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请结合中国历史,围绕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自拟论题并完成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结构完整)。
2024-04-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印度的契约劳工(1834—1917年)

1834—1917年,英国向殖民地运送了近150万契约劳工

材料二   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前夕,印裔移民的总量仅有1万人左右。此后,美国印裔移民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就超过日裔而跃居美国所有亚裔族群人口的第三位,2003年时更是以222万的总量超越菲律宾裔而跃居第二大亚裔族群,2020年,印度裔以440万的总量超过华裔成为人数最多的亚裔群体。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熟知西方社会生活,并属于知识型高技术移民。

——摘编自滕海区《论美国印裔族群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演变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移民现象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34—1917年,英国向殖民地运送了近150万契约劳工

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前夕,印裔移民的总量仅有1万人左右。此后,美国印裔移民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就超过日裔而跃居美国所有亚裔族群人口的第三位,2003年时更是以222万的总量超越菲律宾裔而跃居第二大亚裔族群,2020年,印度裔以440万的总量超过华裔成为人数最多的亚裔群体。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熟知西方社会生活,并属于知识型高技术移民。

——摘编自滕海区《论美国印裔族群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演变中的地位》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移民现象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招贤纳士,允许学者们“不任职而论国事”,发挥“智囊团”作用,还可招收弟子、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各派学者云集于此,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稷下学官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这是西方第一所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学院”。他采取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他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目的是使人们的目光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摘编自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热潮,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一种是以陈恭禄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另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认为应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侵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话语体系,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背景移民情况备注
战国(约前301年)秦灭蜀国、巴国后秦移民万家(以-户四五丁口计)入蜀,约有四五万人


元末明初元末,湖广地区爆发农民起义以湖广地域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标志着移民来源发生了以南方人居多的变化第一次“湖广镇四川”
清前期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书请求移民:“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以湖北、湖南的移民最多,移民持续百余年,移民人口达170多万最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
抗日战争前期由于南京失陷、武汉告急,国民政府将首都内迁到了“雾都”重庆江苏、浙江等省和京津沪宁的学校、工厂、机关和居民蔬散入川。据统计约700多万人从北方和沿海进入四川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先后颁布了《西北土地法令》《宅地法》《印第安人迁移法案》等法律,鼓励向西部移民。1825年伊利运河竣工,从马里兰州西部到伊利诺斯州的全长952千米的国家级公路建成。……这些北美的清教徒们,带着“天定命运”(即在没有清楚界定的地盘上扩展的使命感)来到太平洋岸边。自然环境的美丽、和谐、富饶,吸引着土地投机商、农民、东部小农场主和大量欧洲移民。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一大批农场、种植园在西部得以建立,农业快速发展,粮食、原料产量激增,成为东部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西进运动中,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大批印第安人丧失家园,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消灭。

——摘编自《论美国西进运动的原动力》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川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移民的主要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满足各自所需,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2024-03-26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处近海”的交趾、日南(今越南),“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另外,书中还记述了一条中国商船从东南沿海去南海和印度洋西沿岸一带的航线。东南亚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其沿海及一些岛屿上发现了大量与当时海上交通及贸易有关的考古遗存,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物。越南中南部以及泰国南部,是中国汉朝文物发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高辉《中国海洋历史: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1405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每次远航,一般由63艘大、中号宝船组成船队主体,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乘巨舶百余艘”。郑和船队每次出航,都携带大批货物。其中尤以丝绸、瓷器数量最多。船队所到各国,对中国的货物都非常喜爱和欢迎,都希望能够普遍地得到供应。

——摘编自武斌《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汉和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
(2)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西汉和明朝海上丝绸之路不同的主要原因。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西文化接触、交流、碰撞,都曾给对方深刻的刺激和影响,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都曾留有对方作用的印记。

17、18世纪这两百年间,来过中国的传教士至少在1000人以上,在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的详细描述中,中国一片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讲究道德,文明、和谐的气氛。制度完美、稳定、经久不衰。整个国家崇尚学问、重视教育,统治国家的不是贵族,而是一些有高度教养的官员,他们取得官位是通过一系列国家举行的考试获得的,这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人在治国术上超过了其他所有民族。欧洲人也第一次看到孔子著作和中国经书的译本,他们发现,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居然如此有见地。在欧洲人的心理上,孔子成为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

——摘编自《专家武斌:中国文化曾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围绕“东西文化的交融”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的初始阶段。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口快速增加,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致使关内灾民流离失所。至咸丰、同治年间,不得已改乾嘉时期的“封禁”为“弛禁”,允许关内灾民到东北谋生。这一时期沙俄发动对东北地区的入侵,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实边、抵御外侵政策的出台。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清政府下令取消了禁止汉人移居东北的所有法令,更于光绪六年(1880年)颁布了放荒、免税及补助的一系列法令,鼓励关内人民到东北垦荒。自乾隆以来在东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终于被彻底解除。

——摘编自吴军 王延荣《近代关内人口迁移对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简析东北地区封禁政策彻底解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和近代人口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