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下列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为了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尽量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测定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过量的乙醇
C.实验室制备氯气,选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
D.工业上选择高温条件和铁触媒作催化剂合成氨
2023-01-0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对溶液与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装置实验现象
现象ⅰ:一开始溶液颜色加深,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现象ⅱ: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变为浅黄色。
(1)配制溶液时,先将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从化学平衡角度说明浓盐酸的作用:_______
(2)探究现象i产生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发生反应:,进行实验证实。他取少量红褐色溶液于试管中,用一束光照射,在垂直于光束方向观察到_______;向试管中继续滴加1mol/L溶液,发现溶液红褐色变深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探究现象ii产生的原因:
①乙同学认为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他取少许红褐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产物中含有
②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严谨,因为在上述过程中可能被其它物质氧化。为了进一步确认氧化,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4)综合上述结果,请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角度解释,现象i和ii产生的原因为_______
2022-10-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中,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及操作
向右轻轻推动活塞压缩体积

分别测定20℃和80℃蒸馏水的电导率
现象气体红棕色先变深再变浅溶液血红色加深80℃蒸馏水的电导率大于20℃的加入粉末后电导率增大
解释压强增大,平衡先逆向移动,再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在水中存在
A.AB.BC.CD.D
4 . 某小组利用氯气与NaOH制取NaClO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Ag2SO4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②在Fe3+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Fe(H2O)4(OH)2]+(黄色)+2H+[Fe(H2O)6]3+(淡紫色或无色)
I.制备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一段时间后,测得A中溶液pH=10。

II.探究性质
取I所得A中溶液5mL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0.1mol/LFeSO4溶液和适量H2SO4溶液,观察到无沉淀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2)甲同学对溶液变黄色可能发生的反应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2Fe2++ClO-+2H+=2Fe3++C1-+H2O
猜想2:2Fe2++2ClO-+4H+=2Fe3++Cl2↑+2H2O
猜想3:Cl-+ClO-+2H+=Cl2↑+H2O
乙同学认为猜想2和3不合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
经证实,猜想1正确。
III.进一步探究
取II中黄色溶液,分为4份,进行下列操作。
序号操作现象
i加入NaOH溶液
ii加入AgNO3溶液白色沉淀
iii加入NaI溶液,再加入一定量CCl4,振荡下层呈紫红色
iv加入一定量H2SO4溶液黄色变浅几乎无色
(3)实验i的现象是____
(4)实验ii加入AgNO3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Cl-,原因是____
(5)资料表明,氧化性:ClO->Br2>Fe3+>I2。甲同学认为由实验iii的现象证明溶液中仍存在ClO-。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谨,设计了能确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O-的实验方案:____
(6)实验iv中黄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
2022-06-1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卷化学试题
5 . 镁条投入盐酸时,快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投入热水时,其表面会附着微量气泡。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对Mg与NaHCO3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7.5 mL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长3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I.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1)经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有H2,实验室检验H2的方法为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CO2,并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图2中曲线②均为对应加入镁条的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
2分别称取两份6.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塑料瓶中(其中一个加入0.1g镁条),塞紧CO2气体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重复实验1次,得到图1所示曲线
3分别称取两份3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1.1g镁条),插入pH传感器,搅拌并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

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O2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合实验3解释,随着时间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为_______
II.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比与热水反应快的原因。
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溶液中的Na+或HCO加快了该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长3 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3)结合实验1和4,可知溶液中的HCO加快了反应的发生。
①实验4中横线处内容为_______
②查阅文献可知,Mg(OH)2质地致密,MgCO3质地疏松,请结合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HCO能加快该反应的原因为_______
III.探究固体浑浊物的组成。
文献显示,固体浑浊物为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测定混合物组成。
(4)甲同学借助下图装置(可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固体热分解产物水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其组成。按照该方案,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乙同学只测定了固体浑浊物在热分解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42 g和2.00g,据此计算出固体浑浊物中n[Mg(OH)2]:n[MgCO3]=_______
2022-04-09更新 | 113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一模)化学试题
6 . 已知铁离子、氯气、溴均为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探究其氧化性强弱: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
(3)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血红色;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层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_______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新的变化。
D装置中:血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层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为:
ⅰ.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过量时D中溶液血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
②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小组同学另查得资料为:
ⅲ.反应生成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均可溶于水。
③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溶液,结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离子方程式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
2021-11-10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泾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进入实验室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老师指挥或者不听课的同学就容易做错这一题。下列实验设计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溶液中,K2Cr2O7存在以下平衡:Cr2O+H2OCrO+2H+,加入2-3滴NaOH溶液,溶液变黄
②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混合等体积、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一支放在热水中,另一支放在冰水中,观察出现浑浊的先后
③[Cu(H2O)4]2+(蓝色)+4C1-[CuCl4]2-(黄色)+4H2H>0,升高温度,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④把装有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平衡球一端置于冷水,一端置于热水中,置于冷水中的颜色更深
⑤实验室用足量的Zn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加入几滴CuSO4溶液,反应速率加快,产生H2的量不变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⑤D.①②④
2021-05-25更新 | 49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广州市执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科(选择考)试题
8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9 .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小睿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①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②③④,目的是使实验①的反应达到_______
(2)实验④是实验③的_______试验,目的是_______
(3)实验②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实验②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如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______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
(4)按照(3)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再进行实验,证实了实验③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_______
②与(3)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_
(5)实验①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②③中,还原性:Fe2+>I-,将(3)和(4)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1-04-26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10 . 某研究性小组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的如下实验。
资料:
i.无水氯化铁在300℃以上升华,遇潮湿空气极易潮解。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iii.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用稳定常数K来衡量,如Cu2++4NH3[Cu(NH)4]2+,其稳定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K[Fe(C2O4)]3-=1020K[Fe(SCN)3]=2×103
已知: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铁

(1)仪器X的名称是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3,实验过程中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时机是___
(3)按气流方向写出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最佳接口顺序为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0.5mol/L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其原因是___。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入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生成Fe2+使用的试剂____(写出试剂的化学式)。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__[Fe(C2O4)3]3-____FeC2O4↓+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