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
B.用乙装置制备Fe(OH)2沉淀
C.丙装置的现象可证明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用丁装置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2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
B.用装置②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C.用装置③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用装置④制备乙酸乙酯
3 . 碘化亚铜(CuI,受热易被氧化)可以作很多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反应2CuSO4+2KI+SO2+2H2O=2CuI↓+2H2SO4+K2SO4来制备CuI。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SO2B.用装置乙制备CuI
C.用装置丙分离出CuID.用装置丁制备干燥的CuI
2021-10-26更新 | 67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题
4 .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得到的中会混有,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所需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装置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装置③中Cu的作用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①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⑤,以证明最终通入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⑤应放入__________
a.淀粉-KI溶液             b.品红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湿润的淀粉-KI试纸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时有挥发出来。
2024-0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A比较CH3COO和HCO的水解常数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HCO)
B探究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 H2O2溶液,分别滴入0.2mol·L−1FeCl3溶液、0.3mol·L−1CuCl2溶液各0.5mL,a中冒出气泡速率比b快催化作用:Fe3+>Cu2+
C比较AgCl、AgI的溶度积在含0.1mol的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和Na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变成黄色Ksp(AgCl)>Ksp(AgI)
D验证Al、Cu的活泼性将相同大小的铜片、铝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放入浓硝酸中,铜片不断溶解活泼性:Al<Cu
A.AB.BC.CD.D
6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B.用图2所示装置验证SO2的漂白性
C.用图3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00 mol·L1的硫酸溶液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水和溴苯
7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和浓盐酸反应的最低浓度以及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装置C中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装置D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经检验装置C中最终生成了,写出C中浑浊变澄清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根据装置D中现象,有人认为被氧化了。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利用下列装置测定装置A中剩余盐酸的浓度:
将装置A中剩余溶液过滤,取滤液进行实验,最终收集的体积为(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①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
a.读数       b.冷却至室温       c.调平量气管和烧杯的液面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②能与反应的最低盐酸浓度为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8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l2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a可为KMnO4
B.①处纸条无明显现象且②处纸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③处试纸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
D.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以促进尾气吸收
2024-04-28更新 | 7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I.氨的催化氧化:
(1)A中加入的是一种黑色的固体,D中装的试剂为_______
(2)甲、乙同学分别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的溶液都变成蓝色,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乙观察到装置F中有白烟生成。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G中溶液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乙两同学分析了F装置现象不同的原因,乙同学通过改变实验操作:_______,也在F中看到了红棕色气体生成。
II.测定转化为的转化率:
已知: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3)根据实验需要,应将F、G处替换成图中的装置,则F选_______(填序号,下同);G选_______

(4)在A中加入粉末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当反应结束时,让B装置继续再反应一段时间,最后测得G处装置增重b g,则此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022-11-21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0 .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应用。
(1)为了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后验证其性质,并进行尾气处理。

①装置C、G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装置E和装置F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