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氯化磷酸三钠具有良好的灭菌、消毒、漂白作用,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易分解。以磷矿石[主要成分为,含杂质等]为原料制取氯化磷酸三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温度高时,NaClO易分解。
b.常温下
c.常温下,磷酸中含磷微粒分布分数[如的分布分数表示为]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酸浸”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不使用盐酸、硝酸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常温下,“中和Ⅰ”应控制的pH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和Ⅱ”不用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合成”过程中两种溶液混合后需快速冷却,原因是___________;“系列操作”中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干燥时需控制温度不超过60℃的原因是___________。母液可以进入___________(填操作单元名称)进行循环利用。
2024-06-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从废旧电池再生的一种流程如下,

(1)考虑到安全性和锂回收,废旧电池需要充分放电,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
正极:_______
(2)为保证正极材料在空气中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3)向浸出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有沉淀生成。pH对沉淀中Fe和P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i.分别与形成的化合物均难溶于水。
ii.体系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控制沉淀的最佳_______左右。
②当时,沉淀中一定有的含铁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向的浊液中继续加入氨水至,会导致的值增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正极材料在空气中加热,理论上生成的
B.当浸出液的pH从0增大为2时,的值增大了
C.向滤液中加入氨水,可减少饱和溶液的用量
D.由再生时,所加的蔗糖作氧化剂
2024-06-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2化学试题
3 . 二氧化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能与结合成
②在硫酸体系中能被萃取剂萃取,而不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中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酸浸”时提高浸取率的方法___________(写出一种)。
(3)“萃取”时存在反应:,Ce4+的萃取率与温度、稀硫酸的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应选择的最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硫酸浓度过大时,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65℃、2.0mol/L             B.75℃、2.5mol/L             C.85℃、3.0mol/L             D.100℃、2.5mol/L
(4)“反萃取”中,在稀硫酸和的作用下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向水层中加入溶液来调节溶液的大于___________时,完全生成沉淀。(已知Ksp[Ce(OH)3]=1.0×10-20;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6)二氧化铈()作为一种脱硝催化剂,能在之间改变氧化状态,将NO氧化为,并引起氧空位的形成,得到新的铈氧化物。铈氧化物晶胞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生成新的铈氧化物中x、y、z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时,可吸收标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024-06-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校二模化学试题
4 . 硫酸盐(含)气溶胶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转化产生。不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及其对应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其有多种途径将氧化成硫酸盐。
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能将氧化。产生的机理如下:
反应Ⅰ:       (慢反应);
反应Ⅱ:       (快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
C.向固定容积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氦气,氧化的反应速率加快
D.与作催化剂相比,相同条件下作催化剂时氧化效率可能更高
②研究表明水溶液的反应机理如下:
Ⅰ.
Ⅱ.
Ⅲ.
由此可判断,该条件下的值为__________(填“”“”或“”);请写出该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水溶液的反应是硫酸盐产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在含硫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水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再通入,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则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利用水催化促进硫酸盐形成的化学新机制,如图所示:

①通过“水分子桥”,处于纳米液滴中的可以将电子快速转移到周围的气相分子。观察图示可知“水分子桥”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形成;写出间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实上,上述机理只能解释酸雨等现象的形成,却不能解释雾霾中固体硫酸盐小颗粒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气在雾霾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氧化硫是一种使人们爱恨交加的物质,爱其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恨其有毒,对人类即环境的危害。联系工业生产中用碱液吸收含制的尾气,某同学对实验室中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尾气采用溶液吸收,装置如下:

已知:
(1)利用85%的浓硫酸和,固体反应制备,下述“制备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
A.B.C.D.

(2)溶液吸收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能生成
某同学查阅资料:常温时,
某次实验结束后,该同学通过数字实验,用pH传感器测得吸收液的(常温),则该混合液中含硫物种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
(3)“性质实验装置”中将通入到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通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确定该沉淀不是沉淀: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结合“性质实验”反应物的组成及性质推断该沉淀为,若忽略空气中的影响,则该性质实验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该反应的生成物是,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性质实验装置”中制备少量硫代硫酸钠(),该装置中装有混合液,发生的反应为,通入的过程中,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

的生成量曲线为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乙Q点后出现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5)化学反应速率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写出生活中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应用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探秘人体血液中的运载氧平衡及酸碱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Ⅰ.人体运载氧平衡及CO中毒、解毒机制。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能被CO结合而失去结合能力,吸入高压氧可以使血红蛋白恢复结合能力,原理如下:
ⅰ.       
ⅱ.       
ⅱ.       
ⅳ.       
(1)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也影响Hb结合的能力,反应如下: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B.若,则该反应任意温度下能自发
C.高氧条件下,血液中浓度增加D.人体代谢酸增加,该反应K值变大

(3)36.5℃时,氧饱和度[]与氧气的平衡分压[]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36.5℃时A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平衡浓度可用氧气的平衡分压代替)。

Ⅱ.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含有和形成的缓冲溶液,能缓解外界的酸碱影响而保持pH基本不变。正常人体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见表:

项目名称

结果浓度

参考范围

正常人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分压/mmHg

40

50

35~45

24.2

19

23.3~24.8

血液酸碱度(pH)

7.40

7.21

7.35~7.45


(4)37℃时的水解常数,已知某同学血浆中,写出人体血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___________;请判断该同学血液的pH是否正常________。(填“是”或“否”)
(5)人体酸碱平衡维持机制简要表达如下图:

①当人体摄入酸过多时,肺通过呼吸排出的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②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应该采用什么治疗方法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口服0.9% KCl溶液                                               B.口服5%葡萄糖溶液
C.静脉注射5% 溶液                                        D.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
2024-05-01更新 | 6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7 . 氯碱厂制备的原盐中含有的杂质主要为及大分子有机物和难溶性泥沙等物质。为供给电解槽以合格的盐水,可采用以下工艺流程精制盐水。

已知:的电离常数
(1)溶浸工序中,以下除杂试剂:①过量的②过量的③过量的,正确的加入顺序为_____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2)在脱氯工序中加入除去游离的氯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用溶液吸收一定量气体形成缓冲溶液,时,溶液中_____
(4)利用膜的选择性,可除去脱氯过程中引入的,通过“错流”方式截留下,使以渗透液的形式输送到后续工序。不同膜对介质的截留率,相关离子系数如下表:
截留率
物质
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

9915.60
99990

系数
离子
水合离子半径扩散系数/
0.3971.065
0.3322.032
最好的选择是_____膜,该膜脱硫率高的原因是_____
(5)一种镧镍储氢合金晶体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电解2”产生的与其结合后形成(进入合金后解离成氢原子并填充在晶胞空隙中,晶胞体积不变)。

①该晶体结构单元中,_____的配位数为_____
该合金可以储存_____
2024-04-24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8 . 三价砷毒性很强,其废水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
Ⅰ.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时,①~④四种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1)该温度下,_____
(2)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点的溶液中,
B.在12~14之间,随增大,电离程度增大,减小
C.溶液中,
Ⅱ.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含砷废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与过量的存在反应:
(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的作用是_____
(5)写出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沉淀_____
(7)含砷废水允许排放标准为。若低浓度含砷废水(假设砷均以形式存在)中的浓度为,定量说明该含砷废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_____
9 . 完成下列问题。
I.
(1)已知。若氨水的浓度为,溶液中的约为___________。将通入该氨水中,当下降至时,溶液中的比值是___________
Ⅱ.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过量排放在导致全球各种变化的诱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利用合成甲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2)反应Ⅰ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或“任何温度”)。
(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Ⅱ,当下列条件不再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的浓度不变            B.的质量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4)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Ⅰ,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关系是___________(填“>”“<”或“=”),下列措施中能等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利        B.降低反应温度
C.将容器体积缩小为     D.不断将甲醇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在密闭容器中通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甲醇的选择率(生成甲醇的总转化量的物质的量分数)和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内甲醇的产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D”、“E”或“F”)。
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的选择率降低,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其原因为___________
2023-07-17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对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废水(其中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已知:i.﹣2价硫元素易被氧化为S或
ii.在25℃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6体积的气体
iii.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含物分数随pH的分布曲线如图

(1)沉淀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pH≈10的含硫废水中加入适量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的pH降低。
①pH≈10的含硫废水中含﹣2价硫元素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③初始pH=10时,除硫效果好。初始pH<4,硫的沉淀率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含硫废水中加入稀调节溶液的pH为6。
①根据电离常数计算溶液中___________:1。
②再加入0.15mol/L溶液,溶液的pH变化如图。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10min后pH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3)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2价硫元素含量的测定

已知:
①处理后的废水中﹣2价硫元素的含量是___________mg/L。
②加入溶液后,需控制溶液的pH为弱酸性。当溶液呈中性时,部分﹣2价硫元素被氧化为,使测得的﹣2价硫元素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