乡村由内而外地实现实质内容与建设形式的有机统一,整体进入乡村建设新时代,实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转型。

传统乡村社会研究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如下三个领域展开研究。一是人才要素论。学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要引能干人、留年轻人、聚有钱人;或是培育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提升其政治建设能力、经济建设能力;或是认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二是产业推动论。郭景福、赵奥提出,应以乡村旅游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吴忠军等结合资源禀赋理论总结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振兴的“龙脊模式”;王林生认为民族地区要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三是整体布局论。李忠斌、陈剑认为民族地区走特色“村寨镇化”道路;徐俊六提出边疆多民族地区“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的路径;杨华因此指出乡村振兴要视东中西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以东部地区的乡村发展经验来硬套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才、路径、布局等方面皆有启发,但有两点关注不够:一是虽有学者提出以美丽乡村来推动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但对美丽乡村建设时代延续性考量不足;二是从整体乡村建设来看,欠缺过渡与衔接,致使乡村振兴选择的“点”与区域布局的“面”之间关联较弱。

(摘编自谭志喜《从“乡土中国”到“美丽乡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6个世纪间的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达成高水平均衡发展,但劳动生产率却不断下降,实质上成为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B.梁漱溟、费孝通等人掀起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理论建构的高潮,其中费孝通的一些理论成为指导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理论。
C.1949年后我国经历了土地私有制、合作化、包产到户等不同时期的土地变革和社会运动,十九大后我国乡村社会将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D.赵奥认为应以乡村旅游助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走有特色的“村寨镇化”道路,促进“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经济中心南移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式旱地农业逐渐向精耕细作的水稻农业转变。
B.传统中国的农业促进了15世纪以后400年间的人口增长以及人均生活水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束缚。
C.传统中国的城市成为乡土中国的组成部分,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告别了乡土中国,处于城乡中国阶段。
D.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步伐,实现乡村振兴,可以从路径、布局等方面入手,其中整体布局最为重要。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有人记述,乾隆时,“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清代以来,大批地主开始城居,成为一种时尚。
B.对于自己三十年代的田野调查止于乡村而未能涉及城镇,费孝通先生心存遗憾,后来曾解释说那是因为当时他缺乏研究城镇的条件:“一是时间不够用,二是我一个人单干不行。”
C.《周礼考工记》提出“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在其中暗示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
D.宇文恺建都前考察了南朝的建康故城,建立新都名大兴城,至唐朝开国,改大兴城为长安。唐长安的城市制度与布局影响到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的建设。
4.简要梳理材料二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上述材料对当下推进乡村振兴有何启示?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各具特色的古典音乐文化。据考古研究发现,华夏音乐文明最早可追溯到炎黄时期之前,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有8000年的历史,其中一支七孔骨笛依然能奏出七声音阶,令人叹为观止。经过各个民族、历代文化风俗的融合、充实以及完善,中国古典音乐经历了远古时代的氏族乐舞,夏商时期的编钟等打击乐,西周东周宫廷礼乐,秦汉乐府百戏,宋、金、元时期瓦舍勾栏里说唱的市民音乐,明清时期各具南北特色的戏曲等阶段,不断创新发展。

音乐作为反映时代背景、体现美学价值的载体,在朝代更迭、社会发展、民族迁徙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音乐流派与作品,时代韵律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永恒主题。例如,古奉名典《渔樵问答》,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置身青山绿水中的渔民和樵夫对于名利的理解,反映出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文人隐士群体面对无力改变的世界,寄情山水间,淡泊名利,独醒于世,做淤泥中的一股清流。兴亡得失这一厚重的时代话题在一舟一桨的摇曳中消解,古今多少事都付琴声悠扬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文人雅士掌握的“琴棋书画”四艺,既是闲情逸致,更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古典音乐中的高山流水之音、丝竹腊梅之韵、秋叶冬雪之境,让无数文人墨客沉醉其中,而融合琴棋书画的意境,让古典音乐更显艺术之美。比如根据李白《秋风词》所作的《梅庵琴谱》,曲风哀怨彷徨,将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营造出悠远哀怨的伤感意境,让人闻之不禁潸然泪下。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而音乐作为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呈现了各民族风格各异而又色彩缤纷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习惯,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发展最早的是匈奴族裔音乐。目前保存较为完备、流传较广泛的是《祁连山歌》,相传为霍去病将军大破匈奴后,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廊、遭受沉重打击时所作。短短四句歌词“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生动地表现出匈奴面对“漠南无王庭”现实的悲怆之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历朝历代产生的彰显家国情怀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精神力量、总是能在适当的时刻唤醒人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担当之勇、人文之情。例如,古琴曲《胡笳十八拍》相传是由东汉女诗人蔡琰创作的同名乐府诗改编创作而来,它诉说了蔡琰战乱中被掳,身处胡地思念故乡,泪别孩子回归故土的一生经历。透过国家危难之际小家的个人抉择能够窥视民族大义和人文关怀,委婉悲伤的琴声诉说着肝肠寸断之情、让听者感受到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摘编自王捷《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追求与文化隐喻》)

材料二∶

《乐记》开篇即言“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指出“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文有文饰之意,不排除矫情伪饰,而音乐是内心情感的最纤感的最真实、最自然地流露。

中国古代对“乐”十分重视,主张以乐导人、以礼治世、礼乐并举、内外兼治。西周把乐排在“六艺”中的第二位,重点在于调和人们内在的情感,配合“礼”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乐教思想,《论语》中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认为乐与礼都是塑造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礼”“乐”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达到“以乐化民”、治国安邦的目的。

什么是好的音乐?正如荀子提出“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最好的音乐,并非在声音方面追求极致,而是追求平易近人、雅俗共赏、返璞归真的抒情境界,追求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滋养人心的德育功能。好的音乐能感动人心,直达灵魂。庄重的音乐能让好动的人安静下来,激昂的音乐能让保守的人开朗起来,温柔的音乐能让人远离暴力,雄壮的音乐能让人充满力量。正如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说,“好的音乐,像箭一样、像朝露一样、像大气一样渗入我们的内心,它充实了我们的心灵”。

尽善尽美的和谐,即指音乐形式与内容,情感与道德的统一。孔子认为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所谓“善”是指内容和思想的完善,“美”是指音乐的形式美好、动听,二者能完美结合就尽善尽美了。孔子“尽善尽美”的主张是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音乐艺术特征的认识和审美评价的一次飞跃。

摘编自郑乐秋《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的价值观蕴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源于炎黄之前的中国古典音乐,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人雅士通过古典音乐可以感受山川、植物以及季节的自然之美,既是闲情逸致的表现,更是修身养性的手段。
C.匈奴人创作的《祁连山歌》是最早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表现了匈奴兵败后的痛苦生活,极富艺术感染力。
D.为了论证好的音乐能感动人心,直达灵魂,材料二作者选取了庄重、激昂、温柔和雄壮四种类型的音乐加以阐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听众在欣赏古琴名曲《渔樵问答》时,应更注重感受音乐所传达出的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意境美。
B.《胡笳十八拍》诉说了蔡琰一生的经历,在委婉悲伤的琴声中让听众感受到了蔡琰的离别愁肠和家国情怀。
C.“乐”只有与“礼”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以乐化民,瓦舍勾栏里说唱的市民音乐对君子仁人的塑造并无益处。
D.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最好的音乐作品,是为了满足自我情感的抒发,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音乐的德育功能的一项是(       
A.《说苑·修文》“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
B.《吕氏春秋·大乐》;“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
C.《淮南子》∶“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
D.《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4.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
5.孔子在观看以歌颂舜帝功德的《韶》和表现周武王起兵灭商的古典乐舞《武》两部古典乐舞后,认为前者“尽美矣,又尽善也”,后者“尽美矣,未尽善也”。请结合文本中相关论述,作简要分析。
2022-12-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论语·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吕氏春秋·知化》云:“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秦朝文字规范统一的措施对共同语的确立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扬雄《方言》中的“通语”即是可通行于四方的共同语,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篇》)。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颜之推主张“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也就是以帝王都邑语音作为规范语言的基础语音,他反复校量,最后取南方金陵语音和北方洛下语音两相折中,作为南北通用的标准语音。“这种主张,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的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比较重要的如《切韵》《唐韵》《广韵》等。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国家的主导性或基础性方言由中原地区向北偏移。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称为“官话”。

纵现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语言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何种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一般都城所在地方言就成了全国通用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王朝的都城基本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平原——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政治上的优势决定这些地方的方言先后成为全国性的通用语,通用度非常广,其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老都城所在地,而是广泛存在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广大地区,最终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浙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表明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为全国通用交际工具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
B.隋唐以后,通用语的确立以颜之推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历代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
C.纵观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可知,中国古代语言规范一直以地位规范为主,这是由中国方言众多且文字不统一造成的。
D.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在当下应纠正这种现象,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动荡不安,常常会出现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导致各种语言相互融合的情况发生。
B.凭借政治方面的优势,古代王朝都城的语言一般更容易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
C.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观测语言生活,追求语言纯洁。
D.改换视角,综合理解语言规范,才能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使语言规范研究跨越发展。
3.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材料一中相同的一项是(     
A.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
B.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C.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牍,皆不可用。(章学诚《文史通义》)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4.文中两则材料都对语言规范进行了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
5.“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对待这些网络流行词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也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

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且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历史上,中国不乏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但无论族群如何多元,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无论宗教如何多元,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之际就有“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经过演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两种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提倡以孝悌为本、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主张礼法并用的政治管理制度,比如“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道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尊重天道自然的客观法则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以及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

今天,贫富差距、南北鸿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目大挑战,也是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不能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享受不到发展红利;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为最不发达国家人民提供更多支持,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今天,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应对这一挑战,除了要进行环境治理,更应从思想上纠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如果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那么人类的一切发展都会失去依托,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让人类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进步。

(摘编自吴根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分析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哲学观念,如“物一无文”“却而不同”“和空生物,同则不继”等哲学观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绝对的同一,排斥异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摘编自叶朗《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智慧处理与周边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外来文化的关系。
B.中国史上众多族群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多元宗教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
C.起源于商周之际.“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衍生出古代儒家、道家两大重要思想流派。
D.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发展至今,重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体现了道家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
B.“天人合”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并不否定人类主观能动性,只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C.弘扬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D.人类文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文明冲突论”认为需要树立与自己对立的“他者”的观点不可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唐朝时期在文化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当时的长安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
B.三星堆等最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实证了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在距今约6500年及稍晚的时候,中国的粟作农耕技术陆续向南传播到东南亚,水稻种植技术传播到太平洋的西南地区。
D.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致辞说:“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人曾认为只有批判传统、打倒儒学,才能换来中国的浴火重生。但是,百年回首,人们发现国家富强初步实现之后,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思考中国未来的最重要思想资源。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儒学不仅仅是文饰修辞的话语,而应该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落实其兴礼作教、抚民化俗的意义。在古代圣贤的理解中,作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的中国理想,并非止步于国富民强,更是塑造君子人格、浇铸文化内核。而且,对于一个现代国家而言,经典与历史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今天多元文明并呈的世界,“和而不同”的标准广为接受,儒家经典同样为思考现代国际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例如在国际关系中,从传统整体的“天下”主义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民族构成的“世界”理论;从“王道”的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时代以“霸道”为基础的国际格局,等等。

稳健的推动传统文化建设,激活儒学的旧基因,培植儒学的新生命,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既是铸就一个礼乐中国的基础。也关系着中国以怎样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一个古老而成熟的民族,必定要时时聆听这个民族的古圣先贤们的教诲,从他们那里汲取经验与智慧,开创一个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摘编自黄瑞临《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人民日报》)

材料二:

周人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开放姿态对上古尤其是晚商乐礼进行了兼容并蓄的吸收,并根据礼治需要,对前代乐礼进行整合与改造,在乐制,乐仪,乐义三方面形成了蔚然大观的周代乐礼。

首先,周代乐礼在乐制方面沿袭了夏商以前以青铜乐器区分等级的这一传统,并在宗法封建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以等级制为核心的乐悬制度。《周礼·小胥》:“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自王至诸侯、大夫、士每一等级皆有与其社会身份相应的礼乐配置。尽管两周墓葬出土的乐悬组配与礼书记载的种类、编组、悬挂方式、社会等级匹配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关于士这一等级的礼乐配置,《周礼》认为其有特悬之制,而出土的三鼎或一鼎的士级别的大多数墓葬却无金石乐器随葬,表明士等级没有乐悬使用权,但是不同贵族的墓葬其乐礼器配置仍然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化差异。以春秋时期为例,诸侯、卿、大夫三者之间的乐悬等级即以不同种类的乐器组合实现。如山东沂水莒国国君墓、河南叶县许灵公墓等春秋诸侯墓普遍随葬四种金石乐器组合且有建鼓相配。卿、大夫墓葬的乐礼器种类则随之等差式减少。所谓寓礼于器,礼之践履多以器为承载,层级化的乐礼器组配彰显了周代礼政合一体制下政治的等级性,也是周人对前代乐礼等级化的继承与发展。

其次,周代乐礼在乐仪方面沿袭了前代,并根据礼治需要构建了一套以五礼为依托的用乐仪式,成为周人体现亲亲尊尊观念和维护宗法封建等级制的重要形式。就乐仪内容而言,周人将黄帝以来历代之乐纳入乐礼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礼制化重构。《周礼·大司乐》主张“以乐舞教国子”,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尊者用前代之乐,卑者用后代之乐,使前代舞乐与周代祭祀体系相融合的同时也实现了周人尊卑有序的国家治理需要。就乐仪形式而言,周人在商代乐礼基础上根据宗法封建政治的需要,以吉、凶、军、宾、嘉五礼为依托,通过乐的参与与否和参与方式,构建了等级有差的上自天子诸侯下至士大夫的一套乐礼仪式。

最后,周代乐礼在乐义方面继续秉承历代所追求乐以和同的音乐政治理念,不仅为乐加入“德”的属性,而且将乐义提炼升华成具有原创价值的乐理论。其中,周人提出“德音”之说就是其不同于商代乐义的一大创举。在周人的礼乐体认中,音乐本身和谐是其应有之义,但基于乐治的乐还应当具备教化功能,所谓“乐以耀德”“德音不愆,以合神人”“以来远人”,随金石乐器演播的大多数雅诗、颂诗也正是在颂德这一政治需求下产生的。另一方面,周人对德音这一乐礼总义不断充实并丰富其理论内涵。自西周晚期的“和同之辨”开始,周人特别是东周诸子对乐礼的来源、特点、功能等进行了系统思考,最终形成《荀子·乐论》《礼记·乐记》等原创性乐理论成果。所以,自乐义言,周代乐礼可谓集三代之大成。

总之,从音乐考古多重资料看,夏商周乐礼的演进并非“剧变”,三代乐文化的承继发展既前后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特别是周代乐礼是基于宗法封建制的国家治理需要继承发展前代乐礼而成。

(摘编自谢乃和李韶华《从音乐考古看夏商周早期国家治理中的乐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首百年,国人终于透彻地领悟立国之道必须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B.现代社会治理,应该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去落实儒学兴礼作教、抚民化俗的意义。
C.两周墓葬发掘表明士无乐悬使用权;但不同贵族墓葬的乐礼器配置仍有等级差异。
D.周代乐仪是以五礼为依托,将历代之乐纳入乐礼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礼制化重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话题,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完全一致。
B.周代层级化的乐礼器组配是对前代的继承发展,也是其礼政合一体制下政治等级性的体现。
C.周代乐义秉承乐以和同理念,不仅为乐加入“德”的属性,还使其乐理论具有了原创价值。
D.在周人的礼乐体认中,和谐是音乐本身应有的含义,但基于乐治的乐还应具有教化的功能。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显学》:“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B.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C.三国魏思想家王弼:“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
D.近代国学大师徐复观:“儒家的政治,首重教化,礼乐正是教化的具体内容。”
4.“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在今天多元文明并呈的世界,已为国际社会广为接受,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设计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是指在充分追求满足内在可用性与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多领域化、多民族化的富有广度与深度的设计内涵与思想。“和”是指设计的基本原则要高度统一:设计的便捷性、可用性、易用性,设计所传递的美感,表达的人文关怀。这些作为设计所存在的普遍原则,都要作为任何一项设计的基本属性。强加中国元素、民族传统于作品之上,使设计泛于表面化、流于形式化,使文化与实际产生割裂感,这样的产品用户是不会买单的。

设计中的“不同”是指中国本土设计师在设计与借鉴外来设计的过程中,亦不能抛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特点、民族情感与文化传承,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与国际齐平,追求去装饰化、简洁化。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创造者与改进者,要起到引导作用,对大众的功能需求、精神体验和文化层面的审美都要一一满足,要负起责任,起到民族文化宣传与普及的传道者的作用,借由设计传播中国文化,发掘中国传统设计之美。

当下,一些中国品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与表达,充分诠释了“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中国汽车品牌吉利旗下多款畅销车型都采用了回纹装饰作为家族式前脸设计的标志元素。这一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纹饰,是古人在观察池塘涟漪、回波荡漾时受到的启发,经过艺术抽象化描绘出的一种纹饰,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韵律与美感。中国本土运动服饰品牌李宁,最新带来的一系列服饰产品大胆运用复古元素,引入怀旧气息,将中国传统领奖服的红黄二色融入其中,并采用宋体“中国制造”的方块字作为设计,点睛元素,搭配现代化的剪裁与板式设计,既彰显中国元素,又非常实用简洁,其品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些品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兼顾设计本身与中国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打造品牌文化,既获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也拓宽了中国设计的思路与理念,非常值得参考与借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未来的中国产品设计,应该是既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特征表达,又在世界环境下普遍实用、好用的:是一种创新设计,是设计思想与策略上的创新;亦是一种改良设计,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表达;更是一种民族设计,旗帜鲜明地开拓属于中国的特色设计之路。

(摘编自朱勉《中国品牌设计的“和而不同”》)

材料二:

跨界融合,让不少品牌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概念,融入了时尚元素,凸显了文化内涵。当报纸的墨印上服饰,“报款”服装成“爆款”;当故宫的美助力妆容,古典美与现代美交融碰撞……近年来,不少中国品牌拓宽品牌维度、提升融合能力,以全新面貌走进大众视野,翻开了“国潮”风尚新的一页。既独特又有价值、既实用又有创意的产品,赢得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青睐,实现了品牌口碑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力也是品牌竞争力。

围绕融合发展的思路,很多中国品牌开启了探索之路。比如,一些品牌通过主题直播、线上带货、文创联名等方式,拓宽品牌营销场景;一些品牌致力于乡村振兴,推动生产销售资源下沉,在特色产业领域打造消费新品类;一些品牌擦亮文化底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博消费领域打开新蓝海。无论是拥抱直播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还是增强文化赋能、加速品牌融合,只有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才能持续引领消费新潮流,与消费者一道激活品牌价值、共创美好生活。

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品质是品牌的正身之本。品牌的价值,会直接呈现在商品质量上。融合发展,不能只在包装、营销上做表面功夫,也不能盲目追赶潮流粗制滥造,更不能罔顾知识产权“山寨”抄袭。产品质量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需要用品质说话。对品牌创新而言,既要找到符合产品定位和消费趋势的融合发展之路,又要以产品质量与市场反馈来检验融合效果。从制造到创造、从质量到品质、从融合到创新,中国品牌是精心培育出来的,最终要靠实力铸就。只有深度开掘品质的“金矿”,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更好体验,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品牌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品牌,应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持续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擦亮中国品牌、点亮幸福生活,让“国货发光”、让美好发声,必能在中国品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梁言品《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 品质是品牌的立身之本》)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品牌设计时,设计者做到让中国元素、民族传统等自然地融入其中,提升该品牌设计的内涵,这样的品牌更能赢得市场。
B.“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以注重实用功能为基础,更适应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这不属于中西方文化的对立。
C.品牌的创新表达一要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粗制滥造,二要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不必在意产品外包装等形式上的工作。
D.无论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还是走乡村振兴的路子,抑或是打文化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都应是跨界融合的前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的理念应用于设计中,既要求设计遵循便捷性等基本原则,又不能不顾中国国情而过度追求设计的国际化。
B.融合力也是品牌的竞争力,因为某一品牌在跨界融合后,其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变得更大,其口碑也能得以提升。
C.吉利采用古代回纹装饰,李宁使用方块字并融入红黄两色,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设计原则中的“不同”。
D.品牌融合并非可以随意为之,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和人们的消费发展趋势,还必须持续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反馈。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国潮护肤品牌皙西子将独家联名敦煌艺术馆,将敦煌艺术馆的4700幅绝美壁画全部收录至品牌设计创作库当中,用作品牌包装和产品设计。
B.保兰德集团(内蒙古)从东方锦囊获取设计灵感,采用独特的方圆造型和留白设计,推出的系列女包,支撑起了国人对东方智慧的思考。
C.京东由以往“卖书”的角色,反常规变化为“买书”者,并联合著名作家余华等发起“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的活动。
D.中华老字号“老舍茶馆”在深刻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品牌个性,设计新LOGO,全方位解读品牌核心价值。
4.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宣布携手知名国货品牌“美加净”,联名推出跨界新品——“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产品注重品牌设计和质量,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冠生园”“美加净”两个老字号也得以创新发展,实现华丽转型。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从两则材料看,中国品牌应当怎样在国际上打造自己的亮丽名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自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从社会实践和治理来看,调查研究是关键,不仅是谋事之道,而且是治理之道,更是成事之基。

调查研究是找题的路径。发展是一种规律,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是一种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对问题解决的唯一影响,就是解决问题的快慢程度,彻底程度。发展与问题是相伴的,有发展就会产生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就推动了发展。因此,当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说问题是不存在的,而可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是解题的办法。党的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努力寻找解题的办法,重点是提高解题的能力。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对政治理论,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本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党员干部应当增强的八项执政本领。比如,当前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脱贫攻坚聚焦聚力,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帮忙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致富能力,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是绝难做到的。

调查研究是各级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各级干部要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看问题,做决策前都要搞一搞调研,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声音,让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更加清晰具体,防止出现自以为是的情况。要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探索方法、创新形式,真正助力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的提升,这才是干部治理能力的体现。

(摘编自舒维春《调查研究是治理之道》,映象网)

材料二: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可以说,高质量的调查研究能够客观精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谋划破题之策、探寻工作规律,对于推进落实党的各项任务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这些都充分表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然而,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调查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抑或是机械看看、走走过场,等等。这些都让本该务实求真、密切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工作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甚至成为个别领导干部作秀盆景,不仅给调查研究抹了黑,也难免让群众鄙夷。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组织部门来说,调查研究是家常便饭,是高效率、高质量推进落实工作的金钥匙,甚至可以说调查研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乎工作的成败,在此过程中,组工干部应把握好针对性,实效性、严谨性。

调查研究要突出针对性。若射之有的也,的必先立。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真实准确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为推进落实工作打好基础、谋划路径。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厘清具体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尽可能地把调查研究各项工作想细想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调查研究要突出实效性。所谓调查研究,应分为两个阶段,即调查研究,二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因此,调查时要真要实、要活要暖,要听见还要看见,要身入更要心入;研究时要紧密贴合调查结果,绝对不能搞成调查研究两层皮,要把调查的实际情况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不能藏着掖着。

调查研究要突出严谨性。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调查研究的核心要义就是真实可靠。就是真正把握好民意、挖掘到实情。因此。开展调查研究时从始至终都要高标准、高质量。不能打半点折扣。坚决不能高高在上,官味十足,要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进而真正形成真感情、真判断、真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摘编自李金见:《调查研究要讲究三个性》,人民网)

材料三:

究竟什么是调查研究?科学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具有什么特征?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当需要亲自动手进行一项调查研究时,有些人往往仅凭头脑中对调查研究的感性认识和工作热情就大胆去做。当然,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这种调查研究得来的成果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情况?会不会歪曲事实,误导决策?比如,有的在几万人的总体中,仅仅调查十几个人,甚至只调查了几个人,就得出有关这个总体的结论;有的根据极端特殊的样本,得出的却是有关一般总体的结论;有的把表面上存在差别而实际上并无差别的统计结果作为阐述变量关系的依据;还有的在调查中对调查对象提出一些很难回答,甚至完全无法回答的问题等。

老一辈革命家经常深入基层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地调查研究。党政领导干部和学者学生们,应当走出书斋,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章、著作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家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均衡发展问题、创新创业问题、精准扶贫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环境治理问题等。很多问题前无古人,旁无借鉴,这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实践平台……但是,有时候通信工具发达了,离群众却远了;科技手段先进了,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却难了。当前的调查研究,还不能紧跟理论研究的步伐,还不能为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摘编自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人民周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发展就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而调查研究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B.只有把握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严谨性,调查研究工作才可能做得更好。
C.那种立足于少数样本或极端样本的调查都属于凭借感性认识和工作热情进行的调查。
D.要想解决好均衡发展、精准扶贫、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问题的解决,人只在快慢程度、彻底程度上产生影响,因此,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党政领导干部和学者学生们应该深入基层,进行科学调查,认真研究并精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新举措等。
C.只要能把那些走马观花等的“作秀”式调查习气戒除掉,领导干部们就可练就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D.三则材料在阐明“调查”与“研究”的关系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谈到了调查研究的具体策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C.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D.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要想真正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2-12-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