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该体系中同时存在以下反应:
Ⅰ.2NH3(g)+CO2(g)NH2COONH4(s)   ΔH1=-159kJ·mol-1
Ⅱ.2NH3(g)+CO2(g)CO(NH2)2(s)+H2O(g)   ΔH2
Ⅲ.NH2COONH4(s)CO(NH2)2(s)+H2O(g)   ΔH3=+7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ΔH2=___________kJ·mol-1,ΔS___________0(填“>”或“<”)。
(2)一定温度下,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入NH3和CO2至密闭容器中,假设仅发生反应Ⅰ。达到平衡后,CO2的平衡浓度为c1mol·L-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平衡浓度为c2mol·L-1,则c1___________c2(填“>”、“<”或“=”)。
(3)为研究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关系,通入3mol的NH3、CO2混合气体至10L恒容密闭容器中,NH3的平衡分压随初始充入NH3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___________b(填“>”或“<”)。
②M点的p平衡(NH3)大于N点的p平衡(NH3),原因为___________(答一点)。
③T1℃时,反应前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0kPa,达到N点对应平衡状态的时间为tmin,则0~tmin时段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___________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NH2COONH4的平衡产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aZ(g)   △H=QkJ/mol,开始按体积比2:1将X、Y充入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p1>p2
B.图甲,T1<T2,Q>0
C.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D.图乙,t2时表示压缩反应容器
3 .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和2mol ,发生如下反应:       △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
B.若把条件“恒温恒压”改为“恒压恒容”,则平衡后大于1.4mol
C.2min后,向容器中再通入一定量的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的含量变小
D.若把条件“恒温恒压”改为“恒温恒容”,则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 kJ
2024-04-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4 .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图1表示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随起始时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10min末H2的消耗速率v(H2)=0.045mol/(L·min)
B.图1中,其他条件不变,第11min迅速压缩容器体积为1L,则c(NH3)-t曲线变化为a
C.图2中,反应物N2的平衡转化率:b>a>c
D.图2中,T1、T2表示温度,则T1>T2
5 . 工业上通过将CO、CO2与氢气反应,实现碳中和。
(1)已知反应   ,在恒容密闭条件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某些曲线只画出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图中曲线b、c分别表示的是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
③已知坐标A(450,0.4),B(390,0.13),求450K时该反应的K=___________。(列出带数值的计算表达式即可,不需要算最终结果)
(2)用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为,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T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②图中b、c点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③图中b、c、d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④若忽略坐标上的数值,横坐标表示温度,T1、T2、T3分别用P1、P2、P3替换,则纵坐标可以表示___________,P1、P2、P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2023-10-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向两个不同容器中分别通入,发生反应:在压强为下分别达到平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
Ⅱ.
A.曲线c表示的物质的量
B.
C.在N点条件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2.4
D.,随着温度升高的体积分数增大
2023-10-17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7 . 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对在内的许多物质具有特殊的溶解能力。在工业生产中用硫为原料制备,发生以下两个连续反应:反应Ⅰ:;反应Ⅱ:。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体积分数、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通过增大的浓度可以提高的转化率
C.增加压强既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又能提高的转化率
D.制备时温度需高于600℃的原因是:此温度平衡转化率已很高,低于此温度,浓度小,反应速率慢
8 . 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已知   ,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物投入量

的浓度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

吸收

吸收

体系的压强

反应物的转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9 . 在容积2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
压强/Mpa12.610.89.58.78.48.4
(用压强计算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A.20min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且v(逆)>v(正)
B.20min内Y转化率为50%
C.25min时,再向容器中通入X、Z各1mol,平衡不移动
D.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2023-10-11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溴代烷的制备,常规工艺分“氧化”和“溴化”两个过程,通常以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氧化制备(溴易液化,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强)。再利用完成溴代过程来制备:新工艺是将烷烃、混合,直按催化“氧化溴化”得到溴代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K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
相对能量xyzw
此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氧化”,测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60%。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为绝热状态,平衡时测得放出热量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D.
(2)“溴化”时容器体积可变,在温度为TK时,向容器中投入初始浓度均为,发生反应:。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测得不同容积下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容器体积
m0.090.25
当容器体积从缩小到时,测得此时容器内仅有四种气态组分,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m=___________;容器体积缩小到时,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新工艺中,“氧化溴化“反应:,反应起始物料分别为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T为下的、在p为下的如图所示。a点对应的压强为___________;b点对应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此时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10-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