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
B.I2(s)→I2(g) -17.00kJ
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D.1molI2(g)和1mol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I(g)时,放热9.48kJ
2021-12-24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以Q1和Q2表示


则Q1和Q2的关系为
A.2Q1<Q2B.2Q1>Q2C.Q1=Q2D.2Q1=Q2
2021-12-24更新 | 5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Ⅰ.已知:①CO燃烧热为283.0kJ·mol-l,②N2(g)+O2(g) =2NO(g)△H=+180.5kJ·mol-1,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反应,能消除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2)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于”)。
(3)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2021-12-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化学试题
4 .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键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1.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H-HN≡N
键能/kJ·mol-1435943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为___________kJ·mol-1.
(3)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akJ·mol-1
N2(g)+O2(g)=2NO(g) ΔH2=-bkJ·mol-1
若1mol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___________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5 . 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 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N(g)比HNC(g)稳定
B.该异构化反应的△H=+59.3kJ·mol-1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和活化能
D.完全断开1mol HCN(g)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热量比完全断开1mol HNC(g)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热量多
2021-11-2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化学试题
6 . 为了研究反应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的试管中滴加试剂时,看到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____释放出来。
(3)若甲烷的燃烧热为,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

则高温下 ___________
10-11高二上·广东·期中
7 . 已知:(1)Zn(s)+O2(g)=ZnO(s),H=﹣348.3 kJ/mol
(2)2Ag(s)+O2(g)=Ag2O(s),H=﹣31.0 kJ/mol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 kJ/molB.﹣379.3 kJ/mol
C.﹣332.8 kJ/molD.+317.3 kJ/mol
2021-10-22更新 | 1358次组卷 | 10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测试A卷
8 .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H2O(g) H=+41.3kJmol-1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 H=-210.5kJmol-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H2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H___0(填“>”或“<”),图中压强p1___p2(填“>”或“<”)。
②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则Q点H2的转化率为___
③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10-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1-4班)化学试题
9 . 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②增大O2浓度可提高SO2的反应速率
B.含1mol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NaOH固体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途径②中SO2和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若ΔH1<ΔH2+ΔH3,则2H2O2(aq)=2H2O(l)+O2(g)为放热反应
10 . 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N2O的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快反应)
第二步:(慢反应)
第三步:(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N2O分解反应中:k值与是否含碘蒸气有关
B.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小
D.IO为反应的催化剂
(2)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和不完全燃烧的CO,汽车三元催化器可以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①已知:反应,若CO的燃烧热为-283.5kJ/mol,则=___________
②若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molNO,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O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
③研究表明氮氧化物的脱除率除了与还原剂、催化剂相关外,还取决于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以(A、B均为过渡元素)为催化剂,用H2还原NO的机理如下:
第一阶段:B4+(不稳定)+H2→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
第二阶段:Ⅰ.+□
Ⅱ.
Ⅲ.
Ⅳ.
Ⅴ.
注:□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氧缺位,g表示气态,a表示吸附态
第一阶段用氢气还原B4+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原因是___________
(3)之间存在反应。将定量的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为108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021-10-10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