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诸子百家思想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晚期,中国社会正由漫长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步履踉跄而急促、踌躇而坚定。铁器牛耕技术广泛使用,农学医学科技水平普遍提高。政治改革上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土地改革上从井田制向私有制发展,各国争先恐后变法图强;旧有生产关系正土崩瓦解,新兴生产力如春笋破土;旧制度被摧毁,新制度尚待建立……统一意志尚未形成,思想纷争、学术纷繁、文化纷呈。

——《孔子的天空》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材料三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税赋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摘编自《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四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晚期出现“思想纷争、学术纷繁、文化纷呈”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统治者”为“建立第一个帝国”采纳了法家的哪些原则?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2-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威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条措施是谁的建议?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0-03-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统一后设置行中书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在全国的名藩大府及边微要地都屯戍重兵。解除长期以来南北间商业贸易的禁令,并设立驿传,取直大运河,创行海运。规定“凡宋无名之赋,一切蠲除(除去,免除)之”。规定南宋的一石当元制的七斗,禁止使用私制的度量衡器具。禁江南行铜钱,以交钞易换南宋的交子会子,使之成为全国通行的通货。

——摘编自周良霄《元史》

(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图A中①处__________掌管行政事务;图B宋太祖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了__________(宗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统一后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建立后是如何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的治国方略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所学,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依据所学,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为政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5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是指什么制度? 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材料二中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举措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 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024-02-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如图

材料五   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朝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又派人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长城,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材料六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的名称是什么? 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
(4)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5)材料五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6)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2024-04-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篇】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的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它创立了哪一制度并沿用后世?

【巩固篇】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一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这个制度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4)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2023-10-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郡县制度   ②刺史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八股取士   ⑤行省制度   ⑥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⑦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⑧设军机处

材料二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四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

秦朝

汉朝

元朝

明朝

制度或措施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2024-02-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9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传》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篇】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是谁?秦统一全国,有何重大意义?

【巩固篇】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第一个图片所示信息,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
(4)依据材料三第二个图片所示信息,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亡国篇】

材料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5)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4-02-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立篇】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巩固篇】

材料二


   

材料三


   

【亡国篇】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秦王”是谁?“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秦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图一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及其职能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哪些措施?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秦朝建立与灭亡的认识。
2023-08-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