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娄德嘉兄弟(节选)

   

第二天早晨:

肥大如同白蝴蝶的雪片飞绕着吕梁山。田野,冻结的沟渠,被幔上一层洁白的外套。纤弱的马尾松好像经不住雪的重压似的,都在微微地弓垂着腰。

那迂回狭窄的山道被掩埋了。除去一些稀疏的、清浅难辨的山兔的蹄印外,再也寻觅不出一个人的足迹,

为了寻觅寒食,成群结队的老鸦冒着雪从山上的丛林里飞了下来,它们——那些黝黑的污点,毫无顾惜地将那柔白的垂帏沾染了,一种寒怆的鸣叫,给这静穆而朴素的空间破坏了。

在山的斜坡,在一个窑洞外,猎人娄德嘉用一块破布擦拭着父亲唯一的遗产——那支围枪的枪铳。他已经有三天没用那支枪了。今天,他想借着这雪天,猎一些山兔之类的山兽。但经他考虑一番以后,又决定不去了,娄德嘉以为:这里距自己的村庄虽然有三十里地,但那枪声也足以惊扰多疑敌人的。

于是他抱着围枪踱进了窑洞。珍子还躺在干草上酣睡着。娄德嘉怕惊醒疲困的侄女,他静悄悄地坐在一个白杨木墩上,两手拄着枪口,手背垫抵着下颚,在发着呆想。

悬虑着他的田园,这一夜间不知道遭了多少灾难。那些壮丁,那些妇女,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谁又遭到敌人的残杀与蹂躏了呢?那些猪羊,那些牛,那些鸡鸭,自己的或别人的,谁的能不被强盗般的敌人抢夺去呢?还有那些小米和燕麦,那些煤和木材……全完了!想到最后,娄德嘉完全绝望了!而且这个从来不懂得怎样叫作悲哀的猎人,今天他却不知不觉地流了眼泪,这两颗珍贵如大蚌珠的泪水,通过了起茧的面颊,他毫无感觉地让它滑落到地上。

山——寂寞着。

雪——洁白的褥单,把大地上存在着的一切不洁白,丑恶的,杂乱的事物全掩盖住了。这里变为和平,静穆,缟素而美丽的宇宙,然而,这不实的外貌,却引不起猎人娄德嘉的同感。他的心中正堆积着与那些相反的渣滓,而且没有方法将它们扫除。

他叫醒了侄女。他和珍子开始嚼着带来的面馍。娄德嘉并不饿,随便嚼着它来消磨那焦躁的时辰。

珍子嚼着又凉又硬的面馍,想起比较温暖的家来:

叔叔,咱们哪一天才能回家呢?

谁算得出哩!反正,哼,不把日本鬼子赶跑,咱们就不能回去!

谁能赶跑他们呢?叔叔,你说,是那些游击队吗?

娄德嘉肯定地点点头,随后又连连唔了两声。

可是,叔叔,游击队就不会让日本鬼子赶跑吗?

可想得乖!地下的蛤蟆,可吃不着天上的天鹅肉咧!……傻丫头,你是中国人,你可知道中国的游击队全在哪里?

我不知道,爸爸说过这山里全是咱们的游击队哩!

这山里,这山可大啦,日本鬼子他一辈子也难以摸着大门嘞!

突然,脚步子踏在雪上的声音,投进窑洞里来。机警的娄德嘉首先听着那种声音,立即给珍子一个手势让她靠在他身后的洞壁上。他右手提拎起装好了弹药的围枪,左手做成弧形拢在耳根后辨着究竟是人的脚步,还是山兽的脚步。假如是人的,那就凶多吉少了!

娄德嘉没有听错,是人的脚步声,不过他已证明,那仅仅是一个人。于是他默念着:一个,那简直比打兔子还容易呀!他抖擞一下,胆子壮了起来。

然而,机警的娄德嘉猜错了,随着脚步声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想象中的敌人,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于是娄德嘉大吃一惊地叫起来:妈……怎么?你来干什么?

这个头上脚下全被雪包围的老太婆,一句话还没有说,就栽倒在干草地上了。待半天她才喘上一口气来。闭着眼睛向地下呕出一句话:

你哥哥完啦!

爸死啦吗?爸是让日本鬼子杀死啦吗?……奶,你快说——

别哭,孩子,老祖母打着牙巴骨安慰着快要发疯的孙女,你听我从头说,别哭啊,天保佑,你爸爸没有死,你们前脚走,日本兵后脚就来咧!那些鬼是为着你哥哥来的哩!一个通译指着你哥哥问那个朱村长:他就是打山柴的娄道嘉吗?朱村长点了一下头,日本兵可就不问青红皂白,饿虎扑食地把你哥哥架走啦!……

为什么要架哥哥呢?娄德嘉觉得哥哥既不是壮丁,又不是妇女,所以他十分怀疑,妈,怎么不问问那个通译?

呀哟!她受了惊似的,继续说:妈去见朱村长啦,告诉我不要紧,日本兵不能杀害你的儿子,他们是要他做‘向导’的,我问他什么叫‘向导’呢?他说:就是让他领着去打游击队。可是我不信,这一定是朱村长他骗我呀!

娄德嘉听了母亲的话,两只脚就有点站不稳了。他想立刻离开这窑洞,去证明这件事情的虚实。于是他用非常镇静的态度对母亲说:

妈,我出去一趟,去给哥哥想个办法……

想什么办法呀,你能够救出你的哥哥吗?做梦的孩子!”“妈,也许能……

娄德嘉扛起围枪背着弹药袋悄然地走出了窑洞。

他向着入山的,被大雪掩埋了的要道奔去。而他的意识,却绕过了那要道以外的道路。他的脚步是飞快的,但他的心却在那不能速决的岔路上徘徊着,徘徊着……

大约走了一点钟之后。在一个峰峦叠嶂的高处,娄德嘉停下了。他觅到一块可以掩蔽对方视线的大石。他把围枪放在那上面。一切都安静着,唯有那不断的飞瀑在单调地吵闹着,乘着透明的银灰的浮云的太阳露着模糊难辨的脸谱,以迟缓的速度向西映去……

之后,娄德嘉锐利的眼睛从标尺的缺口看见一张飘荡着苍白胡须的脸,那张脸,也是苍白的,而且带着几条新添的伤痕……

突然,一种严厉的责骂在他的耳边震动起来:畜生!不能拿我的枪杀我的儿子!德嘉,你哥哥和你有什么冤仇呢?”“饶恕我吧,爸爸,娄德嘉乞怜地默语着,儿子要干一次不孝不悌的勾当了!

猎人,娄德嘉仿佛遇到了一只猛兽,他狰狞地扳动着贴在枪机上的食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群结队的老鸦鸣叫着飞下来,沾染了那柔白的垂帏,破坏了这静穆的氛围。
B.因为怕惊扰敌人,娄德嘉不敢外出猎取山兔之类的山兽,这让他感到寂寞和焦躁。
C.母亲冒雪走三十里路报信,是忧虑娄道嘉的处境,并没指望娄德嘉能救出哥哥。
D.哥哥苍白的脸上出现了几条新添的伤痕,说明他在被抓走后遭受了敌人的折磨。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娄德嘉的动作描写,如“提拎起装好了弹药的围枪,左手做成弧形拢在耳根后”等,刻画出了人物的勇敢与机警。
B.文章结尾关于太阳的细节描写,化静为动,渲染了压抑的气氛,更与娄德嘉哥哥那张“苍白的脸”形成映衬,颇具意蕴。
C.未段的“狰狞”二字,写出了娄德嘉放弃亲情的决绝,对侵略者的愤恨,也有粉碎敌人扫荡游击队计划、抗战必胜的信心。
D.本文同王愿坚的《党费》都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能取得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3.请分析文中娄德嘉与侄女珍子对话描写的作用。
4.作者在描写娄德嘉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使用了“考虑”“悬虑”“徘徊”等词语,这些词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你再跳一支舞

肖建国

细雨再次将我淋醒,我居然没有死。

除了悲愤,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眼前一片灰色,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连树叶、青草都是灰蒙蒙的。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虽然很痛苦,但还存在着“希望”。我的希望在哪里?父母被炮弹炸死,丈夫被乱枪打成筛子,我拼命向山沟里逃。乱石、荆棘、瓦砾,平时愚钝不堪,如今却像刀子,不断削伤我的身体。我一头撞在树桩上,原本想从旁边跑过,可一条腿断了,我失去了平衡。剧烈的疼痛,让我瞬间昏迷。

雨水将我淋醒。天色很暗,村庄、山峦、树林,鬼影般乱窜,很像爷爷说的地狱。从我记事起,爷爷每每看到我都叹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来到人间,就是来到地狱啊。爷爷骨瘦如柴,说着说着就老泪纵横。好在父母勤劳,他们四处挖洞,四处埋藏粮食,我才勉强长大。

我讨厌枪炮声,憎恨暗无天日。在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我结婚了,怀孕了。母亲摸摸我的肚子说,三胞胎。要在和平年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整个家族都会欢呼雀跃。可现在,集体沉默。

想到胎儿,才感觉他们已好久没动静了。我用手拍拍肚子,他们知道这是娘的呼唤。可任我拍打许久,他们没丝毫反应。我的心立刻坠入冰窟中,一点点爆裂、粉碎。我体会到什么叫万箭穿心,生不如死。我发出鬼魅般的尖叫。叫声惊动了山坳那头的伏兵,一个人鬼头鬼脑探出身来.四下张望。他手里端着大枪,明晃晃的刺刀上紧绑着“膏药旗”。就是这群人焚烧了我的家园,屠杀了我的亲人,还有……我未出世的孩子。

我挣扎着站起来,想猛冲过去。就是死,也要咬他两口。刚直起身体,脑袋却阵阵眩晕。倒下时,我瞥见“膏药旗”将一颗地雷埋在小路的中间,他灰蒙蒙的脸上露出奸邪的笑。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一阵温暖。雨还在下,有人将我抱在怀里。

哥,她醒了。说话的是位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衣衫褴褛,披着蓑衣,光着的双脚沾满泥巴。少年望着我,眼睛含着光。被称哥的人戴着斗笠,背着枪。看到枪,我浑身就发抖。哥大概看出我的心思,他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他手心传出的温暖让我不再惊悸。

哥说,真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白狐。

要是不打仗了,我真想把她养在家里。你看,她快当妈妈了。可是……可是我们现在连家都没了。弟弟眼圈有些发红。

我的双眼也有些发红。

弟,把她放了,你赶紧回去,我也好招呼后面的部队跟上来。看样子,今晚我们要到前面的村子借宿。哥拍拍弟的头,雨水顺着斗笠流下来,像长长的泪。

她的腿断了。哥,我们帮她包扎好再放吧。

哥抬头望望天,再望望山坳那头的村头,一切都显得空旷寂静,死气沉沉。好,包扎完后你就走,要照顾好爷爷,跟他说打完仗我就回去,叫他别惦记。对了,今后有什么事,要及时往山里送情报,别忘了爹娘是怎么死的,给他们报仇。

哥边说边从裤脚撕下一条碎布来,弟早已找好两根适当长的细棍。他俩小心翼翼地将我的断腿接驳上,固定好。

哥轻轻将我放在地上。走吧,弟说。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我往哪里走?

我知道兄弟俩听不懂我的话,但他们能看明白我的表情。哥看我泪流满面,忙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撮炒面来,慢慢送到我嘴边。

弟说,哥,你没多少了,自己都舍不得吃,后面还有很多伤员,她会自己找食吃。

哥说,看到她,我就想到……哥的声音有些哽咽,弟也抽泣起来。

我突然想为这兄弟俩跳一支舞。这是我们家族对待尊贵客人的最高的礼节,好多年我们都没跳过了。我收拢起悲痛的心情,瘸着腿,边歌边舞。兄弟俩看着舞蹈的我,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请你们稍等,我还要为你们再跳一支舞。我擦擦眼泪,向兄弟俩鞠了一躬,然后拖着伤腿向山坳那边跑去。

弟正要冲着我远去的背影呼喊,却被哥一把拉住。我跑到他们目光最远能及的地方,再次跳起舞。我用力地踏着大地,恨不得把大地踏出一个窟窿。震耳欲聋的响声,将我抛向了天空。向地面跌落时,我看到兄弟俩眼中都流出了晶莹的泪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为你再跳一支舞”意境优美,引人遐想,跳舞是“我”回报兄弟俩的主要方式。
B.小说描写“我”用手拍肚子呼唤腹中胎儿无果后心痛的情节,细腻真挚,催人泪下。
C.“丈夫被乱枪打成筛子”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丈夫死状之惨和战争的残酷。
D.“我”倒下时瞥见“膏药旗”埋地雷的细节为后文“我”用力踏响地雷的情节做了铺垫。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连树叶、青草都是灰蒙蒙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压抑的气氛。
B.“他俩小心翼翼地将我的断腿接驳上,固定好”一句运用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兄弟俩的善良、热心和正义。
C.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悲剧色彩浓烈,使情感和主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白狐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富于神话色彩,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3.小说中“我”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发展有不同的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有人说,这篇小说表现了现实中的“美”与“丑”。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最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到包扎所时已是下午两点钟了,那里已有几个卫生员在弄着纱布棉花。满地上都是用砖头垫起来的门板,算作病床。

我们刚到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一边放东西,一边喘息地喝水,同时还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

他说的什么我没大听清。好像是说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向老百姓去借,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我和通讯员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我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儿,露出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道歉,讪讪地开口借被子。

被子拿出来,我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原来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他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

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炮响起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能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或是喂一点饭食。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做了我的下手。

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扎所“满地上都是用砖头垫起来的门板,算作病床”,可见战争环境下医疗条件的简陋。
B.新媳妇一开始不肯借被子,主要是因为小通讯员不善言辞,不擅长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C.“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负罪”一词,表现了担架员悲痛、自责的心理,才被手榴弹炸伤的。
D.护理伤员时,新媳妇红了脸,只同意做“我”的下手,因为小通讯员的敢于牺牲使她产生敬意。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营造出宁静安详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平和。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我”的所知有限,没有对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碰壁及牺牲情景进行正面描写。
C.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物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D.《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倾向。

(3)“破洞”这个细节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分析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百合花》与传统的战争题材作品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伯乐

陈振林

他已经成为大将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名不知名的小将。

但当初小将的心就不小,他一心要收复国土,迎回被敌军掳走的君王。他誓死杀敌,在一次与敌决战时,深入敌军内营,带领八百勇士干掉了敌军的八千大军。但是就因为此次不听将令,他被遣往他处。好在有朋友,小将拿着朋友的介绍信,来到了大将这里。

大将问:“你能带多少人马?”

“兵不在多,而在勇。”不过七个字,小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将拍着小将的肩膀,知道小将是个将才。大将立即分给小将一千军士,小将喜笑颜开,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小将和当初一样,仍旧拼命杀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牛头山一战,是最大的一次胜利,狠狠地挫败了敌军的士气。捷报传到大将耳中,大将很是高兴。大将召来小将,和小将对饮了三大碗酒庆功。小将解开了自己的战袍,在他的背部,清晰现出“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他十八岁那天,母亲为他刺上的。看到这四个字,大将感动了,他轻轻为小将套上了战袍。晚上,大将和小将促膝夜谈。大将因为自己识才而自豪,小将因为遇到伯乐而感到幸运。天明的时候,两人和衣卧在一张床铺上。大将一次又一次地将战功如实上报,在上报的捷报榜上,小将的名字显眼地摆在最前边。

小将在大将的鼓励下,杀敌更加英勇。在小将的心里,收复失地一直是自己的梦想。他有了更大的计划。他想要招募军士,并向皇上报告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招募军士是与朝廷规矩不符的,他也担心皇上会疑心自己日后反叛,于是专门向皇上作出承诺,让自己的家人留在朝廷,算作人质。皇上答应了小将的计划,让他招募军士。一支铁军在小将的精心打理下,迅速形成。

有了自己的部队,小将的战斗力更强,接连打了好几次大胜仗。他抗击外敌,也平息内乱。在洞庭湖,他缴获乱军好几艘大战船。这些大战船,都是前方将军们没有见过的稀罕物。战船借助特殊的装置,可以在大江大湖上行驶如飞。战船上边也可以自由跑马,还有装置能够发射石头做成的子弹。

小将想起了自己的伯乐,那位大将,还有那一直在前线征战的韩将军。他选了最好的两艘战船,分别送给他们一人一艘。战船送到了,回营的兵士向小将报告:接到战船的韩将军很是开心,只是您的那位伯乐大将阴沉着脸。

小将猛然想起,这时的自己,已是两镇节度使。自己的那位伯乐大将,是三镇节度使。

“他的地位也还是比我高啊。”已是两镇节度使的小将对自己说。

“但,您的名气已经比他大了。”小将身边亲近的军士小声对他说。

小将是不管什么名气与地位的,他的心里,只是想着杀敌,想着收复失地,迎回被掳走的君王。他带领着他的军队,不停地驰骋在战场上。

在前方不停杀敌的小将听说,自己的伯乐大将正在家里宴请皇上。皇上进门,“初坐”时就上了七轮小吃,每轮十道品种;之后名之“再坐”,上了六轮果品,每轮十一个品种;接着是“歇坐”,算御筵才开始,单单为皇上就上了下酒菜十五盏,每一盏是两道菜,共是三十道,光是吃螃蟹,就有洗手蟹、螃蟹酿橙、螃蟹清羹和蝤蛑签等四种吃法。不过,不到一个时辰,大将就让太监三番五次地将皇上请回了皇宫。

“您为什么不让皇上在府上多待会儿?”太监不解。

“你想想啊,”大将慢悠悠地说,“上次皇上到秦太师府上,吃了午饭就回宫了。这次在我家的时间,当然不能超过在秦太师家的时间。”

宴席散了,正在前方战场的小将也接到了班师回朝的圣旨。圣旨一道接一道,传来了十二道。小将长叹一声,带回了自己的军队。

他的伯乐大将,正和皇上、秦太师在一起,悠闲地端着酒杯。

小将抬眼望着北方,仰天长啸。

这一年的农历除夕夜,他被赐死于风波亭。

(有删改)

文本二:

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家似乎已经觉察出在塑造历史人物形象中存在的史实与虚构的矛盾,并试图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如金丰在《新镌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序》中提出历史小说创作应依照虚实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不违背彰明的史实,又要进行必要的艺术虚构,这样才能服“考古之心”,又可“动一时之听”,既说服人,又感动人。而金丰所谓“实”就是指那些在史书中记载的确凿而详细的内容,为了既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又不至于把历史小说写成历史,就要进行必要的艺术虚构和艺术创造,增添丰富的但又合乎情理、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情节和细节。比如《说岳全传》,对岳飞性格类型的刻画,基本保留了历史的原貌,而对他的抗金活动的描写,则虚构了不少次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些正是金丰这一理论主张的体现。

(节选自徐鹏绪《鲁迅小说理论探微》,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将一心为国,不惜深入敌营,但纵使他立下赫赫战功,也无法抵消他违抗将令的过失,也正是这次机缘使他和大将相遇。
B.小将念起大将和在外征战的韩将军,于是将缴获到的战船送给他们一人一艘,但韩将军和大将都因为此次送礼对他心生不满。
C.大将初见小将,就立即派给他千名军士,让小将有可以再次立功的机会,这是因为大将与小将交谈后,觉得小将是可造之材。
D.“宴席散了,正在前方战场的小将也接到了班师回朝的圣旨”,暗示了皇上连发十二道圣旨催促小将班师回朝可能与大将有关。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以“伯乐”为标题,极具讽刺意味,小将名不见经传时大将是他的伯乐,小将声名鹊起时大将却不再是他的伯乐。
B.“这次在我家的时间,当然不能超过在秦太师家的时间”耐人寻味,表明了大将的顾虑,也从侧面刻画出大将为官十分圆滑。
C.文本一运用插叙手法来写大将在家里宴请皇上的盛况,其中对上菜环节和菜品数量的详细描写表明大将深受皇帝重用。
D.文末“小将抬眼望着北方,仰天长啸”与前文“小将喜笑颜开,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形成对比,突出了小将的悲剧命运。
3.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小将的人物形象。
4.文本一是依照虚实结合原则创作的历史小说,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依照虚实结合原则创作的。
2024-01-1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蒙古包

李娟

我家的狗跟着我妈一起,在葵花地边吃了小半年的素。丑丑最爱油麦菜,赛虎最爱胡萝卜。它俩共同所爱是鸡食,整天和鸡抢得鸡飞狗跳。真正是“鸡飞狗跳”!但鸡食有什么好吃的呢?无非是麦糠皮加玉米碴,再加点水和一和。

荒野生活,不但伙食从简,其它一切都只得将就。然而说起来,在这片葵花地上的所有农户里,我家还算是最不将就的。

当初决定种地时,想到此处离阿克哈拉村还有一百多公里,来回不便,又不放心托人照管,我妈便把整个家都搬进了荒野中。包括鸡和兔子,包括大狗丑丑和小狗赛虎。想到地边有水渠,出发时她还特意添置了十只鸭子两只鹅。结果失算了,那条渠八百年才通一次水。于是我们的鸭子和鹅整个夏天灰头土脸,毫无尊严。

她在葵花地边的空地上支起了蒙古包。丑丑睡帐外,赛虎睡帐内。一有动静,丑丑在外面狂吠震吓,赛虎在室内凶猛助威。那阵式,好像我家养了二十条狗。

若真有什么状况,丑丑绝对直冲上去拼命,赛虎躲门后继续助威。直到丑丑摆平了状况,赛虎才跑出去恶狠狠地看一眼。

所谓状况,一是发现了鹅喉羚,二是突然有人造访。

来人只会是附近种地的农人,前来商议今年用水的时间段。或讨论授粉时节集体雇佣蜜蜂事宜。或发现了新的病虫害,来递个消息,注意预防。

或是来借工具。附近所有的农户里,就我家各种工具最齐全,要盆有盆,要罐有罐,要锯子有锯子,要斧头有斧头。几乎可应付一切意外情况。

别人家呢,一卷铺盖一只锅。随时准备撤。

于是到访我们蒙古包的人,说正事之前总会啧啧称叹一番:“再打一圈围墙,你们这日子可以过到2020年。”

对了,还有人前来买鸡。我妈不卖。说:“就这几只鸡,卖了就没有了。”

对方奇怪地说:“那你养它干嘛?”

这个问题好难。我妈吱唔不能答。

总之,以上种种来客,一个星期顶多只有一拨。

这片耕地约一万多亩,被十几户人家分片承包。大家守着各自的土地,彼此间散居很远。住处大都在地底下——在地上挖个坑,盖个顶,是所谓“地窝子”。于是,在葵花还没有出芽的时节里,站在我家蒙古包前张望,天空如盖,大地四面舒展,空无一物。我家的蒙古包是这大地上唯一坚定的隆起。

随着葵花一天天抽枝发叶,日渐旺壮,我们的蒙古包便在绿色作物的海洋中随波荡漾。直到葵花长得越发浓茂喧嚣,花盘金光四射,我们的蒙古包才深深沉入海底。

其实我家头一年种地也住的是地窝子。我妈嫌它不方便,今年便斥巨资两千块钱买了这顶蒙古包。唉,我家地种得最少,灾遭得最惨,日子还过得最体面。

鸡窝紧挨着蒙古包,是我家第二体面的建筑——一只半人多高的蒙有铁丝网的木头笼子。兔舍次之,它们的笼子仅木条钉成,不过同样又大又宽敞。鸭和鹅没有笼,我妈用破烂家什围了一小块空地,它们就直接卧在地上过夜。它们穿着羽绒衣,不怕冷。

每天清晨,鲜艳的朝阳从地平线拱起,公鸡站在鸡笼顶上,庄严地打鸣。迷路的兔子便循着鸡鸣声从荒野深处往家赶。很快,鸭子们心有所感,也跟着大呼小叫嘎嘎不止。家的气息越来越清晰,兔子的脚步便越来越急切。被吵醒的我妈打着哈欠跨出家门,看到兔子们安静地卧在笼里,一个也不少,眼睛更红了。

兔子为什么会迷路呢?我妈说,因为它个儿矮,走着走着,回头就看不到家了。

若是赛虎的话,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便前肢离地站起来看,高瞻远瞩。而且还能站很久。我渴望有一天它能学会直立行走。

丑丑不会站。不过也不用站,它是条威猛高大的哈萨克牧羊犬,本来就具有身高优势。远方地平线上一点点小动静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鸡虽然也矮,但人家从来不迷路,荒野中闲庭信步,悠哉游哉。太阳西斜,光线微微有点变化,便准时回家。我觉得鸡认路才不靠什么标志,也不靠记性,人家靠的是灵感。我从来没见哪只鸡回家之前先东张西望一番。

鸭子要么一起回家,要么一起走丢。整天大惊小怪的,走到哪儿嚷嚷到哪儿,你呼我应,声势浩大。

黄昏时分,大家差不多都回家了。我妈结束了地里的活,开始忙家里的活。她端起鸡食盆走出蒙古包,鸡们欢呼着哄抢上前,在她脚下挤作一团。她放稳了鸡食盆,扣上沉重的锥形铁条罩(鲁迅所谓“狗气煞”),一边自言自语:“养鸡干什么?哼,老子不干什么,老子就为了看着高兴!”

于是鸡们便努力下蛋,以报不杀之恩。蛋煮熟了给狗们打牙祭。狗们干起保安工作来更加尽职尽责。

(节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


【注】①狗气煞,浙江方言,狗气死。

文本二:

李娟笔下的世界建立在她独特的边疆生活体验之上,那些广阔的空间、原始的生态、古老的传统,充满了生机与诗意。如果在写作中将“远方”的生活加以异域情调化的处理,或是寄诸对原始山水、风物之画面的描绘,很容易满足读者浪漫化想象,但也可能助长读者对“远方”的猎奇与消费。但李娟的文字是亲切的,即便书写着从未被描绘、被述说的地方和生活,她始终以不加掩饰的真诚,记录着自然律动与生活点滴。在讲述“远方”的时候,李娟既是一个观察记录哈萨克文化的汉族人,也是一个融入游牧生活的居住者。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者”,也用行旅的经历去探究“自我”。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民族志叙事的伦理考量,构成了李娟作品独特的张力。

(摘编自王岫庐《“真实性”的重构:从李娟的非虚构写作及其英译谈起》)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蒙古包便在绿色作物的海洋中随波荡漾”,描写了边疆生活的现实情景,展现了边地物质生活条件的恶劣。
B.“闲庭信步,优哉游哉”赋予鸡以人的动作和心态,形象地表达出鸡在寻路回家时的从容淡定,暗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C.文中的“我”虽然身处母亲的生活中,却一直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叙写,这使得艺术描写更显客观和真实。
D.文章语言清新隽永,质朴自然,为稀松琐碎的日常赋予画面感,充满诗意,蕴藏着直面艰难的勇气,拥抱生活的热情。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绘制出一幅农场劳作的画面,详细地描写了作者一家耕种的过程,表现了边地人民的坚韧以及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活体验。
B.材料一母亲给“鸡食盆”扣上“锥形铁条罩”的细节描写,既体现我家设施的多样,又照应了开头狗偷食的内容。
C.材料二称赞李娟通过对山水、风物之画面的描绘,满足读者浪漫化的想象,助长了读者对“远方”生活的好奇与消费。
D.材料二认为李娟既是汉族人也是融入游牧生活的居住者,这与材料一中作者的生活与当地人有异有同的情况不符。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画横线句“我家还算是最不将就的”的原因。
4.文学张力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保持阅读的愉悦感,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增强作品的文学张力的。
2024-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是谁?

宗璞

S城是一座山城,这几年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像任何人类居住的地方一样,城里总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新闻。新闻的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刚出现就被山风吹散,有的则飘飘摇摇,在大街小巷穿行,好几个月不离开。

城中数一数二的富户,费林先生家里的老照片案就属于后一类。

临近上世纪末,人们不免大生怀旧之思,纷纷翻弄起老照片来,便有幕僚类人物,名唤林费的,向费林进言:现在暴发户满街拣,可大都没有根底。只有先生您不一样,令尊翁是数一数二的实业家,何不出个影集?费林点头答应了。

林费领了任务,兴致勃勃地理好手头的照片,又从旧箱子里取出一摞摞老照片,一张张翻阅。一张照片里留有几位漂亮人物的身影,他们是在游城郊的半壁崖。从山名可以想见,那山颇险峻。大家错落地站着,中心人物是费林的父亲老费先生。他旁边站了一位女子,披着件闪缎披风。老费先生的交往必定是很多的,相片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认识得多已去世,还剩一位已有一百多岁,无人敢去打搅,不认识的也无从考究。

林费翻过旧箱子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上面是实业家老费先生和一个女子坐在柳荫下的石桌旁,背后是一片水面。老费先生侧身望着水面,那女子以手支颐,凝神望着远处。大家毫不费力便认出她就是在山上披着闪缎披风的那一位。

她是谁?

她不是母亲,不是姑母,也不是族人、表亲或熟识的朋友。她穿着镶边旗袍双肩盘花扣,袖略宽,想来是那时流行的样子,嘴唇半开,略带笑意,像要说什么。

这位是谁?林费问。费林说:没见过。拿出来问问老人。

于是这张照片传遍了费家相识的家庭。没有人知道她是谁。有些小报记者也来打听。认出来了吗?”“没有认出。林费回答。

关于这张照片的新闻不胫而走,版本不一。一说那女子是当时一位女诗人,实业家曾和这位女诗人过从甚密。又说是当时一位名媛,和费家交情不错。又说是一位极红的女伶,后来失踪了,始终没有查出下落。

关于和女诗人的交往,小报上登了一篇叫做纪实小说一类的东西,顾名思义是既纪实又虚构的一锅粥。说老费先生欣逢红颜知己,写得颇诗情画意。费林夫人冷笑道:瞧瞧,这就是你们老费家的根底儿。费林有些恼怒,拿着照片指点说:两人的目光不在一个方向,也许是有人用两张照片重新摆弄的。夫人端详了片刻也点点头。费林命子侄辈把那作者告上法庭,果然道歉赔款,暂时警戒了一干轻薄文人。女诗人其实在时间隧道的更远处,比老费先生还要年长许多,现在有无后裔不得而知,也只好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名媛家里却不同,一再申辩相片中的人物绝非他们的祖辈。越申辩越张扬,倒让那些不知来由的废话煞有介事地飘摇了一阵子,因为没有落到文字,传一阵也就罢了。至于说红伶失踪可就让推理小说的读者心头痒痒的,这不是快牵涉到命案了么!是否应该去费府搜查一下?

吵了好几个月,大家都有些烦了。一次晚餐上费林说:林费的主意,用电脑把这照片给世界亲友们都发过去了,还没有人认出来。费林夫人捏着筷子,说:就等着编假话的好了。此话果有先见之明。不久,有两家拐着七八十来个弯儿的亲戚来了。两家人一户住在阿拉斯加,另一户住在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上。一家人说,那位女士是他们的祖姑;另一家人说,女士是他们的祖姨。一致的说法是:他们听老人说过,祖姑或祖姨和老费先生是好朋友,多的就不便说了。他们希望得到些纪念物。费林吩咐置之不理。

她是谁?不问了吗?费林不甘心,那女子看来也不是等闲人物,若是重新拼做又为什么?他的心像被什么牵住了似的放不下。他要去问那位一百多岁的老人,照片中他是最年轻的。

费林带着林费亲自登门。老人坐在轮椅上,膝上盖着毯子,这是一切耄耋老人的形象。费林得体地问过安,说明来意。经过身边工作人员的大声转达,老人接过那张水边照片,居然把它凑到眼前辨认,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一道亮光。费林相信他认出了。

不认识。老人喃喃自语。相片落了下来,他拿不住。

您不认识?费林很失望,拿起照片指点着说:那站着的是先父,想请您认认坐着的那位——

老人睁大眼睛仍然说:不认识。

费林认为游山的一张有些希望。因为老人身在其间,总该知道有什么人同游。不料老人仔细辨认后,竟说:一个也不认识。接着沉默片刻,忽然大声说:让他们安息吧!让死去的人安息吧!老人眼中又闪出一道亮光,很快就熄灭了。

工作人员低声说,有人拿了旧照片来,其中也有老人自己,他也不认得。费林不由得轻声叹息,没有想到从老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林费也叹了一口气。说:过去的事只有当事人明白,要是仙佛能托梦就好了。

当晚,费林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半壁崖前,山坡上一人冉冉行来,是个女子。费林定睛细看,不禁大吃一惊,见她披着宝蓝色闪缎披风,眉目如画,正是照片中的那个谜。

那女子转了一个身,披风飘起来,整个人烟雾一般消散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得险峻、陡峭的山崖狰狞如鬼怪。

费林忽然醒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在房前。他下了床,下楼到起居室拿出那两张照片,不禁又大吃一惊。照片上的那位女子竟不见了,剩下一片空白无法填补。

费林跌坐在沙发上。月光冷冷地照进窗来,它见得多了。

那两张照片索性不见了。林费不敢多问,做这件事也不那么热心了。过了许久,相册终于出版。又过了几年,费林和费林夫人都去世了。月光还在冷冷地照着,再过些时,高楼盖得太多,入夜灯光闪烁,真是城开不夜,不但看不见月光,连月亮也看不见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照片中不知名女子身份的猜测,演绎出了不同版本的新闻,有“女诗人”“名媛”“女伶”之说,作者用这些新闻主要来表现老费先生与她的关系扑朔迷离。
B.费林家的老照片案“经久不衰”,此后更是有诸如“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上的两家人过来“认亲”,可见老费家的确与没有根底的暴发户不同。
C.费林梦醒后,发现照片上的那位女子不见了,这一离奇诡异的情节具有鲜明的魔幻色彩,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本小说是一篇《百年孤独》式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D.围绕费林先生家里老照片的新闻虽然持续时间比较长,但最终没有避免消散、被遗忘的结局,“让死去的人安息吧”,作者以此表达不能过多“消费”过去之意。
2.这篇小说中有些细节反复出现,下列选项中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与结尾都出现了“高楼多”这一细节,作者想借此表明现代物质文明日益发达,人们对过去的认知却走向了浅薄化。
B.小说后半部分反复出现“冷清清的月光”“月光冷冷地照”这样的细节,作者以月光的冷意来否定人们对照片上女子的过度探究。
C.百岁老人反复强调自己“不认识”她,眼里又反复出现“一道亮光”,旨在制造模糊和矛盾的效果,以此表明老人无法确认过去。
D.小说反复强调女子“闪缎披风”的衣着特征,强化了人物视觉形象,最后在梦境中披风有了颜色和动态,凸显梦境的真实可感。
3.在小说中,实际引出新闻的是“旧箱子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作者为什么还要加入对游半壁崖照片的描绘?请结合文本分析。
4.宗璞曾说:“历史是哑巴,要靠别人说话。我很同情它。”结合这句话和文本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历史中的人物。
2024-01-07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前情提要——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狱中见面后,决定为她提出上诉,经典狱长同意在办公室里再次与玛丝洛娃见面。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被诬告为纵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聂赫留朵夫坚持帮助玛丝洛娃,打算将玛丝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找到明肖夫了解情况。为此他求助副省长玛斯连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监狱会见玛丝洛娃。

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

在法庭审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卡秋莎以后,他体会到一种获得新生的庄严而欢乐的心情。他决定不再抛弃她,也没有改变同她结婚的决心,只要她愿意的话,然而现在这件事却使他感到痛苦和烦恼。

在走访玛斯连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车到监狱去看她。

典狱长准许他同她会面,但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律师办事室,而是在女监探望室里。典狱长虽然心地善良,但这次对待聂赫留朵夫的态度不如上次热情。聂赫留朵夫同玛斯连尼科夫的两次谈话显然产生了不良后果,上级指示典狱长对这个探监人要特别警惕。

“见面是可以的,”典狱长说,“只是有关钱的事,请您务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阁下写信提出要把她调到医院里去,那是可以的,医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说:‘要我去给那些病鬼倒便壶,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们那帮人就是这样的。”他补充说。

聂赫留朵夫什么也没回答,只要求让他进去探望。典狱长派一个看守带他去,聂赫留朵夫就跟着他走进一间空荡荡的女监探望室。

玛丝洛娃已经在那里。她从铁栅栏后面走出来,模样文静而羞怯。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眼睛不看他,低声说:“请您原谅我,德米特里·伊凡维奇,前天我话说得不好。”

“可轮不到我来原谅您……”聂赫留朵夫想说,但没有说下去。

“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玛丝洛娃补充说,用可怕的目光斜睨了他一眼。聂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紧张而愤恨的神色。

“究竟为什么我得离开您呢?”

“就该这样。”

“为什么就该这样?”

她又用他认为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

“嗯,说实在的,”她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说,接着沉默了一下。“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这样拒绝,表示她因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饶恕他,但也夹杂着一种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

“卡秋莎,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他特别认真地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

“那是您的事。我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她说,嘴唇又哆嗦起来。

聂赫留朵夫也不作声,觉得说不下去了。

“我现在先到乡下去一下,然后上彼得堡,”他终于镇定下来说,“我将为您的事……为我们的事去奔走。上帝保佑,他们会撤销原判的。”

“不撤销也没有关系。我就算不为这事,也该为别的事受这个罪……”玛丝洛娃说,他看见她好容易才忍住眼泪。

“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她突然问,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激动。

“他们没有犯罪,是吗?”

“我想是的。”

“那个老太婆可好了。”她说。

聂赫留朵夫把从明肖夫那儿打听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她。

他问她还需要什么,她回答说什么也不需要。

他们又沉默了。

“哦,至于医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说,“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

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

“那很好。”他只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就同她告别了。

“是啊,是啊,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聂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来的种种疑虑,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感觉,那就是相信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节选自《复活》第一部59章,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河流的复杂多变为喻来说明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交代了聂赫留朵夫的变化,也预示着下文玛丝洛娃会有所改变。
B.典狱长对聂赫留朵夫转述玛丝洛娃的话表现了典狱长对在押囚犯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出玛丝洛娃不想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
C.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始终以“您”相称,在表示礼貌的同时也显示她对聂赫留朵夫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还不想完全接受他。
D.玛丝洛娃虽然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她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想办法帮助明肖夫母子,这也体现出玛丝洛娃内心仍存良善的一面。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始终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的眼睛,如“眼睛不看他”“可怕的”“在微笑”等,在表现玛丝洛娃转变的同时揭示了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世界。
B.小说在描述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会面场景时,主要借助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既深入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C.小说多次写到二人谈话进行不下去,陷入沉默,这如同戏剧中的静场,既给二人关系的变化增加悬念,又以留白的方式增强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D.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主要采用议论和概述的方式,交代聂赫留朵夫的基本情况,与后文二人会面场景的描述相辅相成,让整个故事详略得当,重点情节凸显。
3.聂赫留朵夫说“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处语句中的省略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请选择两处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一棵失去的槐树的追忆

阎连科

因为被贪于宽敞、享受的内心左右,我决定在三大间房前再盖出一个书房来,而且那书房的西窗要正对着窗前的一棵死去的槐。槐树粗矮,枯枝横生,虽然没有一棵活树那样鲜艳和生动,四季之变都在树上有着演绎和发生。可也许,一棵枯树刚好直立在书房的窗前,种些藤蔓从地面攀爬而上,让枯枝上挂下点线之绿,再有一只两只乌鸦、麻雀,借着落日夕阳,单腿立于枝头,呱呱地言叫几声,也不失为一种老树枯藤和昏鸦寂静的美学追求。

自己不是诗人,却总有诗意不识相地到来。不是画家,却总有构图的设想欲念。

从来没有一张真正的摄影作品,也总是在园里拿着相机,把镜头向东向西,将树木、林地、花草、鸟鱼们的瞬间,留在一个现代科技夹缝的暗角。如果有朋友真正了解我在711号的一些行为,他不称我为神经质或精神病患者,那他自己一定有了麻木不仁的精神病,成了被迟锐围就起来的套中人。

对盖房的工人,再三交代,把书房的砖墙刚好砌在树下几寸之远,让我可以推开窗子就行。然而,离开园子到学校做了一天讲座,回来时书房的西墙已经拔地而起,而那棵一围粗的老槐,也被锯成几段扔在了院子里边。

有碍施工,又是一棵死树。

工人的解释合情合理,可我从此对那些施工的匠人怀怨在心,无非总在脸上装出笑容罢了。被锯下的老槐树身首分离,枝丫和树根被扔在院外林里任由风吹雨淋,连作为柴火对火盆渴望的机会都没有。

但对于被截为一米一段的槐树身,命运就不太一样了。我把它们摆在院里的通风处,总是在闲暇之余,站在它们身边凝望和感叹,总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拿一本书去和它们相陪相伴在一起。偶尔也把落在它们身上的麻雀当成诗和灵感写在相机里。当然,有一次还坐在它们身上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

来自其他领域的风,降到这没有名字没有边际的大地,带来天上的雨丝,于是丰饶的祭坛上的神,送回了花朵和生命。

我曾经把这灵感之作,拿出来炫耀示人,朗诵给他们听,如同在每年三月请最好的朋友,品味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中国大地上的第一缕春茶。

那些有些不够厚道、仁义的朋友,一边喝着中国的第一缕春茶,一边惊异地问我:这诗你什么时候写的?我笑着:好吗?他严肃:当然。

前几天坐在院里的枯槐树上,忽然来了灵感。说着我又给他的春茶杯里续着水。他仔细地品尝着那冰雪嫩芽的春茶绿水,想了很长时间,说了令我十分讨厌的一句话: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几句诗是你在引用聂鲁达的那首《植物》吧。

我愕然。在惊异中去书架上翻找聂鲁达的诗集,居然从那首《植物》中一字不差地读到了那样的诗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讨厌那位朋友,也讨厌躺在院里的两段枯槐。我经常坐在那枯槐上冥想和构思,灵感有时喷发如泉,有时似朝阳日出,可现在我怀疑那些灵感中的诗句和小说情节的奇妙脱俗,其实都是对别人的抄袭和对大家小说情节的翻版。我猜想,情况的实质有两种可能,一是我写作能力的江郎才尽,二是那段祜槐在风雨中因为没有材尽其用而对我的愚弄和报复,才让我在灵感中得到诗句,其结果却完全是对别人诗歌的抄袭。

次年我有一部长篇小说出版,果然也有了这样的议论。于是,我就怀疑那段枯槐给我灵感的真伪,决定把它从院里搬进室内,实行怀柔政策,不仅让它轮回再生,物尽其用,而且求它,可以不赐我灵感写作,但万万不可给我以假情伪意,让我误以为自己有了不凡的作品。怀着兔死狐悲的目的,把院里的两段槐干分为四段,长短不一,高矮有错,其中一段摆在入门的厅里,做电壶烧水的专有坐骑,另三段落错靠墙,在那上边依次摆放旧的报纸、杂志,让它充作文化时尚的形象大使。如此这般,果不其然,后来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再也没有人说我是模仿、抄袭和受了某某启发,就是真的把别人的诗句镶在我的诗中,竟也没人看得出来,并予以无情指正。就是我的小说情节中,明明有伟大作家们的启悟和感召,那些我的朋友读者,也都睁眼闭眼,不再在公众场合明指暗示。这一切都归功于枯槐对我的真诚。也归功于我对枯槐的真诚。没有能在窗前留下它们,让其再生为老树枯藤昏鸦的真实杰作,也终于让它们和书房有了联系,做了书房的常客和大使,它们自然就会无欺于我的灵感和源源喷薄的写作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房的西窗须正对着窗前那棵死去的槐树,开篇指出了这样建的缘由,表达出作者对凄凉、孤独的审美价值的追求。
B.作者以不是诗人和画家,却有写诗的冲动和构图的想法,引出自己不是摄影师却总爱拍摄自然事物的行为。
C.在意识到自己作品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是受到枯槐的报复这一原因后,“我”就将枯槐重新安置,让它们各尽其用。
D.末段对枯槐和“我”进行了审视,正是双方的真诚,才让它们在“我”的书房中发挥了作用,真正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2.关于文中写“我”坐在截下来的槐树段身上写诗一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成段的槐树身不同于无任何作用的枝丫和树根,它能让“我”闲暇时站在那里凝望感叹,甚至迸发出诗歌创作的灵感。
B.文中截取了诗歌中的片段呈现给读者,一是因为这是“我”创作灵感的产物,二是能和下文朋友对诗句的点评相呼应。
C.“我”坐在截下来的槐树段身上创作的诗句,其实是完全照搬聂鲁达《植物》中的句子,“我”借此彻底否定了自己的创作水平。
D.此时的槐树段处于院中,这样就为下文因为“我”对其激发创作灵感的质疑,将其转移至屋内,并赋予其新生,埋下了伏笔。
3.本文以“对一棵失去的槐树的追忆”为题,有何作用?
4.本文是阎连科用写人世的细腻笔触来写自然的代表作品,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023-12-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朝我来

杨子峰

月迷津渡,日军小分队突然出现在青滩,很快控制了码头、船老大及船工。①天放亮时,所有人被强制集中在江边一所客栈里,日军的刺刀闪出冷冷的光,映在架在吊脚楼上的几挺机枪上,冷冷的枪口对着码头的方向。

日军得到情报,有几艘载有草药的船要运出日军控制区,江的下游是抗日游击队活跃区。青滩是船队必到之地,日军已在这里张罗了一张大网,奔码头奔船老大奔药品而来。

这条江的上游险,要过青滩难,只有姓韩的船老大能过。前几天下游来人了,说伤员缺药,日军封锁,好不容易弄了些草药,以解燃眉之急,请他帮忙驾船过这鬼门关。怕老大不答应,塞过来一把大洋。韩老大一把推开,给来者递过一碗酒,对饮。

喝酒的地方老板娘水色出奇地好,别人只能偷偷瞟上几眼,她是船老大最好的朋友,开一家望江客栈,一双水汪汪大眼,天天盼船老大来喝酒。日军很容易在客栈找到了船老大。

人都困在客栈里,最着急的是船老大,一个小时后,运输药材的船队就要来了,按计划靠岸后,他得上船帮忙驾船出鬼门关。

日军只允许客栈的老板娘走动,给被关押的人送点儿水,弄点儿吃的。日军不吃客栈的饭,自备了罐头和干粮,喝的水,也要被困的人试喝后才装入军壶。②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专为截获运输药材的船只而来,煞费苦心,志在必得。只要控制了船老大,就掌握了主动,除了韩老大,还没一艘船能顺利出关,险滩、激流、暗礁、明堡……令人丧胆!

为牢牢坐稳老大位置,他从未向外人传授几代人用命换来的这驾船绝技。

③韩老大向隅而坐,看守的日军不时过去查看,怕有闪失。想把他单独困在一边,众人不许,竭力护住老大,日军怕激怒众人,这些人大多是在船上见过世面的,逼急了是会拼命的,只好作罢,专门用几双眼睛盯住他。

起火了!起火了!老板娘边喊边朝外跑。厨房里浓烟滚滚,火苗直蹿。

局面很快被控制。老板娘没跑几步就被一个日本兵追上,一枪托击昏在地。一阵枪栓响,困在屋里的人在黑洞洞的枪口下,被迫重新回到原地。十几个日本兵赶紧用水泼灭了火苗。为防火,木制吊脚楼前的空旷地上摆放着专门用石头打制的几口大缸,装满了水,正好被日军派上了用场。

日军判断是有意纵火,是烽火,准备靠岸的船只见势赶紧顺江而下了。火燃的时候,正好上游下来几艘船,赶紧弃岸而去。船上的人看到了烟火,看到了老板娘,因为她奔跑的地方是船上最佳视角区。上次来拜访韩老大的那个人在船上,他在码头没见到船老大就已生疑,更何况见到老板娘被击倒,便断定鬼子已做了伏击准备,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一名抗日老兵,赶紧下令前行,即使死在鬼门关,也不能落入鬼子手里。

日军赶紧下令机枪扫射,船上有人中弹,但船还是很快过了伏击区,一群日军顺江岸边追击边射击。恼羞成怒的日军过来提审船老大,几个人气势汹汹把他从墙角架起来,一看都傻眼了,眼前的人不是船老大,一名船工不知何时换上了他的衣服。

船老大在众人的掩护下,独自顺江而下,到了险滩最险处,泅水,站在江中的大礁石上接应迎面而来的船只。适逢枯水期,江中这块最大的礁石便露出狰狞的头。④无数船只毁于此,无数船工身家性命丧于此,鬼门关的这一关没有第二个人闯过。船上人看到了他,禁不住惊呼起来,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岸上追过来的鬼子也看到了,朝他这边打枪。

船老大不停地做着手势,朝我来,朝我来,朝大礁石冲过来!鬼子的枪打在船上,幸亏有波浪颠簸,没伤到船身。船工眼红了,手在发抖,心想反正一死,眼一闭,朝大礁石、朝船老大站的方向冲过去……

船居然安全过了礁石,走出了鬼门关,众人回望船老大,大礁石上已没了他的身影。他被追来的鬼子开枪击中,落水了。

老板娘从鬼子那儿逃出来,冒险找到船老大尸首,厚葬。请石匠在大礁石上刻下三个大字:朝我来。一切妥当,她烈性子犯了,干脆一把火把吊脚楼也烧了,人却不知去向。有人说,朝他去了。

有了朝我来,就有了过这道险关的秘籍:朝大礁石正对面冲过去!自此,险关不再险!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游来人请船老大帮忙驾船,船老大拒绝接受来人塞过来的钱财,可见他是一个重义轻利的人。
B.日军不吃客栈的饭,即便喝水也要被囚禁的人喝过后才敢饮用,体现他们狡猾、心机深沉。
C.为了稳坐老大的位置,韩老大不传给外人驾船绝技,导致码头被日军控制,革命出现危机。
D.船老大最终成功指挥运输药材的船队安全驶过礁石,这离不开其他船工的密切配合与支持。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两次出现“冷冷”,刺刀闪出的光和枪口,烘托了日军的冷血无情。
B.句子②中“训练有素”“煞费苦心”颇具讽刺意味,能看出日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C.句子③中日军不时过去查看被囚的船老大,是担心船老大可能遭遇不测,有生命危险。
D.句子④渲染最大礁石处的凶险与渡过此处的困难,从侧面表现船老大的英勇无畏、驾船技巧高超。
3.文章设计“纵火事件”情节的用意何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标题“朝我来”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熟藕

汪曾祺

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这家店卖种酒,叫佛手曲。一个很大的方玻璃缸,里面用几个佛手泡了白酒,颜色微黄,似乎从玻璃缸外就能闻到酒香。酱园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有两个烧饼的钱就可以买一小堆,包在荷叶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直接就可以吃。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果子,不过就是甘蔗(去皮,切段)、荸荠(削去皮,用竹签串成串,泡在清水里),再就是百合、山药。

周麻子的水果摊隔壁是杨家香店。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户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这家卖的东西真杂。红蜡烛。一个师傅把烛芯在一口锅里一支一支出来,一排一排在房椽子上风干。蜡烛有大有小,大的一对一斤,叫做大八。小的只有指头粗,叫做小牙。纸钱。一个师傅用木槌凿子在一沓染黄了的毛长纸上凿出一溜溜的铜钱窟窿,是烧给死人的。明矾。这地方吃河水,河水浑,要用矾澄清了;炸油条也短不了用矾。碱块。这地方洗大件的衣被都用碱,小件的才用肥皂。浆衣服用的浆面——芡实磨粉晒干。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别的事。他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他伸一个懒腰,走到门口闲着。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扁窄上了浆的纱条,叫做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刘小红的父亲一天就是比这些道道,一面口中报出尺数:一尺、二尺、三尺……绒线店还带卖梳头油、刨花(抿头发用)、雪花膏。还有一种极细的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刘小红每学期装饰教室扎纸花,都从家里带了一箍花丝去。

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刘小红从小爱吃零食,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

正对刘家绒线店的是一个土地祠。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谁想吃熟藕,都得来跟王老买。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他的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

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小红十一岁上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她吃不下东西。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她都摇头不吃。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长了,小红妈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妈!我饿了,想吃东西。

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子面?

小红摇头。

冲一碗焦屑?

小红摇头。

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

小红摇头。

那你想吃什么?

熟藕。

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

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

小红吃了熟藕,躺下来,睡着了。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

小孩子复原得快,休息了一个星期,就蹦蹦跳跳去上学了,手里还是捧了一节熟藕。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翟,也是开绒线店的。翟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翟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桌,对小红也很好。

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

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

小红红着脸说:有了。

一定会是个白胖小子!

托您的福。

王老死了。

早上来买熟藕的人看看一锅煮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推开门发现,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

小红正在坐月子,来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了三炷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还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

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

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一句既衔接了上文内容,又引出了熟藕摊和王老。
B.小说叙写刘小红生病时,“街坊们都来看她”,从街坊们对孩子的关系,透露出这里民风的淳朴和生活的祥和。
C.尽管王老待刘小红亲如女儿,但刘小红婚后回娘家时王老对她的询问并不符合身份,这也让小红倍感尴尬。
D.小说中王老和刘小红之间超越普通邻里的情谊,可以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血缘和地缘”的相关理论解读。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人物主要用侧面描写手法,以辛辣讽刺的笔调突出“白水窦章”的刁钻刻薄,与充满人情味的王老形成鲜明对比。
B.小说以“熟藕”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王老和刘小红之间的忘年交情谊,也寄寓了作者对真挚情感、美好人性的赞美。
C.小说结构从容舒缓,看似随意实则精致。如小红丈夫置物祭奠的情节,就串联了前文所写的杨家香店、周家南货店等元素。
D.本文与沈从文的《边城》都善于描写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把世俗、繁琐的生活诗意化,展现了温情、美好的民俗画卷。
3.小说中的“熟藕”与刻画人物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4.汪曾祺曾说自己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分析本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