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2024·内蒙古·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繁缛华美,其身份趋向神,是商人祖先崇拜的符号;西周初年的饕餮纹样已基本发展出清晰的外轮廓,出现了具有典型动物特征的兽首饕餮,呈现世俗化特征。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代礼乐制度下等级较为森严B.先民人文意识的发轫
C.周人强化商周更替的文化认同D.先秦宗教神权的终结
2024-03-18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国际交往愈发便捷,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不断深入,外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和立体。

加拿大中学历史教科书1998年版与2012年版目录对照表(节选)

1998年版(旧版)

2012年版(新版)

第一单元       铸造文明,500--1200

第一章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的鼎盛时期

第三章             早期中国文明

历史之窗:甲骨文之谜

中华文明的起源

统一和整合

黄金时代:唐朝,618--907

第二单元             中世纪视角,1100--1400
第三单元             欧洲的繁荣,1400--1700
第四单元             王国和朝代,900--1600
第十三章             中国:世界强国

历史之窗:《红楼梦》

宋代:中国的文艺复兴,907--1276

元朝:1271--1368

明朝:1368--1644

第一单元       觉醒的文明
第一章             早期中国的文明

地理如何促进文明?

我们如何判断文明何时开始?

人们如何和谐相处?

中国发明如何影响世界?

回顾:中国的早期文明

第二章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
第二单元             中世纪
第七章                    中世纪的日本
早期的中国如何影响日本文明?
第三单元             文明、接触与变化
第十二章             中国:世界强国

宋朝如何实现文艺复兴?

宋代艺术如何反映中国社会?

中国如何重新成为中国?

探究:为何我们把盘子叫做China

——胡译匀、何昕《加拿大当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根据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形象发生的积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相应认识。(要求:变化源自材料,自拟标题,认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盛唐开元年间,所谓六雄十望(大的州郡),全在北方。宋神宗时全国划分23路,淮河和汉水以南占15路;全国户数1650万,淮河以南占1100万户,及至北宋末年,淮河以南人口已增加了15倍。这说明(     
A.南方经济不断发展B.江南区域位置优越
C.南方政权鼓励移民D.地方行政制度变化
2024-05-13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19世纪70年代后,法国许多经销商对印象派画家进行赞助,同时获得作品销售权;他们还支持艺术评论家讨论印象派艺术,使印象派画作从“不是历史、宗教画,未经官方沙龙认可就没有价值”到引领市场和审美。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     
A.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转变B.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确立
C.社会经济科技的时代变革D.艺术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024-03-21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往来文书的主要形式是“禀”和“谕”,英方用“禀”申陈或申诉于广东官府,广东官府用“谕”来回复或指令英方;鸦片战争后,中英双方文书往来用“照会”的新形式取代了“禀”“谕”。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英之间外交的平等化B.传统华夷观念的松动
C.向西方学习思潮的产生D.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
6 . 图1、图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有巨大转变,从传统的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如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彻底分离B.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C.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D.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进B.革命形势的发展
C.工业建设的进行D.苏联模式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人会馆首建于明,至清而盛。明中叶以后这种由商人所建的会馆之所以出现,是经济因素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社会整合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全国出现了几个比较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经济生产区域,突破传统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千里不贩樵,百里不贩米”的经济格局。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贱商的传统有所改变,士大夫阶层对商人及其职业的鄙视、敌对转而采取认同的态度,清康熙帝曾说过“通财贸之血脉者,惟有商贸。”这一转变是各地商人会馆兴起的政治舆论基础。明清以来纵横捭阖的十大商帮,以全国为战场进行商业战争,本地商帮与客帮之间矛盾频出。一些侨居商人阶层与当地社会的隔阂还不时造成纠纷和冲突,本地商人依仗其地域和人际、文化优势,常常欺侮、排挤外来客商。而这种社会的边缘化地位又反而促进了他们的相互认知和认同。于是乡土观念浓厚的中国明清商人同籍人士各出其力,通过在客地修建富有故乡文化特色的恢宏壮丽的会馆,向人们展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达到以群体力量共谋发展的目的。

——摘编自李晓琴、石涛《对明清商人会馆产生的动因探析》

材料二   近代上海的同乡会诞生于1905年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民国时期,同乡会获得了较大发展,数量远远超过了会馆的规模。清末民初,随着新政的展开以及“社团主义”等新式社会概念的引入,很多社会中间组织都经受了早期现代化的更新与再造。较之会馆而言,同乡会内部管理民主化特征明显。同乡会一般都设有会员大会,选举理事会和监察理事会。另一方面,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也是一个重大变化。比如,宁波同乡会按照会务的多寡设立了各种分工明确的专职机构。除此之外,同乡会更加注重外来人口的现实生活,还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推行教育、提倡实业、介绍职业、调处争执、慈善救济、公共卫生等“救生”事项。

——摘编自邱国盛《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的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人会馆得以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会馆相比,近代同乡会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会馆和近代同乡会设立的共同作用。
2024·四川·三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4年春夏之交,美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此时,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使国共双方实现某种形式的联合。1944年7、8月间,美国派出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访问,从而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接触。1944年9月,中共派使者会见史迪威,表达了共同反抗法西斯的意愿。使团向美国政府发出报告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了中共根据她的情况,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在政治、军事上支援延安,认为美国的援助能制止内战,并能防止中共倒向苏联一边。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接近最后胜利,基于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想法,美国认为必须加强蒋介石的统治,扶助蒋介石统一中国1945年4月,赫尔利在华盛顿公开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只同国民党合作,不同共产党合作。

——据胡大泽《评述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后期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的政策。
2024-05-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如表为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化表,如表中的这些调整都(     
时段主要政策
1978—1984年规范军工科研生产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保障国防科技工业队伍稳定
1985—1992年强调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的转移,颁布国防科技奖励与军品科研生产管理政策
1993—2001年组建隶属国务院的新国防科工委和“政企”分离后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
2002—2007年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军工单位改革重组等系列举措
A.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D.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