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虽然你当时确是说过了,但是随便说说的,而且早已经忘怀了。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问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着,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藏在绿叶中间,简直看不出来,因此我费了很多力气才能指点给她看,并说:你看,那不是一个,两个,吓,多得很,圆圆的,还不熟,和叶子一样颜色,不容易看清呢。她自然也看见了,但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于是我告诉她再过多少天就熟了,而且顺口编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小孩做一个梦,他在月光中出来玩耍,不知道橘子是橘子,却认为是一树树的星,一树树的灯了,他大胆地攀到树上摘下一个星来,或是摘下一盏灯来,吓,奇怪呀,却是蜜甜蜜甜的,怪好吃。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最后,我说,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不能再像阴雨天那样子待在屋子里发霉,我想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一切都仿佛在一长串的噩梦中忽然睁开了大眼睛,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叫人感到多少清清冷冷的意思。道路两旁呢,大半是荒草埋荒冢,那些荒冢有些是塌陷了的,上次来看,就看见一些朽烂的棺木,混着泥土的枯骨,现在却都在水中了,水面上有些披清绿草的隆起,有些地方就只露着一片绿色的草叶尖端,尖端上的阳光照得特别闪眼。我看着眼前边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她只是一跳一跳地走着,偶尔也发出几句莫名其妙的歌声。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

是赶大车的?一点也不错。我认识他们,并不是我同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发生过任何关系,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他用刀子削一阵,又在那蹄子中心剜钻一阵,把那蹄子中心所藏的砂石泥土以及畜粪之类的污垢给剔剥了出来。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最后答应领小岫去看橘子林,并不只因为履行那一言的承诺,更有偶然天气放晴带来的这一股子好兴致。
B.“我不再去看橘子了”与小岫想去看橘子林的想法对比鲜明,是因为她在路上看到了“两个赶车人修理马蹄子”。
C.返回城里的路上,“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都沉默是因为心中各有自己的小心思。
D.“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是因为“我”对两个赶大车的北方老乡兴致勃勃,不想再陪小岫去橘子林。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到橘子林”是出于小岫的要求,“放弃去橘子林”也是她的决定,将小岫做决定的随意与“我”的迁就进行对比,突出了小岫的任性和“我”的慈爱。
B.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小岫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举止决定着本文的叙事节奏。
C.一心想去橘子林的小岫却在“一大片浓绿的橘子林已经在望了”时停了下来,巧妙地设置了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散文讲求“形散神聚”,但去橘子林沿途的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多处景象描写却与“到橘子林去”的主题不符,实乃闲笔。
3.文章着重笔描绘了女孩小岫,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文本主要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2024-04-1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生素养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吊庄动员会

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自然条件恶劣,是“人行百里不见水”的死亡地带,清左宗棠称其为“苦瘠甲天下”之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大约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组织西海固地区的贫困农民,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的易灌溉但尚处于未开垦状态的荒滩区,再造一个“塞上江南”。由于当地农民把农忙时节在庄稼地附近挖的洞、搭的窝棚等临时住所叫“吊庄”,所以这个异地搬迁的扶贫项目,被称为“吊庄移民工程”。

镜头聚焦的村子叫涌泉村。这一天,得宝他们四个少年对顿顿吃洋芋的日子不满,逃离涌泉村,在路上被马得福抓了回来。水花逃婚与命运抗争失败,只能认命回到村里,正赶上苦水村来抢人。事情桩桩件件闹心得很,县上干部决定开村民大会,动员吊庄移民。

…….

第二天上午,村委会院子里,一张条桌摆在院中间。

张树成和马喊水坐在桌边,得福趴在桌前,摊开会议记录本,准备记录。村民们席地而坐,围成了一圈,李大有、五蹲、拴闷、杨三、立仓等人也分坐在人群里。

马喊水冲村民咳了一嗓子说:“今天我这个代理村主任要办正事,都把耳朵竖起来听着。下面先由县上的张主任讲话。鼓掌!”

人群里稀拉拉有几声掌声。

张树成也不见怪,翻开他的本子,看着讲了起来:“涌泉村的父老乡亲,我先把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咱们海吉县吊庄移民办公室的张树成,今天来给大家开这个会,就是要……”

突然李运胜出现在会场。众人纷纷起身打招呼让座。

马喊水也起身扯着嗓子喊:“老支书!老支书!上来!你上来坐!”

[甲]张树成见状,只好先停了讲话

李运胜冲马喊水摆摆手道:“我听得见,让县上的同志接着讲!”李大有拎着他坐的小板凳走来摆好,

让父亲坐了,悄声道:“你回去吧,多大岁数了,还来这儿凑热闹。”

李运胜狠狠瞪了儿子一眼,转脸看向张树成。马喊水瞥了一眼得福,又冲张树成道:“主任,接着讲,接着讲。”

张树成接着讲道:“好,我接着讲。我也是咱海吉县的人,咱这地方有多穷多苦,我和你们一样清楚。上面为啥要让咱搞吊庄移民,就是想把咱这一块山荒坡陡、缺水没路、条件艰苦、不宜生存的村镇,优先安排吊庄搬迁。吊庄就是咱原籍的房子耕地都不变,在玉泉营那边再划块耕地和宅基地,建个新家,定居发展,生产自救。咱村里去过的都知道,那块地方东起黄河西干渠,西接沿山公路,南边是莲湖农场,北邻固宁,东西5.2公里,南北3.75公里,总土地面积29200亩,可改造用地21100亩……”

[乙]拴闷忽然起身打断道:“那都是沙石地,没钱,拿啥改造?”

杨三接话道:“干渠离地远着呢,啥时候水才能通到嘛。”

五蹲捋起袖子飘风凉话:“那里蚊子比咱这儿的苍蝇都大,咬人就像吸血,我这胳膊就是让咬得肿成这了。”

众人顿时上前围观,议论纷纷。

张树成一时无法讲下去。

得福不安地看了一眼马喊水。

马喊水却一脸平静,只听不语。

张树成提高了声音讲道:“大家静一下,静一下。这几个村民讲的情况基本属实,我也去过,我也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那边的情况,目前确实还比较艰苦。但咱县上去了好几十户了,除了咱村的七户先后跑回来了,其他人都坚持留下来了,为啥?因为他们相信,基础设施有政府出钱建,扬水站有政府出钱修,艰苦几年,等浇上黄河水了,那儿打的粮食肯定比咱这儿多得多,发展前景也肯定比咱这儿好得多。咱今天之所以开这个会,是因为咱村原来报的七户吊庄的全都跑回来了,县里为了完成市里分配的指标,要求咱村上另外再报七户,把空缺的指标给补上。情况我介绍完了,希望大家好好想想,愿意的就可以在得福那儿报名。”

村民们听完议论纷纷,李大有出了声:“张主任,你不能老揪着我们几个回来的说事嘛,也不能光说远的,以后会咋样咋样,你也得说说近的,现在去了能咋办?黄河水浇不上,这几年咋弄?吊庄了还得自己盖房,村里人砸锅卖铁,有几家能凑够盖房的钱?还有吃的、喝的咋解决?”

村民纷纷吆喝道

“就是的。”

“说得对。”

“我们去了吃啥喝啥嘛。”

张树成一时无语

得福急得又看了一眼马喊水,马喊水仍然面无表情。场面一时混乱,嘈杂声四起。李运胜猛咳了一声,缓缓站起身。众人瞬间安静下来,望向李运胜。李运胜冲张树成道:“张同志,我想听一下,那些没回来的吊庄户,他们留在那儿咋过活?”

张树成马上回答道:“是这样,那里靠近国营农场,离周围乡镇和银川市区也不远,好多吊庄户都想好了,准备去农场和附近乡镇打工,边打工赚钱,边盖房子收拾地。这方面咱县上也跟当地政府有协商,请他们多照顾咱进城打工的人员。”

李运胜:“这不就行了嘛,人有出路,还当啥逃兵呢嘛。”李运胜说着,瞥了李大有一眼。李大有不满地躲开李运胜的目光。

李运胜又冲张树成道:“张同志,我当了几十年村支书,知道我涌泉村人穷,但再穷也不能把骨气穷没了。昨晚上半夜,喊水跑来找我商量,要我和他一块带头报名,说我两家要不带头,村里就不可能完成这七户指标,就拖了全县的后腿。我还以为是多难的事情,心里还打鼓。刚听你这么一讲,能打工,能挣钱,这算啥苦嘛,有奔头就不算苦,没有奔头才是苦!其实从昨天,村里几个娃要逃出山活命,又让抓回来,我就一直在想,咱这在座的满嘴齐牙的大人,还不如几个娃娃有魄力!在咱们这儿活不好,换个地方活有啥不好的?”

众人听着,默然不语。

得福感激地望了一眼父亲。他现在明白了,肯定是昨晚马喊水偷偷去找了李运胜,安排了这一张决定胜负的底牌。

[丙]张树成正要说话,李运胜又抢先说道:“张同志,你放心,涌泉村不会拖全县的后腿。今天这个会,咱就不开咧,你先把我和喊水两户登记上,谁愿意去续着写。没人去,就在原来七户里头抓阄。当时都抢着要去,现在想耍赖?哪户敢不去的,我和喊水商量好了,今年的救济粮就给他扣了,发给愿意顶他去的人家!”

李运胜说罢,转身离去。李大有不满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

马喊水这个时候才转过头,故意冲得福咳了一声,得福笑了,父子二人互做鬼脸。

张树成望着离去的李运胜,又看着马喊水父子互做鬼脸的样子,心里恍然。他慢慢合上工作日志,面露感动,眼圈渐渐发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说明文字,介绍了自然条件的恶劣,把当时的移民点和涌泉村两处的生活都很艰难的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B.村民开会席地围坐,其中李大有、五蹲、拴闷等人分坐各处,表现出这七个人刻意回避结伴逃出吊庄移民点的事实的心理。
C.张树成在会上介绍移民点的规模,是想接着鼓励村民要努力奋斗,现在吃一点苦值得,不能因为眼前困难再受一辈子的穷。
D.村民大多宁愿顿顿吃洋芋也不愿意开拓新家园,说明在长期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易短视,缺乏主动改变的意识。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也不见怪”“看着讲”表明张树成了解乡村现状,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所准备。
B.句子②提示下文群情激愤,场面纷乱嘈杂,是上文李大有不断煽风点火所引起的爆炸性反应。
C.句子③中的“一时无语”反映移民扶贫的思想工作很难做,张树成虽有准备,但未知的难题更多。
D.句子④中“咳了一声”与前文李运胜“咳了一声”,细节相似但它们表现的人物心理大不相同。
3.文中的人物语言,“土味”十足又贴合人物、环境的特点。请选取两个例子来赏析这一艺术风格。
4.张树成的讲话在[甲][乙][丙]三处被打断了,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请逐一分析这三次“被打断”的艺术效果。
2024-04-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测评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男

刘庆邦

①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气。

②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颗苦楝树下。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才会看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③他刚刚听说了姐姐订亲的事,姐姐订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河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郑重提议下,户主换上了他的名字。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蹙着眉头。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

④河生从刚会走路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来就跟人家厮打。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姐姐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姐姐订亲的事让他情绪低落,沉闷,还有一些伤感。姐姐不订亲就不行吗?干吗非要订亲呢?

⑤后来,河生偶尔听人说姐姐对象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他还记住了他的名字。河生觉得那人的名字生硬蹩脚的很,他在心里发誓,只承认姐姐,绝不承认姐夫。

⑥夏天的一个午后,河生跟同村的一帮人去河里摸鱼。到了河边,河生犹犹豫豫,没有下水。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些担心,担心那个人会突然从逮鱼的队伍里冒出来。真是怕鬼有鬼,他听到了有人喊那个人的名字。那个人果然出现了!不仅出现了,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河生赶紧躲到了一丛蓖麻下面的阴影里去了,他害怕有人看到他,对他说:“河生,你看,那个捉到黑鱼的人就是你姐夫。”那样他会无地自容的。

⑦嘈杂的人群渐渐远去,河生还呆呆地站在蓖麻下不动。他热得满脸通红,胸口出了不少汗。说实在话,那个人个头不低,身体结实,可是他就是接受不了。他没想过姐姐应该和什么样的人订亲,也许配得上姐姐的人还不存在,反正不是像捉黑鱼的人这样的。

⑧回到家,姐姐问了一句:逮鱼的有没有外村的人。河生一下子就把姐姐的心思猜到了,他装作没有听见姐姐的话,装作被太阳晒得有些头蒙,躺在床上闭着眼,连嗯一声也没嗯。过了一会,河生悄悄起来,从窗户里侧往外一看,姐姐正独自坐在树荫下面的小凳子上出神,姐姐摘下一片石榴叶,手捏着含在嘴边,一副不辨榴叶是何叶的样子。河生想,他对姐姐做得是不是过分。他有些后悔,有心跟姐姐说一句话,又想不起说什么好,只好蔫蔫地回到床上,真的睡去了。

⑨姐姐向母亲建议,给河生做一条洋布裤子。河生说不要,连姐姐还没舍得做一条洋布裤子,他怎么好意思花家里的钱呢?姐姐又说,学校里那么多女同学,别人家笑话呢。布买回来,姐姐比着河生的身体裁好,一针一线地缝制。河生看见姐姐缝裤子,想起姐姐说的关于女同学的话,心里悄悄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有些柔软,有些滋润,还有漫无边际的忧愁……

⑩到了秋后,原来跟姐姐订亲的那个小伙子,到外地参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让家里人替他退亲。起初,河生并不知道退亲的事,只是发现姐姐做好了饭,却不吃,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才端起饭碗,却在刚端起碗的时候,眼泪就涌出来。在听准了退亲的事之后,他就像被当头砸了一砖头,头发空,腿发软,小脸顿时变得苍白。河生觉得,这件事不仅对姐姐是一个侮辱,对母亲、对他、对他们全家都是一个严重的耍弄和侮辱。姐姐是天下最好的姐姐,他不明白竟有人这样无理地对待姐姐,实在让人愤恨。河生真想为姐姐出这口气,出气找不到对象,他就转向了委屈。他无端地想,父亲去世后,一切责任都是他这个长子担着,他这个长子当的是什么!

⑪这回轮到河生不吃饭了。母亲问他心里到底有什么事,他只说不饿,不想吃。母亲气得要打他,没打成,自己先哭了。母亲哭的时候提到了父亲,对父亲有所埋怨,说他们父亲要是还活着她哪至于遭这么大的罪。

⑫河生的委屈是一个大包,母亲的话把他的委屈捅破了,他虽然咬着牙对自己说,我是长子,我不哭,可他到底没能咬住,嗷的一声就哭倒在地。

⑬他哭了一会就不哭了,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

(选自《山花》1997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失落的空气”既指人们对年节氛围渐淡的失落,同时也暗示了河生听说姐姐订亲之事后的失落心情。“失落”的感情贯穿全文的始终。
B.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将户主名字换成了河生,这一情节说明母亲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表明她对河生寄予了厚望。
C.“那个人个头不低,身体结实”,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可河生还是不愿意当众承认有这样一个姐夫。河生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体现了他对姐姐的依恋与不舍。
D.姐夫退亲让河生一家人很受伤,河生“咬着牙对自己说,我是长子,我不哭”,结果“嗷的一声就哭倒在地”,写出了河生的幼稚和软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段是小说情节的第一部分,作为序幕,渲染了气氛,为相关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舞台。
B.小说第④段中断当前的叙事线索,补叙父亲去世后姐姐对河生的照顾,是河生思想性格、情感态度发展变化的基础。
C.③—⑤段是小说情节的第二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作为户主,河生对姐姐订亲,“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件事是本能地抗拒的。此处情节使人物置身于矛盾冲突中,推动故事情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D.⑥—⑧段是小说情节的第三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发展。⑨—段是小说情节的第四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高潮,也是结局。姐夫退亲非但没有让河生心想事成、如释重负,相反却使河生一家人很受伤。
3.请分析画线句子中河生的心理。
(1)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蹙着眉头。
(2)心里悄悄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有些柔软,有些滋润,还有漫无边际的忧愁。
4.小说的矛盾冲突可以表现为人与人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内心的冲突。《少男》这篇小说中,与主人公河生相关的矛盾冲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4-04-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军

他往外走的时候,身后传来妻子的嘱咐声:“尽量早点回来,好一块儿送灯啊。”他苦笑一下,迈着大步向外走去。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必须抓紧时间。一边走着,一边用右手大拇指试了试镰刀的刃。

走在山林间,暮归的鸟儿发出嘈杂的叫声,时密时稀,高处有低处也有。树林里有很多种大小动物,过去还有狼经常出现,后来狼不见了,但貔虎、獾、野兔、灰喜鹊、山鸡等都多的是。更神奇的是有一种鸟叫“恨乎”,最大的特点是晚上才发出“恨乎,恨乎”的叫声。由于天还没有黑,现在还没有见“恨乎”的动静呢。

这个地方,山坡往上的山林都属于国有林场,由他担任护林员负责管护,树林以外的地方就是附近村子里的了,恰恰在这个靠近林木的边缘地带有一片坟地,每年的元宵节都让他牵肠挂肚,他总怕来送灯的村民不小心引发火情,造成火灾。

在沂蒙山区,元宵节给自家已经逝去的先人送灯是一件大事,从四个多月前就打谱气儿,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就观察天象,只要那天夜晚月光明亮,天空不见云影,大家就会放心地说道:“来年的正月十五送灯肯定会是个好天气啦!”其实在他的心里,倒是盼着每年都能在元宵节下一场大雪才好呢,要真是下了雪的话就能解除防火的紧急状态,他也就可以放心地和家人一起过个囫囵节了。但是在他担任护林员的这些年里,根本就没有碰到几次元宵节下大雪的时候。

看看天色将晚,他把镰把儿往左腋下一夹,双手使劲搓了几把,右手抓过镰刀,左手抓住地上的枯草和光秃枝条,开始一把把割起来,每割完一把儿就小心地放到远处,归拢在一起好过会儿方便收拾。这片坟地里有接近二十个坟头,他头低着,腰弓着,就这样沉稳地往前割着。很大一会儿工夫后,当他把整个墓地里的草木割取干净的时候,天已经上黑影,圆圆的月亮也开始升上来。他直起腰来向远处看去,很多地方都已经灯光荧荧,送灯的已经开始出门了。

这里的灯,有的是用萝卜和胡萝卜切割成段,在中间挖出盛油和插灯芯的凹穴,制作成的。胡萝卜刻制的,由于颜色发黄,被叫作金灯。还有一种用白面蒸出龙、兔、鸟等形状的面灯,号称银灯。傍晚时分,每家每户都要先到祖茔送灯以示慎终追远,回家后将白面做成的十二属相灯和金银灯在门口、粮囤、水缸、灶台、磨台、厕所、狗窝鸡窝、猪圈羊栏等处点燃,灯光照射各处预兆洁净,不孳生虫蝎。小孩子在大人指导下用面灯照身上各个部位,寓意心明眼亮,不生疾病。

他刚休息了一会儿,就有人陆续到来了,最早来到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咦,这个老赵,难为他想得就是周到,你看我都带着筲桶来的,就是打谱在筲桶里面烧纸的,哪里敢不好好防火啊!”他躲在树林深处,坐在一块石头上,听到来人这么说,心里感到有一丝欣慰。

这时候,月亮已经升上了中天,月光洒在树上,也洒在地上,就像流动的水一般无声无息,远近铺展。很多鸟类都休憩了,那种叫作“恨乎”的鸟儿开始叫起来:“恨乎,恨乎,恨乎……”它的叫声和林间偶尔传来的一阵阵风声交织在一起,让四周反而显得更加冷清了。

送灯的人这个来,那个去,他等到再也没有人来,坟前的灯盏也全部熄灭了的时候,才起身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身手,走到墓地里再一次认真检查是否还残留有火种,他把烧过的纸灰逐一翻弄着,直到确认没有任何火星的时候,才彻底舒出一口长气。

他一身疲惫地回到家中,妻子赶紧走上来接过他手中的镰刀,脸盆里已经倒上热水,他简单洗把手,招呼妻子说:“赶紧吧,祖林墓地还是不去了,在路边路祭一下吧,老祖们会理解的。”

妻子把已经放好灯捻儿倒上植物油的灯盏逐一点上,招呼着孩子们一起开始逐一送灯。因为送灯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家才更加吉祥,所以妻子每年都会这样,不论多晚都要等他回来。

灯一盏盏都点燃起来,灯头在微风的吹拂下,时而歪向这边,时而歪向那边,氤氲出一种明灭闪烁的意境。一直在叫的“恨乎”,这时候也停歇了下来,四周已进入了一片寂静。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处老赵的“苦笑”表明他已预料到今晚不会早回家,因此对妻子的叮嘱只能用无奈的笑容回应。
B.通过“送灯”时他人关于老赵的言论可以看出,老赵此前提醒过人们要注意防火,这使村民的防火意识得以增强。
C.老赵最终没去祖林墓地“送灯”,一是因为自己防护员的职责所在,二是因为他敢为天下先,勇于打破传统习俗。
D.老赵因护林工作几乎没有和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元宵节,但妻子从不抱怨,体现了妻子对他工作的理解。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月亮已经升上了中天”,此处景物描写,既表现出护林员工作时间之长,又烘托了护林员结束工作后轻快的心情。
B.文章对于“送灯”习俗的介绍属于插叙,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也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C.文中“鸟儿发出嘈杂的叫声”“树林里有很多种大小动物”,描写出山林的嘈杂,尤其是具体点出了动物的名称种类,从侧面表明了护林工作的重要性。
D.他“才彻底舒出一口长气”,这一简单的动作,既展现出护林员工作的辛苦,同时又体现了老赵完成工作后内心的放松与踏实。
3.本文着力描写老赵的“护林人”形象,在行文时却一再写到“恨乎”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4.“个性化的人物、好看的故事、富有意蕴的主题”是高军小小说的主要特点,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2024-04-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戏

侯发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51年的秋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老乡,所以我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绝对没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听说郑州有唱大戏的,三个孩子嚷嚷着要去看戏。小玉不到7岁,小香5岁,嘉康3岁。看着这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老张愁死了,甚至后悔把他们从西安的幼儿所接回来。

老张重重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孩子们,咱这里到郑州七八十里,远着呢,咋去?”嘉康扬着脸,天真地说:“姥爷,咱坐妈妈的汽车去。”

小玉嘟囔道:“咱妈把汽车卖了。”说到这里,小玉的小嘴撅得能拴头驴。

小香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姥爷,咱坐火车去。”

那时,巩县有到郑州的火车,基本上都是货车,老百姓去外地,没钱坐客车,都是扒火车。铁路就从家门口过,每次路过的火车的车厢上,全都坐满了人,好像车厢是个磁铁,把他们牢牢地吸在上面。有一次,小玉问姥爷:“姥爷,火车跑来跑去,都去哪里啊?”老张说:“往东到郑州,往西到洛阳。”“姥爷,哪里是东啊?”“日头出来的地方就是东。落山的地方就是西。”

现在听说小香要扒火车出门,老张说:“就你们小屁孩?甭想。”

那一年老张的娘病了,老张到郑州买药,结果,车到许昌才停。几天后等老张把药拿回来,娘已经死了。邻居老周哥,从郑州回来,车到巩县不停,跳车时,一条大腿给摔断了,因没钱医治至今还瘸着。

忽然,小香“哇”地一声哭了。

老张忙拉过小香:“小香,好好的,哭啥呢?不看戏就不看戏呗?有恁委屈?”

小香止住哭泣,说:“姥爷,我,我想回家。”

老张没好气地说:“你妈把房子都卖了,哪还有家?”闺女真憨,好不容易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却把房子卖了。

小香不知道姥爷为什么生气了,哼唧道:“姥爷,我,我想妈妈。”

小香这一说不当紧,嘉康的嘴一咧:“姥爷,我也想妈。”说罢,咧着小嘴哭起来。几乎是同时,小香和小玉也哭起来。

一时间,老张束手无策。说实话,他也想闺女。可是,闺女在哪里,他也不知道。不过,道听途说了不少消息,今天这个说在新乡,明天那个说在广州,还有的说在武汉。你说说,一个女娃,三十岁不到,出去疯啥呢?就你中,就你能?看着三个孩子一个个哭得跟没娘孩子似的,老张眼角的泪也止不住流起来。

老张这么一哭,三个孩子倒吸溜着鼻子,不哭了。

小玉到底年龄大一些,说:“姥爷,俺不想妈了,俺也不去郑州看戏了。”

小香说:“姥爷,您不哭,俺不坐火车了。”说罢,小香哭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早上,老张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三个孩子不见了!他回过神来,才明白他们离家出走了。老张急忙起来寻找,先是在村里,后来到县城……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没有通讯工具,可以想象寻人的艰难。老张用脚步丈量着巩县的每一寸土地,见人就打听,遇到水井就趴在井口看……

就在老张在巩县疯一般找三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郑州的街头。头天晚上老张扯起呼噜后,三个孩子就溜出了家门。他们不敢扒火车,害怕迷路,顺着铁路走。小香说:“姐,到郑州能找到妈妈吗?”小玉说:“只要有唱戏的,找不到,也能打听到。”

天黑漆漆的,路边的秋虫此起彼伏,还有不知名的夜鸟,冷不丁地怪叫一声,小香带着哭腔说道:“姐,我害怕。”嘉康“哇”地一声哭起来。小玉也害怕,但谁让她是姐姐呢,她说:“不怕,小香,咱唱吧。”

“中。”小香哽咽道。

嘉康记不住词,跟着两个姐姐也哼起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妈妈在家的时候,三个孩子经常听她唱这一段。

这一走,就是一个晚上。他们的鞋子已经全都磨烂了,脚趾头都从里面露出来。脸上花花搭搭的,是汗水、泪水和尘土的混合物。小玉背着嘉康,小香搀扶着小玉,一步一趔趄。好心人还是多,以为他们是叫花子,有的给块馍,有的给碗水……

在路人的指点下,他们来到了演出的地方。幸好,小孩子是免票的。他们挤过人群,站在观众席的最前边。台上演出的是豫剧《花木兰》:“为从军比古人我好说好讲,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为从军与爹爹俺比剑较量,胆量好,武艺强,喜坏了高堂,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三个孩子看傻了,高兴得跟着现场观众一起拍巴掌。

掌声未息,唱花木兰的演员快步走下台,上前抱住了三个孩子,一下子泪眼婆娑——那是他们的妈妈,常香玉。

后来的新闻是这样报道的:1951年8月,常香玉把房子和汽车都卖了,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然后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170多场,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打击侵略者。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头,交代“我”和主人公的关系,以新闻报道内容结尾,赋予这篇小说很强的纪实性。
B.“老百姓去外地,没钱坐客车,都是扒火车。”这个细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委婉批评了老百姓觉悟低、爱占小便宜。
C.小说中小玉问姥爷火车去哪里的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际不闲,是为后文写三个孩子沿着铁路去郑州找妈妈做了铺垫和伏笔。
D.提到女儿卖房,老张“没好气”,不知女儿在哪,埋怨女儿“就你中?就你能?”体现出老张觉悟不如女儿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三个孩子找妈妈,暗线是常香玉带领剧团四处义演募捐,完成捐献飞机愿望,支援抗美援朝。
B.小说以白话口语为主,又夹杂方言,这样的语言带有地域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祖孙之间的对话,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凸显了浓浓的祖孙情。
C.小说中唯一的一段景物描写“天黑漆漆的……冷不丁地怪叫一声”,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给小说奠定了一个阴冷悲凉的基调。
D.小说主要运用烘托的手法塑造主人公形象,如通过父亲的埋怨烘托常香玉深明大义,通过几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表现常香玉的慈爱。
3.老张对女儿的情感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03-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围巾

刘庆邦

①喜如春天去相亲,到秋天还没有下文。喜如相亲是在一块麦地边。那时麦子刚起身,满地都是绿的。春风吹过,麦苗一波一波地涌,从远方涌来,又向远方涌去,一直涌过看不见的地方。后来,麦子黄了,割了。地里点上了玉米,栽上了红薯。再后来,玉米棒子掰了,红薯出了,地里变得干干净净。这期间喜如一直在等,天天都在等。跟人家相过亲了,她觉得应该等到一点什么。可半年都过去了,关于相亲的事,喜如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②四姑只说了那一两句话就完了,好像一下子就把那一章掀过去了。对于春天里的那件事情,四姑的话不知为何那样节约。喜如当然不能问四姑,四姑不说,她就不听,四姑说多少,她只能听多少。这是当闺女的规矩,也是当闺女的难处。地里是干净了,喜如心里一点都不干净。地里没庄稼了,也没草了,她心里却像长了草。

③相过亲的喜如,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喜如鼓足勇气对娘说:娘,我想要一条围巾。长这么大了,这是她第一次张口跟娘要东西。娘说:我是想给你买条围巾,哪有钱呢!喜如不说话了,她的嘴又撅了起来。还是那天去相亲前,娘说去村东头的五婶子家给她借一条围巾戴上。五婶子是刚娶到村不久的新媳妇。五婶子结婚那天,喜如去看过,五婶子头上的确戴过一条新围巾。那条围巾是大红的,把五婶子的脸都映红了。那天娘空手去,又空手回来了,没借到围巾。娘去得晚了,五婶子的红围巾已被别人提前一天借走了。那人的闺女也是要去相亲,也需要戴一条红围巾。喜如把自己相亲不成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没借到围巾上。要是戴上一条围巾呢,她的脸会显得红一些,好看一些,也许人家会看上她。

④娘见她像是生气了,替她想了一个办法,说要不然你去地里扒红薯吧,你扒的红薯,单独放在一边,等攒够两筐,让你爹挑到集上卖了,卖的钱够买一条围巾了,就给你买围巾。

⑤当天下午,喜如就扛上钉耙,挎上荆条筐,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地里的红薯已经收过好几遍,喜如放眼望去,见地里仍有几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扒着。她往地中间走了走,找到一块无人扒过、又离别人较远的地方,开始扒,扒了一丈多远,没扒出一块红薯。她把粘在一起的湿土块都捣碎,万一哪一块泥土里包着一块红薯呢。可以说喜如每扒一钉耙都满怀希望,希望怀得像红薯一样大,像红薯一样红。可土一扒开,希望顿时破灭。

⑥太阳落下去了,有人用钉耙把挑起筐,回家转。喜如不想走,她扒到的红薯还太少。她往村庄的方向看了看,见灰趴趴的庄子上冒出了炊烟,还隐约听到了拉风箱的呼啦声。欲哭的感觉又在喜如心头升起来了。

⑦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爹没起来,娘没起来,喜如就起来了。娘说天还不明,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没有说话,扛上钉耙挎上筐就走了。走到门外,她听见爹对娘说:喜如这闺女大了,知道操心了。爹说的话,喜如有点似懂非懂,知道操心,操什么心呢?不过她听出爹是在夸她。

⑧喜如埋下头来扒红薯,在土里发现了一条红头绳一样的细根。这样的细根,他们这里叫行条。她顺着行条往下扒,越扒行条越粗,喜如禁不住有些心跳,她预感到这下有戏了,行条尽头可能会带出一块较大的红薯。果然,喜如在二尺多深的地下扒到了一块红薯,这块红薯不算小,至少有一斤多重。红薯的颜色是嫩红的,嫩得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她对着红薯又看又闻,差点把红薯亲一口。接着,喜如又扒到了好几块红薯。那些红薯有烂的,也有完整的。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一块儿红薯都不出来。难道水中的鱼儿爱成群结队,土中的红薯也喜欢扎堆儿不成!

⑨喜如把她扒来的红薯放在灶屋里,上面盖上一把干草,她扒回的红薯差不多有一筐了。如果有两筐红薯就可以换一条围巾的话,目前她已经有了半条围巾。

⑩有一天中午,喜如从地里扒红薯回来,发现她的红薯少了。别看上面的干草还盖得好好的,她一眼就看出红薯少了。而且,红薯少得很明显,只留下完整的,凡是烂的都没有了。喜如顿时很生气,这事不会是别人干的,一定是娘干的。娘难道就不知道,她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扒一点红薯有多难!但她没有去问娘,一问就显得跟这个家离心了,生分了。有一点她想到了,烂红薯容易坏,不经放,娘可能是怕烂的红薯坏掉,就挑出来吃了。

⑪中午饭,娘做的炒红薯丝儿。这证实了喜如的猜测,娘肯定把她扒的一部分红薯拉成了丝儿。为了赌气,也是为了抗议,喜如午饭没吃炒红薯丝儿,坚决不吃。她只喝了一碗稀饭就算了。晚上扒红薯回来,喜如发现她的红薯堆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她认得出来,多出来的红薯都是完好无损的,不用说,这些多出来的红薯都是从他们家的红薯窖里转移出来,添加在她的红薯堆上的,有一点她吃不准,多出的红薯,不知是娘给她添上的,还是爹添上的。爹是个细心人,爹给她添红薯的可能性大些。爹不但把吃掉的红薯补充上了,还多添了不少红薯。这让喜如觉得有些惭愧,她中午不该不吃炒红薯丝儿,不该给娘脸子看。还好,她没把赌气的原因说出来,没有跟娘吵架。要是跟娘吵了架,不知她会惭愧成什么样呢!

⑫逢集这天,爹把她扒的红薯装了两大筐,准备挑到集上去卖。爹说,卖了红薯,买一条围巾,保证没问题。

⑬听了爹的话,喜如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恐怕比红围巾还红。

⑭既然扒的红薯够买一条红围巾了,喜如就不必再去扒红薯了。可爹去赶集后,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女儿家的心事让人猜不透,她为什么还去扒红薯呢?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如相亲的地方是麦地,村民们和喜如在红薯地里扒红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B.喜如不能问四姑相亲的结果,既写出了喜如的失落,同时也表现出封建乡土思想对喜如的禁锢。
C.喜如将相亲失败归结为没有借到红围巾,写出了喜如的自私愚昧。破烂的红薯被换成完好的红薯,写出了家人对喜如的体贴和关心。
D.作者聚焦于乡村田园中的女性,将少女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山间小溪,带给读者一泓清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春风吹过,麦苗一波一波地涌,从远方涌来,又向远方涌去,一直涌过看不见的地方,暗示喜如相亲的失败。
B.喜如与《哦,香雪》中的香雪性格有相似之处,喜如坚持扒红薯换红围巾,香雪不畏艰辛得到铅笔盒,都是她们相同性格的体现。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自由灵活地勾勒出人物的语言、情态,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
D.小说最后写爹去赶集后,以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强了小说向上的力量。
3.请结合文本第10、11段,分析喜如发现红薯数量变化后的心理活动。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红围巾、劳动。请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凰寺

岑燮钧

凤凰寺在舜江府东门外的凤凰山上,离城里不远,是读书人冶游谈禅的好去处。

凤凰寺的方丈明慧大师是位得道的高僧,不理世事。幸得手下有一监院,名曰惠通,总领众僧,倒也能镇得住山门。寺里诸般杂事,都由他调理。迎来送往,也由他挡着。方丈大师,不是在内院闭关清修,就是云游他处,难得一见。

一日,惠通到寺院各处巡视。在一偏院,见一沙弥在地上磨蹭,走近一看,原来是将一株大花移植于盆内。沙弥见监院到此,合十肃立,不敢抬头。只见那花,甚是奇特,颜色艳丽,鲜红而有星点,外形有莲花之相,却生沙泥中,肉质肥厚,近乎菌类。惠通问沙弥何处所得,答曰后山。惠通心想,莫非此乃灵芝仙草?他看了好一会儿,心生欢喜,就让沙弥搬到了自己会客的内室,放在茶几上,顿时蓬荜生辉,耀人眼目。一日过后,生长一分,数日之后,竟大了一轮,不由啧啧称奇。惠通不敢私藏,于是搬到了方丈室。

“师傅,你看此花奇也不奇?”

“心中有莲花,诸般皆失色。”明慧大师只看了一眼,再不理会。

惠通讨了个没趣,正想出门,师傅道:“自何处来,到何处去。”让他搬走。惠通只得又把花搬到自己处,心想,莫非自己有事做错?他揣摩了很久,总觉得师傅对自己日渐冷淡,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

一日,听得知府大人驾到,惠通赶紧迎出山门去。知府大人倒不是稀客,时常携本府读书人来此谈诗论文。惠通见机谈性,以佛理参悟之,常引得知府大人击节赞叹,称之曰:得道。

惠通合十谦抑道:“贫僧协理杂务,本一俗人,岂敢岂敢!”

“能进能出,内外皆通,方外奇才啊!”知府大人一言九鼎,跟随的一群读书人都连声称是,让惠通觉得脸上有光。

惠通把知府大人引到内室,众人坐定,惠通吩咐上茶。茶几上正放着那盆奇花,知府大人凑近了,看了又看,问惠通此是何物。惠通答曰:“后山之物,一日一长,似花非花,不知何物也。”

知府大人看向众人,众人都纷纷称奇,却无一人说得出门道。忽有一老书生答曰:“世所罕见,此必祥瑞之物也。”

“祥瑞之物,非小寺敢私藏,献诸大人,必能红运当头,更上青云。”惠通立马接口道。知府大人不由哈哈大笑。临走之时,惠通就让门下弟子送到了府上。

过了几日,知府大人派人传话,让他到附近打听打听,看有什么奇谈异闻,呼应祥瑞。因为西北出白鹿,西南出灵猴,东北出太岁,舜江乃东南名邑,说不定上天眷顾,也要天降祥瑞,那就得送往京城了。惠通不敢怠慢,立马来到偏院,让小沙弥带着去原地查看。原地在凤凰山北麓一断崖处,青苔漫布,有水渗出,但也看不出有什么奇异的地方。惠通就让小沙弥去附近村里打听一番,看有什么奇异的人事。隔了一日,沙弥来报,在凤凰村一九十老妪的床顶上,盘着一条大蛇,村民放归山里去了;村里一个老光棍,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一个五岁的小孩,说话含糊,游方郎中在他舌下剪了一刀,竟能巧舌如簧了……惠通皱着眉头,然后挥了一下袖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把小沙弥喝退了。

第二天,惠通来到知府官衙。知府大人一见惠通,立马把他拉到后花园,原来知府大人把那奇花放在了百花丛中,以承天露。那花又大了一轮,已经铺满花盆,仿佛菩萨端坐的莲花,色如美人起红晕,肉质如脂半晶莹,底下有透明的汁液渗出来。惠通合十礼赞,知府大人急问可打听到什么。惠通演义其事,答曰:

“灵蛇入室,化龙而去。”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老人家有龙护持,果是祥瑞。”老书生帮腔道。

“旷夫怨女,终得和鸣。”

老书生摇扇晃头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始也。”

惠通见知府大人脸露喜色,不断点头,又补之曰:“不鸣则已,一鸣冲天,哑巴开口,此又一奇也!”

老书生连连称奇,大家都说是个吉兆。于是计议,该如何上本,献之阙下。兹事体大,知府大人一时也不敢妄做主张。这时,老书生提议道:“若能得到明慧大师加持,那就更是吉祥了。”“只怕大师云游去了——”知府大人看向惠通,惠通答道:“师傅正在寺内清修。”知府大人不由喜上眉梢,连说“有请大师劳驾”,让惠通明日与大师一同前来,共襄盛举。惠通含糊答应了,但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他怕师傅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来。

惠通回到凤凰寺,小心翼翼地向师傅说了此事,请师傅明天走一遭。师傅倒也没有责备他,只说了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般忙碌,万般皆空。”惠通见师傅重又入定,就悄悄退了出来。但见月色清空,树影憧憧,殿宇森森,四下无声,突然一声鸦叫,划破长空,不由有些心神不定。他拿捏不透师傅的意思。

第二天,惠通来到方丈室,恭请师傅。师傅依然慢条斯理,打坐念经。他没有拒绝,但也没有马上起身,只说不急。惠通只得在门外静候。不多时,弟子前来通报,知府大人派人前来送还“祥瑞”。惠通好生奇怪,让人把花搬到此处来,只见那花还是昨天之色,并未枯萎,也没有缺角,依然饱满鲜艳。问来人恰是为何,来人怒道:“什么祥瑞,差点让知府大人上当了!”原来大人家的狗看着花也欢喜得不得了,左看右看,甩着尾巴,围着花转,一不小心,没有管住,还上前舔了一下汁液,谁知只一顿饭工夫,狗浑身抽搐,狂叫了几声,立马毙命了。

惠通顿时目瞪口呆。这时,明慧大师走出方丈室,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8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通和尚在调理杂事、迎来送往中背离了出家人的初心,但他言谈中参以佛理,令知府击节叹赏,可见他也有一定的佛学修为。
B.明慧大师的得道高僧形象在文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他对惠通的两次善意提醒,以及对“祥瑞”结局的预见都可见出他的大智慧。
C.惠通探寻到的所谓“祥瑞”令知府大人十分满意,但有些说法荒唐离谱,“旷夫怨女,终得和鸣”之说连老书生都难以苟同。
D.小说结尾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当然。在所谓“祥瑞”事件上的尴尬遭遇貌似是偶然,实则是惠通处世态度的必然结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称称凤凰寺“是读书人冶游谈禅的好去处”,为后文知府大人的出场和老书生妄称祥瑞的情节张本。
B.小说构思精巧,极擅预作铺垫。如在知府大人后花园里,奇花“底下有透明的汁液渗出来”,为后文狗舔汁液中毒作铺垫。
C.小说对老书生着墨不多,但此人惯于察言观色、曲意逢迎,有一定典型意义。他的寥寥数语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D.小说语言简练典雅,颇有韵致。方丈的“心中有莲花,诸般皆失色”、老书生的“灵蛇入室,化龙而去”都契合人物形象气质。
3.惠通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以明慧大师的一声“阿弥陀佛”作结,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模拟明慧大师的口吻劝诫惠通,列出劝诫要点。
2024-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N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噘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我说,“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九二0年十月(有删改)

注: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占领嘉定后进行大屠杀。③洪杨:指洪秀全(1814-1864)和杨秀清(1820-1856),二人同为太平天国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军留发而不结辫,被蔑称为“长毛”。④西牢:旧时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租界上设立的监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没有记载”“他们不记得”等词表现了当时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淡漠,表达了“我”的不满、失望与悲哀。
B.N先生是个受过新思想洗礼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向往革命,于是剪掉了辫子,结果遭到周围人的疏离、笑骂。
C.N先生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时劝阻学生剪辫子,主要是鉴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学生避免自己的尴尬遭际。
D.小说结尾“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表达N先生对现实的忧虑与愤激,并暗寓自嘲之意。
2.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的惨烈和大义,与后人流于形式的淡漠纪念,在鲁迅的笔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纪念日下那让人触目惊心的“形式主义”。
B.小说采用了戏剧化的叙述方式和审美距离原理。N先生是一个替代作者的角色,但作者与其替代者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读者不会将作者与N先生混淆。
C.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这篇小说融进了其杂文的若干特质,用语犀利,时用反语以讽刺,于叙述中不时议论,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
D.小说通过N先生的无辫之灾这一独特而细小的角度,抒发了作者的多重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
3.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显著特点?
4.本文主要讲的是N先生的故事,可否将题目换成“N先生的故事”?请结合小说进行分析。
2024-01-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镇武生

刘兆亮

丁天有一把软钢刀,缠在腰上。天刚麻麻亮,丁天便阔步走上陈楼镇的街道。他向卖肉的、贩鱼的、开澡堂的、摆台球桌的抬手打了打招呼,①眼眶里明晃晃的,那是他耍刀时积起来的光,样子和年轻时的李连杰跨步翻掌时差不多,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身怀绝技。

穿过长长的镇街,再往右拐走上300米,就是一片梧桐树林。丁天在那里耍刀。他脱下青布褂(有时是青布棉袄),亮起胸膛,扎下马步,翻掌运气,胸膛与腰被一道道肌肉连扯起来,把活扣的软钢刀弹脱到地上,然后他一个地滚翻,将钢刀抄到手中,梧桐树林里就传出了软钢刀搅动空气的嗖嗖声,以及林子里被惊飞的鸟啾啾的鸣声。两三个时辰后,丁天把自己弄得热气腾腾的,再把软钢刀缠回腰上,沿着原路走回来。街面上已人来人往,但都要给丁天让一条道。

这时,常会看到一个白头发的老太太,横着一根龙头拐杖,拦住丁天的路,厉声嚷:你个龟孙子,天天对着那些树打打杀杀的,当吃管喝啊?你耍刀弄枪的,谁敢嫁给你啊?!

丁天那时十八九岁,父母都去西北种棉花了,一两年回来一趟,奶奶一个人在家管他。②老太太烧拳谱,藏钢刀,抡拐杖,托人给他找对象,怎么都阻拦不了丁天终日习武。于是,老太太逢年过节就坐在地上朝着西北方向哭:不是丁天不听话,是你丁成龙不孝啊,生了儿子又不管,非要去边疆,去了也不回来,就寄点儿棉花回来,我身子骨不冷啊,心冷啊!丁成龙,你让我老太婆在镇上没脸面啊!你回来看看你这个儿子吧!哎呀,我的命苦啊,归根到底是你丁大义不义啊!一辈子就让我生一个娃,你倒是撒手去那边享福了……

丁天最怕奶奶坐在地上哭天抢地骂他爸,甚至数落他过世的爷爷。腊八节那天,奶奶又坐到地上哭。他服了软,蹲下跟奶奶说,镇上的年戏班加了武戏,他这就去谋个事做。老太太就用那根拐杖把自己撑起来,抹一抹眼泪说:踩高跷的戏还有

吗?丁天点点头。丁天明白,奶奶是觉得踩高跷甩云袖的,都是些好看的姑娘……

丁天在前,奶奶拄杖跟在后面,找到年戏班。年戏班掌舵人笑盈盈地拿出了黄澄澄、亮闪闪的武生戏服,甩给了丁天。然后,掌舵人迎住老太太说:这个项目就是给你孙子加的,去年就该加了。

腊八一过就是年。小镇年戏班,先在镇上演几场,又到周边村里演。丁天在戏班上有两个角儿,一个是耍刀,一个是舞狮。怎么耍刀?就像他在梧桐树林里那样,不仅刀声嗖嗖响,还有乐师班用小口哨模拟出那些一会儿惊惧飞走,一会儿发现耍刀的没恶意,又啾啾返回,凑在枝头看热闹的鸟的鸣声。丁天的刀走得缓,乐师就配上潺潺汩汩的溪流声;等他的刀突然变快,乐师又会陡转到瀑布飞流直下的滂沱声。从耍刀到舞狮之间,是踩高跷唱戏。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甩云袖穿插走位,那些姑娘像仙女下凡。丁天奶奶常坐在最前排的凳子上,转着头看不说,还侧耳辨唱腔。老太太自言自语:③哪个唱腔听上去不像是会使性子的呀?

舞狮时,丁天手里抓一个红绣球,两只双人舞动的黄头狮,跟随绣球蹦跳翻转。最精彩的要数抛绣球了。丁天把绣球高高地抛起,两只狮子腾空而跃,张开嘴巴,想在空中咬住绣球。舞狮者丁天,在抛出绣球的瞬间,便翻起了连续的后空翻。最后一个空翻,丁天像是双手接上了弹簧,弹得特别高,抢在狮子开口之前,用双脚夹住了绣球。即将落地时,又把绣球放开,让绣球贴地滚到了手中,然后站立,单手举高绣球,一个精神抖擞的李连杰眼神甩向绣球。两只狮子臣服扑地,不停翻动着圆鼓鼓的大眼。用现在的话讲,那是在为丁天点赞。

因为有了丁天的加入,整个年戏班有了神采,红到了另一个镇区。年头年尾加起来,一个多月的年戏演下来,两个镇区里多个村子的演出费,分给丁天的,抵得过他父母寄回来的几袋棉花。这倒不是让丁天奶奶高兴得捣着拐杖、笑得合不拢嘴的主要原因--踩高跷的头牌小红,美女配英雄般地跟丁天耍到一起才是。年戏班跟娱乐圈不一样,谈恋爱结婚都得避着,丁天跟小红在一起,让陈楼镇的年戏班红了五六年--直到丁天父母从西北扛着两袋棉花彻底回来了,直到丁天奶奶拐杖戳地,对着稀稀疏疏的观众喊:那么好的年戏,你们怎么都不爱看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喊也没用。像露天电影不再受欢迎一样,④大家对这种户外演出彻底不感冒,不再像过年必吃饺子了。

丁天跟小红结了婚,生了第一个孩子。奶奶快要去世了。去世前,奶奶问丁天:天儿,你那么下狠劲儿耍刀到底为啥呢?丁天回话:爹娘走得那么远,怕他们在外挨欺负。奶奶又问:下狠劲儿舞狮子又为啥呢?丁天回话:奶奶那么近地看,舞不好你脸往哪儿搁呢?奶奶笑了,又说:你的孩子能走路后,你也教一教他吧!然后,合上了眼。

后记:我也在丁天那个小镇长大,跟着年戏班看过他的几十场演出。丁天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人。我已离开小镇二十年了,听说他曾跟踩高跷的小红去苏南的电子厂打工,后来回到镇上,开了一家皮鞋店,又生了一个女儿-一算起来,现在应该念五六年级了。最近,我刷抖音,看到一条视频:一个乡村小镇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双儿女,在梧桐树林里习武。爸爸在前,青裤白褂;两个穿校服的孩子在后,招招凌厉,尤其是抛刀凌空后接连几个空翻接刀的瞬间,甚是精彩,像极了丁天舞狮抛接绣球的场景。视频的背景音乐是一首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

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这条视频点赞量380万,评论83万。我是研究互联网营销的,算法告诉我,丁天的皮鞋店很快会蹿红。我在抖音上评论说:我还在为一年级的胖神兽每天一分钟跳绳120个的作业打卡而烦恼,怎么练都过不了100,逼得我都要学会功夫了。丁天,你仍然是我最崇拜的人,没有之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虽然没有过多描写丁天的性格特点,但是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善良、有孝心、有担当的男子汉。
B.奶奶最终转变了对于丁天耍刀的态度,是因为明白了丁天内心的真实想法,终于理解了他。
C.小说正文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小镇生活。
D.小说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与汪曾祺作品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的语言风格类似。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运用特写,聚焦人物的眼睛,生动传神,与《百合花》中“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有异曲同工之妙。
B.句②列举了奶奶为了阻止丁天练武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表现了她反对态度的坚决。
C.句③中奶奶的话看似滑稽可笑,实际上反映了奶奶年事已高,头脑有些糊涂,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D.句④使用类比的手法,点明年戏已经不是大家过年的必需品,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
3.小说中是如何表现丁天耍刀、舞狮技艺高超的?试举例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的后记独立于小说之外,不必添加;也有人认为它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保留。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24-01-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坚硬的荒原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①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的,朴实得连一条皱纹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刨坑,把它种上。”然后将他那战栗的身体放下。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②“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

③“用牙啃。”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他抬起一只脚,放在那孩子软弱无力的脖子上。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头上磨刀。如此过了许久,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了一个骷髅大小的坑穴。然后又啃啊,啃啊,带着微弱的呻吟。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④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心痛,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是满头白发。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边,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全部经过。

⑤“给种子攒土。”老人对他说。“爹,”孩子怯生生地问道,“哪里有土啊?”“风里有,把风里的土攒起来。”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喉咙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⑥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头发变白。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子对他说:“浇水。”孩子难过得缩成一团,似乎在问他:“爹,哪里有水啊?”“哭,你眼睛里有。”老人回答,说着扭转他那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取着,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

⑦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摸着土坑的四周。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几片叶片。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直到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⑧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到树枝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老人放开了孩子,孩子已经停止哭泣,满头白发。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老人抓住了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在地上。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作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⑨……

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一抔尘土,被转瞬即逝的风吹起,当风停息时,又重新散落在地上。一抔尘土,软弱、短暂,幼小的生灵蕴藏着特殊的力量,无拘无束的力量。这力量胜过大海的怒涛、山岳的引力和星球的运转。一抔尘土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万物神秘的要素并对他们说:“如果你作为自由的力量而存在并自觉地行动,你便像我一样,便是一种意志:我与你同族,我是你的同类;然而如果你是盲目的、听天由命的力量,如果世界只是一支无限的空间往返的奴隶的巡游队,如果它屈从于一种连自身也毫无意识的黑暗,那我就比你强得多,请把我给你的名字还给我,因为在天地万物之中,唯我为大。”

[注]坚硬的荒原: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的潘帕荒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小孩用牙齿啃穴,用口腔攒土,用泪水浇灌,种子在坚硬的荒原上生根发芽成长的结果,这些荒诞离奇的情节严重脱离了现实。
B.三个孩子艰难耕耘后“依然是孩子”却“满头白发”,写出了人类用有限的力量不断地与环境作抗争的过程之漫长,付出的代价之大。
C.面对三个孩子的战栗、抽泣,老人无动于衷,他不准孩子们享用果实,只狠心命令他们周而复始地播种耕耘,体现了他的严苛冷峻。
D.小说中的老人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两篇小说主旨也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老人挑战大自然来塑造“硬汉”形象。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荒原的空旷、荒凉和寒冷,渲染了悲凉沉重的气氛,为下文写老人和孩子在荒原上播种耕耘做了铺垫。
B.作者对老人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与对荒原的描写相照应,似乎他的身体、五官、声音和站立的姿态都是大自然的直接延伸。
C.尾段画线句点明前文冷漠无情的老人其实是“我们的意志”,使文章的情节内容发生逆转,并使构思的荒诞中透出合理。
D.老人和孩子在种子发芽、成长直至开花、结果后,又开始了新的开垦,这种循环、重复的手法,表现了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勇气。
3.小说的主体是老人和小孩,为什么以“坚硬的荒原”作为题目?
4.本文通过多重隐喻,诠释了“人类前行的历史,血泪斑斑”的道理。”请结合这篇小说的相关内容分析本文的隐喻。
2024-01-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