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军事力量的强弱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材料一   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请回答:
(1)战国时期,谁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了哪些作用?

材料二

时间秦与六
国交战
战争结果
金胜失败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赢
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58次3次4次
(2)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直接提升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灭亡六国的原因。
2023-04-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秦朝(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历时十五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秦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秦朝的建立除了秦王嬴政的作用外,你认为还有哪两条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作者对秦台皇的评价?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那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三中的“他们”的领袖是谁?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2023-03-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3)材料二中“统治时期虽极短暂”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措施有何作用?
2022-11-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溶江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
5 . 历史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围绕历史人物,完成下列探究。
【梳理知识】
人物:①秦始皇②蔡伦③刘邦⑤祖冲之⑥陈胜、吴广⑦司马迁⑧张角
(1)根据以下表格的分类,将上述历史人物的序号填进对应的空格内。
类别序号
科技人物
政治家
史学家
农民起义领袖

【观点论证】
(2)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以秦始皇为例,用史实加以论证。
【思考感悟】
(3)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022-10-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写道: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但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材料二   美国德克萨斯州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第八章中写道:秦朝的官员把秦始皇也看做是一个丧失上帝托管权的暴君。贵族们因为他的政策毁坏了贵族阶层的利益而对他不满;学者们因为他“焚书坑儒”而厌恶他;农民们因为无止境的劳役而憎恨他。秦始皇死了,很快,这个王朝也就结束了。但是秦始皇给中国带来的是持久的变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变化就是建构国家的方法,他为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奠定了基础。


(1)两份材料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一中肯定了这个人物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提到学者和农民对他统治不满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二中肯定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2023-01-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4团一中2019-2020学年(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
(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
A:______;C_____

材料二



(3)材料一中的哪一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相符?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4)请分别写出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5)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6)最后结束了这一时期争战混乱局面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022-04-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世界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   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但是天气不作美,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但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汉武帝雄才大略,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军事;军事上,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A_________B_________(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即可)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3)C、_________D、_________(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2021-10-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鹏程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梁启超曾曰:“天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而秦国能最终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原因有(     
①秦国变法后日益强大 ②各诸侯国的大力支持
③长期战争,人们渴望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追求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构大一统社会是诸子追求的学术主题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甲中“乱象时代”的原因并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甲,概括孔子的政治目的。

甲: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2)开创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实践。
据材料乙,说明秦朝的“成就”(建立起怎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巩固这一成就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乙: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摘自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3)大一统实现了思想统一。
据材料丙,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丙: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021-09-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