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4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与该段史料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废除苛法异姓封王B.七国叛乱同姓操戈
C.裁并郡县清查田户D.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2024-0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凡十道巡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蠧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说明唐朝(     
A.监察范围比较广泛B.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C.监察程序公正严谨D.豪强地主势力壮大
2024-01-20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2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遗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铜卣。由此可知(     

①铭文印证了《史记》记载   ②青铜卣铭文实证北京建城历史
③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④召公通过修建城墙对抗商纣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2024-0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5 . 《汉书·艺文志》记载“……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言论属于上述学派的是(     
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D.“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2024-02-0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A.北宋的二府三司制B.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C.金朝“猛安谋克”制D.元朝的“四等人制”
2023-11-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A)试题
7 . 《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
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D.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世纪)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这一记载反映了(     
A.封邦建国,扩大疆域,推动北方农业区域的扩展。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C.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开通运河,洛阳城闻名于世。
9 .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各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理想。结合所学,分析各阶层理想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831日)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1930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四   匪区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匪区的民众都分了田地。

——某国民党军官的信(1931年)



            1929年-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述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条件。
2023-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史·酷吏传》序言记载,“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教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该材料意在说明(     
A.礼制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礼教具有强制性法律化的特征
C.法令与刑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D.礼法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功能
2024-01-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