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1)诗中的“秦王”是谁?“秦王扫六合”有何重要意义?由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   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四   “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那,每个那又分感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那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圈定的体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天下战乱不断的根源是什么?秦始皇为克服这种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4)材料五中“防胡万里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
(5)从秦帝国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2-1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历史试题
2 .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的政权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亡国之君

约公元前2070年

①______

②______

约公元前1600年

③______

商纣王

西周

④______

周武王

周幽王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反映了秦王的主要功绩是什么?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材料三: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皇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位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4)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四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2022-12-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材料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3)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有什么效果?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 . 国家统一有利于政权稳固、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斯指出了周朝哪一制度的弊端?针对这一弊端,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建立了什么制度?他接受谁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有什么意义?

5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雠(ch6u):同“仇”。仇雠: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篇目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篇目三: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1-06-28更新 | 108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秦老师运用多种呈现方式设计了下面的学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传)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
①北京人牙齿化石 ②《老子》 ③司母戊鼎 ④“汉并天下”瓦当⑤大禹治水
⑥马王堆汉墓帛书⑦《齐民要术》⑧诸葛亮草船借箭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口述(传)史料:            
(2)完成下列表格中A、B、C处内容的填写,并比较两者的共同点。
项目西周分封制秦国郡县制共同点
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实现大一统条件下实行C
传承方式A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
的地方独立性
B
(3)观察下图,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具体内容。

(4)根据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下列关键词之间的历史关系。
2020-09-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 东汉的兴衰(重点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学科网名师堂】
7 .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秦老师运用多种呈现方式设计了下面的学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传)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
①北京人牙齿化石 ②《老子》 ③司母戊鼎 ④“汉并天下”瓦当⑤大禹治水
⑥马王堆汉墓帛书⑦《齐民要术》⑧诸葛亮草船借箭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口述(传)史料:                     
任务二【运用表格—比较历史知识】
(2)完成下列表格中A、B、C处内容的填写,并比较两者的共同点。
项目西周分封制秦国郡县制共同点
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实现大一统条件下实行C
传承方式A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
的地方独立性
B
任务三 【分析图片—解释历史概念】
(3)观察下图,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具体内容。

任务四【构建联系—解释历史概念】
(4)根据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下列关键词之间的历史关系。
2019-12-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