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初期,滕国和鲁国都为姬姓诸侯,滕称鲁为“宗国”,而鲁称周为“宗周”。这表明当时
A.已经出现诸侯争霸的迹象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威胁C.宗法分封制仍有重要影响D.血缘关系纽带日渐松弛
2022-05-02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史书记载: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季氏的家臣阳虎拘囚家主,放杀异己,偷盗国宝,据邑叛变。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士阶层的迅速崛起B.政治权力明显下移
C.法治秩序开始崩塌D.贵族等级意识分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列成语典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史事,给它们确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退避三舍晋文公在即位前流亡时曾被楚成王收留,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将退避三舍(九十里)。后来晋楚相争,两军在城濮相遇,晋军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楚庄王在推行霸业时,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追问象征王权的九个鼎的大小轻重
孰不可忍鲁国权臣季氏使用了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六十四人)的舞乐队。孔子谈到季氏时,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A.诸侯争霸B.战争频繁C.艺术发展D.社会变革
2023-03-25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周贵族墓葬中的陪葬玉器材质上佳、雕工精卓、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的玉器所选玉质大多粗糙平常、雕琢草率。这种差异反映出当时(     
A.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B.贵族阶层的特权完全丧失
C.宗法分封体制逐渐解体D.官营手工业地位遭遇冲击
6 . 读下图,据此可知,当时(     
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左传》中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公元前720年周、郑交质,王子州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公元前720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就707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A.诸侯交战此起彼伏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D.君主专制日益衰落
8 . 下表是齐桓公葵丘会盟和晋文公践土会盟对比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会盟时间参加国家周王是否参加
葵丘会盟前651年齐、鲁、宋、卫、郑、许、曹周王派代表参加
践土会盟前632年晋、齐、鲁、宋、蔡、郑、陈、莒、邾、秦等周王被“召”来

A.周王权威趋于下降B.齐国的实力弱于晋国
C.宗法分封逐步强化D.诸侯国之间更加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金文中“德”字多涉及效法祖先之德,如“烈德”“懿德”“介德”等。至春秋时期,“不德”之例和贵族称颂个人之德渐多。这种变化
A.丰富了儒家学说B.与政治变动相呼应
C.强化了宗法观念D.是王权扩大的需要
10 . 楚国为春秋时期子爵封国,按先王之制,国都“方三里”,不足1平方公里。考古勘查发现,楚郢都的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是“方三里”的14倍。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城市经济繁荣发展B.阶级分化日趋严重
C.诸侯冲破礼制束缚D.国家组织力的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