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盐类的水解 > 盐类水解规律 >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题型: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8 题号:21518051
硫酸锰在农业上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也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催化剂。一种以高硫锰矿(主要成分为含锰化合物及,还有含Mg化合物等杂质)与氧化锰矿(主要成分为等锰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沉淀的范围如下表所示(25℃):
物质
开始沉淀的1.97.67.310.4
完全沉淀的3.29.69.312.4
②离子浓度≤10-5mol/L时,离子沉淀完全。
(1)混合焙烧时一般需要将原料粉碎,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混合焙烧过程会产生气体,用溶液吸收可能生成,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溶液显酸性,则在溶液中,下列两种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或“<”)。
(3)溶液和溶液中,各微柆浓度存在完全相同的等量关系式是___________
(4)25℃时,的电离常数,则该温度下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5)①若试剂a一般用,完成并配平氧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没有“氧化”这一步,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
(6)中和除杂时,加调节___________范围,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调节溶液的能达到去除的目的___________
(7)氟化除杂时,若使溶液中的沉淀完全,需维持不低于___________。(已知:)
(8)“碳化结晶”时,加入碳酸氢铵,产生沉淀。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碳酸氢铵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根据下述表格,得出碳酸氢铵溶液呈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化学式
电离常数

(9)碳酸氢铵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10)流程中“系列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Ⅰ.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反应为N2 (g)+3H2(g)2NH3(g)       H =−92.4kJ·mol−1, △S=−200J·mol−1·K−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合成氨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
(2)______温(填“高”或“低”)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______温(填“高”或“低”)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综合考虑催化剂活性等因素,工业常采用400~500℃。
(3)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温—双控—双催化剂。使用Fe-TiO2∙xHy双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495℃时,Fe的温度为 547℃,而TiO2∙xHy的温度为415℃)。

该方案的优势:   ___________
Ⅱ.合成氨工艺可以进一步优化,实现尿素的合成,简易流程图如下:

(4)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CH4(g)+H2O(g)CO(g)+3H2(g) ,CO(g)+H2O(g)CO2(g)+H2(g),恒容容器中,对于以上反应,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充入 He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

(5)已知,若合成尿素的流程中转化率为 80%时,100吨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___________吨尿素。
Ⅲ.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 NH4Cl类似。
(6)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2024-01-05更新 | 99次组卷
【推荐2】近期发现,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常温下,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1)以下事实中,能证明是弱酸有___________
a.常温下,溶液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与锌粉反应,观察反应初期冒出气泡的快慢,溶液中比溶液中慢
c.体积相同且pH相同的溶液和溶液,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溶液消耗的溶液更多
(2)纯碱可用于清除厨房的油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在配制溶液时,加入少许浓盐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如果不断加热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将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室温下该混合溶液,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固体,测得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体积的变化及挥发)。

①当时,溶液中___________
②当溶液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
(5)①相同条件下,下列溶液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E.
②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通入少量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D.溶液中通入过量
2024-01-26更新 | 4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常温下,用0.02mol•L-1MOH溶液滴定100mL0.01mol•L-1HA溶液,右图为加入MOH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勿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酸(填“强”或“弱”),滴定所用的最适宜指示剂为______,滴定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由大到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4)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c(M+)+c(MOH)______2c(A-)。(填“大于”“小于”“等于”)
(5)室温下M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数值变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H+) ② C(H+)/ C(OH-) ③ C(OH-) ④ C(OH-)/ C(M+)
2017-04-13更新 | 2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