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交融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文武所封子弟”导致了什么后果?“秦初并天下”后,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

内容类别人口(万)郡(个)
中央45015
封国85039

汉初,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

材料三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左) 达赖金印 (右) 班禅金印


(3)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央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

材料四   中国历史是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摘编自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趋势是什么?
2023-06-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

——摘编自《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摘编自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王实现“四海一”的时间。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推动“西汉王朝进入全盛”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所做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2023-02-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下面是某班以“改革创新”为主题设计的学习任务。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炒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

材料四   林肯总统毫不迟疑地将国家统一摆在首要地位,作出历史性抉择,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

(1)秦汉、隋唐这两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些制度创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结合知识列举这两个时期的制度创新各一例。
(2)图片1、2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判断作者对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评价是否恰当?并简述理由。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林肯总统为“扭转分裂局面”而采取的两方面举措。
2024-03-31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大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由分裂走向统一】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五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建立起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七国的田畴采用不同的亩制,车辙采用不一样的宽,推行不同的律令制度,衣冠、言语、文字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摘编自许慎《说文解字》


【揭竿而起秦覆亡】

材料四: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中“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指的是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地位?它与秦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3-09-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龙岗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都会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行至,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君主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影响是什么?(可以引用材料原文)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秦朝哪项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023-04-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有着极其灿烂悠久的文化。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农耕之火】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1)“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我国原始农业开始的时间。并分别举出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工艺之精】商周时期的工匠铸造青铜器采用的工艺,主要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2)材料中描述的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叫什么?请写出采用以上工艺制造串的最重青铜器的名称。

【汉字之源】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要。它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用来说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指什么文字?“它”出现的影响是什么?

【思想之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4)这是哪个学派哪位思想家的名言?你认为这段话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什么主张?
【制度之新】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示意图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指出秦创制该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如何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2-11-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一】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

【文化一致】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写出材料二中“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提出者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除文化政策外的其他措施。

【对外交往】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及其功能的转变过程。

【鉴古知今】

材料四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摘自央视新闻网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青少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做法。
8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秦朝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表格梳理——了解秦朝建立】

时间

事件

公元前230年

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

秦军攻入邯郸,赵王降秦

公元前225年

秦军包围魏都大梁,魏王投降

公元前223年

秦军渡过长江平定江南,楚国亡

公元前222年

秦军先后攻下辽东、代城,燕、赵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

秦军攻下齐都临淄,齐国亡

(1)依据表格,指出秦最先灭掉的是哪个诸侯国?秦在哪一年完成了统一大业?它的统一结束了哪一时期争战混乱局面?

任务二【识读图文——解读秦朝制度】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示意图,指出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在地方的管辖上建立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任务三【研读史料——感悟秦朝灭亡】

材料一   秦时的赋税,远远超过农民的负担能力。秦的赋税占农民收入的大半。当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常年征发的徭役和兵役不下二三百万,约占男劳动力的一半,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局面。

——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3)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答出一点即可)
(4)材料二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023-08-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不同时期对中国的解释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的历史时间轴是根据著名史学家许悼云的《万古江河》中有关中华文化圈的断代制作。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在“中原的中国”与“中国的中国”两个时期,为统治中国,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措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亚文化圈的特点。

材料三: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全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2023-06-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表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道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昏庸是胡亥,统治更凶残。

——秦朝末年的民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是谁完成了统一的伟业?
(2)材料二是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实行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根据材料四,指出秦的暴政有哪些?
(4)根据上述内容,你从秦朝的兴衰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3-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绥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