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是岁(东汉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军队) 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

———摘编自《三国志·魏书》等

材料二   1950 年,驻新疆部队 11 万指战员就地屯垦,筑起了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

1955年,铁道兵 9 个师的转业官兵在东北的密山、虎林、饶河境内,组建军垦农场。1958 年,全军大批复员军人到北大荒建设军垦农场。1966 年,12 个军区相继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些生产建设兵团被誉为"不穿军装,不发军饷。永不转业的戍边大军"。1972 年以后,这些农场陆续移交给地方管理。

——摘编自陈默、杨庆华《试论中国军屯发展的基本规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末年曹魏势力推行屯田的特点并分析屯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屯田的主要表现,并归纳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76年初,宋神宗诏令国家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在京城开封开办卖药所,后称熟药所,习称官药局,制造成药向社会销售。官药局规定:成品药的包装,应外贴药品说明书及和剂局记的印记商标;药局必须昼夜有人轮流值班,以保证随时供应药物,凡因失职而影响了急症病家购药的,杖一百科罪;发现霉变及过时药品应予以废弃;遇有贫困或水旱疫病,要施给药剂等。官药局创立后,宋代出现了官营、民营并存的药业经营形式,市场药价比之时值损三分之一1102-1106年,全国财政年收入6000万缗,京城官药局所属的5个惠民局门市,年上交40万缗,占0.67%。地方官府在总结防疫经验的基础上,也纷纷创设官药局。由于官药局按国家颁布的局方合药,客观上推广了医家及民间习用的一些有效方剂,普及了便于服用及保存的丸、散等成药剂型。

——摘编自唐廷猷《古代官药局五百年》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官药局的管理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官药局建立的作用。
2021-04-26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晏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门路。刘晏认为“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刘晏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养民为先”的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下户力农”得到实际好处。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经济措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 1180 年,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春为了提高军事力量,颁布了《补官差注格法》。新的补官办法大大提高了武举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武举从军五年就可以升迁,而当时担任地方巡检等官的升迁年限是六年,这就为武举们许下了一个光明的发展前途。但在 1183 年举行武举考试时,冷落的考场依然不见起色。1183 年的武状元林飙等人拜望主考官王蔺的时候,王蔺问他们是否愿意从军。林飙等人回答说∶"实在是不堪忍受军中的笞捶之辱。"王蔺当即上书,奏请宋孝帝下诏,命令军士们对武举以礼相待,七年后最终废除了对武举的体罚。从此,武举从军一事稍见起色。

——根据《宋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南宋武举从军新政的目的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举从军新政的作用。
2021-04-25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超级联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韶(10301081年),北宋名将。宋神宗曾派王韶对西北地区进行治理。熙宁三年(1070),王韶向朝廷建议在秦州成纪至渭源的沿渭水一带地区招募弓箭手营田,用所收物产来辅佐军费,被朝廷采纳。到了熙宁五年初,营田已取得了开闲田百顷的初步成效。熙宁三年(,王韶建议在秦凤路边缘地区设置市易司,将蕃汉贸易的部分利益收归朝廷,“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十万贯”。这一提议在朝廷内外引起了争议,由于王安石的支持,宋神宗最终采纳了王韶的建议,在古渭寨设置了市易司。熙宁七年二月,王韶言:“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乞下三司根磨,推奖官吏”。熙宁五年五月,王韶建议在通远军设置蕃学,以汉法教育蕃酋子弟;熙宁八年,“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购地十顷,岁给钱千缗,增解进士为五人额。从之”。王韶对西北地区的开拓经营,对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当今的边疆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王连旗《论王韶对西北地区的开拓经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优待重用老臣,封陈平和周勃分别为左右丞相,大力安抚刘氏宗室、诸侯,使他们承认文帝的统治,把自己亲信安插在中央要害部门,这样就协调了三部分人的关系,从而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文帝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废除了汉律中沿袭秦律而来的如肉刑、株连刑等“不正之法”。此外,文帝继续“与民休息”,田租从“十五税一”减到“三十税一”,再到“除田之租税”,徭役也减为“三年而一事”。汉文帝还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很快就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针对南越、匈奴等边境少数民族问题,汉文帝与南越谋求和平,使其在不改变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设置属国,接受汉朝统治;而对匈奴则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一方面积极和亲,另一方面加强防守,令匈奴无隙可乘。

——摘编自艾声《汉文帝与“文景之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文帝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字改革便作为一件大事摆在中央面前。从194910月到195410月,先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文字改革工作。文字改革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和推行普通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经过反复研究磋商,195510月确定了《汉字简化方案》并开始分批推行。1958211日,《汉语拼音方案》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开始在全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让语言文字的发展在“书同文”的基础上,向“语同音”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有了简单、实用的汉语拼音,扫盲和推广普通话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黄加佳《新中国汉字简化过程揭秘》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意义。
2021·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晋末年,豪门士族专横跋扈,形成了“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局面。刘裕掌权后,大力改革选任官吏制度,在实践中提拔了一批庶族“寒微”出身的文臣武将。同时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赋税徭役,明确宣布“凡租税调役,悉宜以现户为正”,凡是地方州、郡、县官吏利用官 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官府所需物资,“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 征调。在税收方面,刘裕下令限制刻薄征求,对百姓积欠官府的“道租宿债”“勿复收”。针对士族 门阀大地主私自隐匿大量户口的情况,进行“土断”政策改革,取消关于侨州、郡、县的北来侨人免除赋役的规定,把侨人(北方流民)变为江南土著而同样负担赋役的编户,进而剥夺士族门阀隐匿 控制民户的特权。

——摘编自卢晓茹《刘裕厘革弊政与“元嘉之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刘裕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刘裕改革的作用。
2021-04-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奴婢问题是西汉中期以来的严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东汉初年,在经历了长期战乱之后,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刘秀在称帝后不久,下令解放奴婢,直到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一共下了六次解放奴婢的命令,三次下诏禁止虐杀奴隶。刘秀在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书中规定:杀奴婢与杀普通人一样不得减罪,这就使奴婢的身份地位大大提高。刘秀还几次下令释放囚徒。在秦和西汉,囚徒与奴隶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东汉以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罪犯罚作奴隶。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解放奴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秀解放奴婢的意义。
2021-04-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第三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对清末新政的不同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点解释者主要内容
“两宫一心”说晚清官员盛宣怀今两宫一心,已饰议行断政将来中外必能,题加修睦悉悬前.……则疆商利益,自然日扩
"皮毛新政”说晚清革命者陈天华(慈禧)到庚子年闹出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到了今日,中国的病,遂成不治之症
继承维新说英国人濮兰德太后此后之政策,实即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光堵帝所奋兴以欲施行之事也
洋务翻版说历史学家林增平这一期间所谓“变法维新”(即“新政")实质上是19世纪中叶以后洋务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的翻版,亦即是清朝统治者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所以,它不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维新运动,而是以半殖民地化为内容的假维新
错过机遇说历史学家成其章慈禧当政之后,中国错过了三次发展和振兴的历史机遇……基于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现实,慈禧的“新政”只能限于列强所容许的名目和范围之中,是不可能真正有助于中国发展和振兴的

(1)根据材料,说明导致上述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赞同其中的哪一解释或者提出新的解释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2021-04-23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