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把分别盛有NaCl溶液和胶体的两烧杯置于暗处,均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

B

溶液中先滴入5滴0.1mol/LNaCl溶液,再滴入5滴0.1mol/L的KI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

C

向2支试管各加入的草酸溶液,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观察褪色时间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取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后水浴加热5min,冷却后先加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新制悬浊液并加热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已水解
A.AB.BC.CD.D
2 . 时,向溶液中通入氨气,测得溶液中的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为是
   
A.点溶液满足:
B.b点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C.点溶液中溶质有
D.的数量级是
2023-07-30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的导电性强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B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红色固体固体成分是
C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溶液颜色无变化。改变离子浓度不会引起平衡移动
D向盛有2mL0.1mol/L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溶液,得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4滴0.1mol/L溶液,沉淀转化为黄色的大
A.AB.BC.CD.D
2023-07-3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MnS、)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Ⅰ.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Ⅱ.
(1)“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①写出M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
②“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则可推断:________(填“>”或“<”)
③在溶液中,银锰精矿中的和氧化锰矿中的发生反应,则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
(2)“浸银”时,使用过量、HCl和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
①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________
(3)“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
①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Ag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t分钟后Ag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________
   
(4)结合“浸锰”过程,从两种矿石中各物质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联合提取银和锰方法的优势:________
5 . 一定温度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条件下能生成Ag2CrO4沉淀,也能生成AgCl沉淀
B.b点时,c(Cl-)=c(CrO),Ksp(AgCl)=Ksp(Ag2CrO4)
C.Ag2CrO4+2Cl-2AgCl+CrO的平衡常数K=107.9
D.向NaCl、Na2CrO4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产生Ag2CrO4沉淀
2023-06-12更新 | 16247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研究发现,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能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这是因为氟离子能与牙齿表面的釉质层{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常温下,氟磷灰石的比羟基磷灰石的大
C.羟基磷灰石和氟磷灰石相比,羟基磷灰石更能够抵抗有机酸对牙齿的侵蚀
D.羟基磷灰石的溶解速率等于氟磷灰石的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
7 . 下图为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关系图(可认为离子沉淀完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点可求得
B.的溶解度为
C.浓度均为可通过分步沉淀进行分离
D.混合溶液中时二者不会同时沉淀
2023-06-09更新 | 16931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常温下,三种金属硫化物XS、YS、ZS的饱和溶液中pM[pM= -lgc(M2+)]与pS[pS= -lgc(S2-)]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XS) > Ksp(YS) > Ksp (ZS)。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线③代表ZS
B.Ksp (XS) =1 ×10-36
C.向c点饱和溶液中加少量Na2S,c点向b点迁移
D.YS(s) +Z2+(aq) ZS(s) +Y2+ (aq) K=1 ×108
9 . 地壳中各种物质存在各种转化,如金属铜的硫化物经生物氧化会转化为,流经等含硫矿石又可以转化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用处理含有等金属硫化物的废水
B.当溶液中有共存时,溶液中
C.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D.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与S紧邻的Fe为4个
10 . 光催化技术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光照条件下激发产生强氧化性物质,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解为CO2、H2O等小分子,Bi2MoO6对可见光有较强的响应,在光催化领域具有稳定高效的催化效果,其制备方法如下:

(一)微球状前驱体BiOI的制备
I.向反应仪器A中加入无水乙醇,并加入agBi(NO3)3·5H2O固体和足量KI固体,常温下搅拌30min至溶解完全。
Ⅱ.由分液漏斗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为7后,将反应装置放入油浴中,在80℃下回流3h。
Ⅲ.抽滤收集反应后的砖红色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研磨备用。
(二)Bi2MoO6的制备
Ⅳ.将上述制备得到的BiOI,足量Na2MoO4·2H2O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调节体系pH为7后,将反应釜密封好,于150℃下反应24h,自然冷却到室温,抽滤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得最终产物bg。
已知:①Bi(OH)3的Ksp为6.0×10-31;②Bi(NO3)3·5H2O和KI均可溶于乙醇;③Bi(NO3)3·5H2O的摩尔质量为485g·mol-1,Bi2MoO6的摩尔质量为610g·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BiOI的反应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I中不选择水作溶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Ⅱ中加入氨水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Ⅱ中反应需在中性环境下进行。
①不可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不可呈碱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Bi2MoO6的产率为___________×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