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资料显示“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溶液、固体、固体。
该小组同学设计两组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Ⅰ试管中加入 固体,连接装置Ⅰ、Ⅱ,点燃酒精灯Ⅱ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Ⅰ试管中加入 固体,
Ⅱ试管中加入适量 溶液,连接装置Ⅰ、Ⅱ,点燃酒精灯
Ⅱ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1)选择Ⅰ装置用固体制取,为避免固体随进入Ⅱ试管对实验造成干扰,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组实验中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对比两组实验可知,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KI与能否反应,用上图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Ⅰ试管中加入 固体,Ⅱ试管中滴加 KOH 溶液控制 , 连接装置Ⅰ、Ⅱ,点燃酒精灯溶液略变蓝

向Ⅰ试管中加入 固体,Ⅱ试管中滴加 KOH 溶液控制 , 连接装置Ⅰ、Ⅱ,点燃酒精灯无明显变化
对于实验的现象,小明同学提出猜想“不能氧化”,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i)烧杯a中的溶液为________
(ii)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________
(iii)小刚同学向的KOH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20-02-0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精准训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2 . 燃煤烟气中含有较多的,减少排放和有效吸收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1)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有效减少的排放,燃烧后的煤渣中主要含硫元素的成分_______。(化学式)
(2)利用工业废碱液(主要成分)吸收烟气中的并可获得无水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酸性:H2SO3______H2CO3(填“”或“”)。
②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测得溶液中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如图。由此可知溶液呈_______(“酸性”或“碱性”),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

(3)用溶液吸收
已知:酸性条件下会转化成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①用吸收时,吸收率和溶液的关系如图,随升高吸收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溶液加酸化后溶液中,_______
2021-04-23更新 | 91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十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3CH===CH2+CO+H2→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CO的制备原理:HCOOH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c和d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 34 ℃,1­丁醇 118 ℃,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粗品滤液有机层1­丁醇、乙醚纯品
试剂1为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
4 . 可通过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均可用于氧化去除高氯(含高浓度)废水中的有机物。
(1)用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时,需在一定条件下使用。
时,分解放出并产生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大于的氧化性。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2)用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时,研究了“”和“”两种体系对高氯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废水中被氧化有机物的量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百分率)。
①当废水时,仅使用处理高氯废水,有机物的氧化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②当相同时,使用“”与“”处理高氯废水,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随废水的变化如题图所示。与“”体系相比,“”体系中有机物氧化率随着废水升高显著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酸氧矾(VOSO4)对高血糖、高血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制备VOSO4的实验流程及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草酸又名乙二酸,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水,不溶于苯,受热易分解,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在a中反应生成(VO2)2SO4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加入草酸前,为防止草酸因反应而减少,需对反应液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液由橙红色变为蓝黑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硫酸氧钒中钒含量的测定:
Ⅰ.制备VOSO4溶液:称取0. 51 g V2O5,置于上图装置中反应,V2O5全部转化为VOSO4
Ⅱ.滴定预处理:
①将制得的VOSO4溶液配成250mL溶液;
②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可将VO2+转化为VO)溶液至反应完全;
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反应掉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加入2mL尿素溶液至溶液不再产生气泡。已知:尿素不直接与亚硝酸盐反应,但可将亚硝酸转化为氮气;亚硝酸可将VO转化为VO2+
Ⅲ.滴定过程:加入10mL硫酸-磷酸混酸,调节pH=0,滴入指示剂,用0.05 mol·L−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将VO转化为VO2+)滴定至终点。测量三次,消耗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mL。
步骤③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测得硫酸氧钒中钒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钒含量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预处理过程中加入尿素的量不足
B.盛装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C.滴定管读数时,开始时仰视刻度线,结束时平视刻度线
D.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结束后发现滴定管内无气泡
2021-12-09更新 | 675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6 . 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
①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H2O2也具有氧化性,设计验证苯胺是被HO·氧化而不是被H2O2氧化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2022-02-15更新 | 999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9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7 .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铜盐中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电镀、饲料添加剂、催化剂、石油、选矿、油漆等行业。
I.采用孔雀石[主要成分CuCO3·Cu(OH)2]、硫酸(70%)、氨水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晶体。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1)硫酸铜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2)硫酸铜晶体在102℃时失水成CuSO4·3H2O,在113℃时失水成CuSO4·H2O,在258℃时失水成Cu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氨浸时发生的反应为CuCO3·Cu(OH)2+8NH3·H2O=[Cu(NH3)4]2(OH)2CO3+8H2O,蒸氨时得到的固体呈黑色。孔雀石经过氨浸、蒸氨操作目的是: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步骤I,高温可提高浸取率
B.预处理时用破碎机将孔雀石破碎成粒子直径<1mm,其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和浸取率
C.步骤III,蒸氨出来的气体有污染,需要净化处理,经吸收净化所得的溶液可作化肥
D.步骤IV,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3)步骤IV为一系列的操作:
①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可采取的方式有___(写出两条)。
②减压过滤后,洗涤沉淀可能需要用到以下操作:
a.加入水至浸没沉淀物;b.加入乙醇至浸没沉淀物;c.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d.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e.关小水龙头;f.开大水龙头;g.重复2-3次。
请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排序 →f→ ___
③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a.称量b.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c.冷却d.称量e.重复b~d至恒重f.计算。步骤e的目的是___
④若测得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则杂质可能是___
II.采用金属铜单质制备硫酸铜晶体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Cu+CuCl2=2CuCl,4CuCl+O2+2H2O=2[Cu(OH)2·CuCl2],[Cu(OH)2·CuCl2]+H2SO4=CuSO4+CuCl2+2H2O。现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硫酸铜晶体,装置及相关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

向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铜溶液,利用二连球鼓入空气,将铜溶解,当三颈烧瓶中呈乳状浑浊液时,滴加浓硫酸。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是___;最后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硫酸铜晶体的原因为___
2021-06-30更新 | 855次组卷 | 4卷引用:微专题31 化学工艺流程题——原料的预处理-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8 . 某化学小组同学向一定量加入少量淀粉的NaHS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
(1)查阅资料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IO3-+3HSO3-=3SO42-+3H++I-,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探究浓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进行对比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0.02mol/LNaHSO3溶液(mL)0.02mol/LKIO3溶液(mL)H2O(mL)反应温度(℃)溶液变蓝的时间(s)
15201015t1
a30015t2
15bc30t3

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______mL;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b=______mL,c=______mL;
(3)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预先加入可溶性淀粉为指示剂),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化学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课题组对起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反应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SO42-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二:反应生成的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H+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三: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测速仪测定)______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2020-05-21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14 化学实验综合 押题专练
9 .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I.单质碳经常应用于化学反应中。回答以下问题:
(1)炭黑可以活化氧分子得到活化氧(O*),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从而消除雾霾。其活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生成活化氧的H=______0(填“>”、“<”或“=”),活化过程中有水时的活化能降低了______eV。

(2)以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涉及反应如下:
a.C(s)+H2O(g)=CO(g)+H2(g)        ΔH1
b.C(s)+2H20(g)=CO2(g)+2H2(g) ΔH2=+90.3kJ·mol-1
c.CO(g)+H2O(g)=CO2(g)+H2(g) ΔH3=-41.0kJ·mol-1
①ΔH1=______kJ·mol-1
②对于反应a,测得在不同温度下H2O(g)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图中T1、T2、T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用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p),在T1℃、50 MPa时,反应a的平衡常数Kp=______MPa(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II.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CO(g)+2H2(g)=CH3OH(g)。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CO2,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CO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O2、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化率是不相同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CO2%-CO%-H2%
(体积分数)
0-30-704-26-708-22-7020-10-70
反应温度/℃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
碳转化率(%)CH3OH4.98.811.019.033.156.517.733.454.48.012.022.6
CH40000000002.82.82.8

(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碳转化率______
(4)CO2对甲醇合成的影响是______
Ⅲ.甲醇可以制备二甲醚:2CH3OH(g)=CH3OCH3(g)+H2O(g)。经查阅资料:该反应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lnKp=-2.205+(T为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摄氏度+273)。
(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甲醇生成二甲醚的倾向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0℃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二甲醚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
A.>          B.        C. ~     D.         E.<
2021-02-02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培优07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提高练)-2021年高考化学大题培优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10 . 钌粉主要用于生产钌靶材,而钌靶材是生产计算机硬盘不可替代的材料。以钌废料(废料中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含有Al、Cr、Cr、CO、Ti、Fe等杂质)制备高纯钌粉的流程如下:

已知:i.钌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气氧化为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用盐酸吸收得到红色溶液,其中还含有少量
ii.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回答下列问题:
(1)钌废料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气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钌废料氧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钌的回收率变化如图所示。综合考虑,确定氧化时的温度以_______℃为宜。

(2)用盐酸吸收蒸馏产物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沉淀用乙醇洗涤而不用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
(4)加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同时又调节了溶液的,有利于沉淀反应的发生。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
(5)煅烧的过程分为两步:第1步是氯钌酸铵分解生成钌单质和一种无毒的气体单质,同时有两种化合物生成;第2步是钌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钌的氧化物()。第1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3-01-16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工业流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