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秦之制】

材料二:


材料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之亡】

材料四: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北方的匈奴人)。一朝祸起萧墙(借指内部)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唐.王翰《古长城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他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功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哪一次改革?
(2)材料二反映秦朝开创了哪一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咸阳不复都”的原因是什么?
(5)通过“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悟?
2020-1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美]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于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国文明史》

材料三   短诗二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恩令”实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的“稳局面”措施。并指出他统治后期出现的“治世”的名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后期使“君权旁落局面乱”的原因。
2021-04-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在于
①符合劳动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愿   ②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④秦王本人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4 . 秦灭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秦朝政治制度的创建蕴含着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自《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到图2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商君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君是如何使“秦无敌于天下”的?
(3)材料三中“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2020-11-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所学知识,导致图1和图2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什么?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再现,秦朝采取了什么举措?
(2)据图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所学知识,促使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广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1-01-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材料论述题

秦朝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减,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材料中秦朝建立的时间。
(2)请结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根据材料简要举例论述。
2020-12-2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政治态度……。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
2021-01-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在历史发展中,杰出历史人物对推动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从材料一看,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商鞅和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4)请从材料三中毛泽东和翦伯赞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任选其一,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2020-08-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相似,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
2020-11-28更新 | 44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江苏徐州铜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