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

①郡县制度   ②刺史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八股取士   ⑤行省制度   ⑥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⑦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⑧设军机处
【人才选拔】

材料二: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进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变法图强】

材料四: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底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数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

秦朝

汉朝

元朝

明朝

制度或措施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为解决北宋的问题选择了什么变化?该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023-06-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武清区英华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19-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二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①郡县制度 ②推恩令 ③刺史制度 ④通判 ⑤转运使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下列各朝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秦朝汉朝宋朝
制度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人才选拔】

材料二: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治国之道】

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3)写出材料三中所指“盛世局面”的名称。

【安邦之策】

材料四: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的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指出该政策实行的目的?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023-03-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河县安头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1)秦国崛起与材料一反映什么事件有关?
(2)该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3)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
(4)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什么制度?
(5)秦朝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2022-1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   ①郡县制度 ②刺史制度 ③行省制度 ④取消中书省,设“三司”

【人才选拔】

材料二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安邦之策】

材料四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秦朝汉朝元朝明朝
制度或措施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023-08-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甲,写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下的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乙: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2)据材料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社会境况。面对如此境况,西汉初期统治采取的应对措施。

丙: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3)据材料丙,指出“儒术”的创始人及核心思想。概括汉武帝为落实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       

①行省制度②设军机处③三省六部制④郡县制度⑤刺史制度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或措施,将正确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秦朝汉朝唐朝元朝
制度或措施

【人才选拔】

材料二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治国之道】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3)结合所学,分别说出材料三中的“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指什么?根据材料,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安邦之策】

材料四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百家讲坛》某专集主题曲


(4)材料四中的“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分别指什么事件?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023-04-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度创新】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③行省制度
④取消中书省,设“三司”             ⑤设军机处

材料二:【人才选拔】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签》

材料三:【治国之道】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四:【安邦之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创新施行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唐朝宋朝元朝明朝
制度或措施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022-08-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值得后世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秦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的图一,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首创了哪一制度?图一中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秦朝的建立与灭亡的认识。
2023-02-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10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泰氏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是。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传》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 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篇】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是谁?秦统一全国,有何重大意义?
【巩固篇】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
(4)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亡国篇】

材料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5)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11-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