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76 道试题
1 . 俗称摩尔盐,是一种蓝绿色的无机复盐,不溶于酒精。在实验室以铁粉、稀硫酸、硫酸铵为原料制备并测定摩尔盐中的含量。已知:
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

温度/℃

10

20.0

73

17.2

20

26.5

75.4

21.6

30

32.9

78

28.1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硫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称取洗净的铁粉(含质量分数为2.3%)加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溶液,开始反应,加热,振荡,反应过程中适当补充水,防止硫酸浓度变大。然后再向锥形瓶中加入溶液,趁热过滤得溶液。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及时向锥形瓶中补加水,导致硫酸浓度过大,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的条件下,称取晶体,将其溶于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此温度下的水的密度近似为)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3)将(2)中所配的饱和溶液加入(1)所得溶液中,搅拌,小火加热,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得到晶体,抽滤、洗涤得产品.洗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的含量:称取产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加入稀硫酸,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杂质不参加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①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2024-06-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2 . 如图是从铝土矿X中提取其主要成分的两种相互结合的方案示意图。已知A为红褐色沉淀,D、F为白色沉淀,F经失水转化为G,G被誉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

(1)结合从铝土矿X中提取其主要成分的两种相互结合的方案回答:
①X的主要成分有 ___________(用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②要使X的利用率最高,则方案一与方案二所取矿石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确定该质量比的依据是 ___________(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2)方案一中,由W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方案二中,由X生成N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自从科学家发明了电解法冶炼铝的方法之后,铝及其合金被广泛地应用。为了测试盛装饮料的易拉罐中铝元素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将ag干燥的易拉罐外皮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cL(标准状况),则易拉罐外皮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制备纯碱并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i.精制氯化钠
取饱和粗盐水并加热,向其中加入饱和溶液调节pH至11,有大量胶状沉淀析出;继续加热至沸,趁热过滤,滤液用盐酸调节pH至7。
步骤ⅱ.制备纯碱
水浴条件下,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后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用碳酸氢钠饱和过的酒精水溶液洗涤晶体;加热使其分解得到产品。
步骤ⅲ.产品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称取a g产品加水溶解,滴加指示剂M,用盐酸逐滴滴定,并不断振荡,到达终点时消耗盐酸;滴加指示剂N,继续用上述盐酸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盐酸总体积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物质

10

20

30

40

50

60

70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15.8

21.0

27.0

8.15

9.6

11.1

12.7

14.5

16.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说明:“—”表示该物质在相应温度下已开始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胶状沉淀的成分为,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沉淀析出后需继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选择水浴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用碳酸氢钠饱和过的酒精水溶液洗涤晶体可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外还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

(6)步骤ⅲ中,指示剂M为________;滴定过程中,盐酸需要逐滴加入并不断振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选择指示剂N时,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7)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024-06-0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普通高中学校高三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化学试卷
4 . 的开发应用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领域,某课题组从气相合成甲醇
和液相合成碳酸盐两种途径探索的综合利用。已知合成甲醇过程中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ⅰ.             
ⅱ.       
(1)资料显示,判断该反应自发进行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低温自发”或“高温自发”)。
(2)在4.0Mpa,按氢碳比[]为3∶1,向恒容容器中充入气体反应物(只发生反应ⅰ和ⅱ),的平衡转化率与、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的选择性=

①图中曲线__________代表的选择性(填a、b、c字母)。
的平衡转化率在300~450K温度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图中信息,300K时,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3)在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氢碳比[]的原料气,若仅发生反应ⅰ,请在右图中画出平衡转化率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在图中标记出必要的辅助线)。

(4)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低温蒸发、结晶,得到白色固体产品,通过下列步骤探究产品的组成和含量。
①称取一定质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用0.1000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消耗盐酸mL;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继续用0.1000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又消耗盐酸mL;
④完成三次平行实验,平均值为18.60,平均值为15.50。
产品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产品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4-05-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化学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并测定产品中KSCN的含量。制备原理:(反应较缓慢)、
已知: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不溶于在300℃左右分解。具体步骤如下:
Ⅰ.连接实验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称取氯化铵、消石灰,经系列操作,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干燥。
Ⅲ.将干燥后的气体缓缓通入盛有和固体催化剂的三颈烧瓶中,水浴加热较长时间直至油层消失。
Ⅳ.移开水浴,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5℃,一段时间后,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并继续保持液温105℃。
Ⅴ.过滤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KSCN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用到的部分实验仪器如下: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系列操作”中,为加快制备气体速率而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
(2)步骤Ⅲ中,“加热较长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
(3)步骤Ⅳ中,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5℃一段时间,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需将三颈烧瓶中逸出的尾气进行处理,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标号)。
A.饱和食盐水       B.酸性溶液             C.饱和NaHS溶液
(4)步骤Ⅴ中,第一次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5)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4.0g样品,配成250mL溶液。量取75.00mL溶液并加入适量稀硝酸调节pH,再加入几滴溶液,然后将溶液等分成三份,用0.1000mol/L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24.00mL 溶液。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白色)。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24-05-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6 . 从某工厂铜电解车间产生的难溶副产物黑铜泥(主要成分为)和废水车间产生的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和砷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沉铜过程主要发生反应易分解生成微溶于水的;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
(1)升温能加快氧化浸出的速率。温度过高时,浸出速率反而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2)被氧化为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铜前,需要对氧化浸出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对沉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稀释倍数较小时,滤渣2中As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粗三氧化二砷中砷含量的测定。
ⅰ.取0.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ⅱ.加入适量乙酸铅溶液,消除-2价硫的干扰;
ⅲ.用稀硫酸调pH=8,加入3g碳酸氢钠和少量淀粉溶液;
ⅳ.用碘标准溶液(溶质按计)滴定,将砷氧化至最高价态。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mL。
已知:样品中砷只以+3价的形式存在。
①若样品中有-2价硫,没有步骤ⅱ,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加入碳酸氢钠,能保持滴定过程中溶液pH基本稳定,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7 . 无水四氯化锡(SnCl4)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锡与氯气反应制备SnCl4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有关信息如表所示:
化学式SnSnCl2SnCl4
熔点/℃232246
沸点/℃2260652114
其他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化学性质与Fe相似无色晶体,易被、I2等氧化为无色液体,易水解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S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B、C、F、G盛装的试剂应依次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试剂可重复使用)。
a.浓H2SO4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Cl溶液       d.NaOH浓溶液
(3)冷阱③和小烧杯⑤内都装入冷水,生成的SnCl4经冷凝后,收集于E装置的试管④中,该液体常常呈黄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产物SnCl4,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片刻即产生白色烟雾和,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提纯:将SnCl4粗产品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提纯。请给出操作顺序:将粗产品加入圆底烧瓶,连接好装置,夹紧安全瓶上弹簧夹,打开抽气泵、加热器→__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产品转至干燥器中保存。

a.打开安全瓶上的弹簧夹,关闭抽气泵       b.关闭加热器,待烧瓶冷却至室温       c.控温到114℃
(6)利用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中SnCl4(杂质只有SnCl2)的含量,甲同学方案如下:准确称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Na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硝酸银溶液V mL。
①产品中Sn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含m、b、V的表达式)。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测得的SnCl2含量会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综合题
.铁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并且对环境也有重要影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土壤中的铁的存在和含量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酸性环境中Fe2+脱除水体中硝态氮(NO)且无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又叫,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配合剂,形成的配合物又叫螯合物。在配位滴定中用到,一般是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已知:配离子结构如图,M为Fe3+

中氮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___,该配合物中Fe3+配位数是___________
②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测定步骤:
第一步:取ag土壤试样溶解,加入足量H2O2,将溶液充分加热。
第二步:将上述液体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滴入两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bmol·L-1EDTA(简写成H2Y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Y2-=FeY-+2H+。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2.50mL。该土壤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③第一步加入足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④若在滴定操作中一些不当操作可能会引起误差,下列操作会使土壤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盛放EDTA(简写成H2Y2-)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3)距离Mg原子最近的Fe原子个数是___________
(4)若该晶胞的边长为d nm,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5)若该晶体储氢时,H2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心位置,则含镁 48g的该储氢合金可储存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
2024-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9 . 二氧化硫脲[]()为氮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微溶于冷水,有还原性(碱性条件下增强)、热稳定性好。某同学利用废石膏制取二氧化硫脲,实验过程如下:

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滤液b主要成份为硫脲[](),该物质易溶于水、有还原性。
②当pH<2时,硫脲与双氧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甲脒化二硫。
③二氧化硫脲粗产品中存在尿素[]。
请回答:
(1)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B中装的X溶液为饱和溶液
B.装置E中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起到尾气处理的作用
C.装置F中可分多次加入碳酸氢铵,以提高二氧化硫脲的产率
D.步骤6“一系列操作”可为减压过滤,用冷水洗涤沉淀2-3次,一定温度下烘干沉淀

(3)装置A的气密性检查操作为___________
(4)请写出溶液b生成二氧化硫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步骤5中将溶液温度下降到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产品中二氧化硫脲的含量(主要杂质为硫脲,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5.000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待测液于碘量瓶中,加入20.00mL 1.500 NaOH溶液,再加入25.00mL 0.5000 I2标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加入适量硫酸进行酸化,改用0.5000 溶液进行滴定,测得消耗溶液体积为10.00mL。
涉及到的反应有:



②另取0.1000g产品,加入50.00mL 0.1000 NaOH溶液,再加入30.00mL 3.000% 溶液,静置2分钟。改用0.1000 溶液进行滴定,测得消耗溶液为16.00mL。
涉及到的反应有:



该产品中二氧化硫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
10 . 重铬酸钾()是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含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g如下表:
物质0℃20℃40℃60℃80℃
重铬酸钾4.712.326.345.673
重铬酸钠16318321526976
实验一:重铬酸钾的制备
步骤Ⅰ:将一定量NaOH和的固体置于铁坩埚内,加热至熔融,再加铬铁矿粉与继续加热50分钟,发生反应:,自然冷却。
步骤Ⅱ:取出坩埚中的熔块,置于烧杯中,加水并加热煮沸15分钟,冷却后抽滤,弃去含铁固体物质。
步骤Ⅲ:用冰醋酸调节上述滤液pH为7到8,产生浑浊,加热后过滤除去,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冰醋酸调节pH为5。
步骤Ⅳ:向上述溶液中加KCl,出现少量晶体再次调pH并进行结晶操作,有大量橙色晶体析出,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干燥得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_____(填仪器名称)。

(2)步骤Ⅲ中调节滤液pH用冰醋酸,不用强酸的原因是_______,过滤前先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Ⅳ中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有同学制得的重铬酸钾晶体颜色偏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二:用重铬酸钾测定固体试样中铁的含量
已知: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为无色,氧化态为紫红色。
(4)取重铬酸钾晶体配制成0.02mol/L的标准液。称取2.00g固体试样于锥形瓶中,加15.00mL混合酸,再加水配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液滴定至由绿色变为紫红色,消耗标准液8.00mL。
①写出滴定时重铬酸钾和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测定固体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③测定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024-03-3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