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复数是由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在十六世纪首次引入,经过达朗贝尔、棣莫弗、欧拉、高斯等人的工作,此概念逐渐为数学家所接受.形如的数称为复数,其中称为实部,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当时,为实数;当且时,为纯虚数.其中,叫做复数的模.设如图,点,复数可用点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轴叫做实轴,轴叫做虚轴.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按照这种表示方法,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唯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有唯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一般地,任何一个复数都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即,其中为复数的模,叫做复数的辐角,我们规定范围内的辐角的值为辐角的主值,记作.叫做复数的三角形式.

   

(1)设复数,求的三角形式;
(2)设复数,其中,求
(3)在中,已知为三个内角的对应边.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及阅读材料中所给复数相关内容,证明:

.
注意:使用复数以外的方法证明不给分.
2024-03-12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2 . 在复平面内复数所对应的点为O为坐标原点,i是虚数单位.
(1),计算
(2)设,求证:,并指出向量满足什么条件时该不等式取等号.
2024-03-19更新 | 324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3 . 某校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如下表: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学成绩

100

99

96

93

90

88

85

83

80

77

知识竞赛成绩

290

160

220

200

65

70

90

100

60

270

学生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数学成绩

75

74

72

70

68

66

60

50

39

35

知识竞赛成绩

45

35

40

50

25

30

20

15

10

5

计算可得数学成绩的平均值是,知识竞赛成绩的平均值是,并且


(1)求这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的样本相关系数(精确到).
(2)设,变量和变量的一组样本数据为,其中两两不相同,两两不相同.记中的排名是第位,中的排名是第位,.定义变量和变量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记为)为变量的排名和变量的排名的样本相关系数.

(i)记.证明:

(ii)用(i)的公式求这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精确到).


(3)比较(1)和(2)(ii)的计算结果,简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在分析线性相关性时的优势.

注:参考公式与参考数据.

2023-05-19更新 | 109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检测(一)数学试题
4 . 某校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如下表:
学生编号i12345678910
数学成绩100999693908885838077
知识竞赛成绩29016022020065709010060270
学生编号i11121314151617181920
数学成绩75747270686660503935
知识竞赛成绩4535405025302015105
计算可得数学成绩的平均值是,知识竞赛成绩的平均值是,并且.
(1)求这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的样本相关系数(精确到0.01);
(2)设,变量和变量的一组样本数据为,其中两两不相同,两两不相同.记中的排名是第位,中的排名是第位,.定义变量和变量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记为)为变量的排名和变量的排名的样本相关系数.
(i)记.证明:
(ii)用(i)的公式求得这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知识竞赛成绩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约为0.91,简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在分析线性相关性时的优势.
注:参考公式与参考数据.
.
2023-11-01更新 | 1450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测试数学试题
5 . 设集合元数集,若的2个非空子集满足:,则称的一个二阶划分.记中所有元素之和为中所有元素之和为
(1)若,求的一个二阶划分,使得
(2)若.求证:不存在的二阶划分满足
(3)若的一个二阶划分,满足:①若,则;②若,则.记为符合条件的的个数,求的解析式.
2023-07-17更新 | 49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6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A.abc都是奇数B.abc都是偶数
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2022-04-22更新 | 230次组卷 | 55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7 . 设是虚数,且满足.
(1)求的值及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设,求证:为纯虚数;
(3)求的最小值.
2022-03-21更新 | 1205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8 . 规定抽球试验规则如下:盒子中初始装有白球和红球各一个,每次有放回的任取一个,连续取两次,将以上过程记为一轮.如果每一轮取到的两个球都是白球,则记该轮为成功,否则记为失败.在抽取过程中,如果某一轮成功,则停止;否则,在盒子中再放入一个红球,然后接着进行下一轮抽球,如此不断继续下去,直至成功.
(1)某人进行该抽球试验时,最多进行三轮,即使第三轮不成功,也停止抽球,记其进行抽球试验的轮次数为随机变量,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为验证抽球试验成功的概率不超过,有1000名数学爱好者独立的进行该抽球试验,记表示成功时抽球试验的轮次数,表示对应的人数,部分统计数据如下:

1

2

3

4

5

232

98

60

40

20

关于的回归方程,并预测成功的总人数(精确到1);
(3)证明:
附:经验回归方程系数:
参考数据:(其中).
2022-04-08更新 | 680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用分析法证明:当时,
(2)证明:对任意,个值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10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ab全为”,其反设正确的是(       
A.ab至少有一个不为0B.ab至少有一个为0
C.ab全不为0D.ab中只有一个为0
2021-04-03更新 | 229次组卷 | 5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