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常温下的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时,
A.溶液显碱性
B.的混合溶液中,
C.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与溶液反应产生氯气
D.与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 一定温度下,M2+在不同pH的Na2A溶液中存在形式不同,Na2A溶液中pM[pM=-lgc(M2+)]随pH的变化如图1,Na2A溶液中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2。

已知①MA,M(OH)2均为难溶物;②初始c(Na2A)=0.2mol/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2-)=c(H2A)时,pH=8.5
B.初始状态a点发生反应:A2-+M2+=MA↓
C.I曲线上的点满足c(M2+c2(OH-)=Ksp[M(OH)2]
D.初始状态的b点,平衡后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2mol/L
3 . 和HB分别为二元酸和一元酸,不发生水解,MHA可溶。常温条件下,现有含饱和溶液,和含MB(s)的MB饱和溶液。两份溶液中随pH的变化关系,以及含A微粒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B的电离方程式为
B.
C.pH=3时,饱和溶液中,
D.反应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4 . 实验发现,25℃下强酸弱碱盐MA的悬浊液中呈现线性关系,如下图中所示:

MOH易溶于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A在pH=9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pH=10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B.MA的溶度积
C.MOH的电离常数
D.溶液pH=7时,
2024-05-19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5℃时,向含有1 mol甘氨酸盐酸盐()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及体系中三种粒子的分布系数变化如图所示。

[比如的分布系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
B.m点:pH小于2.35
C.n点溶液中
D.曲线上任意点溶液均存在:
2024-05-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6 . 时,向0.1mol/L甘氨酸水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①在溶液中甘氨酸以三种形式存在,且有如下平衡:



②在某pH下,溶液中甘氨酸主要以HA存在,且甘氨酸整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此时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甘氨酸的
B.
C.a点溶液中,
D.b点NaOH当量=0.5
2023-07-12更新 | 9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核心素养卷化学试题
7 . Pb(OH)2难溶于水,25℃时,不同pH下的含铅物种存在以下平衡;
反应1: (aq)Pb(OH)2(s)+OH-(aq) K1=1×100.4
反应2:Pb(OH)2(s)Pb(OH)+(aq)+OH-(aq) K2
反应3:Pb(OH)+(aq)Pb2+(aq)+OH-(aq) K3
如图是溶液中各含铅物种的lgc-pH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线N表示1gc(Pb2+)与pH的变化关系
B.K2=1×10-7.0
C.b点的横坐标为10.8
D.随溶液pH增加,Pb(OH)2的溶解能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2023-05-17更新 | 45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4月二模教学质量测评化学试题
8 . 柠檬酸是三元弱酸(简写为H3A)。常温下,向10mL0.1mol·L-1H3A溶液中滴加VmLpH=13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含A粒子分布系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H3A的分布系数表达式为
A.Na3A在水中的第二步水解方程式为
B.当V=20时,溶液中:c(H+)<c(OH-)
C.pH=4.77时,溶液中:c(Na+)<c(OH-)+3c(HA2-)+3c(A3-)
D.的K1小于的K2
9 . 已知: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够出质子()的物质是酸(比如),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比如),而酸给出质子转变为相应的碱,碱接受质子转变为相应的酸,这种得失质子可以相互转变的一对酸碱型体称为共轭酸碱对。常温下,调节HA溶液的pH,HA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分布系数)随pH变化、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比如HA的分布系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HA的共轭碱B.
C.增大pH过程中,的值减小D.变化曲线上任意一点均满足
2023-04-22更新 | 7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三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10 . 全球大气浓度升高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碳及其化合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大气中的溶于水存在以下过程:
   
   
过程①的混合平衡常数,其中表示溶液中的浓度,表示大气中的分压(单位:kPa)。温度升高,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当大气压强为akPa,溶液中的(忽略和水的电离)时,大气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2)由转化制甲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反应,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TS为过渡态)。

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有催化剂时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为______eV。
(3)一种脱除和利用工厂废气中方法的示意图如下:

①某温度下,吸收塔中溶液吸收一定量的后,溶液的,则=______(该温度下);
②再生塔中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利用电化学原理将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及CO),将电催化还原为,阴极反应式为______。若铂电极上只生成6.4g,则正极区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