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初并天下,今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市号”。

——《史记》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忍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指的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指的是谁?他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020-05-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仁怀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材料四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和朝代,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据材料三分析汉朝政治制度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分析刘邦分封诸侯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4)材料四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为改变材料二中“天下战斗不休的局面”秦始皇采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加强统治的?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汉武帝商讨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4)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5)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请列举一项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效果?
2019-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巢湖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5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史职官志》
(3)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4)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15-03-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九年级中考模拟01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