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如图分别是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叶片的结构中能够完成光合作用的主要是[        ]________细胞和保卫细胞;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叶片中的[        ]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除气体的0.6cm直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4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如图2),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两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光照强度为 1000μmol·m-2·s-1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__,所以,叶圆片上浮的时间最短。
2023-10-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双减”政策实施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来开展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打孔器、烧杯、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新鲜绿萝叶片、秒表、不同瓦数的白炽灯(瓦数越大,光照越强)等。
实验步骤:
①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编号为1、2、3、4,并在烧杯中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用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40片),并抽真空处理(目的是去除叶圆片中的空气),将处理后的叶圆片均分到4个烧杯中,叶圆片全部沉入烧杯底部;
③将4个烧杯分别放在15W、25W、35W、45W的白炽灯下,固定灯与烧杯的距离。记录烧杯中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1234
白炽灯瓦数(W)15253545
上浮所需时间(s)8.06.24.12.6
(1)小组同学就叶圆片上浮的原因向物理老师请教,物理老师解释说叶圆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导致叶圆片浮力增大而上浮。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气体为______
(2)上述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过程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____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白炽灯的瓦数越大,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越短。由此,该兴趣小组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光合作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9-20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月季切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但瓶插观赏期较短。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与切花品质和观赏期有密切关系。
(1)月季切花的茎呈现绿色,图1为茎段示意图。皮层细胞的______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不同光照强度下皮层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2)为探究茎皮层光合作用对月季切花品质和观赏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图2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每天测算花朵直径的增长率,直到花朵萎蔫、观赏期结束,结果如图3。
      
①图2中A试管不做处理,B试管用多层保鲜膜包裹,C试管用黑纸包裹,分别对应了图3中______三种条件。
②实验过程中需保证光照培养箱中______等条件一致。
③分析图3可知,皮层的光合作用可促使花朵直径增大,判断依据为______;同时可延长切花的观赏期。与无光照组相比,高光照组可将观赏期延长______天。
(3)切花常因切口处细菌感染、伤口愈合等因素,引起导管堵塞,进而导致供水不足,影响切花品质和缩短观赏期。但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可通过促进皮层吸水缓解这一现象。科研人员通过图4所示的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中茎段两端的切口需用防水胶封堵,目的是避免______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②测定茎段的起始质量和浸泡8小时后的质量,支持“茎皮层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皮层吸水”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延长切花观赏期。(写出一条即可)
2023-07-28更新 | 1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有机物

对照组

8.47

2.81

27.92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样+苦   

69.50

59.90

35.65

①对照组的“?”应填______
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______
(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______
2023-06-27更新 | 109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真题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据: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6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_______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移动方向是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4)丁图为叶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此过程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中,关于丁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图中B表示水,由筛管运输到叶片
C.图中C表示氧气,可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图中D表示有机物,内含由光能转变的化学能
2023-06-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射洪中学校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回答下列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1)为探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图一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用图二所示显微镜对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当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倍;图三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经染色后细胞中着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实验中,若某同学做图一步骤d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了一滴清水,则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他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其他同学看到的细胞相比会______(填“更大”、“更小”或“一样大”),原因是______
(2)某同学想为家里的鱼缸安装一盏照明灯。为了寻找最适光源,他利用金鱼藻进行了实验探究:将长势相同的金鱼藻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放入盛有500mL碳酸氢钠溶液(能为金鱼藻提供二氧化碳)的大烧杯中,标为甲、乙、丙、丁;在暗室中分别用不同功率的节能灯作为唯一光源,并将其置于距离烧杯20cm处(见下图),观察并记录每分钟各组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节能灯功率(W)

9

14

18

25

每分钟产生气泡数(个)

22

30

40

40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______,除了该气体外,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还会产生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该同学决定为家里的鱼缸安装18W的节能灯。据表分析,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至少答出2点)。
2023-06-15更新 | 4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年(2021-2023)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在我国广泛栽培。为探究不同光质的光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1)A组、B组和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这三组的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必须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据上图可知,番茄试管苗在白光和红光下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机物积累量___;在黄光下,有机物积累量小于0,原因是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黄光为什么不适合番茄试管苗的种植?根据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假设黄光培养条件下番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发生了改变。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取大小、长势相同的番茄试管苗若干株,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白光和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后,测定其叶绿素含量。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预测:___________
2023-06-12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考前模拟预测卷(一)生物试题
8 . 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I.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II.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_____是通过图4中的_____(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_____,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__
(4)根据图1、图2和图3可知,在蔬菜保鲜生产上,可_____,延长蔬菜的贮存时间。
(5)某同学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将等量的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两个大锥形瓶内,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再分别进行_____处理,然后用氧气传感器测定_____的变化。
9 . 近年来,糖心苹果(其果实横切图如图一所示)因其品性好,口感佳而备受消费者欢迎。科研人员随机选取生长结果良好,树势较为均一的多棵植株作为试验株,研究外界因素对苹果糖心指数的影响,结果如图二所示。丙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研究影响糖心指数的两个外界因素是______和昼夜温差。
(2)选取生长结果良好,树势较为均一的植株作为试验株,目的是______。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应测量多棵植株的糖心指数,最后取______值。
(3)分析数据可知:昼夜温差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地区,苹果糖心指数较高。原因是该地区白天温度高,光照强度较强,进而______作用强(对应图三的______曲线),夜晚温度低,抑制了苹果的______作用,使______得到积累,提高了果实的糖心指数,图三中表示一昼夜此物质积累量最多的是______点(填字母)
(4)良好的储藏条件是维持糖心苹果品质的关键,请根据所学知识对糖心苹果的储藏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023-06-1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科学探究-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10 . 福山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樱桃、蔬菜采摘、鲜花观赏园。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1)图甲是小组同学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并进行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创新实验。在做如图所示处理前要放置暗处一昼夜,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光照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A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非绿色部分和绿色部分能变蓝的是绿色部分,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________。图甲中的B叶片经同样处理后,其绿色部分能否变蓝?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图乙为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在图乙中可用曲线_______表示。绿色植物通过该过程有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
(4)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小组同学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组装置,利用湿度传感器来测量袋内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半小时后采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外界空气湿度有茎无叶空气湿度有叶空气湿度
15:1058.5%62.8%67.9%
15:2058.7%64.8%78.2%
15:3058.7%65.8%84.5%
15:4058.6%66.6%91.8%
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结论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主要从____(填器官)表面向外散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023-06-0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