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材料二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交融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制度层面的“大一统”实现了从什么向什么的飞跃?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___________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___时期。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找出中华民族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什么过程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哪一民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
2024-01-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周政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周初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封藩建卫……授民授疆土”,即周天子依次派遣自己的子弟、同姓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西周的地方政权诸侯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西周实行的制度及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秦朝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简述这一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3)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三所示均属于哪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秦始皇这两项措施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2024-01-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史料说史



(2)材料二的图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其中在地方实行的哪一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3)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中的图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5)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3-12-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材料一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史料实证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问题?
2023-09-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某同学判定图一疆域为西周,图二为秦朝,从地方制度角度说明其判断理由。

材料二: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3)西汉王朝在A地设置的官职是什么?汉武帝时期哪一历史人物出使该地区?

材料四:史书上关于“汉武帝”有如下记载:如武帝……不改文景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汉武帝)穷奢极欲,……内侈宫室,……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两部史书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有何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2023-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

汉朝

政治


思想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3)综合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2023-08-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丞相馆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雠(chóu):同“仇”。仇雠: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篇目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篇目三: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寧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8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同。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控制,制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2023-02-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雠(chóu)同“仇”,仇雠: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和秦朝在地方分别实行的是什么制度,秦朝的这一地方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篇目二:史料实证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图2文物的出土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篇目三: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
文化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______。
思想接受董仲舒“______,尊崇儒术”的建议。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0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秦朝在中央如何统治?

【篇目二:史料说史】

材料二 秦朝十六斤铜权(秤砣)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秦〕李斯等《琅琊石刻·始皇颂诗》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分别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篇目三:汉承秦制】

材料三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篇目四:历史解释】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件文物,仿照示例,加以介绍
示例:汉代鎏金铜蚕反映出当时政府对养蚕业的重视,这为丝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为丝织品远销欧洲奠定了基础。
2022-12-0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12月质量反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