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联氨(又称肼,化学式为,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_。联氨常由氨气和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每生成1 mol肼的过程中,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391

463

497

946

193

则1 mol气态肼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判断,符合上述反应的对应图像是______(填“甲”或“乙”)。

(3)火箭发射常用肼作燃料,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和水蒸气。
已知:①   ,结合(2)中第1空,则气态肼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反应生成1 mol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642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3-10-2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 . 点阵能(U)是衡量晶体中离子间键结合能大小的一个量度,是阐明晶体化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为探究NaCl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下图所示的Born-Haber循环。

   

由此可得U/(kJ/mol)为
A.+746.9B.-746.9C.+749.6D.-749.6
2023-10-2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一定温度下,(用RH表示)的氯代和溴代反应能量图及产率关系如图(图中物质均为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氯代的第二步是决速反应
C.以丙烷为原料制备2-丙醇时,应该选择溴代反应,然后再水解
D.据图像信息,可以计算(表示键能)
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烟道气中的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CO还原法:一定条件下,由和CO反应生成S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每生成,该反应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
   
(2)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Ⅲ: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气体。为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   
CO的燃烧热为
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用表示)。
(4)工业上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化为是钒催化剂的活性成分,
郭汗贤等提出:在对反应Ⅰ的催化循环过程中,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图示如下:
   
①有关气体分子中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下:
化学键
能量/kJ535496472
由此计算反应Ⅰ的___________kJ/mol。
②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写出或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①浓稀释;②酸碱中和反应:③中燃烧;④;⑤铝热反应:⑧碳高温条件下还原;⑦碳酸钙分解
(2)已知:①


则固态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表中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C-HC-FH-FF-F
键能kJ/mol414489565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
(4)已知稀溶液中,   
①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比57.3kJ_______(填“大”“小”)。若选用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稀溶液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操作无误),测定结果_______(填“>”“=”或“<”)。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用50mL 盐酸、50mL 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计算结果,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立即记录温度
B.分三次将盐酸溶液缓慢倒入NaOH溶液中
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
D.使用环形玻璃棒搅拌
③标准状况下,3.36L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某气体质量为4.5g,在25℃和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233.97kJ的热量。该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表示该气体摩尔燃烧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则反应   _______
2023-10-1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化学反应所提供的能量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见燃料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燃料CO
燃烧热/285.8283.0890.35518
①写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热值”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的热值为___________kJ/kg。
③已知:     
     
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碱性氢气燃料电池可大大提高氢气的能量利用率,请写出该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该燃料电池转移2 mol电子时,实际提供的电能为200.06 kJ,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整数)。
(2)火箭推进剂常用液态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液态肼()作还原剂,二者混合即可剧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若0.5 mol肼完全被氧化放出408.8 kJ的热量。则6.4 g液态肼完全被氧化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保留两位小数)。
2023-10-1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一是能源转型首当其冲:二是通过工艺改造、节能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能源的产生、转换、消费过程。
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之一是将催化还原,比如:
反应1:   
反应2:   
都是目前处理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1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发生。(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2)已知:①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
   
___________
(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之二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将有效地转化为(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装置如图所示。
   
①在该装置中,左侧Pt电极为___________(填电极名称)。
②装置工作时,Pb极板除有生成外,还可能生成副产物降低电解效率。已知:电解效率。阴极区的副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写化学式)。
③标准状况下,当阳极生成氧气体积为224mL时,测得整个阴极区内的,电解效率为___________(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Ⅱ.烟气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等有害物质,在排放前必须进行脱硝处理。利用甲烷可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除去。已知: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反应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反应1和反应2均为放热反应
C.反应4的D.若反应3可设计成有效的原电池,则
(5)将溶解在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的电解液,电解溶液生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电解过程中,电解液浓度不断减小,为了恢复其浓度,应该向___________极室(填“阴”或者“阳”)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3-10-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下列不能应用盖斯定律解决的问题是
A.比较Al与Fe燃烧热的大小
B.比较CH3OH与CH4燃烧热大小
C.比较S(s)与S(g)在空气中燃烧的热效应大小
D.比较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和氢氟酸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大小
9 .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分解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C.飞秒化学可跟踪和检测化学反应中某些寿命极短的中间体或过渡态
D.脂肪会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后继续氧化为CO2和H2O,放出能量满足机体活动需要
2023-10-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丙烯是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通过丙烷脱氢制备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丙烷直接脱氢:
反应Ⅱ:氧气氧化丙烷脱氢: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H=_____kJ∙mol-1Kp=_____(用表示)。
(2)丙烷直接脱氢制备时,有利于提高C3H8的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

(3)一定条件下,向1L实验容器中充入1mol气态C3H8发生反应Ⅰ。将不同温度下采集到的数据绘制出温度对C3H8的转化率和C3H6的选择性(转化的C3H8中生成C3H6的百分比)影响如图所示。

①700K时,该反应10min达化学平衡,根据图中数据,反应I中v生成(C3H6)=_____ mol/(L·min)。
②从图中获知反应Ⅰ存在着高温降低C3H6的选择性与低温降低C3H8的转化率的调控矛盾。请结合第(2)问分析实际工业制备中向容器充入水蒸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
(4)科学家通过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在反应Ⅱ中使用CO2替代O2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的新工艺。该工艺中CO2与丙烷脱氢机理如图所示:(AB为催化剂的活性吸附位点)。

①写出图中CO2与C3H8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向某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3H8和CO2发生反应。工业上可通过传感器监测下列指标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监测发现反应中C3H8的转化率会随充入CO2的分压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结合CO2与C3H8脱氢机理分析可能原因是_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温度
B.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
C.容器内C3H6的气体分压
D.v(C3H6)=v(CO2)
2023-09-25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