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向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溶液中n(含碘的某微粒)和n(含铁的某微粒)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①可将氧化成;②为强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还原性:
B.b点溶液中
C.a点时已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的总体积为
D.c点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2 . 某校化学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以下实验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淀粉溶液,通入至量溶液慢慢变为浅黄色
ii淀粉溶液,通入至过量溶液迅速变为黄色,略有浑浊
iii淀粉溶液(用盐酸酸化至),通入至过量溶液迅速变为黄色,有浑浊
iv将实验iii中的黄色浊液进行离心分离试管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溶液为黄色

(1)对比实验i、ii、iii,说明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淡黄色固体的成分,甲同学进行实验:取实验iv试管壁上的淡黄色固体,发现其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猜测一定有单质碘生成,猜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但实验中溶液始终没有变蓝。
(4)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证实了单质碘可以生成。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对于实验i、ii、iii未能检测到单质碘,甲同学继续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v通入蓝色的碘淀粉混合溶液中溶液蓝色迅速褪去
vi取实验iv离心后的黄色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根据(2)(4)(5)的实验现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iv中始终未检测到单质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一系列实验,乙同学大胆猜测,整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为了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还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证实了猜想,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虽然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______H2O+_____Fe(NO3)3+_____SO2=___FeSO4+_____N2O+_____H2SO4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
(4)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含x)________
_____Na2Sx+______NaClO+______NaOH=____Na2SO4+_____NaCl+_____H2O
2023-11-02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评化学试题
4 . Ⅰ.铁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生产钛白粉废渣制备铁黄的过程如下。

资料:
i.钛白粉废渣成分:主要为FeSO4·H2O,含少量TiOSO4和不溶物
ii.TiOSO4+(x+1)H2OTiO2·xH2O↓+H2SO4
iii.0.1mol·L−1Fe2+生成Fe(OH)2,开始沉淀时pH=6.3,完全沉淀时pH=8.3
0.1mol·L−1Fe3+生成FeOOH,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
(一)纯化: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
(二)制备晶种
为制备高品质铁黄产品,需先制备少量铁黄晶种。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FeSO4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下图)。

(1)①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白色沉淀后的pH低于资料iii中的6.3.原因是:沉淀生成后c(Fe2+)___________0.1mol·L−1(填“>”“=”或“<”)。
③0-t1时段,pH几乎不变;t1-t2时段,pH明显降低。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④pH≈4时制得铁黄晶种。若继续通入空气,t3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c(Fe2+)仍降低,但c(Fe3+)增加,且c(Fe2+)降低量大于c(Fe3+)增加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
Ⅱ.某小组探究卤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2)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
①电极反应式:
i.还原反应:MnO2+2e-+4H+=Mn2++2H2O
ii.氧化反应:___________
②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的原因。
i.随c(H+)降低或c(Mn2+)浓度升高,MnO2氧化性减弱。
ii.随c(Cl-)降低,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证实了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试剂产物
I

较浓H2SO4有氯气
a有氯气
a+b无氯气
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3)利用c(H+)对MnO2氧化性的影响,探究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相同浓度的KCl、KBr和KI溶液,能与MnO2反应所需的最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根据(2)中结论推测:酸性条件下,加入某种化合物可以提高溴的氧化性,将Mn2+氧化为MnO2。经实验证实了推测,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_
(5)Ag分别与1mol·L−1的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混合,Ag只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6)总结: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
5 . 以固体为原料制备纯,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①
有两性,

(1)为二元强酸,写出“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氧化”时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若“氧化”不充分,“沉钯”时所得的产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氧化液中Pd的浓度一定,为提高的产率,“沉钯”时需控制的条件有反应的温度、___________
(4)CO可将溶液还原得到金属P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96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若用代替CO进行热还原,消耗的质量比理论值略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十月联考化学试题
6 . 五氧化二钒用作有机化工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V2O5、V2O4、K2SO4、SiO2、Fe2O3和Al2O3)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该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金属钒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初中常见的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操作Ⅰ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__
(2)加入KClO3的作用是将VO2+转化为VO,则该转化过程中钒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
(3)加入KOH的作用之一是保证钒存在于溶液中时,把Fe3与Al3转化为沉淀,则“废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4)滤渣3的成分是偏钒酸铵(NH4VO3)沉淀,煅烧偏钒酸铵(NH4VO3)还有氨气和水生成,写出“煅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25℃时,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1.31.41.51.61.71.81.92.02.1
钒沉淀率/%88.194.896.598.098.898.896.493.189.3
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加入氯化铵调节溶液的最佳pH范围为___________
2023-09-27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对Cu和的反应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实验i:向装有0.5gCu的烧杯中加入溶液,一段时间内无明显现象,10小时后,溶液中有少量蓝色浑浊,Cu片表面附着少量蓝色固体。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继续探究】针对该反应速率较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装置序号试剂a现象
ii混合液Cu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逐渐变蓝,后产生较多气泡
iii氨水混合液溶液立即变为深蓝色,产生大量气泡,Cu表面有少量蓝色不溶物
(2)实验ii中:溶液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氧气,产生氧气先慢后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3)对比实验i和iii,为探究氨水对Cu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
   
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x。
b.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不变
c.继续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增大了y。
①解释步骤c中电压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②若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电压不变,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电压增大了z。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实验,影响Cu与反应的因素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5)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化学是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B.实验ii中发生的反应中,只体现氧化性
C.在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中,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增强
2023-08-06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8 . 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14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896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固体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
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为600mL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6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06-07更新 | 6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二氟草酸硼酸锂(LiBF2C2O4)热稳定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对水分不敏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六氟磷酸锂的电解质锂盐。由锂精矿(主要成分有LiAlSi2O6还含有少量Fe2+等离子)制备LiBF2C2O4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浆浸出时通入热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锂精矿中所有的Al元素和Si元素以某种铝硅酸盐从滤渣1中分离,该铝硅酸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aCO3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分离提纯的步骤,将滤液蒸发浓缩,加入NaOH后,冷却到-5~-15℃分离出Na2SO4·10H2O。再将分离后的母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要操作),得到LiOH固体。
(4)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BF3和Li2C2O4反应时的比例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n(BF3):n(Li2C2O4)产物组成
0.5
1.0
1.5
2.0
2.5
LiBF2C2O4、LiBF4、Li2C2O4
LiBF2C2O4、LiBF4、Li2C2O4
LiBF2C2O4、LiBF4、Li2C2O4
LiBF2C2O4、LiBF4
LiBF2C2O4、LiBF4
①一般认为BF3和Li2C2O4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Li2C2O4+BF3=LiBF2C2O4+LiFEa1
第二步:___________Ea2
请补齐第二步反应,并判断两步反应的活化能Ea1___________(填“>”或“<”)Ea2
②为避免药品浪费,反应的最佳比例n(BF3):n(Li2C2O4)=___________
(5)BF3和环境中微量的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影响产品的纯度和性质,用Li2CO3比用LiOH除酸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LiBF2C2O4的阴离子含五元环状结构,且B最外层为8e-构型,请你补全LiBF2C2O4的结构式:_____
Li+[ _____ ]。
10 . 将Cl2通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中,反应会放热,温度升高后发生反应: 3Cl2+6NaOH = 5NaCl+NaClO3+3H2O。当NaOH完全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作氧化剂的Cl2有0.25a mol
B.若反应后溶液中=2,则=5
C.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 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 mo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