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1 道试题
1 . 某数学学习小组学习完四边形后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四边形为矩形,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初步尝试】:他们将矩形的顶点分别在如图(1)所示的的边上,顶点恰好落在的对角线上,求证:
(2)【深入探究】:如图2,若为菱形,,若,求的值;
(3)【拓展延伸】:如图(3),若为矩形,,请直接写出此时的值是________(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2 . (1)问题背景
如图1,中,的平分线交直线,过点,交直线.请探究线段的数量关系.(事实上,我们可以延长与直线相交,通过三角形的全等等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线段的数量关系是         (请直接写出结论);
(2)类比探索
在(1)中,如果把改为的外角的平分线,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中,如果,且,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请你直接写出的数量关系.
结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024-01-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城区第五初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研究数学相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华和小芳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变换进行了研究.如图(1),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分别在线段上,且

(1)观察猜想:小华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连接,如图(2),当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时,其:
的值;
的夹角为多少度;
(2)类比探究:如图(3),小芳在小华的基础上,继续旋转,连接,设的延长线交于点,(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若,当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时,请你直接写出的长.
2024-01-1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通州湾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1)【探究发现】如图①,已知四边形是正方形,点E边上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连接,作点D关于的对称点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
   
①小明探究发现:当点E上移动时,,并给出如下不完整的证明过程,请帮他补充完整.证明:延长于点
②进一步探究发现,当点与点F重合时,___________
(2)【类比迁移】如图②,四边形为矩形,点边上一点,连接,作点D关于的对称点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当时,求的长;
(3)【拓展应用】如图③,已知四边形为菱形,,点F为线段上一动点,将线段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点D旋转后的对应点E落在菱形的边上(顶点除外)时,如果,请直接写出此时的长.
2024-01-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
5 . 【问题提出】
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且,连接.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方法感悟】
(1)小明组同学利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探究三条线段的关系:如图2,延长到点G,使,连接,先证明,再证明,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小明组同学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亮组同学对小明组构造全等三角形的环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借助旋转三角形的方式探究问题: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再证明,从而得到与小明组相同的结论.

【方法迁移】
(2)如图3,在中,,沿边翻折得到,点B的对应点为点D,点EF分别在边上,且.试猜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拓展】
(3)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上,且,试猜想当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得.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4)如图5,在四边形中,为对角线,.若,求的长.
6 .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中,于点D,点E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将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交线段于点G.交于点H、连接
特例分析:
(1)如图1,当点E与点D重合时,“智敏”小组提出如下问题,请你解答: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

拓展探究:
(2)如图2,当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时,“博睿”小组发现.请你证明;

(3)如图3,当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时,的值为_______;

推广应用:
(4)当点E在射线上运动时,,则的值为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
2024-01-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第五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操作初探:
(1)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再对折,使重合,得到折痕,展平纸片,连接,与交于点,连接.则的值为________;
猜想证明:
(2)如图2,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点边上,连接,与交于点,连接,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使点的对应点'落在对角线上,连接.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点不与重合),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延长于点,连接.当平分时,请证明

8 . 已知的半径为5,是长为8的弦,于点,点的延长线上,且. 弦从图1的位置开始绕点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如图2.

[发现] 在旋转过程中,
(1)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
(2)当时,旋转角__________.
[探究] 若绕点逆时针旋转,如图3,求的长.
[拓展] 如图4,当于点于点
(1)求的长.
(2)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
9 . 【探究发现】
(1)如图(a),正方形的边长为6,E为边的中点,F是边上的一点,将沿对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G,当点G恰好落在上时,求的长.

【能力提升】
(2)如图(b),EF分别是矩形的边上的点,F的中点,将沿对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G.连接,当时,求四边形的面积.

【拓展应用】
(3)菱形的边长为6,E是边上一点,F是边上一点,将沿对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G.当点G落在菱形的一条边或一条对角线上,且时,直接写出BF的长度.
昨日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35校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10 . 综合与实践
教材重现:取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用一枚铁钉顶在这个三角形的重心上,木板会保持平衡(如图),这是重心的物理性质.

   

莹莹提前准备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如图,.为了找到重心,以便像教材上那样稳稳用笔尖顶起,她先把点与点重叠对折,得折痕,展开后,她把点与点重叠对折,得折痕,再展开后连接,交折痕于点,则点就是的重心.

   

(1)初步观察:连接,判断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猜想验证:莹莹通过测量发现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写出它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尝试运用:利用(2)的结论计算的面积;
(4)拓展探究:莹莹把剪下后得,发现可以与拼成四边形,且拼的过程中点不与点重合,直接写出拼成四边形时的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