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4 道试题
1 . 2017年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了《燕然山铭》石刻(图),该石刻可以佐证(       

A.秦朝蒙恬收复河套并修长城B.东汉窦宪大败北匈奴并记功
C.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祭拜祖先D.元世祖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2024-03-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3 .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的壁画丰富多彩,有风神、雷神造型的神兽,还绘有当地羌人和龟兹族妇女耙地和采摘桑叶等情景。这反映出
A.中原政权对西北地区行使有效治理B.西北地区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具有双向性D.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大臣高谦之认为,“钱货之立,本以通有无,便交易,故钱之轻重,世代不同”“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即将钱币分量减轻而币值不变),可以富益”。这反映了北魏(     
A.别铸小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B.通过币制改革实现社会稳定
C.正确借鉴了历代钱法的得失D.统治者铸钱敛财的财政观念
5 . 西魏—北周政权就实力而言原本是最弱的一方,但后来居上,逐渐强大。北周先灭北齐,取代北周的隋朝又完成了南北统一。致使这一变化的是(     
A.九品中正制为北周选拔出诸多优秀人才B.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以强化凝聚力D.淝水之战致使前秦政局不稳而分崩离析
2024-03-18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复习(一)历史试题
6 .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治者苻坚将“礼神祇”与“修废职,继绝世,课农桑,立学校”视为同等大事,并进行“起明堂,缮南北郊,郊祀其祖洪以配天,宗祀其伯健于明堂以配上帝,亲耕藉田。”苻坚此举(     
A.激化了前秦的社会矛盾B.确立了农耕经济的主体性
C.造成了前秦统治的瓦解D.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024-03-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2024-03-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三)历史试卷
8 .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9 . 有学者指出:“关于秦汉两朝帝国传统的记忆,延续贯穿了整个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不仅那些渴求重现帝国雄伟气象的帝王心存此念,士族阶层亦复如此。”该学者意在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     
A.统治阶层存在统一观念B.传统社会观念全面复兴
C.士族门阀制度不得人心D.民族交融促进社会发展
2024-03-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魏将领羯人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傍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少年王纮反对说:“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五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侯景赞许王纮的看法。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服饰已与社会等级脱钩B.北方民族关系深度交融
C.北朝文化呈现开放特征D.孝文帝改革废弃了胡服
2024-03-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