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鉴于对九品中正制下州县中正官在举荐人才时“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皇上)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的不满,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由此可见,隋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善监察制度B.选拔忠实奴才C.加强中央集权D.维系贵族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据此可以推知(     
A.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
B.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
C.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D.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
2023-03-25更新 | 390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天监四年正月,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否则必须年满30岁。同年,梁武帝还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梁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调整
A.体现出公平选才的原则B.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特权
C.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D.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多次根据“故事”设置编制之外的官职,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汉宣帝就曾遵循武帝征贤士破格授官的“故事”选拔人才。由此可知,汉代
A.治国强调任人唯贤B.执政注重灵活务实
C.选官机制趋于失灵D.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022-05-13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西晋时规定,一品官可占有田地5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0人;五品官可占出30亩,荫衣食客3人,荫佃客5人;九品官可占田10亩,荫衣食客1人,荫佃客1人。这一规定(     
A.加强了对世族门阀的控制B.保障了士族地位的稳固
C.使中央收回了人才选拔权D.促使土地私有现象出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稳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使君主能够世代“总揽大权,柄不借下”。自秦汉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对官员进行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各级官员对皇帝和上级官员绝对服从,通过一级级的隶属关系,对官员逐级落实责任、督察、考核,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各级官员的升降留任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在这一制度下,官职的设置、文官的选拔任用等都由君主决定。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也就自觉地形成了对君主的依附关系。

——摘编自赵瑞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经录用,就长期任职、稳定升迁,无过失不解雇,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通过科目繁多的考试选拔对应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工作需要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问题重重的旧有选官制度,建立能为本阶级服务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指出,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可见,这一制度(     
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8 . 如表是唐主要时期科举出身宰相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     

太宗高宗玄宗代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宣宗懿宗
宰相总数2941271229147242321
科举出身3131871786182017
所占比例10%31%67%58%57%57%85%75%87%81%
(注:表中的数据均根据两唐书中的人物传记综合而成。)
A.庶族占据官僚集团主体地位B.制度变革打破旧利益格局
C.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D.中枢决策民主化程度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顾炎武在评价东汉制度时指出:“汉人有以郡守之尊称为本朝者……亦谓之郡朝。”《后汉书》亦记载有人威胁郡民戴就诬告其郡守,戴就反驳道:“奈何令臣谤君,子证其父! ”上述观念在当时(     
A.受到选官制度影响B.导致军阀割据形成
C.动摇儒学独尊地位D.成为社会主流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比较,据此可知
察举制科举制
重视整体素质强调知识才能
长官举荐,“他荐”自由报考,"自荐"
“人、门兼美”“取士不同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窗”
A.选拔标准由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世家门第
B.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C.选拔形式趋向自由化,形式日益松散
D.体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021-11-12更新 | 82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