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分离、提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A.验证Cl2与Fe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NH4Cl和制氨气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C.灼烧失水制Fe2O3D.蒸馏分离苯(沸点:80℃)和硝基苯(沸点:210℃)
A.AB.BC.CD.D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化学模拟试题(二 )
2 . Be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其性质与铝相似。以铍矿石、方解石为原料制备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铍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形式为),还含有Fe2O3(忽略其他元素对工艺流程的影响);方解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铍玻璃体的主要成分为CaAl2Si2O8、CaBe3SiO6,Fe2O3、SiO2
②硫酸铝铵微溶于水;常温下,相关物质溶度积如下表所示:
难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配料熔化”时的反应速率及效率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条),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酸溶”时CaBe3SiO6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常温下,“调pH”时所得滤液的pH为5,则“滤渣2”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该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
(4)常温时调节pH为7.5进行“沉铍”,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完全沉淀:___________(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时认为该离子完全沉淀);“沉铍”时不选用NaOH溶液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5)先将原料BeO与碳质还原剂压制成团块,再在高温下将其氯化为BeCl2,然后用镍坩埚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将等量的BeCl2与氯化钠混合熔融后进行电解,在_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上析出固态金属铍,该法的缺点为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化学模拟试题(二 )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是一种氧化剂、催化剂,以含铼废渣(含Re、、Fe、Ni和等)为原料提取的工艺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浸液含(强酸)、等。
②离子交换中存在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Re与Mn同族,则Re位于_______区。
(2)“粉碎过筛”的目的是_____,“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萃取”中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
(3)“离子交换”中c(Cl-)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c>b>a
B.8min时离子交换反应已停止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离子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D.2~4min内

(4)其他条件相同时,“离子交换”过程中料液和D296体积比与铼交换率、铼交换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混合液的pH与铼提取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由图2知,“离子交换”选择的适宜料液和D296体积比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混合液的pH>1.5时,铼提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5)Re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其中晶胞如图所示。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参数为a pm。

该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g·cm-3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由1,3,5-三甲苯(密度为0.87gcm3)为主要有机原料制备2,4,6-三甲基苯甲酸的反应原理为

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性状熔点/℃沸点/℃溶解性
1,3,5-三甲苯(Mr=120)无色液体-44.8164.7难溶于水、酸、碱
2,4,6-三甲基苯甲酸(Mr=164)白色固体155296微溶于冷水,能溶于热水,易溶于碱
六甲基二苯甲酮白色粉末136340难溶于水、酸、碱
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装置甲仪器a中加入8.0g无水AlCl3、20mL1,3,5-三甲苯,并控制温度40℃。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和K1,通入过量干燥纯净的CO2气体,加热D回流20~30min。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K1.取下球形冷凝管,接装置乙加热蒸馏,回收未反应完的1,3,5-三甲苯。
④将仪器a中的混合物倒入NaOH溶液中,调节pH至8~9,过滤。
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pH=2,过滤、洗涤干燥,再将粗品进行纯化,得到19.0g白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使用仪器b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2)为获得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C中所盛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中,冷凝水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m”或“n”),冷凝管为何不能使用装置D中的球形冷凝管?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过滤得到的沉淀中包含Al(OH)3和六甲基二苯甲酮,从该沉淀中获得六甲基二苯甲酮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步骤⑤中将粗品进行纯化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5)①2,4,6-三甲基苯甲酸、②苯甲酸、③2,4,6-三氟苯甲酸,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酸性条件下,砷酸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被正四价硫、碘离子等还原为正三价砷。某工厂以废渣(主要含)制备砷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的结构简式为   ,0.5mol 所含有S-S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碱浸”后溶液中含有,则该工序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沉砷”时,加入试剂A的作用为_______;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说明为了提高的产率,加石灰乳时控制温度45℃~85℃的目的是_______
(4)滤渣1含硫酸钙和沉淀a,实验室里,用_______试剂除去试管壁上的沉淀a。
(5)加热时“再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还原”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6)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
(7)设计实验检验“还原”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正五价砷元素_______
6 . 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O和少量Fe)制备超顺磁性纳米(平均直径为25nm)的流程图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部分步骤已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B的溶质主要为氯化铁
B.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为防止在步骤⑤中继续氧化亚铁离子,步骤④反应完成后剩余的需加热除去
D.将步骤⑤得到的纳米均匀分散在水中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024-06-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7 . 铬绿(Cr2O3)常用于制造颜料。以某工业烧渣(主要成分是Na2CrO4、Fe2O3、NaAlO2)为原料制备铬绿的流程如下。已知:“还原”中氧化产物为附加值高的单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渣1主要成分是Fe2O3
B.气体X为CO2、NH3或HCl
C.实验室“灼烧”时需要坩埚、酒精灯等仪器
D.“还原”时(Na2CrO4)∶(Na2S)=2∶3
2024-05-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以粗铍(含少量的Mg、Fe、Al、Cu、Si等)为原料制备、提纯BeCl2,并测定产品中BeCl2的含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BeCl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氩气。

已知:①HCl能溶于乙醚;乙醚沸点为34.5℃;
②BeCl2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易发生水解;
③AlCl3溶于乙醚且溶于苯,FeCl2、MgCl2不溶于乙醚和苯;
为放热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方框内的仪器M应为________(填“直形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实验中装置A需置于温度15℃左右的水浴中,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
(3)反应后,装置A中BeCl2的乙醚溶液先经过滤除去杂质________,再蒸馏滤液将乙醚蒸出得“固体”。为了除去“固体”中的其余杂质,可采取的操作为________
(4)取 g产品溶于盐酸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溶液,加入EDTA掩蔽杂质离子,调节pH,过滤、洗涤,得Be(OH)2固体,加入40 mL30% KF溶液溶解固体,滴加酚酞作指示剂,用 mol · L-1盐酸溶液滴定其中的KOH,重复三次平均消耗盐酸mL(已知:;滴定过程中KF、K2BeF4不与盐酸反应),BeCl2的纯度为________%(用含的字母表示)。
(5)氯化铍在气态时存在BeCl2分子(a)和二聚分子[(BeCl22](b),固态时则具有如下图所示的链状结构(c)。

已知二聚分子(BeCl22中Be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且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b的构式为____
2024-05-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9 . (过碳酸钠)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化系漂白剂,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形成的不稳定加合物,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制备相关资料如下。
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制备步骤:
i.按图组装仪器,控制实验温度不超过15℃;
ii.往A中加入25mL的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硫酸镁和硅酸钠各0.1g,控温搅拌至所有试剂完全溶解;
iii.冷却至一定温度,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反应30min,静置结晶;
iv.利用真空泵抽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通风橱风干得到产品过碳酸钠,滤液回收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制备过程中,为了避免温度升高,导致产率下降,“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
(3)步骤iv用无水乙醇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过碳酸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过碳酸钠是一种混合物
B.过碳酸钠既具有碳酸钠的性质,又具有双氧水性质
C.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过碳酸钠,溶液褪成无色
D.过碳酸钠既可用作绿色漂白剂也可用作鱼塘供氧剂

(5)采用下列装置验证过碳酸钠中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不考虑过碳酸钠含有杂质)。

①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②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DE字母表示)。
③若实验操作准确,则装置理论上应增重___________g。
2024-05-2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 从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等金属的氧化物]中回收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高锰渣中锰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浸”中被还原
B.“脱铝”得到的滤渣成分是
C.“脱锰”的离子方程式为:
D.“系列操作”含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