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花鼓声安塞

刘成章

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从延安西川流来的那条河,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一个满怀好奇心的少年,常常望着滚滚而来的西川河水,充满遐想。

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

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

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

⑤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我又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安塞这时已修建起相当气派的大礼堂。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销云散,一切如常。

⑥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扑棱着翅膀,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

⑦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

⑧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路的两侧,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天上的云,好白好白。偶然也看到了羊群,羊群比云还白。一个老人踽踽前行,折形的镢头朝后挂在肩上,镢把就像一股溪水,沿着他的躯体斜着向下流淌,自在如仙。

⑨蓦然之间,看见了前面的腰鼓山,山上高竖着一个巨大的红色腰鼓,而山下就是安塞市区了。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

⑩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

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在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在石鲁笔下的火红高崖下,孩子们忘情地歌舞。

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

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有更多的石油河。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

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的“安史之乱”期间,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有人说,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

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

(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想 xiá                                      指可数 qū
B.刻 qǐng                 烈 chì                  云散 xiāo
C.起 jué                   qiāng               踽踽前行jǔ
D.健 jìn                  礴 pāng                 鳞次比 zhì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多次提到真武洞里飘出了漫天的桃花瓣,这几处表达的感情与意味是一样的。
B.作者再次来安塞时,交通更加便利,城市也加更繁华,腰鼓成了城市的招牌与名片。
C.《安塞腰鼓》发表在《人民日报》,成了“我”的代表作,但很快就被“我”遗忘。
D.第段介绍安塞的悠久历史,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突出安塞人民奋进拼搏的精神。
E.安塞腰鼓是安塞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这篇文章,题文相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我”的经历感情
二十年前着迷、好奇、向往
二十多年后在延安工作时写下了《安塞腰鼓》
去年受邀又一次回到安塞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文章的题目有何深刻意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吴江,水的绝唱

余显斌

1

有些风景,让人怀疑不是真实的。

真实世界里,哪里有这样洁净的水,这样玲珑的桥,这样灵秀的街道,和临水的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子啊。

一切,都如洞箫里吹奏出来的音乐。

一切,都如一阕词里的世界。

人行其中,恍若走在清明上河的图画里,恍若走在高楼黄昏的一声清唱中。自然而然的,脚步就轻了,心也就软了,净了。自己,也如一个长衫轻飘的书生,走在了唐朝,走在了宋朝。

高低曲折的墙头,有杏花如霞。

小桥弯曲的那边,有旗袍飘扬。

深巷的石板道上,有高跟鞋声声回荡。

绮窗的里头,有一低头带着羞涩的女子在刺绣。

还有,微风细雨里,有一把小伞在回旋。

吴江,将江南浓缩。

江南,在吴江的水色花光里掩映着,如帘后露出的一痕微笑,如团扇后的倾城国色,如太湖养在深闺中丫髻双挑的女子。

千年岁月,吴江最美。

万顷太湖。鲈乡第一。

2

吴江的美,是从每一个早晨开始的。

当薄薄的雾气,白纱一样轻轻散去的时候,吴江就醒了。首先打开的,是临水高楼上的一扇扇窗户。窗户后,出现一张张白白的脸儿,微微一笑,整个吴江就生动起来,也清新起来。

在吴江的长干里弄中,有时,真怀疑《错误》里的意境,就出现在吴江。

那时,是三月,游子骑着马,走在跫音不响的小巷。楼上,吱嘎一声,一扇窗户开了,一张白团团的脸儿露出来。一刹那间,马上人呆住了。这一刻,山远去了,水远去了,只有一张眉眼生动的脸儿,在眼前晃动着。

而楼上女子,则微微地红了脸儿,悄悄掩入帘后。

多少年后,游子走遍天涯海角,很多记忆都已经淡去,唯有那张白嫩的脸儿,始终在眼前心上出现,轻轻一笑,然后隐去。

这样的女子,也只能是吴江的。

在吴江行走,时时的,你的眼前会走过一个长发飞扬的女子,轻轻一笑,让人心如淋了一场太阳雨,水淋淋的,清亮亮的,怎么拧也拧不干。可是,吴江女子却一笑之后走远了,不见了影子。

多少年前,有支歌唱道:“轻轻对我一笑你就不见了,我到哪里去寻找。”这歌词中,有甜蜜,有快意,也有无奈。在吴江行走,这种甜蜜的忧愁,时时袭人心头。日落了,太湖上浮荡起一片暮霭,吴江也浮荡着一片淡蓝的暮霭。吴江的哪一处楼上,有评弹声响起,远远传来:“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尽无尘。今日里欣逢佳节同游赏,半日偷闲酒一樽。”

那声音伴随着滚珠一样的琵琶声,柔腻如一片水,醉透如一片荷花,沿着太湖的水荡漾着,游入每一个走过江南的游子的心里。

游子,今夜,你的梦将在哪一声琵琶晚唱中停泊?

游子,今夜,你的泪将为哪一个女子而流?

他乡虽好,不如归来。

何况,吴江今晚,是又一个春江花月夜。更何况,月色上高楼,楼上有人倚栏远望,有着如烟哀愁。

3

吴江的三分婉约是属于女子的,至于三分书卷气,则是属于男子的。

水乡的男子,一般都多些书卷气,瀚墨气。因为,这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一个人,每一个句子吐出,平平仄仄都是诗歌。

吴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在吴江,驾一叶孤舟,白帆飘飘,走入中国历史的文人很多,其中的范蠡、陆龟蒙、吴兆骞等,每一个长袍大袖,走上中国文坛,都成为一方风景,成为一座高耸的巨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吴江淋漓的水汽,滋润了他们如水的才华,潇洒的风度。

文化人一般都较为软弱,缺乏钢骨铁魂,可吴江人则反之。吴江文人走出来,一个个文采飞扬,又一个个人格高耸。

吴江男人身上,有种诗意。可是,在诗意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一柄化为绕指柔的百炼钢刀的意韵。这,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人,秀挺如竹,倔强如松,刚硬如铁。

4

除此之外,吴江更有着四分水墨之韵,流荡在竖行文字里,流荡在竹青汗简中。

这儿,曾发生过著名的笠泽之战。

当年,吴越争霸,太湖之滨,万马奔腾,蒹葭两岸,号角映空,勾践一战定霸,洗刷耻辱,睥睨天下。

岁月如水,弹指一挥。

此后,这儿属于吴国。三国周郎的马蹄,也一定曾从这儿走过。那时,他羽扇纶巾,小乔初嫁,雄姿英发,一定引得吴江高楼女子、陌上红袖、船上的采莲女,都纷纷引领遥望吧。至于诗歌中说,“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中的女子,大概也是吴江的女子吧。

否则,有哪儿的女子,能有吴江女子那般多情呢?

同样的,又有哪儿的人,能有吴江人的心灵手巧呢?

在遥远的岁月,当驼铃响起,在塞外,一队商人,正在大溪孤烟、长河落日下,一直走向远方的时候。在吴江,一支船队也开始扬帆出航,走向遥远的地方。他们的船上,装载着瓷器、茶叶,还有丝绸。

海上丝路,经过这儿。

吴江,是“丝绸之府”。

吴江的陆泽镇,那时桑叶碧绿,织机声声。陌上,采桑女如云;机房,丝绸如霞。这儿,也被世人誉为“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地方。

中国被称为“丝国”,吴江功不可没。

海上丝路,拉近世界距离,吴江更是为之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片湖,赋予一座城以灵气。一座城,赋予一片湖以生机。湖城辉映,如高山流水,谱写了一曲绝唱。

(有删节)

[注]吴江区,位于江苏省和苏州市最南端。西临太湖,地处水乡,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qǐ)窗             (jì)             (qióng)音
B.暮(ǎi)             (hàn)墨             (cǎi)
C.(juè)强             (hàn)简             (jiā)
D.(pì)睨             (guān)巾             (zǎi)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用两个独句段“千年岁月,吴江最美”和“万顷太湖,鲈乡第一”结尾,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概述吴江之美。
B.本文句式富于变化,且多用独立成段的方式,使全文节奏舒缓,使吴江美的风物与文章美的形式相得益彰。
C.文章第四部分,提到塞外的商人,意在表现古代吴江的魅力之大,吸引西域各国的商队纷纷来到吴江进行商贸交易。
D.文中提到了勾践和周瑜,意在说明二人是吴江男儿的代表,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人。
E.文章思绪纵横古今,心怀驰骋南北,多处引用,化用中国古代诗文,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历史内涵,体现散文之美。
3.结合全文分析吴江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4.鉴赏文中画横线句子。
5.试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2024-01-1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饺子   

陈振林

太守一直想吃上一顿饺子。

太守是北方人,北方人爱吃饺子。他来到南方,上任太守已经六年了。他常常想起饺子,也是想起他的家乡了。他做不了鲈鱼堪脍的张季鹰,他只是想吃上一顿自己想要的饺子。

他家中的厨子是南方人,做不了饺子。他一直盼着家中能有个北方来的厨子。

这不,管家前日在集市里,就遇着一个找事儿做的厨子,一问,是北方人。管家喜出望外,连忙将新厨子迎回了家中。

太守忙完公务,回到府中,正坐在堂上喝着茶,见了新来的厨子,也有些激动。厨子是个四十上下的男子,着一袭长衫,装束整齐,头发包在他的青色小帽里,让人觉得清爽干净。

太守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问道:先生贵姓?

免贵姓赵,老爷。厨子小声回答。

可做过饺子?

做过,老爷。厨子照样细声。

太守抬了抬下巴的长须,点了点头。管家将赵厨带到了厨房。

第二日,太守到厨房看过赵厨,见到了他在厨房做事的样儿。赵厨正在切一盘子葱丝。只见他每取一段葱叶,先会细心地洗净,然后将葱叶从头到尾轻轻压一下,将葱叶压扁。接着,把压扁的葱叶平放在案板上,用刀尖慢慢划成细长的葱丝。那葱丝细长的样子,正如那绣花针样大小。一会儿,他又会采用另一种样式,将压扁的葱叶从头到尾卷起来,卷好压在案板上,然后和切土豆丝一样,把葱卷切成细细的丝。这葱丝,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葱泥了。最后,他将切好的葱丝泡在清水里,过一会儿,那细小的葱丝就会自然拉伸,显现出卷曲的样儿。

太守在心中赞叹不已。这葱丝,不用说合着其它食材做成饺子馅,就说只是用来配菜、调味那也算是极夺目的了。

太守爱吃葱,就问赵厨:赵厨啊你说说,这葱吃了对人体有什么益处呢?

赵厨仍旧只是忙着手中的活儿,说:这葱,味辛,性平,无毒。若煮汤,可治风寒的寒热,消除中风后面部和眼睛浮肿。常常食用,可调五脏,眼清目明,肌肤润泽,精力充沛。若煨烂研碎,可慢敷外伤化脓。若加盐研成细末,敷在被毒蛇、毒虫咬伤部位或箭伤的部位,亦有除毒作用。另有散瘀血、止流血之妙用。

一下子赵厨像背书一般,说出了葱的如许作用。太守其实是知道这些用处的,他没想到,这赵厨也知晓得如此详尽。

可是几日过去,太守仍然不见自己想吃的饺子。他叫来管家,问是否买来饺子馅的食材。

管家有些冤屈,说:饺子食材,早早购得。

那这个赵厨他为什么还不做上一回饺子呢?太守不解。

太守有些生气,发了脾气。管家就跑到厨房,找到赵厨,让赵厨做饺子。赵厨也不言语,当晚,就做成了饺子,端到了太守的面前。

太守净手,端坐,执箸,他将饺子缓缓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才吃了一半,他的眉头拧住了。这饺子的皮太厚,这猪肉饺馅是生一半熟一半。太守放下碗筷,让管家叫来了赵厨。

赵厨,你真的是做过饺子的么?太守的声音有些大。

是的,老爷。赵厨说,声音照样低低的。

你知道饺子面皮怎么做的?管家问。

和面有讲究,可以在水中加点少量食盐,饺子皮不容易破,还更有味道。所和之面,若太硬则包饺封口之时捏不紧,若太软则包饺之时随时走形。擀饺子皮,不管是厚如铜币还是薄似纸张,定要擀得薄厚均匀,方能不破。赵厨回答。

那你知晓饺子馅怎么做么?太守问。

赵厨的话就更多了:这饺子馅就多着了,应该不下于三十六种,常见的有素菜馅、猪肉馅、牛肉馅、鱼肉馅、素三鲜馅、猪肉芹菜什锦馅,那珍贵一些的有鸡肉冬笋馅、鱼肉韭黄馅、香菜饺子馅、西瓜皮饺子馅、香茄鸡蛋馅、韭菜虾仁馅,还有海鲜馅。就说这最常见的猪肉馅,要将五花肉制成泥,放入少许的酱、酒、盐、香油,再加上切得细细的葱丝和姜泥。均匀搅拌,在搅拌时要往肉馅里加少许水,继续搅,搅至肉馅有弹性,再加水,再搅。这样做出来的馅才好吃。

可,你做出的猪肉馅饺子好吃么?太守反问。

老爷,在原先的府里我确实是做饺子的,可是,我们那时做饺子的厨子共分十八班,足有三百余人。我的这一班有五个人,我们五个人只是专门切葱丝的。赵厨站直了身子,说。

太守恍然大悟,小声地问:赵厨原先在哪家府上?

我在京城,太师府上。赵厨回答。太守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想要的美味饺子是吃不成了。他也知道,京城的太师,姓蔡。

(选自《短篇小说》202010月,有删改)


【注】①张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新厨子受到欢迎,主要因为他是北方人,应该会包饺子;而他清爽干净的装束,也给人以好感。
B.小说结尾处太守叹气,一方面是为吃不到美味饺子而失望,另一方面是对赵厨来自京城蔡太师府感到不满。
C.赵厨熟知饺子皮、馅的做法,却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因而做不出美味饺子,这也是他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
D.太守亲自到厨房看望赵厨,是出于对家乡饺子的热切期盼,而看他做事、与他交流后,对其厨艺越发赞赏。
2.请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太守净手,端坐,执箸,他将饺子缓缓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2)赵厨站直了身子,说。
3.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是如何让“意料之外”成为“情理之中”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生应有堆花时

①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佐酒的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谷烧倒入杯时,有酒花叠起,醇香满店,遂脱口赞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举兵抗元兵败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经白鹭州时,百姓沿途把谷烧酒相送——送他过惶恐滩、过零丁洋。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庐陵百姓闻讯,纷纷以谷烧洒地遥祭英魂……后来,人们就借文天祥当年赞语,把谷烧改名为堆花,作为对英雄的纪念。

②想到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开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样子。瓶开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弥散,似乎并无多少独特。但在倒的过程中,奇妙就出现了——丰富的气泡不断泛起,煞是好看。原来这酒是米酒,发酵期长,一遇空气自然产生酒花,层层叠叠堆于杯中,很有层次感和诱惑力。

③堆花的,一是作量词用,如一堆土,一堆草。一是作动词用,堆砌,堆放。小时候参加农业劳动,因体弱常与妇女一起干些轻活。最喜欢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不说,还轻松干净。到要收工时,会计就会提一杆秤,拖声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堆花,其实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过秤记工分。这是我儿时听到的最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④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堆花二字,就常常让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语境中想到它。读诗读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想到堆花;看天看到头顶的朵朵白云,会想到堆花;在江边看到絮状的芦花,会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淇淋,会想到堆花……

⑤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花,而是。细细揣摩,原来作为量词的堆,总是给人多的感觉。求多,多多益善,是人的欲望本性,堆的前提一定是多,给人惊喜、给人满足、给人愉悦,对从小生活在物质短缺年头中的我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打鱼的亲戚送来一堆活蹦乱跳的小鱼,惊喜;乡下的同学送来一堆桃子、李子,高兴;母亲的学生送来二大堆红薯,那就很满足了。成堆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堆砌的快乐。须知,如果我到集市去买,鱼是一条,李子是几个,红薯是几根。一堆,会给人一种富足感。

⑥如果说量词的堆,对人来说往往是被动地接受,那么,作为动词的堆,却是主动作为地去改变物态。比如堆花,绝无一堆花的意思,而是让花堆积、集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名句:堆花压柳桥。花是雪花,积压在柳桥上,意境是冷清了点,但想到雪化后,桥两岸柳树会抽枝发叶,会飘起春天的飞絮,所以雪虽是冬天的堆花,但也与春天相关。

⑦宋代有个诗人叫方千里,名气远不及白居易,但也留下了一阕非常有名的《庆春宫》: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篱落堆花,帘枕飞絮,更堪远近莺声……篱落堆花,堆的是春天的落英,往往会把春天的愁绪堆在人的心头。林黛玉是春愁最多的人,见不得花谢花飞,受不了红销香断,更不堪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是就去葬花。葬花,先要把落花堆陇,收入花篮,再提到一个适合的地方,挖个坑埋了。因此,堆花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

⑧中国是工艺大国,很多传统工艺品都有堆花的技艺环节,即在物品上凸起花朵或纹理,成为别致的艺术。比如陶器瓷器,就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堆出相关的造型,增加鲜活感与立体感;比如面馍糕点,会在食物上堆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之更美观灵动,刺激感官增加食欲。如此看来,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有锦上添花的情致,也有烈火烹油的热烈,乃雅俗共赏之事。

⑨中国的昆曲是雅到极致的,男女主角清辞丽曲的唱腔和细腻含蓄的表演,体现出温煦、婉约的剧种特征。但为剧情需要,也有群体的载歌载舞。。鼓乐齐鸣,排场热闹,就有了人间烟火的凡俗。譬如《牡丹亭》著名桥段游园惊梦中,当杜丽娘和柳梦梅惊梦之后转到台下时,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他们手持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绢灯,边舞边唱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这样的堆花,既再现了良晨美景,也烘托了亦真亦幻的梦境。

⑩又比如,年轻时候喜欢插花,追求花枝的舒朗与错落有致。画花鸟画时,也最爱画一枝梅或几瓣菊,喻示不慕繁华、耐得孤寂的清欢之境。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喜欢到人多的地方打堆,由倾心独枝到喜爱花丛,偶尔也就画起大红大绿的牡丹来,在一重一重繁复的绿叶上,把红花一朵压一朵地堆上去,图个热闹图个红火,这就是未能免俗。但俗与雅往往会互为转移,大雅反俗或大俗成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⑪想到此,突然有所参悟:人生应有堆花时。是的,人们不能老是把眼光落在奇花异卉或闲花野草上,也不能只做走马观花者或素手采花人,也要干点堆花的事——把最普通的花朵收集起来,缀合成花团锦簇的景致,装点大众化的生活。这与把每个平凡的日子缀。合。起一段人生一样必要。时不时地堆一下,或许会堆出一种境界的高度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围绕“堆”,“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B.第③段,会计“堆花”的吆喝声,为作者儿时本不繁重的农业劳动更添一份乐趣。
C.第⑨段“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写出了表演滑稽可笑的特点。
D.第⑩段作者从年轻时爱画梅或菊到年长后也画牡丹,触发了他对雅俗关系的思考。
E.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如“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和“游园惊梦”都属于直接引用。
2.下列文中词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菜(lǔ)            体(pī)          (lù)          歌载舞(zǎi)
B.发(jiào)        (mó)          香(chún)       美景(chén)
C.状(xù)          如(pì)          (mó)            错落有(zhì)
D.堆(lǒng)        合(zhuì)     油(pēng)       花团锦(cù)
3.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本文题目中的“堆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其中包含的意蕴。
5.第⑦段用“黛玉葬花”的情节,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对整篇文章起到哪些作用?
6.作者在第④段中说“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作者被“堆花”一词“不断击中”,有经历,有体会,请结合类似经历谈谈你的体会。要求:举出两例“击中”自己的具体词语,表达人生体会。
2024-01-1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寒假前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向一颗麦子致敬

①寒露传信,霜降渐至。秋收秋耕之后,麦子,这个大地母亲的宠儿,又迎着凛冽的朔风,打点行装,踏上它“人生”的征途了。

②说它宠儿,是说,与像是“读速成班”的高粱、谷子、大豆、荞麦、红薯这帮兄弟们相比,显然,麦子是经过“十年寒窗磨一剑”的历练走出来的,因而走得更远,更有出息。

③在此,我想起了一句古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想,这话是说给麦子听的。你看,它不像是别的兄弟,总喜欢春天旅游秋天回家,一路乐乐呵呵,去享受春之温融夏之翠茂秋之艳美;这么多美好的日子它不选,当听说冬天要来时,就特意选择在深秋,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④在红叶的簇拥下,在翠竹的感召下,在秋菊的牵伴下,躺在泥土中的麦子,喝足秋后母亲大地所剩不多的奶水,咬紧牙关,用尽平生力气,脚跟蹬直,奋力向下,眼睛望着高远的苍穹,膨胀,膨胀,再膨胀,只觉“嘭”的一声,麦子用它像钢针一样的小脑袋,刺破大地裹在它身上的一层有些薄凉的胎衣,袅袅娜娜地出生了。

⑤麦子不愧是庄稼家族中的勇士,虽然它出生时天气已近微凉,但它不怕,一旦窥见外面的光明,就向着能成就它光明的目标使劲奔跑:它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伸懒腰,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骨碌一下站起来,在秋光里摇曳着它针叶似的小手,不顾一切地抽绿,一片,两片,三片……然后叶色也由浅变深,鹅黄,浅黄,淡绿,葱绿,于是,要不了几天,一棵茁壮葳蕤的秧苗就展现在你的面前了。

⑥此时,已是深秋。苍山远黛,枯树寒鸦。一片片枯叶正在悄然落下,回归自然;几只雀鸟嘴里衔着枯枝败叶,正在忙着搭窝,作着过冬的准备。地里早已场光地净,玉米、大豆、花生、棉花,一切秋季作物,紧随季节的脚步,都已回到屋里,开始享受温馨的生活。麦子却不,趁着秋光还未走远,它们像商量好似的,白天跟着太阳,夜晚撵着星星,匍匐着,拉扯着,熙攘着,不遗余力地生长着,力争把根扎得深深的,把棵蓬得壮壮的,以待风雪的到来。

⑦随着气温的递次下降,在一个冷风吹袖的早晨,汹汹涌涌的寒霜终于来临了。来时,那霜像是带着一把利刃来的,吓得大伙儿都溃散了。莆柳蔫了,翠鸟也不见了;早些天还娇羞欲滴的红荷,也枯皱着脸,香消玉殒了。看那阵势,我放心不下,心想,这下糟了,怕是麦苗也撑不住了,于是怀着忐忑的心走向麦田,我发现它不但没有死去,反而它的叶片越发地变得肥厚了,腰杆敦实了,叶色更加的浓绿碧透了。

⑧此时,我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的,这在农作物学上就叫“春化”。由于麦子经过了春化阶段,也就是说,经过了寒冷的锻造,因此,用麦子磨出的面,成型,能够加工成各种面食,吃起来也筋道,有味。细想想,那是因为它凝聚有一种魂魄在里面。而其它作物,由于没有经过春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经历风霜的考验,因此吃起来,其味道就大打折扣了。

⑨无论说它是一位卓越的战士,还是说它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都不枉谈。你瞧,在这万籁俱寂的当儿,一切生命都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只有它——麦子,在别人都休息的时候,却别出心裁地攀爬了。它在想,你老天爷不许我长地上的苗儿,趁着没人打扰,那我就安安静静地长地下的根吧!

⑩于此,我想起了上中学时老师在生物课堂上讲的话,麦子,之所以它能结出让大家都喜欢吃的优质口粮,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有一个庞大的根系,能够让它摄取到四面八方充足的营养。而这个比它身长还要长的庞大的根系,都是在这个冬季潜心努力的结果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子的成功,还应该感恩这段难得的人生历练呢!

⑪当天气冷到极至时,大雪终于是落下了。雪,是春天的使者;雪来了,那些生命的强者,自然又是奔跑在春天的路上了。此刻,徘徊在风雪弥漫的田埂上,我似乎看到,紫燕喳喳地已经站在起跑线上憧憬未来了,塘柳也甩动着它婀娜的腰肢露出鹅黄了,梅花也欢天喜地地绽放枝头了,翠竹也不甘示弱地临风挺立了。若说它们,这不足为奇,因为它们都是“青帝”眼中的佼佼者,是人们心中尊崇的为数不多的英雄,是勇士。要说能让我引以为奇的,那当然还是麦子。因为,最普通,最大众,始终青青一色,表里如一,且能够在严冬的大熔炉里走出来无怨无悔地养活着地球上1/4人口的生物,也只有麦子。

⑫严冬,对庸者,是险山,是恶水,是一道永远也逾越不过去的屏障;对勇者,是靶场,是砺石,是一座让自己浴火重生的摇篮。雪,对懦夫,是腥风,是血雨,是一道永远都打不败的拦路虎;对智者,是春风,是蔚红,是使自己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瞭望台。麦子,当然是属于后者。

⑬经过一个大冬天的休整复苏,养精蓄锐,待春天真正到来时,麦子就可以系紧鞋带,永不回头地一撒腿跑到终点了。

⑭站在春天的门槛,麦子几乎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径直跑向终点的。其实,麦子就这么简单,没有曲曲弯弯,城府不深。不像是枣梨杏桃,先要经过姹紫嫣红的前戏,再来一番“绿肥红瘦、雨虐风骤”的感叹,才能结出果实;不像是高粱,把果实举得高高的,作炫耀之状,让人觉得它高不可攀;也不像是红薯,深深地把果实埋藏在地下,让人对其心生不可琢磨的疑惑。麦子就是这样,长得简简约约,憨憨厚厚,像是朴实的农民,没有花花肠子,在别人还沉浸在春天里游山逛景时,为了一个目标,它弯儿也不拐,就一个心思地匆匆分蘖,拔节,抽穗,进而扬花了。

⑮麦子,倾其毕生,熬过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苦旅,终于在布谷声声的六月,扬起了笑脸,结出它心心念念的叫做麦粒的果实。把麦粒托在手里,晶莹,剔透,骨感,沉重,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分明是用眼泪凝成的岩石

(取材于张富存同题文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魂魄:用了拟人手法,是麦子不惧寒冷锻造、不怕风霜考验精神品格的形象说法。
B.别出心裁:指在其他生命都停止生长的冬季,麦子却与众不同,依然在向上生长。
C.养精蓄锐:指麦子在冬季发展庞大的根系,蓄积力量,为春天迅速生长做好准备。
D.眼泪凝成的岩石:运用比喻形象暗示麦粒成熟过程经历了苦心志、劳筋骨的锤炼。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麦子从播种、发芽、抽苗、扎根、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直至成熟的过程。
B.文章顺叙中有插叙,一处是在书上看到的农作物“春化”过程,一处是生物课上听到麦子根系庞大。
C.文章用了象征的手法,麦子是普通劳动者的象征,作者借麦子托物言志,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礼赞。
D.本文表达方式多样,句式多变,运用多种修辞,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3.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作用。
4.本文题目是“向一颗麦子致敬”,请结合全文,谈谈“致敬”的内容。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请各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2024-01-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城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迟子建

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了。只记得它很大,门一重接着一重,窗一扇接着一扇,房间一间接着一间。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沉静而又略嫌冷淡地望着我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我注意到屋子没有大窗口,那栗色的窗子又一律是木格的。木格很细碎,就仿佛是横在窗上的一把把剪刀一样,把射进屋的阳光给凭空剪得零落而黯淡,所以几乎很难看到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和昏暗生发出的幻想,也会像河里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

②这是绍兴,而绍兴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鲁镇。已是子夜时分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大排档正在高潮上。那排档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巷,有些歪斜,而正是这歪斜,使它显出了随意、世俗和浪漫的气息。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摊位一座连着一座,清一色的塑料棚顶,每个棚子大约放四五张圆桌,每张桌都能容七八个人。摊前的煤火通红通红的,炒菜的声音和着摊主招徕客人的声音,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这种时刻,我心中鲁镇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呈现了。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我还看到了吕纬甫在酒楼上讲述两朵剪绒花故事时怅惘的神情。我甚至想,如果不远处的护城河下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咿咿呀呀地唱个不休,我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家的豆子在船上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夜越来越深了,是凌晨时分了,我们却毫无睡意。

③次日,我起得很迟。沿着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北走,没有多远,老街就呈现出来了。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这种时刻,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这街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它的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房前的门楼各具特色,有的高而窄,有的矮而阔。房子多数是两层的小楼,但也有三层的。它们的色彩以栗色和苍灰为基调,屋顶的瓦却基本是深灰的,灰得年头久了,就泛黑了。不过它们与天色是极为协调的,仿佛它们就是天的底座。你不要小觑了这老街,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

④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以明净、妥帖之感。我推开了几处门楼,进得院子,更想直接地接近老房子,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也是老窗户。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影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了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看到了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后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眼神呆滞的祥林嫂。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放置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它让人有某种伤感和惆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⑤在那条老街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着白衣的盲人。他用一根细而长的竹竿探着走路,走得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看来他对这老街熟稔之极,老街也许是他的眼睛仅能看到的一道光。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我能望见护城河上的拱形石桥。那桥是灰色的,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它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上的房屋,看见灰瓦和飞檐,它们像漂浮在鲁镇上空的凝重的浮云,让我陷于回忆和思索之中。

⑥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的故居到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自甘其辱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直至他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努力画上的那个圆圈,都仿佛是神秘的、可爱的,让人憎恨而又同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

⑦绍兴似乎总是阴气沉沉的,我心目中的鲁镇因了这特定的天色而一直伫立在眼前。它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的,白天有暗夜的气象,而黑夜又有白天隐约的影子,一如鲁迅作品带给我的气息,黑暗与光明交织。待我把目光再转到石桥上时,竟然又看见了先前在老街里遇见的那个盲人,他怀抱着竹竿,坐在石桥上。但他不是沉静地坐着,他不时地转身,用竹竿去抚弄柳树,于是就有一些微黄的柳叶天女散花般地被打落。它们落在水里,向下游荡来,渐渐地接近我们所坐的茶楼。我多想在它们经过的一瞬间泼一杯清茶在它们身上,可我怕同行者笑我痴狂,而且我也不敢肯定,它们确乎能够领受茶的芬芳之气,于是只是静看着它们一摇一摆地远去。

(取材于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立足于绍兴黑夜与白天的色调,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眼前所见的大排档、老街等景象,极具画面感。
B.“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一句,反映了绍兴不够浪漫,让人失望。
C.作品将绍兴的现实场景与鲁迅作品中的众多人物自然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D.老街上的白衣盲人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的步态,让作者感受到老街生活的从容平静。
E.作者认为绍兴是一个让人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正是这一方乡土促使鲁迅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何说“绍兴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鲁镇”?
4.文章标题中的“黑夜与白天”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4-01-13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麦地

邓飞

①麦黄一晌,整个田野被阳光浸泡得一片金黄。一棵棵麦,就在那晴朗灿烂中,完成它们生命的最后过程。从麦芒开始,然后是麦穗、麦叶、麦根,麦地一点点地归还着它的绿色。麦节也逐渐硬朗,挺直。风匆匆地走过,先还能见着微漾开去的细浪,从这边到那边,让整个村子,都满透了沁人心的新麦芳香。但很快,麦地上空,便再见不着风的形状了。黄熟的麦穗骄矜地挺立着,或害羞地低垂着,沉思着。每一穗,都泛着饱满的成熟的辉光,细长,尖锐,针一样,刺得我们的眼睛生病而亢奋。

②父亲微眯着眼,来到麦地边时,麦穗们正被轰轰烈烈的阳光,烘烤得噼啪作响。在那焦脆干爽的声音里,父亲掐下一枝麦穗,仔细看了看,然后合起粗糙的大手,一搓一揉,又一搓一揉,吹净麦壳,数数掌心里窝着的麦粒。再喂进口里嚼嚼,品品,嘴角边就由不住浮出一丝微微的笑意。然后,就带了这笑意和满口清新、微甜的麦香,回到屋前的那株古槐下,继续磨那一把把镰刀。

③那时候,天瓦蓝瓦蓝的,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悠悠缓缓,时驻时移。麦地和天空辉映着,黄蓝分明。在天地之间,父亲赤裸的色脊背和那苍褐的古槐一起,站成了一种永恒的象征。古槐静穆着,父亲也静穆着,只有镰刀和磨石砺时,发出的嚯嚯声响。单调、刺耳,却极富节奏感。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镰刀的锋芒和麦地的辉煌,灼得我的灵魂隐隐眩

④那时候,我站在麦地边,站在父亲站过的地方,焦灼地守候着那些残余的青色。阳光亮晃晃地落在我的肩头,落在我的眼里,落在被我凝望着的麦地上,辉煌而耀眼。我望着麦儿们,麦儿们望着我,表情朴而宁静。我们谁也没说话,但谁都感受到了那种浑然一体的温馨与谐和。

⑤第一镰麦割倒了。人们期待已久的麦收,也终于开始了。麦儿们黄熟后,怕风怕雨,怕迟了慢了收不到家里。所以,麦收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紧张,匆,火暴。乡人谓之“龙口夺食”——头还是一片纯然静寂的麦地,此时已涨潮一般,沸腾得热火朝天了。举目望去,田野里,到处都晃动着割麦者的身影。起起伏伏,似乎连麦地也因这起伏晃动,而微微地飘浮了,荡漾了;时升时沉的,正如麦地和农人的命运

⑥阳光蒸腾着,烘烤着。麦秆、麦叶焦脆地燥响着。麦地似乎就要冒烟,就要哔哔剥剥地燃烧起来了。而挥舞着镰刀的农人,便仿佛是忙碌的救火者。他们的身子,躬伏得比麦儿们棵还低;他们的面庞,映衬得比麦穗还黄;他们的双手和镰刀,缓缓地移动在麦地和麦秆之间。

⑦偶尔,他们也会略略停下来,挥一挥汗,或将一根根粘在身上的麦芒下,掷向午后的阳光里。在他们额上、脸上、胳膊上、脊背上,一道道浑黄的汗流,渗着,滴沥着。流进眼里,涩涩的刺痛;流进嘴里,咸咸的腥苦;流进脚下的土里,磁磁地冒烟。衣衫湿透了,脊背灼烫了,但麦也纷纷倒了。所以,他们虽是一身尘汗,满脸困乏,素朴憨拙的笑,却依然在脸上绽放着。那疲惫的神情里,也显示着一丝丝满足,仿佛辛劳一生,最终得到了应当得到的东西。而每当一割完,他们也会直起身来,舒口气,望望天。他们的眼眯缝着,因为过重的“虚火”微肿着,像两粒放大了的橙黄的麦粒。

⑧麦们终于在那一片沙沙声中割倒了,捆了,运到院里了,堆成小山一样的垛了,被连枷噼噼啪啪地敲打着了。麦地便像产后的母亲,陡然间塌陷了许多的敞豁着,疲惫而宁静。

⑨留在我记忆里的麦地,最后总是一片零乱、赤裸和疲惫。只有一行行麦茬秃露着,在早晚间渗着冰凉冰凉的露滴。而父亲已牵了牛,扛着犁铧,来翻耕割后的麦地了。麦季后的父亲,越发地瘦、矮锉了,似乎又被那些农事搓磨掉了一截。父亲的眼,也红肿着,微微地眯缝着,像两颗放大了的麦粒。父亲默默地耕着。偶尔炸响的两声脆鞭,轰然惊起在田边地角觅食的雀鸟。潮湿乌黑的泥浪翻滚着,掩埋了最后的麦茬。

(文章有删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心(pí)               色(lí)                 砺(dǐ)                 (yùn)
B.匆(jù)               (zhuō)            (shǎng)          下(zhān)
C.渗(lù)               倒(yǎn)             (lǒng)            (zhā)
D.院(chǎng)          的(sì)               割 (yì)               (xuē)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句理解上:第①段中第一处画波浪线的语句,是说麦子从根部开始逐渐地变黄,即将达到成熟的时刻。第二处写出了麦穗或直或弯的情状,“挺立”照应着上文“麦节也逐渐硬朗,挺直”,“弯”照应着下文“每一穗,都泛着饱满的成熟的辉光”。
B.用词上:第③段运用了一系列颜色词,赋予麦收时分以一种画面美,还意指天气晴朗,有利于麦收。文章许多地方采用了叠音词,有着音韵美的同时,还呈现出口语化的特点,使文章带有一股乡土气。
C.手法上:第⑦和⑨段,都出现了这样的语句,即农人的眼睛像两粒放大了的麦粒。作者以比喻的修辞,既指农人因辛苦而导致过重的“虚火”;又含蓄地道出了农人经过辛苦的抢收,最终将麦子收到家。
D.结构上:文章以“一片金黄”开端,以“潮湿乌黑”结束,隐含着农民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期盼,以及他们年复一年的辛劳;抒发了作者对农民获得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又夹杂着对他们辛劳人生的悲悯。
3.解释第⑤段中画直线的语句“时升时沉的,正如麦地和农人的命运”的含义。
4.文章依次写了农人麦收前后的哪些行为?请加以概括。
5.文章以“麦地”为题,但为什么还要写“麦子”和“农人”?请简述理由。
2024-01-1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驿路梅花

王剑冰

①花瓣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②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

③能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目的地方,一定有它的不寻常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中国运销国外的商品也都是逾梅岭进入韶关然后到达广州入海。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梅岭都是当时的必由之路,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④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缺上去。

⑤梅随着或明净的雨或晶莹的雪一同洒落,说不准哪位诗人走来,会随着诗句曼扬,路渐渐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层次。梅开与未开,在梅岭都会生发缤纷的联想。一步步踏着光滑的石道前行,身上早已经汗涔涔的了。有人及早地到亭上歇息,驿路上无数大大小小的亭,当年苏轼是在哪个亭子歇脚呢?陈毅遇险时躲在哪一片林子,而有了《梅岭三章》的绝唱?

⑥我转换两次飞机到达赣州,又走了很长的陆路才到大庾驿路,古人在途中得耗费多少时光?梅岭是中原最后一座山,多少人走到这里,都会有辞国望乡的感怀,尤其那些贬谪之士。唐初宋之问贬南粤时,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哀惋不已: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翦鸟,泪尽北枝花。苏轼、苏辙、寇准、秦观、杨万里、汤显祖,这些人过梅岭时无不神离泪飞。究竟有多少贬官走过这驿路,数不清了。他们成为梅岭一道特殊的风景。其实,过去了,也就安心了。正是一批批的人过往梅岭,促进了南粤文明的发展。苏轼不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欣叹吗?他在建中靖国元年北归时,梅岭迎接他的,仍是雪样的梅花,还有汤显祖,贬谪的时候,在南安听到太守女借树还魂的故事,方写成一曲千古名剧,大余还修了牡丹园念着他。所以还是放放那些沉重的心事吧,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梅孤清高洁,凌寒不惧,报天下春而后隐去,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忧烦、离愁郁暂时隐退,目光里盈满春的笑意,于是更多地有了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解缙、王阳明的足迹。

⑦终于上到了最高处,南托交广、西拒湖湘的梅关以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暨立于梅岭分水界上,从这里向南,就是广东地界,一个慢下坡弯向了同样盛开的梅林。虽没见什么人走上来,眼前却呈现出一片肩挑车运的繁忙景象。其间。荷兰访华使团从广州出发,沿水路北上觐见清朝皇帝。900名挑夫、150名护卫,熙熙攘攘走上梅岭,他们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问候,我得给他们让路了。那个时候朝贡或通商的除东南亚30多个国家外,还有欧洲荷兰、意大利等国,这条路也是西方同中国往来的使节路。

⑧在驿路的起点,我看到了章水边的码头,老得不成样子了,几棵树歪斜地伸进了水中,树旁还有拉纤的岸路,系船的拴石。一艘艘大船在纤夫的拉扯下靠岸。成千上万的脚夫涌上去,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紧张地搬卸,驿路上就连续不断地沉沉走过北中国的特产,而后换回所需的物品。当年文天祥在广东被抓就从这里下船,被解上北京,还有北伐军的步履,帝国主义的铁蹄,都在这里留下了记忆。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史籍典章都联通着这条路。很多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心里都装着这条路,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驿路上,叠压着无数的血泪、无数的呼喊和叹息,也承载着无数的盈满春意的诗魂,更烙刻着无数来自异域匆匆的足迹。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驿路回望中,百树梅花又竞相开放,或傍石古拙,或临水曲斜,那暗香盈盈的花瓣,将芬芳一个又一个千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梅花”贯穿全文,把梅岭风光与古道上的历史足迹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融在风景中的风景”指在梅岭花海美景包围下的梅岭驿路,写出了驿路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
C.第⑧段描绘了“老得不成样子”的“码头”、“歪斜”的“树”等意象,意在说明“梅岭驿道”从古至今一直只是悲情的代名词。
D.文中加入了作者于梅岭驿道目睹西方使节经行的段落,从而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意义,颇具巧思。
E.全文从“景”“人”“情”等多方面组织材料,将所见与所感结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形敬而神聚。
2.简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4.文末说“那暗香盈盈的花瓣,将芬芳一个又一个千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内涵。
2024-01-1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人尹

葛亮

①认识尹师傅,这大约要从朝天宫说起。

②我成长的城市,是中国的旧都。老旧的东西是不会缺乏的。朝天宫具有庙会一类的性质。那时候的朝天宫,远没有现在的博物馆建筑群这样规整,有些凌乱。也是因为乱,所以带有了生气。有一个很大的类似跳蚤市场的地方,当时的气息很有些像北京的天桥。这市场里,有卖古董的,真假的都有;有做小买卖的,完全与艺术无涉;甚至还有敲锣鼓耍猴卖艺的。当然,还有一种艺人,是有真本领且脚踏实地的。他们往往有自己一担家当,左边放着原料,右边摆着成品。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是即兴表演式的。比如吹糖人的、剪纸的,都极受孩子们的欢迎。

③而尹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个。

④如今记忆犹新,尹师傅在当时,是朝天宫的一道风景。凡到朝天宫,我是直奔他那里而去的。尹师傅的形貌,算是很有特色,总戴着度数很高的眼镜。眼镜腿似乎断过,缠着厚厚的胶布。藏青的中山装也陈旧得很,领子已经磨毛了,上面有些油彩的斑点。只是神情的专注从未变过。

⑤尹师傅是个泥塑艺人。

⑥第一次买下了尹师傅的作品,是一只“大阿福”。这也是尹师傅做得最多的一种娃娃。其实是一种儿童样貌的神,很硕大。后来回忆起,大致相当于《千与千寻》里巨婴的形容。这只“大阿福”是我对尹师傅感兴趣的开始。泥塑并非南京的特产,这就使得他的本事在一众艺人中显得特立独行。加上他又总是很寡言,即使在一群年幼的拥趸注目之下,也依然是很安静地做手边的事情。他有一本画册,上面整齐地画着用自来水笔描绘的图案,下面标着价格。这是他作品的样本,你若看上了其中的一种,就指一指。他点点头,就成交了一桩生意。由于他严肃的神情和沉默的态度,往往磨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渐渐对他失去了兴味。当然他也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做他的事情。

⑦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对不明就里的东西,往往有一种执着。时间久了,尹师傅也终于认识了眼前的小朋友,并开始和我交谈。话题开初都是很简单和日常的,部分是出于一个成年人对孩童的敷衍。尹师傅的南京话十分难懂,这是因为他吴语口音的浓重。当我渐渐适应了他的口音,有一天,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做的东西,有点儿老土,并拿了附近剪纸艺人的“森林大帝”作为辅证,说明他不够与时俱进。尹师傅扶了扶眼镜,很认真地看了我一眼,依然没有说话。但我不知道,我的话却在将来造成了他手艺的改革。

⑧后来和尹师傅熟悉了,才从他的口中得知,他并不是南京人。老家是江苏无锡。无锡附近靠常熟有个地方叫惠山,出产着一门手艺,就是泥人儿。后来知道,这特产本有个凡俗的渊源,是寻常人家农闲时候的娱乐。因为它的全民性,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说法。这门手艺后来的商业化,使一些专业作坊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是袁、朱、钱几家。尹师傅的师承,就是这朱家。尹师傅有一整套的工具,从小到大,排在一块绒布里。最小的一个,用来雕刻五官的,是一根白鱼的骨刺。而对于戏曲的诠释,是他摊上的招牌,红衣皂靴的男人,瞠目而视。身边青衫女人,则是期艾哀婉的样子。我至今也并不知道是出于哪一出戏文。

⑨以后的某一天,我发现尹师傅终于开始因人制宜,作品中出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比如一休和尚、蓝精灵等等,都是热播卡通片里的,做得惟妙惟肖。神情间的活泼,很难想象是出自严肃的尹师傅之手。出于友谊与感谢,尹师傅曾经为我专门做了一个铁臂阿童木。这时候,我们家里其实已经摆满他的作品了。

⑩当我捧着阿童木,正欣欣然的时候,爸爸出现了。爸爸听完了一折《阳关》,正打算领我回家去。昆曲社和泥人摊,成了父子二人在朝天宫的固定节目。妈妈从来不加入我们,说人家都只争朝夕,你们爷儿俩可好。一个遗老,一个遗少,都赶上了。

爸爸看了看我手里的阿童木,目光延伸至摊子上的其他货品。过了一会儿,突然说,画得真好。

我相信这是由衷的话,多半来自他的专业判断。我一阵高兴,想爸爸终于认可了我的兴趣与品味。

尹师傅头也不抬,轻轻地说,三分坯子七分画。也没什么,都是些玩意儿。

爸爸说,不是,这是艺术。

尹师傅沉默了一下,手停住了,说,先生您抬举。这江湖上的人,沾不上这两个字,就是混口饭吃。

都听出他的声音有些冷。

父亲便请尹师傅来家坐。在我的不断请求下,尹师傅的推辞显得很无力,随我们来到家中。一到家中,尹师傅眼睛就瞥见了茶几前的一幅山水,脱口而出:倪鸿宝

这的确是倪元璐的手笔。爸爸遇到知己似的,说,师傅对书画有研究?

尹师傅欠一欠身:翰墨笔意略知一二,“刺菱翻筋斗”的落款,是最仿不得的。

爸爸说,师傅是懂行的。

㉑尹师傅说,让先生见笑,胡说罢了。

㉒爸爸沏了茶给他。他谢过,捧起茶杯,信手抚了一周,轻轻说,先生家是有根基的。

㉓爸爸会心笑了,这些老人留下的东西,前些年可不好守。

㉔尹师傅说,也亏了还有先生这样的人,祖上的老根儿才没有断掉。

㉕爸爸终于说,师傅,别叫先生了。叫我毛羽就好。

㉖尹师傅又半躬一下身,说,毛先生。

㉗其实我并不很清楚是什么造就了尹师傅与我们父子两代人的友谊。以后爸爸来朝天宫,总也要到泥人摊上转一转,与尹师傅聊上一会儿。我并不很懂得他们在聊什么,但看得出,他们是投机的。甚至有的时候,尹师傅会忘记了还有做生意这回事情。这时候,他木讷的脸相也有些不同,变得些许生动起来。

(有删改)

注:①倪鸿宝:即倪元璐,号元宝,明末书法家。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泥人尹转而制作一休和尚、蓝精灵等卡通人物的关键是我坦诚、直率地指出他的问题。
B.泥人尹称作品是“玩意儿”,认为自己只是混口饭吃,体现了他对于自己作品的不自信。
C.爸爸和泥人尹精神世界的契合,促成了泥人尹从“严肃的神情”到“脸相生动”的转变。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事不受时空束缚,自由灵活,展现了一个儿童眼中的泥人尹。
E.文中第八段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泥人尹手艺的渊源和师承,丰富了小说内容。
2.小说第二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尹师傅身上所体现的“匠人精神”。
2024-0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旷古之香

①不久前去了一次汾阳。汾阳属晋。此行, 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入晋。 晋自古就属炎黄尧舜之率,禹夏殷商之土,周秦汉唐之源。唯其煌煌如此,巍巍如此,我这个自知行囊稀薄的辽东客在去的路上就摆正了姿势,那就是高山仰止,尊而敬之。好在此次来汾阳,行程非常简单,看杏花,喝汾酒。我不懂酒,也不擅酒,那就更简单了,只看杏花。

②对于杏花,出生在北方辽南乡村的我并不陌生。记忆里,河冰消融,燕子归来,都算不上热闹,只有杏花如雪,才是真正的锣鼓喧天。杏花从不挑肥拣瘦,农夫村人随手将它栽种在田埂上或是自家院墙内。土生土长的杏花,曾陪伴了无数乡村孩子的童年。仲春时节,影影绰绰的杏花,与河面的晨霭、屋顶的炊烟便混成了团,在我的心底凝成化不开的一片离愁……直至今日,即使离乡好几十年,老家屋后那一树杏花的姿影,一直在我的念想里婆娑着。

③关于杏花,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缓解我在汾阳看杏花的惊讶。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太多的杏花,看到了太多别处没有的杏花。

④汾阳的第一片“杏花”,开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时至今日,它们是以河滩淤积的姿态隐身在望不到尽头的、黄尘弥漫的史前烟火里。

⑤去时已是日影西斜,看杏花的却不止我一个。所有的车和人,都静静地伫立在那条繁忙的国道边上,目光迷离地向那片洼地张望。以前皆为沃土良田,如今已大多弃耕,只见大片的荒草野蒿丛中,浮出一块醒目的石碑。想走到近前看个清楚,却被路边围护的铁网拦住了,而且被告知,附近一带没有缺口。我便问,碑上写的什么?答曰:杏花村文化遗址。原来,遗址所在之处,属于今天的汾阳杏花村镇东堡村,故以杏花村名之。一下子,我也有了好多人都在说的穿越感。

⑥我相信,六千年前,这里一定有杏花盛开。不止如此,这里还闪射出一道文明曙光:六千年前,这里不只有杏花,还有粟麦菽粱。细心的考古专家,在太多的陶碗泥盆里,拣出了一只小口尖底瓮,据此断言,在六千年前的汾水岸边,先民们就已经把蒸熟的谷物放入瓮中,酿出了华夏谷物酒的第一缕清香。就是说,六千年前的杏花村,既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初始之地,也是中国汾酒的原乡。酒的发明者,既不是仪狄,也不是杜康,而是一群无名的黔首。

⑦汾阳的另一片“杏花”,开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它以分行文字的形式,与一个诗人的名字一起,印刷在《唐诗三百首》里。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此诗的作者叫杜牧,本想早一些走上仕途,却生不逢时。于是,在大唐晚季的某年某月,跌跌撞撞来到了汾州。天不作美,他被一场淫雨浇得狼狈不堪,只好问路寻酒,以释春愁。可是,他自己也断不会想到,不过是酒醉之后的随口一吟,怎就成了千古绝唱?

⑨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因与果,瞬间生成。尽管酒早就有了,杏花村也早就有了,可是杜牧没有来。它们只好耐心等一千多年前的那个雨天,因为牧童的一个手势,杜牧的一顿闷酒和一首诗,这个世界才有了一个诗酒相伴的杏花村。于是这片神情凄迷的杏花定格为一枚灿然不凋的村徽。

⑩杏花与酒,本不相干。因为杏花村的酒,并非杏花所酿。但是,正是他的一首小诗,在中国人长达一千多年的语境里,杏花村就是酒,酒就是杏花村。汾阳的杏花,已然是汾酒的代名词。

⑪其实,早在唐以前的南北朝时代,汾酒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史载,北齐的武成帝曾在给胞弟的信中称赞汾酒。而杜牧之后,还有袁枚。一册《随园食单》,让汾酒之名达到了顶峰。天下之大,酒类杂多,只有散发着浪漫花香的汾酒入了皇帝、诗人、美食家的法眼,源远流长,泱泱千年,未曾有过空白。因此,说它是酒的活化石,一点都不为过。

⑫汾阳的第三片“杏花”开在一座肇始于清末,名为宝泉益的酒坊。如今,酒坊已改叫杏花村老作坊博物馆。

⑬在这里,展出了两款晚明山西籍名士傅山的题词。其一曰:得造清香。其二曰:清香天下。是的,由明末到清末,杏花村汾酒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向天下走去。当年,宝泉益东家不惜重金,聘请的掌柜和师傅都是杏花村最好的酒工。因为,他接过的是杏花村的香火,它传承的是杏花村的祖脉。公元1915年,用杏花村古井水酿的酒,宝泉益果然从大洋彼岸骄傲地捧回了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汾阳与旧金山,隔空相望七万里。汾酒的清香,真就越过了浩瀚的太平洋,飙向了全世界。

⑭汾阳的朋友总跟我说,汾酒的清香,就是杏花的清香。因为杏花是汾酒的 DNA。言之凿凿,我甚以为然。

每一滴汾酒里都有一片杏花。那是绵绵了六千年的长香幽袭,悠悠了六千年的暗香浮动。

(取材自素素同名散文)

1.赏析结尾划线的句子。
每一滴汾酒里都有一片杏花。那是绵绵了六千年的长香幽袭, 悠悠了六千年的暗香浮动。
2.请根据文意简析第②段的作用。
3.本文围绕三片“杏花”展开,酒香与杏花香交融,形成了绵延六千年的旷古之香。请根据文意分别阐释每片“杏花”的内涵。
2024-01-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