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出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下图中实心点的个数依次为5,9,14,20,…,这样的一组数被称为梯形数,记此数列为,则(       
   
A.存在,使得为等差数列
B.
C.存在,使得
D.数列的前n项和小于
2024-01-25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洛书(如图)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数字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九宫格.将自然数填入列的方格内,使各行、各列、各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简称“幻和”)均相等,具有这种性质的图表称为“阶幻方”.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若记阶幻方的对角线上数的和为,例如,那么阶幻方的对角线上数的和为(       
   
A.B.C.D.
2023-07-16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杨辉善于把已知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的求面积、体积的连续量问题转化为求离散量的垛积问题,在他的专著《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给出了著名的三角垛公式,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___________
2023-03-11更新 | 7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届二模数学试题(B卷)
4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是有一个人走了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       
A.15里B.12里C.9里D.6里
5 . 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而今我们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为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并把这两者结合的不等式叫做基本不等式.下列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的最小值为
C.若,则
D.若实数ab满足,则的最小值为2
2022-02-22更新 | 125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
6 . 《周髀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注: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问立夏日影长为(       
A.一尺五寸B.二尺五寸
C.三尺五寸D.四尺五寸
7 . 位于灯塔处正西方向相距处有一艘甲船,需要海上加油.位于灯塔处北偏东有一与灯塔相距的乙船(在处).求乙船前往支援处的甲船航行的距离和方向(角度精确到).
2021-09-1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七匹三丈(1匹=40尺,一丈=10尺),问日益几何?”其意思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每天比前一天更加用功,织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月织了七匹三丈,问每天增加多少尺布?”若这一个月有31天,记该女子一个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则的值为(       
A.B.C.D.15
2021-09-11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质检数学(文)试题
9 . 《九章算术注》中“勾股容方”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中利用出入相补原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如图1,用对角线将长和宽分别为的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一个内接正方形(黄)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朱、青),将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重组,得到如图2所示的矩形,该矩形长为,宽为内接正方形的边,由刘徽构造的图形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图3,设为斜边的中点,作直角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对角线,过点于点,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由图1和图2面积相等可得;②由,可得;③由可得;④由可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复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问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个数中,能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共有
A.B.C.D.
2018-03-09更新 | 57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