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入侵者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带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并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到11世纪时,学者扎克·得·维特里就欧洲社会的等级做了形象的说明:僧侣是人的眼睛,因为他们能看到并给人们指示安全的道路;贵族是手臂,负责捍卫社会实施正义、保卫王国;平民是人体的下部,负责负担人体的上部分并为之服务。这种等级的划分不仅是封建主集团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的结果,也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摘编自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所示的数字,是最初的书写样式。数字的发明者是(       

A.埃及人B.印度人C.希腊人D.阿拉伯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城邦遣派了大量人口前往赫勒斯滂海峡(今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等诸多地区殖民,以解决城中的无业游民和闲散人口问题,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伯里克利这一举措(     
A.推动了雅典成为区域性帝国B.利于古代希腊文明向外传播
C.推动了雅典经济模式的转型D.确立了平民的社会主导地位
2024-06-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典时代的雅典拥有一个作为市场的中心广场,公民的社会及政治生活多在这里进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市场必然是这样一个地方,上面的广场我们可以用来消磨闲暇的时光,市场则可供我们交换各种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宗教圣地、露天剧场、体育场馆等公共生活空间,也成为城邦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城邦公共生活的画面。这些公共场所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为数众多的公民经常聚集于此,以参加城邦的各种公共活动,这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摘编自邵令《古希腊公民的公共闲暇活动》

材料二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三   17~18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的宫廷失去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城市承担起传承经济文化的功能。剧院、音乐厅、咖啡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戏剧不再是王公权贵的专属,而成为市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众剧院摆脱了宫廷戏剧的演出套路,上演了众多关注市民生活和讽刺政治的优秀剧作。这种由封闭到开放的趋势同样影响着西欧音乐的发展。在巴黎的公共音乐厅,交响音乐会和大型歌剧频繁上演,满足了民主时代人们的愿望。自1662年伦敦首家咖啡馆开业后,咖啡馆成为市民读报、交谈和讨论时政的自由公共空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公共场所的话题不再聚焦于文艺的评头论足,逐渐转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这引起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恐慌,不少公共场所因此而被指责为“鼓励政治分歧和反拨思想的场所”。

——摘编自许正林、李倩《近代西欧报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公共生活场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表现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地区成果
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
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
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一统
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
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某位学者收集了如下资料,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荷马史诗》中,土地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富有的最显著的标志。
梭伦改革给雅典公民划分等级时,所依据的标准是土地收入的多寡;公民不事生产,每个公民有一块份地,如果失去份地,他将丧失公民权。
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家中,各种职业齐全。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中,以农民公民组成的国家最好。
A.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
C.罗马帝国的军事扩展D.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传统观点认为,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海洋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以及文献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认为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表明(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
B.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C.历史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深入
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8 . 关于古代洪水传说中有诸多版本,一般认为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讲的是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提前告知了吉乌苏德拉,最后幸存下来;传到西伯利亚地区,讲的是古希伯来人遭遇了一场大洪水,几乎毁灭所有人类,只剩下诺亚一家。古代世界文明中关于洪水故事的不同描述反映了(  )
A.古代文明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变化B.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希伯来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翻版D.文化差异由历史和地理条件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推动古巴比伦王国扩张B.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C.影响后世两河流域国家D.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殖民扩张,崇尚武力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