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6年,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制定的汉阳铁厂招商承办章程中规定:“用人、理财、筹划、布置及应办一切事宜,遵照湖广总督札饬,均由督办一手经理,酌量妥办,但随时择要禀报湖广总督查考。”据此可推知,当时
A.汉阳铁厂管理机制亟待完善B.企业经营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趋势
C.洋务企业具有半殖民地性质D.民用企业摆脱了封建化管理模式
2022-05-30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月考(新教材)历史试题
2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的战国至两汉时代的冶铁遗址中发现了不少残陶范,能辨出器形者就有锄、镰、斧、刀、削、戈、箭杆、环、带钩等十多种。从这些陶范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用陶范铸器采取了一范一器、一范两器、一范多器等诸种方法,打破之前以一范一器为主导的模式。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
A.民营手工业较发达B.范铸技术得到了改进
C.铁制农具开始出现D.工匠精神受世人推崇
2022-05-30更新 | 510次组卷 | 10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月考(新教材)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西方人文精神始祖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生活的时代,也是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时代。他们分别开创了两种文化最本原的东西,为两种文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都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救世济民的最高精神。

——摘编自[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非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基督教会并不能垄断全部的“德行”和“真理”。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例如历史学家方豪就曾认为:“此运动之来源,中国实多于希腊。”

——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说明两人在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简析中华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建筑和绘画里,埃及人不考虑有抽象而严格规则的透视法,而古希腊人重视的是一种主观的透视法,希腊画家发明前缩法,不理会审美的客观标准:盾牌本来有其完美的圆形,而观看者看东西是平透视,这圆形就可以随观看者的视点调整。这说明
A.古埃及与古希腊文明缺少互动B.激进民主导致了个人主义泛滥
C.夸张变形的现代美术逐渐兴起D.艺术审美上富有人文价值取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进苏木、胡椒、香蜡、药材等物数万以上者,船至福建、广东等处,所在布政司随即会同都司按察司官检视物货,封睹完密听候,先将番使起送,赴京呈报数目……

——《明会典》

材料二   


迪奥戈·里贝罗世界地图(局部),绘制于1529年,现藏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注:迪奥戈·里贝罗1529年完成的大幅世界地图,属于西班牙官方世界地图,是当时对已知世界的地理描述最为精确的地图。地图在两个位置上画上了具有争议的香料群岛,也被称摩鹿加群岛——位于右侧(东方)和左侧(西方)边缘,但我们只能在西边的那个岛上看到西班牙国王的旗帜。这幅地图原本是要强调科学的精准,但也要包含政治信息:根据地图的描绘,摩鹿加群岛属于世界的西半部分,也就是西班牙所统治的那一边。

材料三   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葡萄牙人一直企图控制印度和亚洲的胡椒贸易,但是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两家与罪恶的殖民主义有如同义词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而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祸害匪浅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英、荷两家东印度公司的对立长达两百年,要无止境地开发国外的资源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形塑了现代全球贸易的推力。

——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分别说明以上三则材料,对研究“胡椒贸易发展史”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搜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血泪史”?
6 . 《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2022-05-16更新 | 924次组卷 | 1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天台宗为了提高小教派地位,有意识地把玉泉寺的兴建与关羽这位历史名将联系在-起。而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面相丰腴、形貌秀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这是与当时的时代风尚密切联系的。这反映出唐代
A.儒家思想遭到冲击B.佛教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C.三教之间斗争激烈D.佛教盛行影响社会稳定
8 . 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5世纪,“刺杀僭主”成为雅典政治话语中的重要符。普鲁塔克记载,伯利克里因为与僭主庇希特拉图长相相似,而不敢踏入政坛,在参与政治事务后,伯利克里选择和大多数平民在一起。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城邦
A.民众捍卫民主政治的诉求B.僭主政治在不间断地出现
C.公民至上已成为执政理念D.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
10 . 明太祖朱元璋编撰的《御制大诰续编》云:“一切臣民所用居处器皿、服色、首饰之类,毋得僭分。……违诰而为之,事发到官,工技之人与物主各坐以重罪。”这一规定
A.体现了明朝法律的完整规范B.力图以律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C.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D.表明明朝工匠社会地位低下
2022-05-12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