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式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XYPQ
起始0.52.21.0
2min末0.72.71.2
3min末0.8
已知2min内
(1)起始时___________,2min末是否达到平衡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为1min内各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___________
a.             b.             c.
(4)用Y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2min末,Q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5)在保持绝热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向容器内加入固体X,会使反应速率明显提高
b.向容器内充入稀有气体Ar(不参与反应),会导致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e.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2024-04-26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2 . 甲醇(化学式:)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转变成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b.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一定有能量变化
c.的生成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d.1mol键断裂的同时2mol键断裂,则反应达最大限度
(2)某温度下,将5mol和2mol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4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由甲醇、空气(氧气)、KOH(电解质溶液)构成。其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b.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c.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转移1.2mol电子
d.电池放电时向a电极移动
(4)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很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加入甲醇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则c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3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分别在300℃和500℃下生成甲醇的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计算在500℃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B.C.D.
2024-04-26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4 . A~D是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

(1)A的分子式___________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甲烷和丙烷②③金刚石和石墨④H和D

⑤异戊烷()和新戊烷()⑥

⑦正丁烷和异丁烷⑧

(一)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三)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四)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从开始反应到t2 min,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84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起始温度均为T℃.容积均为的密闭容器A(恒温)、B(绝热)中均加入,发生反应   。已知: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A、B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M、N的平衡常数大小为:
B.浓度比为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时,
D.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曲线N在内的平均速率为
2024-01-21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6 . 向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0.048g镁条,塞紧橡胶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别注入2 mL 2 mol⋅L盐酸、2 mL 2 mol⋅L醋酸,测得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
A.0~t min内,反应速率 mol⋅L⋅min
B.溶液的pH:c>b
C.反应结束后, mL(标准状况下)
D.对于曲线Ⅱ,c点溶液中一定含有
7 . 4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0

10

20

30

0.10

0.04

0.02

0.20

0.0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1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平衡体系中同时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08mol的CO、,则达到新平衡前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则反应的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5molCO和,达到平衡时,
2024-01-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8 . 汽车尾气是否为导致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的“汽车限行”争议,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1)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NO-CO的反应历程。此反应为  2CO(g) + 2NO(g) 2CO2(g) + N2(g)   H = -620.9kJ/mol,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IM表示中间产物)。

三个基元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探究温度、压强(2MPa,5MPa)对反应  2CO(g) + 2NO(g) 2CO2(g) + N2(g)的影响,如图所示,表示2MPa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CO和6 mol NO,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①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O、NO、CO2、N2浓度之比为2∶2∶2∶1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CO2的生成速率和CO的生成速率相等
②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L·mol
(4)用NH3可以消除NO污染  4NH3(g) + 6NO(g)5N2(g) + 6H2O(l) ∆H<0
①某条件下该反应速率v = k·c4(NH3)·c6(NO),v = k·ca(N2)·cb(H2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则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若在相同时间内测得NH3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NH3的转化率在400℃~900℃之间下降由缓到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一定条件下,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图甲表示1L密闭容器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在恒温恒容下,初始投料0.6mol,改变起始时对该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B.甲: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则的变化曲线为b
C.乙: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b点的转化率最高
D.乙:
2023-12-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10 . 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0X,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段/s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

0~10

0.4

0~20

0.3

0~30

0.2

A.5s时,Y的浓度为1
B.10s时,加入1Z,此时
C.25s时,X的转化率为45%
D.30s时,加入1Y和2Z,再次平衡时体系压强增大
2023-1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