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TiN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可用于高温结构材料和超导材料。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来制备氮化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00℃下,三种制备氮化钛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
(ⅱ)
(ⅲ)= + 2.88 kJ/mol
利用反应ⅰ和ⅱ两种方式制备TiN时。反应ⅱ的反应趋势远大于ⅰ,其原因是_______
(2)在1200℃、130kPa反应条件下,将以物质的量之比1∶1∶2加入反应容器进行反应ⅲ。2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分压相等,则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20min之间,以分压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制备氮化钛的原料氨气的合成。将投入到某刚性反应容器中,测得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分数和反应体系的总压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对于该可逆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a、b、c三点时,该反应均处于平衡状态
B.m→n过程中,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b)>M(c)>M(a)
D.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x、y、m三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当温度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以气体分压表示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 . 过氧化氢()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请写出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请分析该反应在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2)工业上用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过氧化氢,其反应原理为:
水解得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硫酸氢铵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请写出水解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把从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
3 . 现有反应,ΔH<0,达到平衡后,减小压强,混合物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_______ p(填“>”“=”或“<”)。
(2)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
(3)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容器容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若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氖气时,容器内压强增大,这时化学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022-11-1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 反应A(g)B(g)+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温度T1___T2,平衡常数K(T1)____K(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
③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
(3)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ΔH=50.5kJ•mol-1。该反应的ΔS____0(填“>”、“<”或“=”)。在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2022-11-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
5 . 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被称作解救世界粮食危机的化学天才,现将1mol N2和3mol H2投入1L的密闭容器,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反应模拟哈伯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N2(g)+3H2(g)2NH3(g)     ΔH<0。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温度升高,K值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的ΔS_______0(填“>”“<”或“=”)
(3)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含量的条件有_______(填序号)。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4)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充入N2的,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给体系升温,v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v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022-11-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上述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由图得出合成氨反应,又已知:,则合成氨反应在常温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
(2)_______温(填“高”或“低”,下同)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综合考虑催化剂(铁触媒)活性等因素,工业常采用400C~500℃。
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3)方案:复合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300℃时,复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率更高
B.同温同压下,复合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C.温度越高,复合催化剂活性一定越高
(4)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
实验c(N2)/mol•L-1c(H2)/mol•L-1c(NH3)/mol•L-1v/mol·L-1·s-1
1mnpq
22mnp2q
3mn0.1p10q
4m2np2.828q
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氨的原因为_______
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B.防止催化剂中毒   C.提高正反应速率
2022-11-08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科)化学试题
7 . Ⅰ.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
(1)向氨水中加入固体时,平衡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OH-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的浓度_______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微粒有_______
(3)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Ⅱ.地下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由引起的,人们对的转化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化学方法主要包含活泼金属还原法和催化反硝化法。催化反硝化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脱氮方法,其原理是在Pd/Cu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2NO+5H2N2↑+2OH-+4H2O。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氮肥溶于水的过程中熵值增大
B.在酸性条件下,活泼金属与反应属于自发反应
C.Pd/Cu双金属催化剂是该反应是否能自发发生的决定因素
(5)已知:2NO+5H2N2↑+2OH-+4H2O的(a、b均为正值),该反应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是否能”)自发进行。
2022-11-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已知丙烷的燃烧热;正丁烷的燃烧热,异丁烷的燃烧热
(1)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物质的稳定性:正丁烷_______异丁烷。(填“>”或“<”或“=”)
(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发生反应:,该反应的_______(填“>”或“<”,下同)0,_______0,在低温下,该反应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022-11-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化学平衡相关问题:
(1)工业制硫酸的核心反应是:2SO2(g)+O2(g)2SO3(g)     H<0
①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SO2和2mol O2,在1min内达到平衡,测得v(SO3)=0.8mol/(L∙min)。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加入催化剂     B.通入O2     C.移出SO3     D.通入SO2
(2)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C(s)+H2O(g)CO(g)+H2(g)     H=+131.3kJ∙mol-1,∆S=+133.7J∙(K∙mol)-1
①该反应在_______能自发(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一定不”)。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1molH-H键断裂的同时生成2molH-O键
B.v(CO)=v(H2O)
C.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E.c(CO)=c(H2)
(3)汽车尾气含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022-11-0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已知反应:FeO(s)+CO(g) Fe(s)+CO2(g)       ΔH>0。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
(2)温度降低,则K值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1100℃时,K=0.263,此时测得c(CO2)=0.025 mol/L,c(CO)=0.1 mol/L,此时该反应_______(填“处于”或“不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_______ (填“>”“<”或“=”)逆反应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
(4)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
A.2N2(g)+O2(g) 2N2O(g)       ΔH= +163 kJ/mol
B.Ag(s)+Cl2(g) AgCl(s)     ΔH= -127 kJ/mol
C.HgO(s) Hg(1)+O2(g)     ΔH= +91 kJ/mol
D.H2O2(1) O2(g)+H2O(1)   ΔH= -98 kJ/mol
2022-11-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