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4 道试题
1 .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内阁,管理朝政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D.杯酒释兵权
2023-11-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     
A.阁臣政治素养提升B.文官集团约束皇权
C.内阁辅政趋向合法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是一个波峰,其时帝国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体制上也出现了变态、扭曲。秦汉的制度文化展示了巨大的惯性,它使帝国政治在穿越了各种波动变态之后,并不是一个线性上升的进程,然而在各种事象的沉浮动荡中人们看到了一条“轴线”,而“常态”其实是“动态”的。“回归”是指“回归”于发展的“轴线”,是包含进化和发展的

——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请以材料中的“常态、变态与回归”为视角,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3-11-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名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不断变革,如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情况,通过这一表格的内容我们可以推知(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地方行政架构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困局与探索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秦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5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B.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6 .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2023-11-16更新 | 65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三省之间相互夺取权力,逐渐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皇帝就设置了门下政事堂,将它作为 三省的共同决策机构,遇有意见分歧,皇帝理所当然成为最高裁定者;还增设“同三品”职衔作为出入政事堂的凭证,这样无“同三品”职衔的三省长官想以宰相身份自由出入政事堂的权力丧失了。唐玄宗时,还培植身边的宦官,枢相随之出现。枢相即枢密使,是宦官以使职身份干政出现的一个职务。

——牟霜霜《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君权与相权的博弈》

材料二   政党政治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国民丰富的法治观念和发达的契约精神。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人伦政治思想。民初政党组合也“往往以个人之感情,强为牵合,而未尝以一定之党纲相号召,党员之中知所谓本党政纲者百无一个焉。”梁启超观察第一届国会选举时“未闻有一党发表政纲建旗帜以卜人民之祈向”。各政党的经费不象西方政党主要来自企业界和私人的捐助,而主要源自行政拨款。可是,政党得到的行政拨款十分有限,许多政党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资助,在政治上也就不得不迎和袁世凯。

----邓亦武《论民初政党政治的畸形化》

材料三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 年 2 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调整三省制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畸形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这一发展过程体现出该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8 . 下表所示为尚书(台、省)地位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     

时代

名称

地位

尚书

九卿之一的少府属官是皇帝与列卿间收发文件的宫廷侍从

汉武帝

尚书

在中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具有决策职能

汉灵帝

尚书台

统辖朝廷主要政务成为新的政府中枢

隋唐

尚书省

三省之一负责政令执行

A.强化了专制皇权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提高了行政效率D.表明中央官制走向成熟
2023-11-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3-11-12更新 | 157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模块文综历史试题
10 .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