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主编   

凌鼎年

四叔做梦也没有想到,活到七十出头,半截子入土的年纪了,突然被推举为《昝氏文化》主编,还是全国性的,你说这能让他不激动吗?

按理、一个姓氏的家谱、族谱、宗谱的主编都是由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家族名人出任的。①在昝姓里,再怎么排,也轮不到他四叔。

四叔是大学生不假,读的是师范,做的是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在他身上体现的就是红烛精神,燃尽自己,照亮他人,从没有想到名扬天下和千古流芳。

因为做老师,四叔有个职业习惯,看到别人的文章中有错别字,有语法不对和逻辑不通的,他就会指出,就会去改。他有个学生叫昝无极,做了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昝无极对四叔这位老师很尊重,知道老师的长处,就聘他为出版社编外校对员,多次请他帮助校对书稿。四叔每次都认真得像批改作文,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昝氏宗亲联谊会成立时,昝无极被推举为副会长。其实就挂个名,他实在没有时间去管这额外的事。后来,昝氏宗亲联谊会提出要编一本《昝氏文化》,会长对昝无极说:“你是副会长,又是出版社的副总编,这《昝氏文化》的主编非你莫属。”

昝无极在出版社是分管业务的副总编,每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去编《昝氏文化》。他提出:“请我的老师昝四叔出任主编,他一定能胜任。”

既然昝四叔是昝无极的老师,既然昝无极极力推荐,大家也就同意了,就这样四叔走马上任了。

开始很顺利,四叔参考了其他同类书的体例,拟出了目录,有昝氏历史、昝氏名人、昝氏名胜、昝氏传说、昝氏族谱、昝氏堂号、昝氏文化争鸣等栏目。

四叔做得很细,昝氏名人部分规定了历史名人以搜索引擎上查得到的为准。当代名人,政界副处级以上,军界大校以上,科学界高级职称以上,教育界副教授以上,医卫界主任医师以上。文化界省级会员以上,还增加了海外名人、著名企业家等。

编委会通过后,大家就分头去收集资料。资料由四叔整理、修改、编辑、统稿。前前后后近一年时间,四叔拿出了初稿,约50万字。

为了少一点遗珠之憾,来个皆大欢喜,编委会把目录发到了昝氏宗条群。③言明请各位宗亲提意见,以便各方认可,尽善尽美。

不久,反馈信息来了,说漏掉了某某,某某某,这好办,只要把相关文字补齐就可以了。但问题是有人不服,譬如有人说:“我不是教授,没有参加职称评定。但我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为什么不能入选?”

四叔为难了,你说你是当地名医,拿什么来证明呢?就那几面病人送的饰旗,有权威性吗?如果凭此收进,此先例一开,其他人看样学样怎么办?还有个出版过三本诗集的诗人说:“我确实没有参加省作协,但我是不屑,请我参加我也不参加,那些参加了省作协的,有的只出版过一本诗集,能与我比吗?”

一了解,这位诗人的三本诗集都是自费出版的,从没在正规的报刊上发表过像样的作品。还有人说:“什么诗集,文化垃圾而已。”

听谁的好呢,四叔更为难了。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更难摆平的是企业家。什么叫著名企业家?如何量化?以产值论,还是以厂房面积论,还是以有多少员工论?或者以生产哪个品牌论,还是以每年交多少税论?

四叔头都大了。

有企业家大言不惭地说:“只要把我的企业列入,我赞助5万元。”还有企业家说:“把我的照片刊登了,我买500本……”

有一位留名昝正义的发来消息说:“昝百世出任过汪伪政府的伪职、应属汉奸,怎么可以列入历史名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还举报说:“昝新田局长已被留置了,昝有银网红偷税漏税,正被有关部门罚款,可能被列入不良艺人名单,收在书里、传给子孙、不是败坏整个昝氏的荣誉吗?”

四叔本来一到晚上,头碰到枕头,几分钟就进入梦乡、一觉睡到天亮、从不醒、从不起夜。但自从收到了这一条条消息,弄得他头都晕了、晚上失眠了,就算睡着,也似睡非睡、一夜醒来几次,眼圈也黑了,人也瘦了。

四叔老婆对他说:“你呀,就是个无名小卒的命,命里无时莫强求,充什么好汉去当主编,主编有那么好当吗?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你当出麻烦了吧。辞了辞了,在家吃太平饭不好吗?”四叔考虑再三,觉得自己不是当主编的料,就向编委会提交了辞去主编的申请。他还向昝无极一再道歉,建议由昝无极出任主编。

一晃又是半年过去了,《昝氏文化》还不见出版、不知会不会夭折。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很有特色,如“昝正义”寓意正义的力量;“昝有银”则寓意追求金钱而置法律于不顾。
B.四叔被推举为《昝氏文化》的主编、他为此感到激动,因为从没有想到名扬天下和千古流芳的他而今能名扬天下和千古流芳。
C.文中补充交代了四叔的职业及职业习惯、既揭示了四叔担任《昝氏文化》主编的原因,也为后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D.四叔老婆的一番话点醒了四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确不能胜任主编工作,四叔一番思考后最终提交了辞去主编的申请。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表明了四叔在昝姓家族中的地位,正因为这些、所以他做主编时遇到各种刁难。
B.句子②阐明了大家同意让四叔担任主编的原因、侧面反映了昝无极在家族中的威望。
C.句子③是编委会在初稿完成后做出的决定、正是这一决定使得文章波澜顿生,可读性增强。
D.句子④“大言不惭”一词体现了小说的情感倾向,批判了利用金钱解决问题的市侩思想。
3.从被推举为《昝氏文化》主编到最后提交辞去主编申请这一过程中,四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分析。
4.有评论家指出、好的小说要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结合小说的结尾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晓风杨柳

唐弢

柳枝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

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这时才觉得有点朦胧,然而也给那跷石板的声音惊醒了。他索性从床上缓缓地竖起上身,披上了上衣。

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

隔壁传来一阵鼾声。

还想……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他恍然记起二十年前,在镇北将军的幕里,和这个黑而且丑的面孔是同事,这个人非常会说话,会钻营,成天和这个那个忙着什么,从来不见他发过火。闲来就擎着一本相书,因此也很喜欢批评别人的眉毛生得太低、鼻子太尖、口腔不应该那么小之类的话头。他能喝几杯酒,和自己倒还相得。自从抛弃宦海生涯,就一直没有想起他,他升了官,发了财,因此心里对他越发淡漠了。虽然听说他颇有异志,终以为未必是事实。三年前他收复关中,朝廷很有中兴的气象,自己高兴得很,本想北上游历一转,谁知……

唉!唉!但愿这不是事实呵!

刘寄奴不会做皇帝吧?

院子静悄悄的,石板地偶然有飞鸟的影子掠过,那只黑狗已经跑得不知去向,风吹着柳树,时时落下一瓣两瓣枯叶来。他踱到板门边喊:阿舒!

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炙黑了的脸孔,带着忧郁的表情,他垂着手,很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

渊明挥了挥手说:没有什么。

赵家伯父昨天差人来说,请你今天去喝酒。

……

渊明正在赵家喝酒。

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喘息着说。

什么大家合口问。

唉!阿宣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

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

……

亥时了,陶宅里还没有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疲乏而又忧郁,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身边放着一只竹箧,他好像在整理什么,脸色是那么枯黄,刻板,仿佛病酒的样子,使人看不出一点活气来。

菜油灯点了半夜,那一点黄豆似的火焰。寂寞地泛出了幽绿的颜色。

唉!渊明长叹一声。

窗外的月光晶莹地照着,院子里像是洒了水。

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过了一会。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叹气说。

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

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

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青……唉!唉!

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

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楚了,但现在就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错的。

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

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

“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

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

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

阿宣吃了一惊。

年青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

留名声的事情,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

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

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

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灯光更加暗下去,蚊虫唱着歌,蝎子偷偷地爬出来,在泥壁上布好阱。

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他觉得人类是没有理智,没有情感,蠢过于一切生物的东西。他悲愤,愧悔。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渊明感到一阵内疚。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

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写了《咏荆轲》,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

杨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两段都写到晓风、杨柳,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氛围,烘托了人物心理,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B.文中通过渊明对“二十年前”刘裕的回忆,表现了刘裕能说会道、善于钻营、热衷交际的性格特点。
C.“蚊虫唱着歌,蝎子偷偷爬出来,在泥壁上布好阱。”此处景物描写与陶渊明此时的恐惧心理相吻合。
D.本文围绕刘裕篡东晋政权的史实,虚构了陶渊明的言行和心理,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的思想内涵。
2.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初元年”以不同的形式在阿宣口中反复出现,侧面反映了改朝换代已成事实但陶渊明仍不愿相信的心理。
B.“疲乏而又忧郁”“脸色枯黄,刻板”等描写表现出陶渊明得到刘裕篡位确切消息后内心的极度郁闷和绝望。
C.“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青……唉!唉!”写出了陶渊明对当年行为的愧悔和现在的无奈。
D.“畜生!”这一声厉喝,打破了父子之间心平气和的谈话场面,表现出陶渊明对儿子无血气、无大志的失望。
3.对于刘寄奴篡位,从消息不明到确定,陶渊明都做出了哪些反应?请简要分析。
4.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陶渊明:“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篇小说就塑造了一个并非恬淡退隐的陶渊明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她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

时间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我想,可能是不想把晦气留在自己家里吧。

舅妈说: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就当我这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

我需要她的照片,你们找出来,我来挑一张。

舅妈转向小卿:快去把照片拿出来。小卿指着墙角处放着的一个搪瓷脸盆,小声凄凄地说:喏,都在那里。

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脸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那可怜的灰烬还保持着照片的模样。舅妈声音尖厉起来,抓住小卿的细胳膊:你把照片都烧了!这是为啥?

我娘没死,她找我爹去了。小卿嘤嘤地哭出声来,她不相信母亲离世了。

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您看,这个行不行?我只找到这一张。您说一个年轻女子,天天在外面疯跑,净和一些陌生的人打交道。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

大概十三年前吧。舅妈说。

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一个很大的险。

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面对草稿,他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我反复看着那张旧照片,看着照片上青春而朦胧的脸庞,再看看素描纸上,那一个意气风发而清晰的面孔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师傅疲惫不堪地说:明天早晨收尾。

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

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

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

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胆战心惊地看着他,束手无策。

师傅说:我重新画。

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

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

为了保护,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临睡前,我看了画夹最后一眼,眼睛才沉沉地闭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从床铺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声音仿佛来自屋外,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脚落下去,感觉像是落进了深渊之中。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我的脑子瞬间便凝固了。

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不死心,走遍了整个城里,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她面色凝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哀伤。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

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里。我们站在一张合影前,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等我们哭完,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

我想请你给我娘画一张像。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

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

我潸然泪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小卿的舅妈邀请杨宝丰为小卿失踪三年的母亲画遗像来引入故事。
B.小说没有直接描写隐秘战线的事情,而是通过画像这一普通事件来反映,于细微处见精神。
C.画师勉为其难地画像和画成之后烧掉画像,主要是他也认为小卿母亲未死不愿为其画遗像。
D.自行车铃声给师傅带来巨大惊扰,暗示了师傅对画像失踪后可能带来风险的担忧。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小说从“我”的角度去观察揣摩人物,抒发情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B.小说善于借助物象推进故事发展,如合影照片的出现,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解答了前文的悬疑,故事情节有了突转。
C.时间背景1944年、1951年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白色恐怖,“火”燃烧面积扩大,象征革命的兴盛。
D.小说只叙述了画像未完成和烈士纪念堂的故事,而革命者的形象需要读者自己构想,这种留白手法使小说显得含蓄而有张力。
3.师傅为什么要烧掉倾注了大量心血且即将完成的画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小说情节主要围绕“画像”展开,一波三折,画像最终也无法完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如何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1.下列使用以上两个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中加点成语造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解读《促织》,只要抓住“人虫之变”的情节并深入挖掘,课文主旨就会迎刃而解
B.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台儿沟的面貌日新月异,古老的土地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C.孙犁通过塑造水生嫂形象,表现了“中国妇女”温柔多情、坚贞勇敢的题中应有之义。
D.归有光那种在命运面前的无可奈何,在《项脊轩志》的相关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文中两个划横线的“薄薄的凄凉”,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请分析其妙处。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可以改成:“翠翠觉得缺少了什么,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忍受不住生活太平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瓦一世界

王剑冰

过了潇贺古道,一路走来,一路是荒川野岭。但还是要走,只有走,才能听到呼唤,找到故乡。

这里曾是蛮荒之地。离乡背井的人,以一片片的瓦,抱团取暖。黄姚,也就成了汪洋里的一条船。当有人再次从这里出走,怀揣着的,一定是一次次的无奈与顾盼。

天还未亮的时刻,母子相送相别的身影,投射在村子的石板上,投射在村外的小桥上。游子的离去,从此成了游离于屋顶的一片瓦,使得母亲的心里,漏风漏雨,长时间潮湿。

走过无数的荒川,无数的野岭,终于在一个早上,随着一缕霞光,看到了一片瓦的世界!还有什么比这缕霞光,更为让人惊喜?

对于荒川野岭,这片瓦的世界小了点儿。但在游子的心里,却是宏阔无限。他知道,哪一片瓦下有母亲的泪眼,哪片瓦下,藏着童年的梦幻。

故乡的瓦呀,什么时候都是游子牵系的一只风筝,飘得再远,也不会失散。

一群鸽子,在瓦的上空旋飞。它们就像是一朵花,每一叶花瓣都保持在自己原有的位置,无论怎么旋转,都不会分散。它们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飞到那边,简直是撒网一般,打开,收回,再打开,再收回。自在极了。九点的阳光照过来,成片的瓦与成片的鸽子被瞬间照亮,灰白对立而分明。鸽群飞出去,是一片闪烁的银色叶片,回转过来,又显现出羽翅下的暗影。它们就这样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我后来在高处看到了鸽子的栖息处,那是瓦房下边的一个平台,鸽子早上就从那里像散弹发射出来,带着悠悠的声音。看不到鸽子的主人,他似乎悠然于鸽子的出发与回归。

古戏台矗立在村口,那些瓦为戏台遮挡了风雨,也聚拢了戏台的声音。戏台是人生的缩影,戏台上的瓦,也是人生的见证。

晚上在戏台一角,听几个老者闲聊,其中就聊到了瓦,瓦带出的一个故事,就像是舞台上的戏曲。

一个人半路上遭了蛇咬,被黄姚的一户人家救下,并且背到家里养伤。蛇咬在小腿上,主人用嘴吸出蛇毒,又熬药敷治,使得昏迷的那人起死回生。调养几日后,那人能走了,便拜谢主人离去。

此后主人依然撑船下河,耕田作息。人们都说主人太实诚,人家给钱都不要。主人一笑了之,一个人的秉性,本就不是要图什么。

过了月余,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村里的狗叫了半宿,终于让鸡鸣压了下去。主人打开屋门的时候,看到了一堆瓦。

那些新瓦,摞了一层又一层,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门口。

消息传开,众人都来看稀罕。有人看到一片瓦上有字:萍水相逢,舍命相救,金钱不受,添瓦致意。

原来别人家都已建起瓦房,主人却一直住在草屋里,那人问过主人,主人说不急。

主人等不来那人,又长期寻找不遇,在村人的劝说下,只好将一房茅草,换成了新瓦。自此添了一个瓦缘佳话。

一片瓦,是指的小概念,也是指的大概念。小概念就是一叶瓦片。大概念,可就是一个瓦的世界了。

瓦在黄姚成为利用率极高的器物。

一个小店门前,一块块的瓦,变作了一块块的田地,田地里生出各种植物,玉米,稻穗,桃花,它们装点了小店的氛围。

这是瓦的作用,瓦同田地的性质一样,都能体现出乡愁意味。

看到了一种筒瓦,两块筒瓦即可成为圆圆的一个筒子,放在屋檐或墙根特殊的位置,会圆满地完成对雨水的输送。它们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秘密通道。

让人想到,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有一个特别的通道,而这个通道砖石不可取代,就会做成这样的物件,再来修饰生活。

这种筒瓦,很容易让人想到南方蒸米的竹筒,米放在竹筒里,蒸熟了再打开来,热腾腾的米就有了竹子的清香。那么,把筒瓦也用绳子扎起来,放进白米上锅,也应该蒸出暄暄的白米饭吧?那可能是另一种香味,瓦的香味。

我很期待这种香味,我觉得那也是乡村的香味。过去人们会把瓦片放在炉子上烧,瓦片上是鸡胗或是蚂蚱。瓦的受热力很强,瓦上的食物熟了,瓦还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一溜的瓦,到了屋子边檐,都是由两片瓦合起来支撑,而反扣在两瓦之间的瓦,也是大方地用了两片。瓦檐处生出了一蓬蓬的粉色小花,近前还是看不清楚是什么花。手机拍下来放大了看,竟是薄如蝉翼的三角梅。它们在瓦上跳荡着。是风,让瓦与花如此和谐而愉快。一般的花上不到瓦上,或者说,瓦一般是不让这种花上来。

恰好这里是一高一低两座屋子的错落处,粉色的花便有了一个机会,瓦与阳光雨露,共同收留了它。

这是一座颓毁的老宅,老宅的屋后,会看到一小撮瓦砾。我知道,那是一片瓦。

我不知道瓦挺立了多长时间,这些都属于明清时期的老宅,瓦能挺立多久即会挺立多久,瓦不会偷懒。只要条件允许,它会尽可能地托起一袭岁月,一片风云,它甚至会托起鸟带来的一粒种子,让它长大,开花。

院子里空无一人,而且能够看出,已经空了很久。门窗都已老朽,一些蜘蛛找到了这里。

窗下却堆积着一堆瓦,堆得很整齐,没有丝毫的零乱。似乎还在等着主人回来,主人曾经将它们安妥在这里,必然是有着什么想法。

我不知道主人去了哪里,瓦更不可能知道。

一只喜鹊飞下来,叽叽喳喳地在瓦上跳着,引来另一只喜鹊也飞下来在空旷的院子里跳。

瓦不动声色,也许喜鹊曾是院子的旧主,但是喜鹊不是为瓦而叫,喜鹊很快就飞进了屋子,又从塌了的屋顶飞出去。

瓦泛着瓦蓝的光,它们或许在等待着一个时刻……

(节选自2021年第7期《北京文学·瓦的地方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子“随着一缕霞光,看到了一片瓦的世界”时,十分“惊喜”,因为那一片瓦让他想起母亲和童年生活的点滴。
B.古戏台上的瓦片,不仅聚拢戏台的声音,为戏台遮挡了风雨,也是黄姚民众人生的见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C.“一片瓦”的大概念包含着外乡人知恩图报、黄姚人扶危济困的品质,也蕴含着以“瓦”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乡土文化。
D.南方用竹简蒸出的米饭,具有竹子的清香;热爱生活的黄姚人,用筒瓦蒸出的米饭,别具特色,具有瓦的香味。
2.“一群鸽子,在瓦的上空旋飞”这个段落,描写了鸽子的多重生活状态,请据此分析其相应的隐喻内涵。
3.选文以“瓦泛着瓦蓝的光,它们或许在等待着一个时刻……”结尾,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01-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羡歌

蒙福森

浮生若茶,甘苦自知。茶如子,地似母。

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中,猿猴难攀、飞鸟盘旋的悬崖峭壁上,有一棵高耸入云的茶树,葳蕤郁葱,苍翠欲滴,笼罩在雨霭云雾之中。山色空蒙,细雨如烟,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在这举世闻名的天柱山,奇峰突兀,峭立如柱,处处灵气四溢,连一块石头、一条山溪、一树一草、一花一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盎然生机。站在山岭上远眺,烟岚缥缈,群峰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水墨画。

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斜风细雨,云雾缭绕。在密林深处,苦苦寻访了一个多月的朝廷使者终于见到了身着箸笠蓑衣、爬在树上采茶的陆羽。

见有人来,陆羽停了手中的活儿。

你,就是陆羽?使者问。

正是。

皇上召你立刻进宫,不得有误。

陆羽摇头:草民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恐将辜负圣恩。

使者说:先生的恩师智积禅师正在宫中做客,先生以为如何?

一听说多年不见的智积禅师就在宫中,陆羽没有丝毫犹豫,便随了使者前去。

智积禅师对陆羽来说如再生父母,岂能不去?陆羽曾是一个弃儿,奇丑,结巴。多年前,一个深秋的早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一石桥,忽闻桥下有鸿雁哀鸣之声,下去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孩儿。男孩儿冻得瑟瑟发抖,气息微弱。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智积禅师遂把男孩儿抱回寺中,并卜了一卦。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卦大吉。遂为之取名陆羽,字鸿渐。那年,陆羽三岁。

十年后,陆羽告别智积禅师,离开龙盖寺,漂泊流浪,四海为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茶。——在智积禅师年长日久的熏陶下,陆羽爱上了茶,如醉如痴,嗜茶如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陆羽对于茶道比师父用功更深。他要做一棵茶树,一棵大唐的茶树。他踏遍山山水水,采茶、育茶、种茶、制茶、品茶、写茶,后著成《茶经》一书,名满天下,终成一代茶圣。

一个多月前,智积禅师入宫面圣。唐代宗李豫亦嗜茶,素闻智积禅师善品茶,只要端起茶碗,轻轻一闻,不用入口,便能分辨出茶的好坏、产地、品种,以及水质的优劣、火候是否得当,甚至连泡茶人的心情、脾性、手法也能不见而知。

代宗不信,命太监沏了一壶上等好茶,请智积禅师品尝。智积轻轻地啜了一口,放下茶碗,再也不肯喝第二口。

代宗问:茶不好?

智积答:茶甚好。然自从贫僧喝过弟子陆羽所沏之茶后,天下之茶皆淡如水、味如蜡,索然无味矣。

代宗半信半疑,偷偷派人去寻找陆羽。

没过几日,陆羽随使者来到了长安。

自龙盖寺一别,已有十多年了,今日,陆羽要为恩师智积禅师亲手沏上一壶茶,一壶上等的好茶。

自然,水要好水,茶要好茶,壶亦是好壶。水,当然至关重要,除了水质要好。还得掌握好火候,一丝一毫不可马虎。陆羽说:一、其火,用炭,次用劲薪。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太监问:茶呢?陆羽说: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陆羽闯荡江湖多年,随着学识、见闻、经验、技艺的日积月累与沉淀,将沏茶功夫与禅道融为一体,茶艺越来越老到,无人超越。天下嗜茶者无不顶礼膜拜,以求得他的一杯茶为莫大幸事。细细品,缓缓咽,芳香馥郁,滋润肺腑,仿佛整个人生的美妙都融在了里头。

一壶茶端上来了,远远地,一股若有若无的茶香氤氲飘溢。

智积端起茶碗,轻轻一闻,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轻轻地啜了一口,淡淡的甘甜中似有一股苦味,但苦过之后便是悠长的甘甜,苦中带甘,甘中有苦,仿佛生命深处苦涩后的一缕甘甜与闲逸。茶可醉人何必酒,从来佳茗似故人。刹那间,智积禅师热泪盈眶,声音哽咽:渐儿茶,渐儿茶啊!一定是渐儿来了!

渐儿,是陆羽的小名。在寺院时,智积一直叫陆羽渐儿

屏风后,陆羽早已泪如雨下。

师父——陆羽踉跄而出,扑通一声跪伏在地,放声大哭。泪水如梅雨天屋檐落下的雨滴,一滴一滴,濡湿了地板。

代宗目瞪口呆,惊讶万分。随后,他将起茶碗,轻轻地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而来,精神为之一爽。他闭眼屏气,细细地品了一口,顿觉甜润甘冽,口感独特,舌下生津。就那么一口,代宗知道,这辈子。他再也无法忘记陆羽沏的茶了。

此茶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故落凡间!如果喝不到陆羽的茶。朕今生今世宁可不喝!

可是,陆羽执意要走。他赋诗明志,一首《六羡歌》飘荡在车水马龙、繁华富庶的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辞别圣上,飘然而去。他像一只翱翔云天的大雁,展翅高飞,渐行渐远,消失在云雾缭绕、烟岚如黛的密林深处。

(《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天柱山环境的空灵美好,也为主人公茶圣陆羽的出场做了烘托和铺垫。
B.陆羽爱茶,并力争将沏茶功夫与禅道融为一体,茶艺老到无人超越,与他人生经历的积累与沉淀不无关系。
C.本文采用插叙与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传奇色彩,使行文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D.小说在塑造陆羽形象时,既有正面刻画也有侧面描写,展现出他的成长过程,使人物个性鲜明,丰满立体。
2.关于文中陆羽与师傅宫中相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要亲手为师傅沏一壶上等好茶,来表达对师父由衷的感激和十余年来的思念。
B.太监与陆羽的交谈,反映出陆羽为师傅沏茶之用心讲究,也表现了他茶艺的精湛。
C.智积禅师轻啜一口即能知道沏茶之人为徒儿陆羽,足见其亦茶道深厚,远超徒儿。
D.代宗品茶的反应,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来描摹展现,富有画面感,很有表现力。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4.《六羡歌》反映出陆羽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3-12-26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可以有上千种形状和上千种横行于世上的方式:在海上,它如一群烈马般奔腾;在乡下,它像蝗虫群一样窜涌;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刀截断道路,从缝隙中钻入没有暖气的房子。在马克瓦尔多家中,那晚用完了最后的柴火,一家子裹着大衣,看着炉子里的炭火逐渐黯淡,也看着随着每次呼吸,从他们的嘴里呼出的小云朵飘上空中……他们没有说话,小云朵已经替他们说了;妻子呵出长长的云朵,似乎在叹气,孩子们专注地吹着小云朵,就好像在吹泡泡一样,而马克瓦尔多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朵,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克瓦尔多决定:我去找柴火,谁敢说我就找不到呢!他把四五张报纸塞入外衣和衬衣之间,当作挡住寒风袭击的盔甲,在大衣下藏进一把长锯,就这样,他在夜里出去了,身后跟着的是家人满怀希望的目光,每一步都踩出纸张似的沙沙声,还有那长锯不时在他领子下冒出。

在城里找柴火,就那么一说罢了!马克瓦尔多很快转向一小片街心公园。满目荒芜。他一边一棵棵地研究那些光秃秃的植物,一边想着等他等得牙关打战的家人。

小米凯里诺,上牙磕着下牙,在看一本从学校的小图书馆借来的童话书。书里讲的那个孩子,是樵夫的儿子,带着一把斧子到树林里去砍柴。这就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凯里诺说,树林里!那儿!是啊!就有柴火了!在城中出生长大,他一座树林都没见过,就连远远地看也没有。说到做到,他和两个弟弟就忙活了起来:一个带上斧子,一个拿钩子,一个带绳子,告别了妈妈,他们就去找树林了。

孩子们在亮着路灯的城里走着,除了房子别的什么也没看到,连个树林的影子也没有。他们遇到了不多的几个路人,但不敢问他们树林在哪儿。

就这样,城里的房子走到头了,马路也变成了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孩子们看到了树林;一丛长着奇怪的树的茂密的植物,覆盖了整个平原的视野。它们有的树干细细的,有的是直直的,有的还是倾斜的;树冠扁平而宽大,怪模怪样,颜色斑斓,每当有车经过时,车灯就照亮了那些树冠。树枝有牙膏形状的、脸状的、奶酪状的,手形的、剃须刀形状的、瓶状的,奶牛状的,还有轮胎形状的,上面长满了像字母表上的字母一样的叶子。

万岁!小米凯里诺欢呼,这就是树林!

弟弟们入迷地看着月亮在那些奇怪的黑影间露出:多美啊……

小米凯里诺立刻提醒弟弟他们到那里去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了一棵迎春花形状的树,把它劈成片然后带回家。

马克瓦尔多带着他小小的成就——潮湿的树枝,回来了,发现炉子是燃着的。

你们在哪儿弄到的柴火?他指着剩余的胶合板广告牌叹道,而那些广告牌很快又烧起来了。

在树林里!孩子们说。哪个树林?

高速路的树林,那儿都是!

原因就那么简单,另外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克瓦尔多带着他的锯子又出门,到高速公路上去了。

警察阿斯托尔弗视力不大好,那晚,他开着上班用的摩托。他原本需要一副眼镜的,但他没说,因为他害怕这会对自己的前途不利。

那天晚上,有报告说一伙捣蛋鬼在拆倒广告牌,阿斯托尔弗便外出视察。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比手画脚的树木陪着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尔弗细细察看。然后,在摩托车的灯光下,他当场抓到一个爬到广告牌上头去的淘气包。

阿斯托尔弗车:嘿!你在那干什么?快下来!那人一动不动,还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尔弗走近一看,看到的是一幅奶酪广告,上面是一个舔着嘴唇的大小孩。是啊!阿斯托尔弗说道,又快速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在一片巨大的广告牌的黑影中,车灯照亮了一张受了惊且悲伤的脸。上面那个,您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画在长满鸡眼的脚中间的痛苦的人脸:鸡眼药的广告,噢,抱歉!阿斯托尔弗说,接着开车走了。

治疗偏头痛的药片的广告牌是一个巨大的人的头像,由于疼痛,那人把手捂在眼睛上。阿斯托尔弗经过,车灯照亮了在顶部的马克瓦尔多,他正试着用他的锯子锯下一小片来。被灯光晃到了眼,马克瓦尔多缩得小小的待着不动了。抓住那个大脑袋的一只耳朵,还拿着那把已经锯到额头一半的锯子。

阿斯托尔弗研究得很认真:啊,对了,Stappa的药片!有用的广告!我明白了!那个在上面的拿着锯子的人代表使人头痛欲裂的偏头痛!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然后他满意地走了。

一切归于安静和冰冷。马克瓦尔多松了一口气,他重新调整了一下不舒服的底座又继续他的工作。月亮照亮的半空中,回响着锯子锯木头的嘎吱声,逐渐微弱。

(有删改)


[注]短篇小说集《马克瓦尔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大发展带来了城市剧变,同时也给人们尤其是贫困的人们造成心理不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完了最后的柴火”,借助报纸抵御寒风袭击,这些描述表明了马克瓦尔多一家人生活困难。
B.小米凯里诺和两个弟弟带着斧子、钩子、绳子去找树林,他们走了很远,在高速公路的两旁才找到了树林。
C.阿斯托尔弗眼睛近视,却因怕影响前途而故意隐瞒,以致在巡视中把锯广告牌的马克瓦尔多当成了假人。
D.小说中高速公路的两侧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展示了工业革命大发展带来的城市剧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城市里商业趋于繁荣的景象与马克瓦尔多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阿斯托尔弗研究得很认真”这一细节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C.“缩得小小的待着不动了……锯到额头一半的锯子”,这一描述展现了马克瓦尔多滑稽可笑的一面。
D.本文语言细腻幽默,构思精巧独特,将小人物的故事描写得生动有趣又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3.小说中马克瓦尔多一家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中?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023-12-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的猫

海明威

旅馆里,只有两个美国客人留宿。他们进出房间,上下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一个都不认识。他们的房间在二层,面朝着海,房间也与公园和战争纪念碑相对。公园里有大棕桐树,绿色的长椅。风和日丽的时候,时常能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喜爱棕榈树的样子,也喜爱面朝着小公园和大海的旅馆艳丽的色彩。意大利人自远方赶来瞻仰战争纪念碑,纪念碑以青铜铸成,在雨水中泛出光芒。天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桐树间滴落,在石子路的缝隙中形成积水。海水夹着雨呼啸而至,又顺着海滩退回去,接着,又夹着雨滚滚而来。停在战争纪念碑旁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朝着空阔的广场望去。

那美国太太站在窗前眺望,外面,就在他们的窗下,有只猫蜷在一张不断向下淌水的绿色桌子下。那只猫拼命缩成一团,好不让雨水淋湿。

“我去下头把那只猫带上来,”美国太太说。

“我去吧,”她丈夫从床上说。

“不,还是我去吧。外边那只可怜的小猫想在桌子下避雨。”

丈夫继续看书,他枕着两只枕头靠在床头。

“别淋湿了。”他说。

太太下了楼,她经过前台时,旅馆老板起身,向她弓腰致意,老板的办公桌就在前台的那一头。他是个老人,个子很高。

“下雨了。”太太说。她喜欢这个旅馆老板。

“是啊,太太,天气可真不怎么样。”

他立在幽暗的房间那一头的办公桌后头。

这个太太喜欢他。她喜欢他对待抱怨时,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她喜欢他那严谨的态度,喜欢他愿意为她效劳的心态。她喜欢他那作为旅馆老板的自觉。她喜欢他那张上了年纪而饱经摧折的脸与那双大手。

她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很大,有个披着橡胶雨衣的人正穿过空荡荡的广场,向餐馆走去。那只猫大概就在右边附近,也许她可以沿着屋檐下过去、正当她站在门口时,有张伞从背后撑开了,原来是那个收拾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不要淋湿了啊。”她笑着用意大利语说,不用想,一定是旅馆老板叫她来的。

侍女为她撑着伞,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下、桌子就在那里,被雨水洗刷得很干净,但那只猫却不见了。她突然感到十分失望,那个侍女抬眼望她。

“您丢了什么吗,太太?”

“刚刚这里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猫?”

“是啊,一只猫。”

“一只猫?”侍女笑着说,“在雨里有猫?”

“是呀,”她说,“就在这张桌子下头,”接着她又说,“啊,我好想要它,我想要有只小猫。”

她说英语的时候,侍女的脸绷紧起来。

“走吧,太太,”她说,“我们进去吧,您该淋湿了。”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回去,进了旅馆内,侍女在外面收了伞,美国太太经过前台时,老板在桌后向她欠身。太太心里感到有点儿渺小和紧迫,不过这个老板的表现却令她觉得自己很渺小同时又很了不起,刹那间她觉得自己尊荣无比,她上了楼梯,打开房门,乔治在床上看书。

“猫带来啦?”他放下书本问。

“找不到了。”

“那它会跑到哪里去呢?”他说,暂且不看书,歇歇眼睛。

她在床边坐下。

“我好想要那只猫啊,”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要那只可怜的小猫。可怜的小家伙在雨里可不大好。”

乔治继续看书。

她走过去,坐在梳妆台的镜子前,拿起手持镜子照了照自己、她端详着自己的侧脸,看完一侧,又看另一侧。接着,她又端详后脑勺和脖颈。

“我要是把头发留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她问,又照了照自己的侧脸。

乔治抬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头发剪得很短,像个男孩子。

“我喜欢你这样。”

“可我已经腻了,”她说,“我讨厌像个男孩子了。”

乔治在床上换个姿势。打她开始讲话,他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她。

“你看起来漂亮极了。”他说。

她把镜子放在梳妆台上,走到窗边向外张望。天渐渐黑下来了。

“我要把头发向后梳得又紧又光滑,在脑后挽个大结,可以让我摸摸,”她说,“我想要只小猫来坐在我膝头上,只要抚摸它,它就咕噜咕噜叫起来。”

“哦?”乔治在床上说。

“我还要用银器饮食,我要点上烛火。我还要现在是春天,我要对镜子梳头,我要一只小猫,我要几件新衣裳。”

“啊,别说了,找点什么来看看吧。”乔治说。他又继续看书了。

他妻子向窗外望去。此刻,天已很黑了,雨水仍旧打着棕榈树。

“总之,我要一只猫,”她说,“我要一只猫,我现在就要一只猫。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有任何有趣的东西,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乔治不听她说话了,他在看书。他妻子望着窗外,广场上灯火已经亮起。

有人在敲门。

“请进。”乔治说。他从书本上抬起眼。

那侍女站在门口,紧抱着一只大玳瑁猫,放到地上。

“打扰了,”她说,”老板要我把这只猫给太太送来。”


【注】这篇小说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传统的美国家庭中,男性地位高于女性,丈夫决定着妻子的一切。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借助花园、大海、广场,房间、楼梯、门和窗等空间场景来建构小说情节的框架。
B.同女主人公的丈夫截然相反,小说中旅店老板的细腻优雅、善解人意,因此女主人公开始移情别恋。
C.小说中屋外的绵绵的细雨,冷冷的纪念碑,空旷的广场,这些环境描写衬托了女主人公烦闷不安的内心。
D.该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简练、睿达,它体现了海明威简约的叙事风格和含蓄的文体特征。
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提及“做丈夫的继续在看书”,“看他的书”,“看自己的书”,从侧面表现了他自私和对妻子冷漠的人物形象。
B.小说中并没有提及雨中的猫的颜色,而小说结尾侍女却送来了玳瑁色的猫,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情感诉求并未得到满足。
C.作者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腻地表现了美国太太在回到旅店后因没有找到雨中的猫而产生的烦闷、压抑和失望之情。
D.小说借助简单的情节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男女之间力量悬殊的对抗展示得一览无遗,暗示了故事不幸的结局。
3.旅店老板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和美国丈夫对她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4.小说以“雨中的猫”作为标题有何深意,请简要回答。
2023-12-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社戏

王英琦

今晚的“草台野戏”,就搭在我居家的小刘村不远的岗河村。我一开始总感到这种土梆子戏的精神实质便是一吼三叫,嘴里像含了包炸药,一出腔便可震得风云星辰变色,三山五岳乱抖嗦。及至后来到了河南,尤其是搬到农村后,才觉出它的好,它的土、俗之韵味了。

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开戏有一会儿了。近台早已没了空,我抱着儿子正急得上钻下拱,旁边一位大嫂发了慈悲,挪了挪地方,让我进去。

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戏剧中,我的偏好在青衣花旦。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儿子却喜欢看戏里的行头及翻筋斗。然而那武丑的翻筋斗,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台面恁小且又恁不平,他要稍有闪失,一个筋斗岂不砸了大家?好在我此虑纯属杞人忧天。那武丑无论怎生地翻,哪怕就是来个“燕展翅”“顺风旗”的绝活儿,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

我正心烦地盯着台上的一位老生时,霍地一阵咚咚哐哐聒动天地的锣鼓弦钹骤响,随之一个手持大刀,腰间插满了彩旗的武旦,破帘一掀,碎步疾疾老道地走了一个大全台,继之一个漂亮的大亮相——我暗忖,今晚的重头戏,主角“大刀王怀女”,非她莫属了。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却同时生了点小遗憾,那武旦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

台下的观众却不理会什么兰花指,那个身怀绝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头,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笑破了清寂初寒的深秋之夜。

次日,锣鼓家伙响起得更早。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但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卖力,一招一式也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俗语说:“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这胡乱套不仅是豫剧一大特点,还是它迎合自己的“衣食父母”——掏农民腰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衰败蔫垮,不靠官办俸禄,活得有滋有味。

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其时只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凑上去看了个仔细,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说她两个月没洗澡,未必十分的错。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尤其是那胭脂,很像是廉价的广告颜色。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啊!”

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

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

谈话间,我又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知情人说,因为是包场,只给钱不管饭,一场才三百元,只能填饱肚子。

我听了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们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混口饭吃——难哟!

“妈,你看,那有个小孩!”顺儿子小手指望去,只见一个少妇正在奶孩子,竞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

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抚养儿子。她的丈夫与其他女人有染,基本对她娘儿俩不管不问。

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我帮她抱孩子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

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

岗河村的社戏,唱足了半个月,我亦赶满了十五场。虽然,我不是每场全都看完并记下,但我肯定看到并记住了一些什么。眼下,已是寒凝雪飘的深冬了,我的心仍是满满的、怅怅的,都是戏。我总会挂心起那个“飘乡戏班子”,那个女戏子和她的孩儿。也不知道,于今,他们又飘零到哪乡哪村去了?那娘儿俩,可太平大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社戏是“草台野戏”,可“我们赶到时”却已“观者如墙”,这表现出当地农民对这种“草台野戏”十分追捧。
B.文章写儿子对武丑翻筋斗的喜爱,与鲁迅《社戏》中写“我”对小丑被绑住鞭打的喜爱一样,都体现了孩童的天真。
C.“混口饭吃——难哟”一句,作者直抒胸臆,既有对伶人们坎坷艰难境遇的同情,又有对自身居于农村现状的不满。
D.作者虽不耐烦看生、丑等角色,但依然赶满了十五场社戏,并且从这“草台野戏”中悟得了一些真理。
2.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以“看社戏”为标题,却花了不少篇幅写作者在后台的见闻,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沙漠

杜鹏程

太阳喷火,战士们身上汗像瓢泼,汗从头顶直灌到脚底下;呼气吸气,嗓子都热辣辣的。他们的舌头粘在嘴里转动不灵,唾沫早就吐不出来了;两条腿除了酸痛还有些粗肿。战士们一步一滴汗,艰难地行进着。

这里靠近沙漠了,水很缺,战士们即使找来一点水也是苦水。

六月末尾的那一天,部队宿在沙漠边沿的小村。

下晚刚一宿营,团参谋长卫毅就紧急地派出二十多个骑兵侦察员,到方圆二十里去找水。

第一连一直闹腾了多半夜,才凑合着吃了一顿饭。吃罢饭,有的人还没放下碗,便躺在地下睡着了。

夜里一点钟,王成德召开了支部大会,大伙儿研究了怎样通过沙漠的行军问题。

开罢会,王成德困得站下就睡着了。

周大勇望着王成德,只见他脸黄瘦,眼里网满血丝。他说:你瞌睡?给眼里放辣面子吧!

真是穷开心,你总有气力!

周大勇的脸色黑黝黝的,两道粗黑眉毛下的一双大眼睛,闪着渴望猛烈斗争的光。他那钢一样结实的身体里,像是蕴藏着使用不尽的力量。他这副样子,让人觉得;不管遇见什么敌人,他一伸手就能掐死他;黄河在他眼里只是一条小水渠,无际的沙漠只是一把沙土;要是上级有命令,他像是可以用刺刀把山削平似的。

王成德看看周大勇,劲头又来了,像是周大勇身上的力量传到他身上了。他说:大勇!来,咱们把水的问题再琢磨琢磨。团政治处指示,要我们沿途收买老乡的葫芦,用它装水。我们才买到十七个葫芦,这管什么用?

战士们都睡了,炊事班长孙全厚还在烧水。他烧好最后一锅开水,就把战士们的水葫芦收集起来,一个个地灌满水。过后,他又舀了两碗水,给周连长跟王指导员送去。连长跟指导员,趴在灶火台上头顶头睡着了。看样子,大约他们是正在商量事情中间睡去的。他们头边放着一盏小小的麻油灯。灯焰噗晃噗晃地闪着。

老孙把嘴放在周大勇耳朵边,想喊:连长,起来喝水!可是话到口边,又留住了。他一手端水,一手扶住灶火台子,微微弯下身子望着连长,那种老父亲疼爱子女的感情在他心里浮起来。

老孙的眼光落到周大勇那又黑又厚的头发上,只见那头发上有几根很小很小的草棍。这草棍大约是昨天晚上部队行军中大休息的时候,连长躺在路旁睡觉落上的。老孙像拿绣花针似的,把连长头上的小草,一根一根轻轻地取掉。他还想端来一盆水,亲自给连长把头洗一洗。哦,如今哪里能用水洗头?连长喝水还没喝够哩!一想起水,老孙的注意力又移到自己手里端的那碗开水上了。他鼓起很大的决心,叫了连长一声。

周大勇猛一睁眼,只见自己口边有一碗水。他嘴唇都干得浮肿起来了,真想把这碗水一下倒在口里。

周大勇从老孙手里把开水碗接过来,悄悄地说:别吭声!让指导员好好休息一阵,给他留点水,到他醒来的时候再喝。我喝过几口水了。我这碗水让连部的两个小鬼喝。

天将拂晓的时候,周大勇醒来了,揉了揉眼,身子舒展了一下,走出房子。他双臂抱在胸前,抵挡寒冷。多怪呀:白天晒得身上流油,晚上像是数九寒天,冷得抽筋。难怪老乡们说这里气候是:早穿皮袄午穿纱,抱上火炉吃西瓜。

他巡查了一趟哨岗,回来路过伙房,就顺便走进去。

孙全厚坐在火炉跟前,抱住膝盖睡定了。火光把他油渍渍的灰军服,照得发亮。他一阵一阵打冷战,轻声慢气的在梦中呻唤。

周大勇蹲下去,左手慢慢地搭在老孙肩上,头挨着头,把全身力量集中在耳朵上,听老孙长一口短一口地呼吸。过了一阵,他又轻轻地摸老孙那枣树皮一样的手,摸那浮肿而烫烧的脚……

老孙打了个冷颤醒来了。他用衣袖擦脸上的汗。嗨!连长这样严肃地瞅他哩!他说:误了开饭时间?这……这……他慌乱地左瞧右看。周大勇压住他的肩胛,要他坐下。老孙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说:啊,连长,你要好好睡一觉,你和指导员总是劳累的!……嘻!忙,忙,叫人心疼!

周大勇说:先说你吧,老孙。我看你的病不轻!

连长,我,没有什么病……算不了什么病!

周大勇知道,老孙五六天来就闹痢疾,今天行军中,还晕倒了一次。岂止老孙是这样?很多战士喝了苦水都拉肚子。为了不耽误行程,夜行军中不少战士都是把裤子脱下来搭在肩膀上,让粪便顺腿往下流吧,反正连队里也没有女同志。周大勇想着老孙这几天行军中的艰难,再看看老孙那因睡眠不足而发炎的眼睛和那肿得穿不上鞋的脚,说:老孙,你是老战士,有什么话尽能给我谈呀!你有病,可又不吭气,这还成呀?

老孙说:连长,你不是说要咬紧牙嘛?……咱们炊事班人人脚肿,都有点小病。我能挺住,他们也能挺住。咦!我是个应名的党员,没有啥能耐,吃点苦可还行啊!

周大勇用木棒拨弄火,眉头拧起,长久地满怀深情地望着老孙。他说:你好好休息。明天晚上十二点才出发;咱们要抽时间准备水,要不,部队就过不了沙漠。这么,你还能得空到卫生队看病。老孙,保重身体,千万保重身体。在这艰难的日子里,老战士比什么也宝贵!

老孙说:连长!你快去歇息,看你跟指导员熬累的……嘻,教人心疼!

(摘编自《保卫延安》》)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孙要喊醒周大勇,是担心他渴坏,话到嘴边却停下,是怕打扰他休息,矛盾纠结之后还是决定叫醒周大勇。
B.老孙隐瞒病情,因为他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党员,要继续接受考验,同时周大勇也曾说过“要咬紧牙”这样的话。
C.文章结尾老孙的话语,体现了他要岔开话题,不想去卫生队看病的心理,也表现出他对领导的关心爱护。
D.文章注意对战士的口语进行加工、提炼,明白晓畅,生动朴实,富有激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下列对文中周大勇的心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大勇装作不渴而没喝老孙给的水,他是要留给指导员和两个小鬼来喝。
B.周大勇蹲下去,听老孙的呼吸和摸他的手,表现出周大勇内心的不忍和愧疚。
C.周大勇责怪老孙有病不吭气,是因老孙不主动汇报而对其产生了不满心理。
D.周大勇让老孙看病,除关心外,还有部队要走出沙漠需要老孙引路的因素。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4.文章通过人物塑造,展示出战士们革命英雄主义的风采,简要分析本文除了心理描写,还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023-11-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