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已知:pOH=-lg c(OH-),298K时,向20.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和pOH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PJN表示溶液中pH的变化
B.M点水的电离程度比N点大
C.M、P两点的数值之和a+b=14
D.pH与pOH交叉点J对应的V(盐酸)=20.00mL
2 . 25℃时,在①pH=2的盐酸、②pH=3的醋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⑤pH=4的NH4Cl溶液、⑥pH=12的CH3COONa溶液。6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或顺序)是___
2021-12-03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三中、石家庄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室温下,向V mL 的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d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B.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只有反应发生
C.加入NaOH溶液50 mL,混合溶液中:
D.加入NaoH溶液150 mL,混合溶液中:
4 . 在某温度时,将氨水滴入盐酸中,溶液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
B.氨水的浓度为
C.b点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中性后,
D.b、c、d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
5 . 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KW(B)>KW(A)>KW(C)>KW(D)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从C点到D点
C.B点对应的温度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D.温度升高可实现由C点到D点
2021-11-20更新 | 6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纵坐标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M表示pH与的关系
B.
C.b点对应溶液中:
D.溶液pH从2.6到6.6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7 . 利用烟道气中的生产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步骤Ⅰ中溶液为溶液
B.步骤Ⅲ所得溶液中
C.向饱和溶液中通入的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则大于
2021-11-18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试题
8 . 常温下,向20 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0.1 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20
B.b点所示溶液中:c()=2c()
C.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
D.该硫酸的浓度为0.1 mol/L
9 .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常温下用0.100mol·L-1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Kb[(CH3)2NH]=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代表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
B.滴定二甲胺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B点溶液中:c(H+)<c(OH-)+c[(CH3)2NH]+2c[(CH3)2NH]
D.A、B、C、D四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
2021-11-03更新 | 765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精准检测卷【全国卷】11
10 .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Cl-
C.0.1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ClO-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Mg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