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461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小史同学根据某一历史人物活动制作的年代尺。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A.梁启超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历史试卷
2 . 某班制作“典籍里的中国”墙报。下列典籍是同学们为某板块收集的资料,据此可知。该板块的主题是(     

        

A.宋元时期科技B.明朝建筑文学
C.明朝科技巨著D.明清时期小说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6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3 .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随着时代演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舞台成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开放拥抱世界,封闭导致落后”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沉沦,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兴起旨在学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以及旨在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图A 孙中山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

——摘编自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材料三

图B 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总量陆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5个主要发达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真正地富起来了:截止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为36 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年度纯收入13 400多元。

——摘编自季晓莉《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华民族“富起来”了!》

材料四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摘自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1)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面对西方的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图A人物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创立了什么理论?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图B中横线处内容。依据图B,简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依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的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某中学以“探寻古代诗歌里的历史意义”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背景   探寻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价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南宋遗民谢枋得在《与李养吾书》中说:大丈夫行事,要讲究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道义),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一已成败得失)。下列四位诗人围绕项羽的重要史事作了各自评述。

材料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忍辱负重)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北宋)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虞歌曲尽怨天亡,潮落沙平旧战场。千里江东羞不渡,六朝曾此作金汤。

——(清)姜宸英《乌江诗》

公孙落魄叟回肠,破庙题篇事可商。(包羞忍耻)一入有心人眼底,化作天地大文章。

——章士钊(1881-1973年)在《柳文指要》里评价杜牧的《题乌江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大力等《五千年中国简史》

【明确目标】
(1)据活动背景,概括本次探究目标。
【实施探究】
(2)任选一首诗歌,归纳其内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评述的主要意图。
【总结反思】
(3)依据上述探究过程,写出你的收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建筑文字

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各具特色,使世界文明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人类文明分别诞生于亚洲、非洲、欧洲等不同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中心

中国古代

北京故宫

甲骨文

世界古代

雅典帕特农神庙

古埃及象形文字铭文

罗马万神庙穹顶

楔形文字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围绕建筑与文字两个角度,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历史试卷
6 . 下列是某校举办的图片展。请为他们的展览起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国防建设,外交成就B.科技进步,文化繁荣
C.民族团结,祖国统一D.生活变化,交通发展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次模拟试题
7 . 下边是东汉以后部分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东汉和西晋都是统一的朝代
B.西晋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C.西晋与东晋曾经南北对峙
D.东晋时北方有很多政权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共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部编《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秦朝__________(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元朝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成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机构)管理;明朝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在政治制度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宋太祖为解决问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次模拟试题
9 . 桥梁印记历史,反映时代进步。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桥梁”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将所搜集的资料分成三个主题,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主题一——智慧之桥】

材料—   古罗马塞戈维亚水道桥(西班牙)

外观图

结构示意图

罗马征服西班牙后,当地供水系统无法满足居民用水需求,故修建了塞戈维亚水道桥。桥的顶端是水渠,工程师通过精确计算,将坡度设计为1%,利用地势落差,将弗利奥河水引入城中。渠体是在没有灰浆粘连的情况下,利用石块间的挤压力量干砌而成。中间主流经过的拱加宽24.5米,以此缓解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桥身布置了装饰石料,配合罗马特色的拱式结构,充满线条之美。它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在力学和美学上都取得极高的成就。

——摘编自《旅途上的桥:世界桥梁建筑漫谈》

【主题二——记忆之桥】

材料二   承载历史记忆的钱塘江大桥

曾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照片)

“八月十三日,战火延至上海,八月十四日敌机来本桥轰炸。其时本桥工程已大部完竣……十二月二十三日,敌军迫近杭州,本桥为我方自动爆炸……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摘自茅以升《钱塘江桥工程摄影册》刊言(民国二十六年)

【主题三——发展之桥】

材料三   1957年,南宁市计划将新工业区辟在邕江以南,沟通邕江两岸的交通问题摆在了面前。1958年,开始修建邕江大桥。为方便建桥施工而暂建的一条的泥土路,如今成为南宁市重要的交通大动脉——江南路。原来的江南是仅有几个村庄的荒原,1964年邕江大桥通车后南宁化工厂、南宁铝厂、南宁造船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江南区兴建,随即出现了机关和工厂宿舍区,办了学校,修建了街道和水厂,开通了公共汽车。

——摘编自唐丰斌《风雨岛江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修建塞戈维亚水道桥的目的。结合以上内容,请分别谈谈它是如何“在力学和美学上”凝聚“设计者的智慧”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我方自动爆炸”钱塘江大桥的背景。从材料二中,你能体会到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茅以升怎样的情感?
(3)根据材料三,分析邕江大桥的修建对南宁城市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4)结合所学,请你列举出上述材料以外的一座桥梁,在“智慧之桥”、“记忆之桥”、“发展之桥”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与之搭配,并参照以下范例,简要写出匹配的理由。

范例:塞戈维亚水道桥是一座智慧之桥,理由是它在力学和美学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体现了古罗马设计者的智慧。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三中玉高附中联考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10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域的物品和技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铸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材料三: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

(1)写出材料一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B点所代表的国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依据材料二归纳汉代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特点。
(3)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