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1)结合大事年表完成我国从早期国家产生到实现第一次大一统的朝代更替示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灭亡的共同原因;这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何启示?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2019-1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摧枯拉朽,吞并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废分封,立郡县,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平岭南,创建了大一统的帝国,被称为“千古一帝”。

——河北人民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

材料二     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先后实行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并概要指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三   明清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前期历史发展的显著特征。

2019-06-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历史冲刺题
3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他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功绩。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的历史功绩。
【灭六国统一全国】

材料一   


秦王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普通百姓,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由材料一分析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2)材料二中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
【创制度中央集权】

材料三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3)材料三中,“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三公”各指谁?
【定措施巩固统一】

材料四   



(4)据材料四中两幅图片,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2019-10-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中复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秦国实现统一于哪一年?秦能实现统一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2)是秦朝哪位皇帝加强经济的措施?他统一全国的钱币和文字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


(3)秦朝在政治上建立了何种政治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在思想和军事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9-09-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5 . 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首创统一】

材料一   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
【巩固统一】

材料四   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三》


(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六   (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期待统一】
(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019-05-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8—2019第二学期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6 .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有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商周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有人说,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有什么共同原因。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什么启示?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7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
(2)秦末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什么措施?
2019-03-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发展过程中,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都有巨大创新,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何年的什么事件?而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
(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并说明祖国终将实行统一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2019-06-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经济开发区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猜压历史试题
9 . 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

材料四 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三》


(3)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宜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貲(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4)面对材料五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5)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019-06-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之利。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风气较为诚朴。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历史进程、社会矛盾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变。……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请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

——摘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观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鸦片战争期间,我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在巴黎和会前,日本为获得山东利益所采取的措施。由此引发了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主权的认识。
2019-05-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