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2011·北京丰台·一模
名校
1 .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2016-12-09更新 | 16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龙泉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ⅲ、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实验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
(2)通入Cl2前,实验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
(4)根据资料ⅱ,实验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实验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实验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实验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
2023-11-29更新 | 850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学习了盐类水解,对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1)理论预测
甲同学认为两溶液的水解平衡相互促进并完全水解,实验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并闻到臭鸡蛋气味;
乙同学认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预测了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稀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溶液,直至过量立即产生黑色沉淀并逐渐增加,溶液过量后黑色沉淀部分溶解,观察到黄褐色浑浊
已知
①实验中生成黑色沉淀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溶解生成的黄色固体为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首先观察到黑色沉淀出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溶液滴加至一定量时,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针对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产生的量比较少,被黑色所遮盖。乙同学根据数据分析,认为就算产生红褐色沉淀,也会转化为黑色沉淀,写出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③中乙同学的猜想,方案是:向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并洗净的沉淀,若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及现象)则证明猜想正确。
2024-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4 .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
(3)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如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氨与氧气在加热、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也体现了这一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明在家清洗餐具时发现下水道堵塞,小明爸爸请来的家政师傅拿出几包白色粉状管道疏通剂(如图) ,取部分投入管道并倒入适量水,只见管道中的水上下翻滚,并产生大量泡沫,用工具在管道内搅动几下,管道即通。好奇的小明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该管道疏通剂中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白色晶体,加入水中,剧烈反应并产生气体;香精只起除臭作用。
【理论推测】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和资料信息推测该气体为氧气。
【实验验证】 同学们选择下列实验装置开展验证实验。

(1)疏通剂与水反应剧烈,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作为发生装置( 选填“A”或“B”)。
(2)利用装置C收集一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现象为_______,证明小组同学的推测正确。
【深入探究】 为检验疏通剂与水反应后剩余溶液中溶质成分,兴趣小组开展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3)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该疏通剂于烧杯中,加少量水,触摸烧杯外壁。烧杯外壁发烫疏通剂加入水中会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取少许实验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现象。_______溶液中溶质含有Na2CO3
_______溶液变红溶液中溶质含有NaOH
讨论与分析实验步骤②中不能使用氢氧化钙溶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交流反思】
(4)下面是管道疏通剂的作用原理,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促进管内油脂与其反应。
B.氢氧化钠能使有机残渣快速腐蚀,加快管道疏通。
C.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氧气,疏散堵塞物。
(5)经探究,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 . 重铬酸铵[(NH4)2Cr2O7](M=252 g·mol1)常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及媒染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重铬酸铵的一些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 H2O2+2H+。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铵样品,滴加足量6 mol·L1 NaOH溶液,振荡、微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重铬酸铵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2.52 g重铬酸铵样品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加热温度不够,如何改进?___________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B中固体由白变蓝,D中酚酞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剩余固体1.52 g、B增重0.72 g,另外分解产物中还含有N2,则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铬(VI)盐溶液氧化性或Na2SO3溶液还原性的影响,该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记录电压。
b.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2后,电压增大了y。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几乎无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补做实验:U型管左管中改为盛放___________溶液;然后向左管中滴加硫酸至pH=2后,测得电压增大了z,若z_____y(填“>”、“<”或“=”),则证明实验结论不受影响。
2023-11-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探究电解FeCl2溶液的电极反应产物
(1)配制1 molL FeCl2溶液,测得,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具有的性质_______
(2)该小组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两极的现象:阳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阴极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电解1 molLFeCl2溶液:
实验条件操作及现象
电压pH阳极阴极
I1.5v4.91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5分钟后电极表面析出红褐色固体无气泡产生,4分钟后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状固体附着
①取少量银灰色固体洗涤后,加稀H2SO4有气泡产生,再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试剂和现象),证明该固体为Fe。
②该小组同学分析红褐色固体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2Cl--2e-=Cl2↑,Cl2可氧化Fe2+最终生成Fe(OH)3,乙同学认为 _______
(3)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电解1 molL 溶液电极产物的影响因素。
实验条件操作及现象
电压pH阳极阴极
II1.5v2.38无气泡产生,溶液出现少量浑浊,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状固体附着
III1.5v1.00无气泡产生,溶液无浑浊现象,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有气泡产生,无固体附着
IV3.0v4.91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3分钟后电极表面有红褐色固体产生极少量气泡产生,1分钟出现镀层金属
V6.0v4.91有气泡产生,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溶液逐渐变浑浊大量气泡产生,迅速出现镀层金属
①写出实验III中电解FeCl2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②对比实验I、II、III可以得出结论:阳极:Fe2+放电时,酸性较强主要生成Fe3+;酸性较弱主要生成Fe(OH)3;阴极:_______
③对比实验I、IV、V可以得出结论:增大电压,不仅可以改变离子的放电能力,也可以_______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有关。
2023-04-08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收集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写出装置I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氯水相关性质探究。
①若装置IV中试剂b为,将IV接在II之后制得氯水,则II中的溶液a为_______
②若装置IV中试剂b为,可制得溶液(可溶于溶液,且不与反应)。用此溶液来探究氯水中是哪一种粒子有漂白性,则溶液a为_______。II和IV之间接III,此时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进入III,III的作用是_______。取稀盐酸、新制氯水、溶液,分别滴在三张红色纸条上,可观察到只有滴加新制氯水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氯水中有漂白性的是HClO。
③验证氢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将装置IV广口瓶中的氯水转移至三颈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瓶中(如图),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

若能够证明氯水中HClO在光照下发生了分解反应,则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填字母)。

a.氯水的pH                           b.氢离子的浓度                    c.氯离子的浓度
d.氧气的体积分数             e.溶液的颜色                    f.导电性
④在氯水中加入少量的,黄绿色逐渐变浅。请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后发现I中有大量的固体剩余,在I中溶液中加入Zn,有大量气泡生成。通过此实验可判断____ (填“是”或“不是”)碱性氧化物。请写出与FeO在硫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2-12-09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制备SO2并进行相关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Q的名称为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褪色,可证明SO2具有_____性。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c中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SO2具有_____性。
(4)探究:探究SO2在KI溶液体系中的反应产物
实验开始后,发现装置d中的溶液迅速变黄,继续通入SO2,装置d中出现乳黄色浑浊。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存在反应:SO2+4I-+4H+=S↓+2I2+2H2O。但有同学提出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与SO2发生反应:SO2+I2+2H2O=SO+2I-+4H+。为进一步探究体系中的产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取适量装置d中浊液,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振荡,无明显变化,浊液中无I2
②将装置d中浊液进行分离,得淡黄色固体和澄清溶液:取适量分离后的澄清溶液于试管中,_____,出现白色沉淀,产物溶液中存在SO。综上可知,SO2在KI溶液中发生了歧化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高氯酸铵(NH4ClO4)为白色晶体,具有不稳定性,在400 ℃时开始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常用于生产火箭推进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对NH4ClO4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假设装置内药品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生成。
(2)实验完毕后,取D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产物中还应有H2O和Cl2.该同学从理论上分析认为有Cl2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H2O和Cl2的存在,选择上述部分装置和下列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NH4ClO4分解时产生了上述几种物质,则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仪器E中装有碱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拟通过称量D中镁粉质量的变化,计算高氯酸铵的分解率,会造成计算结果_____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