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做出的努力。
2020-04-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变法的三项内容。(限15个字以内)
(2)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秦王扫六合”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2020-04-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阳人李良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成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他4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基本平息,旅途方便多了。

材料二 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请你根据材料一做出推断: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的混乱局面结束是在哪一年?这是谁的历史功绩?他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李良40岁时中国各地通用的文字是什么?他在咸阳做生意使用的是下列哪种货币?
A.B.C.D.
(3)材料二中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需答两点)?
2020-03-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暴君,持这两种看法的人主要是针对他的治国措施来进行评价的。他为了维护和巩固秦朝的统治想尽办法,有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请根据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3)说秦始皇是暴君,主要是因为秦始皇统治的残暴。请问:秦始皇的暴政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020-03-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但秦朝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灭亡了。


请回答:
(1)李白诗中的“秦王”叫什么名字?“扫六合”在什么时间?
(2)建立秦朝后,他为了巩固统一的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有哪些原因导致秦朝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2020-02-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广袤的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曾经是唐代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但南宋以后却让位于江南。经济重心的转变曾经引起了中国文明的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材料二: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指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地),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悬殊性缩小


(1)材料一中“北人避胡”中“胡”在西晋末年主要是指哪几个少数民族?(任写三个)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南人至今能晋语”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战国时期的“七雄”中的哪一政权地处江南?后来这一政权被谁所灭?继而建立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3)“北人避胡多在南”的现象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由此说说民族迁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任答一点)
2020-01-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有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但短暂而亡又发人深思。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

——胡曾

材料三: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2)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统治者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在地方上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3)材料一中的秦王为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修筑了哪项举世瞩目的军事防御工程?请分别写出它的东西起止点?
(5)材料三反映的社会现象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分析总结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0-01-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列属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的是( )
①统一成为趋势,人民渴望②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   
③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 ④秦提出了“尊王攘夷”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5-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1)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唐朝在中央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分别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3)材料三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0-04-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6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

——唐·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军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四: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六王毕、四海一”完成于哪一年? (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郑成功认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史实依据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及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2分)
(5)《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实行哪一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并给出相应的理由。(1分)
2020-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吴江区梅堰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吴振华【2020原创资源大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